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特征、心理动因及其引导
2023-04-29王毅韬周肃军
王毅韬 周肃军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某一时期在特定的群体内流行的表达方式,与这一时期的社会事件相互联系。选取喀什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基本特征及心理动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基本特征为:以正能量为主;语言简洁抽象;内涵表达丰富;社会意义凸显。学校应从深入挖掘学科人文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谨慎用语;举办多元化活动;优化网络文化空间;发挥教师引領作用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用语,以促进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效果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动因;引导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大事件紧密相连,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影响,而且能够为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聚焦点和切入点。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而网民年龄结构中,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50.5%,其中,大学生网民群体以其显著的活跃性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以青少年为使用主体,发端于网络空间,通过网络媒介广泛应用、转载和传播的交流语言,这些语言在一定时期和范围被理解和认可,并应用在不同的语言场合和环境中。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学生上网更加便捷,上网时间也明显延长,这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研究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基本特征、心理动因,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络用语,有助于促进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升。
一、大学生网络流行语调查现状
采用线上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喀什大学二年级300名学生(男生160名,女生14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调研工具,收集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用语,以及归纳统计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场合、使用意图和适用对象等。比如“请列举几个你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你为什么会使用网络流行语”“你通常会在什么场合使用网络流行语”“你通常会对哪些人使用网络流行语”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常用网络流行词
对问卷和访谈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网络用语进行整理,发现大学生使用的网络流行语较为多样化,涉及方面较为广泛。从访谈中发现学生们使用网络流行语主要有“躺平”“emo”“内卷”“奥利给”“社交牛X症”“凡尔赛”“飒”“YYDS”“神兽”“awsl”“耗子尾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泪目”“爷青回”“干饭人”“社会性死亡”“伤害性不?,侮辱性极强”“8023”等。参与调查的300名大学生都表示自己会使用2-3条网络流行语,这说明生活在信息化社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与网络紧密联系,网络流行语俨然成为大学生日常沟通交流重要的表达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对象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表示自己只会对同辈的同性朋友使用,表示会对异性朋友使用的学生仅占30%,并且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对长辈和陌生人使用。大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会注意使用对象,并不会贸然使用,尤其是对于长辈和陌生人时,会考虑到他们对这些网络流行词的理解而谨慎使用。
(三)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境
调研对象大部分都比较注意网络流行词使用的场合和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会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平时和朋友交流时也会使用的学生占65%,其他场合,如书面表达中占10%,班会或团会中基本不会使用。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词时会考虑场合和环境是否合适,如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那他们使用的频率较高,否则,使用的频率会大为降低。
(四)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意图
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为了“拉近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便于交流,提高沟通效率;17%的学生表示使用网络流行语能够凸显自己时尚,“显示新潮”,给别人更多的好感;部分学生(31%)表示自己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目的是同伴群体之间的“娱乐调侃”,营造轻松幽默交流氛围;24%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使用网络流行语出于“求新猎奇”,目的在于追求新颖、特异化的表达方式;此外,8%的学生表示自己主要是用来宣泄自身的即时负性情绪,舒缓心理压力。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基于积极的目的,如拉近同伴之间人际距离,[1]调节与同学沟通时的气氛,彰显独立个性,更加快捷明了地传递沟通讯息,直接了当地表达自我情绪情感,及时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内在心理压力等。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特征
