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层累的旅游区空间功能更迭特征与机理研究

2023-04-29张佑印李鹏鹏王冠孝徐珩刘文婷

旅游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空间生产

张佑印 李鹏鹏 王冠孝 徐珩 刘文婷

[关键词]历史层累;空间生产;旅游空间;演变机理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1-0061-10

长期以来,地理学以“人-地”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过程作为基本研究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地”耦合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格局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的聚焦点[1]。旅游活动作为“人-地”交互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地理学研究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旅游区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其空间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机理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方向。一般来说,受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影响,旅游区在发展一定阶段后,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人-地”协同发展关系,都会探索提档升级的思路,从而引起旅游区空间功能的时空演变。从实践层面来看,多数景区在创建成为AAAAA 级景区后,都会探索与周边区域联合构建大尺度旅游区,从而提升旅游区整体的空间利用效率。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旅游区由于缺少对所在区域人文、自然以及历史环境的系统分析,简单“移植”发展模式,使得两方面问题凸显:一是决策者对旅游区空间划定过小,而市场发展速度迅猛,导致发展空间受限,拆除重建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决策者对旅游区空间范围划定过大,结果市场发展未达到预期,导致大量土地及设施闲置浪费。其中旅游区空间决策的影响因素、过程及机制就成为旅游区空间合理发展的关键。随着旅游区的不断发展,在人地系统原生的各种服务功能——也是在一类地域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叠加着人类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地域功能,而这正是历史层累的一种空间表现。从历史层累角度探析旅游区功能演变的时空规律,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特征、内生动力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对于总结旅游区空间发展演变规律、指导旅游区空间功能布局均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进展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规律更迭是人地系统耦合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提出物质空间背后社会关系将发生碰撞、激变、演化,Massey在其基础上将工业空间的变化视为一种社会变化过程,认为工业的重振过程就是一个重塑社会关系的过程 [2]。Gregory认为,区域不同层之间的功能是由资本投入与经济结构组成的叠加关系[3]。同工业空间相似,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演替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层累叠加的效果。从历史层累视角来看,随着旅游供需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旅游区空间功能也呈现出不断更迭演变的特征,其中不但有表象的空间、功能、业态的变化,更有内部资本、相关群体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借助层累理论,戴俊骋、周尚意研究了北京东高村镇从“提琴之乡”转化为“中国乐谷”过程中地方性的层累过程[4]。唐顺英等学者借助历史层累理论研究了孔子故里文化景观的发展,得出孔子故里文化景观的发展原因是国家文化认同的需要,经济动机是当代曲阜文化景观维护与建设的重要标准[5]。

而从空间历史层累的内在机理来看,Foucault强调空间是一切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力运作的基础,可以通过改造将原有的空间功能转换成具有资本化的新的空间,从而提升空间的生产能力[6]。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指出,“空间”并非单纯物质性的场所,而是包含了生产关系和支持再生产的重要载体,空间生产就是空间被开发、规划、使用和改造的全过程 [7]。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社会经济产业,也在不断被运用到区域空间生产中。孙九霞、苏静等学者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社区问题,探讨旅游发展过程当中旅游空间内部多重利益群体矛盾的社会问题[8-10]。朴松爱、樊友猛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文化空间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作用,指出文化空间理论在大遗址旅游中起到拓展遗产内涵、创新开发思路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1]。对于旅游区来说,旅游开发使得区域空间功能从生产、生活为主转变为以旅游、文化为主[12],其实质是空间聚集、分工、内涵化的过程,也是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

秦兵马俑旅游区作为大型现代化遗址博物馆类旅游区,长期以来受到文化、考古、社会、旅游等多学科专家的关注。从已有研究来看,代表性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物考古领域[13-14],重点分析了兵马俑的文物价值以及文物的修复保护等问题。在旅游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多以旅游者行为及感知评价作为切入点,分析秦兵马俑旅游区的旅游市场行为特征及游客满意度等内容[15-16],而从地理空间角度对于景区供给端的演变特征及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历史空间的层累视角,以资本、市场、文化、功能等多重因素作为内在动力因素,分析秦兵马俑旅游区空间演变的现实特征与内在机理,旨在梳理文化类旅游区空间生产模式,进而为旅游区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有效指导。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关于研究范围的界定,本文主要以地理学空间为基础,讨论旅游区所表达出的“断片图景”。具体选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以下简称“秦兵马俑博物馆”)及其周边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7.58km2 的地理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这些地理空间所承载的功能构成。

