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
2023-04-29李琦顾熹
李琦 顾熹
[摘要]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资助工作也带有明显的教育属性,但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与社会捐资等,办学的经费有限。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资助困难学生衍生出了众多的问题,进而增加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的紧迫性。本文首先就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实际助困工作中的痛点,提出了构建的基本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的构建对策,以推动助困与育人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深度、多维、全面的结合,实现对高校困难学生的精准、科学资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学生资助体系;勤工助学;困难学生
高校助困工作的核心是为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以保障其顺利的完成学业,然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资助政策体系上的缺失影响到高校助困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高校基于国家现有的奖、免、助、贷、补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结合自身现有的资助资源,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完善构建带有高校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围绕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困与育人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助力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一)资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1.贫困生界定标准不统一
在贫困生资助界定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及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增加资助资格认定的难度,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对于贫困的界定设立了不同的标准,且与之相配套制度机制的不健全,形成了资助标准模糊的问题。而实地考察及家访进行贫困生界定,虽然可保证界定的准确性,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财力成本,以及资助的主体与求助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断层,导致两者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到资助的精准性。所以为了保证高校学生资助的精准性,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贫困生界定制度,以为高校助困及育人工作的开展打好提前量。
2.资助力度失衡
政府针对资助困难学生颁布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了“奖、助、贷、补、免”,为贫困生提供多元的资助渠道,资助的力度非常之大,使众多的高校学生得到了有效的资助,得以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在资助实践工作中,资助政策运用缺乏统筹规划设计,对于困难学生调研不够充分,政策运用不够灵活,形成了资助力度失衡问题[1]。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多数困难学生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我国的西部与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地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薄弱,使得部分困难学生文化基础略差,学习心理压力大,再加上为生活费用所困,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
(二)助困与育人相割离
1.注重物质资助
高校在资助困难学生过程中,注重物质上的资助,缺乏对学生学习、素质发展的资助,给予性的资助只是满足困难学生在生活上与物质上的需求,无法满足其精神上、成长上的需求。从高校困难学生的角度来看,其缺少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资助,还缺少优质的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并且其寄希望于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就业后获取更多的收入,以改变自身与家庭的贫困现状。因此,高校在助困的同时还需与育人相结合,最大程度上整合自身与社会的助困资源和教育资源,针对贫困生建立激励机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实现助困育人的目的。
2.助困工作较为被动
高校本身的助困资源有限,形成对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掣肘,并且高校各个院系主要是从生源地获取贫困生的资料,由于高校与生源地之间存在信息壁垒,资料传递较为滞后,形成较为被动的助困工作局面。高校在助困工作中通常是要求困难学生主动申请资助,而困难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申请资助不够积极主动,高校助困缺乏贫困生的资料,增加了助困的工作难度。此外,少数高校助困工作人员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工作较为被动,坐等学生提交资助申请,未能主动走进或联系各个院系及困难学生群体,未能有效掌握学校贫困生的现状。
3.工作精细化不够
高校在助困工作中不但要考虑到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还要慎重的考虑到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助困的同时还要关注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个体开展更为细致化的工作。但在助困工作实践中,工作较为粗放,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刚性的物质上的帮助,易伤害到困难学生的自尊,无法感受到学校的善意,进而无法融入主流校园的生活圈。高校资助工作的精细化、人性化、针对性不够,影响到助困的育人效果,而精细化工作模式的建立,则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增加人员培训及资金上的投入,在所有助困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下实现精准助困、高效育人。
二、高校“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资源分配突显适度性
高校助困工作应注重资助资源分配公平及分配效率,分配的底线是保障学生“温饱”与“不辍学”,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分配的适度性原则,根据困难学生的贫困水平,给予相应的补助,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所以在高校助困的实践工作中,精准的认定困难学生,评估其实际的贫困水平,以优化资助资源分配,建立并实行额度封顶机制,也就是说给予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补贴等,不可超过高校学生平均的生活费用,保障资助资源分配的普惠性,避免资助集中于少数,影响分配的公平性。