(一)正能量为主
网络流行语的传宝多以弘扬正能量为主,例如,大学生会在考试之前用“锦鲤”来表达对顺利通过的向往;用“C位”表达焦点人物,发挥核心力量的重要影响力;用“逆行者”来表达对那些因职责和信念所系,疫情期间奋不顾身拯救他人的工作人员的敬佩;用“飒”来表达对那些奋战于抗疫一线的女性同胞的敬意。[2]
(二)简洁且丰富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语言简洁抽象,包含内容丰富,能够让网民们迅速知晓其意并乐于使用。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都与社会重大事件相联系,如“逆行者”,如果单纯地看其字面意思,那么肯定会认为是有人违反交通规则,但一经与当时的疫情背景相联系,就能很快理解其背后包含的深意。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是因为某一小事件而迅速流传起来,如“奥利给”因为其包含赞美、加油打气等感情色彩而火爆网络;这些网络流行语简洁抽象,单纯地看字面意思难以理解,但是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与之相联系的事件之后,就会豁然开朗。
(三)社会意义凸显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逐步凸显,它由一种娱乐方式走向社会价值导向为表达核心。起初创作网络流行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上交流的速度或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幽默诙谐,较少去揭露社会现实、监督社会民主,宣扬主流社会价值,所以多为娱乐类的一些词汇。但是后疫情时代,网络流行语的创作动机不断丰富,开始由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走向社会舆论监督和主流价值倡导,[3]比如“最美逆行者”“让人泪目”“瞬间破防”等网络流行语均表达了社会赞许意义,凸显了主流价值取向。反之,“社会性死亡”“躺平”等词则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表达舆论不满,反向推动了一些社会突出矛盾的解决。
三、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动因分析
(一)基于经济性原则的“自发选择”
经济性原则即为省力原则,旨在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而语言的经济性则追求耗用最少时间,使用最少语言要素,表达、传递出最多的语言信息。[4]互联网信息时代,科技发展迅速,信息迭代频繁,网络咨讯纷繁复杂,社会生活节奏骤然加快,人们的行为受到潜意识“效率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于是在使用微信、钉钉、QQ等通讯软件时,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而网络流行语恰能满足人们对语言简洁、直接、凝练、新颖以及经济性的使用需求。
上文中提到的emo、YYDS(永远的神)、8023(手势告白语:无法舍弃的爱)、爷青回、XSWL(笑死我了)等缩写词集中体现了省时、省力的经济性原则。再比如大学生习惯用“剁手”一词替代原疯狂购物、使劲买买买的网购行为;“特困生”不是指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而是指一学习就特别困、想睡觉的学生;“吃瓜”不用于表达啃食某种瓜果的进食动作,意指围观娱乐圈里明星的八卦新闻,看热闹。诸如此类表达都体现了大学生对语言表达经济性原则的追求。
(二)源于从众心理倾向的“被迫裹挟”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群体属于趣缘群体,他们的心理倾向具有相似性[5]。网络流行语恰是反映这一特定群体诉求及心理倾向的一种镜像映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云亦云”“尝尝鲜”等内心动念成为大学生网络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和普遍认知观点,反映出从众心理特点。有研究表明,在一般的社会群体当中会出现的群体极化心理现象,在网络群体当中同样会出现。犹如社会心理学上的“剧场效应”,只要前排有人站起来,会导致全场的人都站起来。
近年来,突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迅速增长,其规模和影响也愈来愈大,原来处于内隐状态的意愿表达欲望,往往经由特定关键事件来宣泄和释放。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从众心理的“被迫裹挟”着重体现在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网络流行语“做人不能太CNN”“内卷”“鸭梨山大”就是这种“裹挟”心理的典型反映。
(三)反映共同思维方式的“认知塑造”
语言符号是交流工具,反映思维的方式。网络流行语不仅反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思维方式。当人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和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般而言,同一特定群体,其群体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基本一致,比如在形容某个人长得很丑的时候,通常我们不会直接言明长相丑陋,都会选择隐晦的表达:“车祸现场”“作战地图”“恐龙”“抽象函数”等等,而欧美国家的民众则可能直接使用“ugly”一词。这说明人们共同的思维模式则是某个词出现并走红的根本因素。
同时,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地,世界各国文化相互融合,网络语言首先表现出一定的融合性。尤其是英语和日语对中国网络语言的塑造影响作用尤为突出。比如:“……ing”这个词语,ying表示“正在进行”的时态,而“丧文化”则发端日本文化,因此网民就将其运用于网络语言中,例如:吃饭ing、睡觉ing、今天很丧……这都说明在文化接触的基础上,各国网络流行用语相互融合和塑造。
(四)建构青年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
身份认同“Identify”学术用语,是对关于“我是谁?”“我具有怎样的特质属性?”的问题表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兴“社会方言”,其使用主体对象具有共同年龄特征、教育特征、阶层特征、职业特征,是一种带有群体属性特征的网络语言。[6]
语言建构身份认同相关理论认为,语言是身份认同的表征,反映使用者独特的心理需要机制。大学生群体网络流行语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个体力图与群体成员行为保持一致,以免孤立的身份认同追寻和归属感寻求的心理现象。青年群体通过语言的“标新立异”来表达身份的特殊性。变异的手段包括新造词语、旧词新意的词汇变异,如“特困生”“奥利给”“爷青回”;缩略句、紧缩句的句法变异手段,如“YYDS”;以及比喻、戏仿、讽刺等修辞手段,如“就挺秃然的”,“今日份丧”“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打工人”“社死”“躺平”等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如“8023”“神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只有具有共同认知背景的青年群体,才能够领会“奇葩”表达背后的“深意”。