2.2 旅游区时间演变特征

旅游区作为旅游地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遵循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着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等发展阶段,而這些阶段除了表现为旅游市场规模的变化,在空间发展方面同样也存在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讲,受到“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在探索、起步、发展、稳固4个阶段旅游区空间总体会呈现出扩张趋势,而从稳固阶段到停滞再到衰落阶段,旅游区空间则会有萎缩的可能。若旅游区最后的阶段为复苏阶段,则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从时间角度审视微观旅游空间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内核发展动力对其进行历史阶段划分、功能空间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阶段旅游区空间的范围、边界、面积变化特征,对于研究旅游区空间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秦兵马俑旅游区的形成阶段具有旅游空间的普遍特征和旅游空间叠加的个性化特征,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重点依托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区市场规模变化格局,通过文献搜集、政策梳理以及新闻事件佐证等方式,归纳旅游区发展阶段,分析旅游区发展的外部矛盾及最终解决的途径,进而归纳出旅游区空间随着时间演变出现的特征及内在机理。

2.3 旅游区空间功能演变

从空间生产角度来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地理空间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区域原有空间功能不断被替代、被叠加,多种功能的空间被叠加到最终形成的新空间,这种空间之间的变化是旅游空间演变的主要研究方向。从内在机理来看,空间功能格局演变多数是商业导向、社会促进和政策引导的多重行为结果,其中的博弈过程正是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将旅游空间演替的主要阶段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层,分析各个历史层次的演化特征、内在机理以及发展趋势[17]。以往关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多基于地理空间角度对演变的过程进行展示,且多是从大空间尺度开展研究,对小尺度旅游区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内在机理分析相对较少[18-20]。

对连续时段地图图像的比对,分析旅游区多重空间的纵向变化,是从空间角度分析旅游地变迁的主要手段[21]。考虑到秦兵马俑旅游区发展建设情况,本研究将借助Google Earth pro,截取2003、2006、2010、2019年的图像数据,并框选出旅游区内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旅游空间以及商业空间范围和面积。其中,考虑到现实中地理空间功能错综复杂,难以被完全准确地划定,在此主要以主体功能为标准进行划定,并构建空间变化指数计算其演变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L =FA/TA (L范围[0,1]).

其中,L 表示空间变化系数,FA 表示功能区面积,TA表示旅游区总面积。L 值越小则表明景区功能空间分布面积较小,功能性越弱;L 值越大则表明景区功能空间分布面积较大,功能性越强。

2.4 旅游区空间功能演变机理

从内在机理来看,旅游区空间功能的演变实质上是其市场、资金、土地、人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离不开政府、企业、居民等多重利益群体之间不断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分析旅游区空间演变的动力要素,进而探索内在机理对于掌握旅游区空间发展规律,并提供可持续发展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22]。对于旅游地边界演变机理的分析,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历史层累理论,结合景区官网信息及百度搜索当时的新闻报道,梳理整个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及时空表现。

3 研究结果

3.1 旅游区空间层累特征

旅游空间的形成发展是旅游区内相关利益群体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空间的转变[23]。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功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一种多重空间不断叠加的过程[24]。结合秦兵马俑旅游区游客接待量、发展建设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出台情况,可将其功能空间的演变划分为5个历史阶段:一是1974年以前的农村生活生产以及守陵文化阶段;二是1974-1979年秦兵马俑的发现与建设阶段;三是1980-2002年场馆扩建、旅游产业要素完善阶段;四是2003-2011年的场馆升级、旅游要素升级、周边环境提升阶段;五是2012年至今,受到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影响,与周边乡村形成大的旅游综合体阶段。根据5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空间主体特征,在此将这5个阶段分别定义为原生阶段、嵌入阶段、扩散阶段、渗透阶段和融合阶段(图1)。