(二)调控好有偿与无偿资助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是尽可能提高资助资金分配效率,扩大资助覆盖面,保障学生资助长期有效开展,需要确立有偿资助工作理念,探索发展型资助,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另一方面无偿资助困难学生使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获取了无偿资助,会增加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采用有偿补助,如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等,将资助与工作或责任挂钩,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精神脱贫、心理脱贫。比如有的高校采取了“短期物质激励+长期精神帮扶”机制[2],增加学生精神激励,减少物质激励,专门开设人际交往、创新创业、求职、艺术、心理等方面的课程,强大学生的精神、心理与技能,促进困难学生全面提升。
(三)有机结合助困与育人
在高校助困工作中有机结合助困与育人工作,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整合助困与育人资源,凝聚助困与育人的合力,实现高校学生资助的扶贫、扶志、扶智,引导鼓励困难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助困与育人是其教育责任,在助困工作中首先要确立助困育人理念,突破传统无偿资助思想的局限,积极拓展助困的育人功能,深入探索发展型资助机制,落脚于育人,使物质帮扶与激励帮扶并重,将德育、美育、智育融入资助困难学生的各个环节,给予困难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完成高校困难学生由受助至自助到助人的蜕变。
三、“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对策
(一)统筹规划灵活运用各种资助政策
一是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覆盖所有的困难学生,解决困难学生在校生活费用问题;二是勤工助学,由高校提供岗位,使学生通过劳动付出获取资助,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于学生学习及休息上的考虑,勤工助学岗位的每周工作时间限制在10h以内,工资需满足困难学生基本生活费用需求[3];三是奖学金,奖学金资助的隐性条件是学生学业优秀,面向的是所有学生,高校可通过精神帮扶,引导鼓励困难学生刻苦学习,争取获取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或者是社会设立的奖学金等;四是助学金,专门面向困难学生的奖助学金,有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奖助学金,普通的困难学生可以争取助学金,优秀的困难学生可以争取励志奖学金。
(二)优化资助方式以提升资助效益
首先是建立混合自主模式,统筹规划利用资助项目,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遵循适度性资助原则,采取分层次资助方式。在资助学生之前,制定统一的贫困认定标准,确定学生的困难程度,统计困难学生的困难等级,统一进行申请与评审,确保资助的公平性,防止重复资助的发生。其次是奖与助学金同步、分别进行评审,其中奖学金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单项奖,其为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奖励,如学业奖、优秀学生干部奖、社会实践奖等;二是综合奖,专门制定综合奖学金评定办法与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设定奖学金获奖比例与奖学金标准,评定的内容主要有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美育素质、劳育素质等[4],每学期评定一次,用于激励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是新入学的困难学生获取资助的机会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专门针对新生设置新生奖助学金,以保障高校资助覆盖到每一位在校困难学生。
(三)深度开发利用高校助困育人功能
1.发挥奖、助、贷育人功能
一方面落脚于奖、助、贷,在高校内部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评选出优秀学生,给予奖学金激励,树立学习典型与榜样,形成对困难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在帮助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及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教育,使困难学生感受到国家与学校的关怀,强化其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是着眼于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本身具有德育、劳育、美育等内涵,是助困与育人相互结合的重要落脚点。首先是困难学生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感受到劳动收获的喜悦,并在劳动中接受劳动教育,确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强化劳动意识,锻炼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走进社会做好准备。其次勤工助学有助于困难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最终由自助转变为助人。最后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与回馈社会意识。
2.发挥助困精神帮扶效用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及成长上的问题等,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就困难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现象,组织开展国学经典朗诵活动、各种类型的主题讲座,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其文化自信心;针对于有成长需要的学生,专门开设礼仪、人际交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提升困难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根据困难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在物质、精神、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帮扶学生,着重突显助困育人理念,帮助学生全面脱贫,实现自我全面的提升,并激发其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念,顺利的完成学业,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四、结语
高校助困与育人的相结合,需要高校助困从工作思想、观念及行动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清晰认知原有助困工作中的不足,并以助困育人的视角,以德育、美育、劳育、智育等为导向,改进高校学生资助方式、资助内容、资助机制等,统筹规划设计资助工作,公平、合理、精准分配资助资源,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进而发挥出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杨明.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6):259-260.
[2]于淼.教育公平视域下成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4):63-67+78.
[3]冀津.精准构建新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2022(6):62-64.
[4]何英.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6):88-93.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项课题,项目名称:扶志扶智“四位一体”高校资助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0883)。
作者简介:
李琦(1982.4-),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顾熹(1979.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