(五)满足青年群体心理宣泄的情感需求
网络流行语不仅凭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内容等吸引着标新立异、个性独立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其外表下蕴含隐性功能可能给青少年以情感宣泄的快速出口,正好符合青少年群体富于展现、充沛多变情绪情感宣泄和表达的心理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出于社会赞许性效应的顾虑,要求青少年群体在公开场合下禁用某些“直抒胸臆”的语言,而网络具有不在场性以及匿名性的特点,这时网络流行语就能满足“委婉”表达的需要,进而实现观点“倾吐”,从而打消青少年的诸多顾虑,可以让他们从诸多的心理压力中暂时得到情绪宣泄和压力释放,不用一本正经,通过玩笑、戏谑、调侃、隐喻式的语言或取乐、或发泄或自嘲。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策略
(一)挖掘学科人文教育元素,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网络上经常会流行一些粗俗不堪的语言,甚至会出现有人用这些语言攻击他人的现象,对他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嚴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大学生人文素质尚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挖掘人文教育元素,将其融入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具有人文教育作用的主题活动,如主题演讲活动、主题辩论活动、利用网络流行语写作活动等,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谨慎用语,充分认识语言威力
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缺乏深刻的认知,未能感受到这些网络用语对自己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就不能予以过多的注意。因此,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适用范围,同时教授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观,让他们意识到语言对人所造成的伤害,进而促使他们谨慎用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努力做到杜绝使用粗俗粗鄙的语言。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更多地传播弘扬正能量。
(三)优化网络文化空间,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恰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规范网络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优秀青年。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科学的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发挥自身榜样引领作用,更要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不断通过网络塑造大学生的美好心灵。
五、结语
明晰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意图、场景及其心理动因,才能更好地制定引导策略。该校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普遍;使用对象多为朋友、同学之间;使用情境多为网络交流,使用意图主要表现为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特点以正能量为主;语言简洁抽象;内涵表达丰富;社会意义凸显。学校应从深入挖掘学科人文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谨慎用语,举办多元化活动,优化网络文化空间,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用语,以促进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张晴.“0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及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1,33(4):124-129.
[2]唐铮,丁振球.认同与宣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与引导建议[J].编辑之友,2022(2):84-90.
[3]刘凯.社会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叶玉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网络流行语及其演变动因[J].今古文创,2022(27):117-119.
[5]王仕勇.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J].探索,2016(6):172-178.
[6]李继东,吴茜.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与话语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8):39-43.
基金项目:
2022年国家民委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名称:以校园文化铸牢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KDJDC22010);
2022年度喀什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重点项目,项目名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JBZ2203);
2022年喀什大学校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常态化机制研究——新媒体在南疆运用的成效探索(项目编号:20221766)。
2023年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名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南疆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生态体系建构(项目编号:XJEDU2023J048)
作者简介:
王毅韬(1976.10-),男,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周肃军(1988.12-),男,汉族,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