原生阶段主要是指1974年以前农业生产与守陵文化阶段,这一时期秦兵马俑旅游区所在区域主要是以农业生产、生活为主的空间形态,伴随其中的是当地居民长久以来的“帝陵文化”,这种帝陵文化从秦始皇陵开始修建时,大量的刑徒、匠人被带到这里并形成独特的生产生活空间,而秦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存在,是一种就地取材烧制而成的工艺品,现在的鱼池村就是因当时留下来的取土坑而得名。鱼池村与周围村落形成秦始皇陵周边的生活空间而保存到现在。考古发掘现在兵马俑周围的村子,从出土文物及墓志铭发现有烧制秦俑的工人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当地的生产生活和帝陵文化在这里已经累积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历史层。

嵌入阶段主要是1974-1979年间文物保护驱动下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原生期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发掘,使得文化空间得以出现与延展。秦兵马俑自1974年3月发现,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有陶俑、陶马约6 000件,自此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属性不断凸显。1975年8月26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飞抵西安,传达了国务院要在此建立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决定,并把它作为国家的专项工程。1975年底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开始展开,1976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直到1979年9月底,占地面积达16 000m2 的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竣工,同年10月1日,秦兵马俑博物馆向国内外开放。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该区域的文化属性进一步增强,而当地居民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也被文化空间所侵占和挤压。在这个阶段由于地方居民并未从中获取利益,故对空间文化属性的增加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从当时村民不愿意砍掉其具有经济收益的柿子树以及搬迁祖坟等情况可以看出[25],这些均证明了文化空间侵占生产生活空间初期,当地居民是不愿意接受的。

内核扩散阶段主要是指1980-2002年间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共同推动下的景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文化空间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旅游者,基于此旅游空间快速增长。其中,1986年陕西省将秦兵马俑博物馆的二期扩建工程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扩建的主要内容包括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以及文物库房、文物综合陈列厅等20余项配套设施建设。从此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89年9月27日,三号兵马俑坑对外开放。二號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的基建工程于1988年动工,1993年底主体工程竣工,1994年开始发掘和对外展出,随之周边的空地建成停车场、餐饮店、小卖部等。1990年12月西潼高速西安至临潼段优先建成通车,1994年10月1日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建成开放,1999年10月1日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展厅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月8日秦兵马俑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这个时期,旅游区总体形成以一、二、三号厅为中心的区内环线,售票处位于博物馆东侧大门处,停车场位于景区东侧300m 左右的地方,配套的商业则主要是以本地居民围绕停车场通道展开,很多导游服务也是本地居民提供讲解,景区周围被西杨村、下河村、王硷村围绕。从空间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传统生活、生产空间均在不断缩小,文化和旅游空间不断扩大,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延展。从居民态度来看,随着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扩大,本地居民对旅游及文化空间扩大的态度从开始的消极逐渐转化为积极。

要素渗透阶段主要是指2003-2011年间旅游产业推动下的景区环境改善阶段,该阶段是在内核扩散期奠定了良好形象的基础上,叠加着国内外旅游市场大发展背景下旅游空间的不断升级优化。2003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对博物馆馆前停车场、商业街区以及生态缓冲区三大部分进行彻底改造,旨在优化游客出入景区的秩序,规划市场环境,增加景区停留时间。而旅游空间的整治及扩张,使得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也使得社区与景区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本地居民对旅游空间的态度又开始从积极逐渐向消极转变。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生计,当地政府试图通过“民俗观光村”解决本地居民的旅游空间与生产经营空间的矛盾。随着2007年获评首批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2008年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使得区域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不断外溢,周边的群众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原有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不断从农业生产者转化为旅游业服务者。2009年2月11日,陕西省文物局决定在保留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前提下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使得秦兵马俑旅游区范围从此扩大到秦陵遗址公园。2010年11月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有效改变了以前车辆拥堵的状况,提升了旅游通道的便捷度。该阶段随着旅游空间的进一步扩大,景区的空间结构也进一步综合化,特别是将秦陵遗址公园纳入景区范围后,其旅游空间及机构更加丰富。2011年6月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陵博物院启动9901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同年9月30日,秦始皇帝陵K9901、K0006陪葬坑陈列厅正式对外开放。总体来看,在该阶段旅游空间进一步优化和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本地居民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使得居民对旅游区空间演变的态度又开始转为消极,为了解决该矛盾,政府部门开始从居民的居住空间入手,试图通过衍生旅游空间来化解本地居民的消极情绪。

