浅谈馆校合作下美育新模式
2023-04-29付佳尧
付佳尧
摘要: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创意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除了美术知识技能的教授,还应将审美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虽然学校是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场所,但将美术教育局限于传统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大量的藏品资源及教育职能,对中学美术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1]
关键词:馆校合作 美术教育 兴趣 创新思维
一、研究背景
馆校合作在欧美国家发展较早。1991年,美国博物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useum,AAM)博物馆教育著作《卓越与平等(Excellence and Equity)》其中把传统的博物馆教育观念扩大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开展”的层面,以此来把博物馆同公众联系起来。据官方统计,2001年美国共6617家博物馆,每年为学生提供近400万小时的服务时间,近八成的博物馆都提供“K-12”(即12岁以下的儿童)的教育活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欧美地区的馆校合作美术教育以及针对其开展的研究也开启了多元化、多维度、高互动性的时代。[2]
在我国,关于博物馆教育方面的研究围绕学术文章类、博物馆课程开发等多角度深入开展。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发系列文博课程,是博物馆讲座进入学校的高阶发展形式。这种形式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13年国家博物馆与北京史家小学合作开展的“漫步国博-史家课程”系列课程项目,后来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
综上所述,开展博物馆(美术馆)与学校教育合作,是开展美术教育的大趋势。社会教育作为博物馆最为重要的核心职能,其对青少年群体的德育和美育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同时,在学校教育日益强调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教育“供给侧”的博物馆,应与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合,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和更具特色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价值
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中指出:“三个课堂”按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层次类别、属性侧重点等不同,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重新定义与建构,统筹为一个整体,使教育教学规律得以充分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得以充分张扬,不同学校的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其中“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在校的学生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在博物馆与学校学生之间建立一种“馆校合作”机制,将博物馆资源合理地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意义
“馆校合作”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的需要。“馆校合作”模式下美术主题课程是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资源的融合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能充分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丰富学校的教育课程,无限扩大学校的教学空间,从而促进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馆校合作美术主题课程能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养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3]
参考文献:
[1]朱莺.与中小学相结合的美术馆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4.
[2]周智菲.美国博物馆与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J].艺术探索,2011,25(1)期:3.
[3]吴镝. 馆校携手合作,构建实践课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