融合发展阶段主要是指2012年以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的旅游区提质增效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在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旅游空间、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及商业空间的融合化与一体化。自2012年3月起,秦兵马俑旅游区实行一票制,使得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百戏俑坑博物馆和石铠甲俑坑博物馆等5个景区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2014年10月1日西安火车站到临潼的旅游专列开通,提升了散客前往旅游区的便捷度。2014年至2016年,秦俑馆大门及广场环境再次改造提升,形成了更具国际化的旅游入口区。2015年以来,景区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改善景区外围环境,尤其是对周边乡村景观进行了美化、优化,使得旅游景区的外围社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景区周边乡村开始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民宿度假等产业不断提升收入水平,居民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也开始持续好转。2017年1月9日西安地铁9号线,即“西安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临潼线”开工,并于2021年建成,这不仅更加方便游客集散,同时还能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交通。這些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着旅游空间的规模范围,更重要的是让旅游空间、文化空间、生产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互为彼此,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区域旅游综合体逐渐形成。

3.2 旅游区空间功能演变分析

旅游区的空间功能随着原生阶段、嵌入阶段、扩散阶段、渗透阶段和融合阶段等5个阶段的变化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图2)。一是原生期向嵌入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文化空间嵌入生产生活空间的格局。秦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之前,从地图图像上可以看到,传统的村落分布其中,田地、果园、坟墓、水利工程等按照聚落的一般发展规律而发展演变,并没有什么空间布局,呈现一种松散的聚落形态。突然发现的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出现在原有的生活空间之内,文化空间被嵌入生活空间之内。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发展是以文化空间为核心的一种辐射式发展,改变着当地聚落空间的发展。二是嵌入期向扩散期发展过程中聚落空间、文化空间被旅游空间侵入挤占。秦兵马俑博物馆一号馆的建设,随后的二号馆、三号馆建设,使得原有纯粹的文化空间成了文旅空间。旅游的观光功能凸显,游客逐年增加使得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空间开始向文旅空间转化,同时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停车场、售票厅、旅游纪念品商店、旅游厕所等系列配套设施也开始出现,使得原来的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被挤占。三是扩散期向渗透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相互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区周边居民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逐渐向旅游服务业转变,新农村建设的兴起,使得周边的村子环境得到改善,也纳入乡村旅游体验空间中。而博物馆作为文化空间,随着其周边停车场、商业区以及生态园的打造,文化空间也开始向旅游空间渗透,而随着旅游商业街的建设,其内部销售的文创产品也使得旅游空间有着文化空间的影子,这个过程中3个空间之间既存在着渗透关系,同时也存在着挤占与反挤占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是渗透期向融合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多种空间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结合秦兵马俑博物馆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村容村貌情况可以看出,景区的发展使得原有的生产生活空间得到优化升级,更多的居民从农业生产转变为与旅游相关的生产,房屋由原来自住转变为旅游民宿,农田也在朝着农业采摘的乡村旅游方向发展。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重叠发展,同时周边的旅游体验空间和旅游设施空间不断规划建设,使得更大范围的文化空间、旅游空间、生活空间、商业空间、内外交通空间在秦兵马俑博物馆周边融合发展。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各功能区的变化,在此选择2003、2006、2010、2019年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及周边的谷歌地图影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使用谷歌历史影像地图,结合腾讯地图和百度地图对比分析,分别勾勒出秦兵马俑旅游区生活空间(其中包括生产空间)、文旅空间、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商业街、酒店、旅游纪念品工厂、加油站、饭店、停车场)的范围。随着文旅融合思路的落实,文化空间和旅游空间不断融合,从2010年开始文化空间和旅游空间出现了诸多重合,本文将其称为文旅空间(图3)。

为了更为直观地分析各功能空间的变化趋势,借助地图分析法对1974年以前、1974年、2003年、2006年、2010年以及2019年等6个时间节点的功能空间变化指数进行了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表1),秦俑景区所在的生活空间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文化空间总体保持不变,旅游空间呈现上升趋势,商业空间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看,秦兵马俑旅游区的文化空间变化不大,主要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自1979年以来空间面积是固定的,到2006年前后,在原有遗址周边建设了一批与秦始皇陵墓有关的博物馆。旅游空间的系数变化不断扩大,最早的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相同,随着该区域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商业资本在旅游空间当中不断介入,旅游空间超越文化空间的范畴,最终旅游空间囊括多重空间,形成稳定的功能空间区域。生产生活空间包括秦兵马俑博物馆周边的村庄、田地等部分,空间系数的变化不断缩小,生活空间不断被文化空间、旅游空间、商业空间所占据。

3.3 旅游区空间演变机理分析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秦兵马俑旅游区的生产生活空间经历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个过程中本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旅游服务,这种空间尺度及功能的演变属于典型的人地交互关系。分析这种人地关系演变的机理,可以从群体、空间、资本3个方面入手。群体所代表的不同人群不断地相互作用,旅游区空间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利益相关群体追求最大利益以及相互妥协的过程。在秦兵马俑旅游区早期建设博物馆过程中,管理者为了发挥兵马俑的文化价值,需要就地建设博物馆,这就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砍伐建设范围内的果树,同时还需要迁移区域内部的坟墓。这个过程不仅影响了本地居民原有生产方式,同时还破坏了文化依恋关系,使得居民对此产生了心理上的排斥,政府不得不通过土地及经济补偿来化解居民对此的排斥心理,从而实现初级的利益平衡。而随着博物馆的建成,旅游者纷至沓来,博物馆的旅游功能开始凸显。旅游管理者为了给旅游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旅游体验,进而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又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了停车场、售票处、接待厅等场地。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扩大了对本地居民土地的占有,让居民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也让本地居民产生了“在我们土地上赚钱,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混乱的环境,我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的负面心理,同时部分居民也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旅游餐饮又看到了商机,开始在停车场外围摆摊设点赚取收入。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秦兵马俑旅游区在旅游空间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在资本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在群体利益方面主要表现为居民摆摊设点不仅破坏了旅游区的景观,同时还可能出现“强买强卖”等负面影响。在群体、空间和资本的相互作用下,景区管理者进一步提供就业机会以及引导居民发展乡村旅游来解决这些矛盾。而在当前,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推行,旅游区主动扩大区域范围,将核心景区、周边景区、居民社区统一考虑,打造具有“生活体验”的大型旅游区,这为空间的协调、群体利益的平衡、资本的进一步投入提供了新的平台,成为当前最优的一种格局。总体来看,旅游区空间功能的更迭主要是各个相关利益群体为了自身生产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的提升,通过资本力量的调节,对空间功能的渗透替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为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平衡,地理空间的功能重构以及收入提升及再分配过程(图4)。

4 结论及讨论

4.1 结论

(1)旅游空间的功能更迭是历史层累叠加的结果。从秦兵马俑旅游区的发展来看,其总体经历了原生、嵌入、扩散、渗透、融合等5个阶段,这5个阶段均是在上一个阶段基础之上发展而成。其中原生阶段特征主要是秦兵马俑发现前的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嵌入阶段则表现为文化空间和旅游空间进入生产生活空间,与本地生活空间产生一定的矛盾;扩散阶段主要是在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共同推动下,文化空间和旅游空间进一步扩大,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缩小,3个空间之间都存在矛盾;渗透阶段主要是旅游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不仅提升了文化空间的知名度,同时改变了居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但相互之间争利的矛盾依然突出;多重交融阶段主要是旅游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文化空间互为彼此,互相促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空间。

(2)旅游空间的功能演变是一种挤占、侵入、渗透、融合的过程。其中原生期向嵌入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文化空间嵌入生产生活空间的新格局;嵌入期向扩散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聚落空间、文化空间被旅游空间替换的新动向;扩散期向渗透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生活空间、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相互渗透的态势;渗透期向融合期发展过程则表现出多种空间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的态势。从旅游区功能空间面积变化指数来看,秦兵马俑旅游区的生活空间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文化空间总体保持不变,旅游空间、商业空间、生态空间、停车场等空间均呈现上升趋势,总体表现出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不断被文化空间、旅游空间、商业空间、停车场空间所挤占和渗透。

(3)文旅空间演变的内在机理是人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表现出各种地理空间功能的螺旋式上升优化特征。其中,原生阶段主要是以本地居民为主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生活空间。嵌入阶段主要是文物管理者对遗产保护形成了文化空间。扩散阶段主要是旅游管理者与文物管理者通过合作将遗产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了文化和旅游空间。渗透阶段主要是社会资本的注入,不断拓展外围空间,使得旅游区范围向核心以外扩大。融合阶段主要是企业、居民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积极合作,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让旅游区发挥综合效益,进而形成全域文化和旅游空间。

4.2 讨论

文化空间由于承载着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价值而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得到保护与传承,其传承发展表现出原生阶段、嵌入阶段、扩散阶段、渗透阶段、融合阶段的历史层累过程。在每个阶段旅游区内的社会经济生产以及空间的主题功能都呈现一定特征。秦兵马俑旅游区在刚被发掘时,其对于当地居民的价值还比不上一百多棵柿子树。但随着文化旅游价值的不断提升,土地性质也在不断发生更迭,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农业生产居民转化为旅游业从业者。其中反映出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是居民、政府及企业一直追求的方向和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正是这种动力,使得相关群体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改变区域主体空间功能,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秦兵马俑博物馆通过发展旅游业,景区内外部空间不断得到优化与重组,景区周边的空间资本价值不断提升,增加的经济效益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水平。当地居民从一开始不接受生产生活空间的文旅化到享受文旅空间带来的经济价值,这个过程反映出,在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当中,区域空间内的人地矛盾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从而实现经济、文化、旅游、生活的和谐与重构。总体来看,区域空间的价值最大化是空间层累的方向,其中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具体哪一个价值最大,主要受制于特定时代居民对价值的追求。

从空间层累视角来看,区域空间演变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是区域价值最大化引起的区域功能的转变,而在外部表现来看,主要是在各种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区域发展过程。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总体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旅游区方面具体应遵循分阶段层累式发展规律才能让旅游区发展更加有序。第一阶段主要是核心吸引物的打造阶段,重点是全面展示旅游吸引物价值;第二阶段为配套完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是围绕核心吸引物提供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通过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来完善区域旅游体系,进而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服务;第三阶段为外围环境打造、延长产业链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提升景区内外部环境,通过文化创意、科学技术等手段延长产业链,进而乘数化提升区域旅游价值;第四阶段是在大区域视角下的旅游景区提质增效阶段,即将景区纳入更大尺度的区域中考虑,系统分析景区在大尺度区域内的区位、功能以及形象,从而更加全面地提升景区内外部环境,将景区打造为大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一阶段的旅游空间将不仅局限于其内部的发展,还将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周围其他区域空间的升值和发展。

而从区域空间发展的目的来看,空间演变基本出发点是让游客和居民在空间更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这也是区域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空间的再生产会带来空间范围的扩大,但更重要的是空间内部生产关系的升级,如旅游空间中本地居民会由传统农业生产者转变为新的旅游从业者,这个过程中,不是要阻碍本地居民成为旅游从业者,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尽可能地保护当地群众生产发展的权利,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更是需要重点关注。所以在空间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本地居民的宣传、培训与教育,带动他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融入新型生产关系中。

猜你喜欢

空间生产
空间生产的市场化与当代城市发展批判
实体书店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研究
教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新探
旅游影响民族社区社会关系变迁的微观研究
“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与空间生产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阈中的新自由主义
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正义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空间的消隐和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