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3-04-20徐桂荣
徐桂荣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班级授课制,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形成一定的教学规模,从面上提高教育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班级授课制存在一定的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事实上,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早就被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但是由于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都面临从面上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班级授课制在当下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个性化学习,存在不小的挑战。
当然,在挑战当中也孕育着机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开了一扇大门。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就明确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从事初中英语教育,在走上讲台之初就提醒自己:面向学生的英语教学,一定不能是词汇和语法的死记硬背,也不能是英语阅读的“题海”训练;即使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化需要。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面向这一目标探究有效的教学途径,可以发现个性化学习是无法回避的。
将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思考,可以借助后者的支撑,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实现。在这一努力过程中,以智慧学习环境向雨课堂借力,成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抓手。下面,从雨课堂对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的意义、实践等角度进行阐述,对雨课堂视角下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核心素养指向提出一些思考。
一、雨课堂对构建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意义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强强联手,向教育领域推出的具有明显智慧特征的教学载体,也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推出这一平台,其重要目的在于为学校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智慧支持。近年来,随着雨课堂的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很多学校与英语课堂能体会到雨课堂所带来的教育便捷性,如果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那么雨课堂就为智慧课堂的开展和实践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支持(张爽、董燕 2022)。雨课堂对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有怎样的意义呢?经过深入探究,总结出两点认识:
其一,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外界环境可以由雨课堂提供。
个性化学习被英译为personalized learning,可以发现,个性化学习的本质在于面向学生个体,这与班级授课制中的学习面向学生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性化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个体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需要。由于当下的教育很难做到一个教师面向一个学生个体,只能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进行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构,这也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当教师面向学生群体时,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才能被有效构建。在这种情况下看雨课堂的价值,就可以发现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充分的。
相较传统的课堂,以数字化信息提供支撑的雨课堂能够面向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提供丰富的资源。有经验的初中英语教师都知道,良好的预习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所谓良好的预习,不仅指学生通过课本阅读获得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还指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建构。结合这样的课程学习需要看雨课堂,可以发现其能够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插入幻灯片,然后借助微信推送功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情境。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让许多传统的教学手段退避三舍,原因在于雨课堂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
其二,初中生在英语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内在需要可以由雨课堂满足。
在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表现出个性化学习需要时是非常内隐的,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都没有明确意识到自身有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同时是旁观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作出更加细致的研究,并得出他们的学习存在个性化需要的结论。那么,当学生有意或无意表现出个性化学习需要时,这种需要如何得到满足呢?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只有当学生个性化的动机得到满足,并且外界能够提供其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时,个性化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就需要满足学生的动机,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而大数据支撑下的雨课堂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而真正满足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雨课堂对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向雨课堂借力,以真正打造出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学习模式。
二、基于雨课堂的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实践例析
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基于雨课堂进行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探究,已经有同行作出了努力。比如,有的教师基于雨课堂的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以差异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理论支撑,以雨课堂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核心理念,通过分析课前、课中及课后整个过程的学习数据,掌握学情,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不断调整教与学的进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智慧发展(孙童童 2020)。在高度赞同这样的概括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补充一个观点,那就是在构建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时,要先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再借助雨课堂满足其这一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个性化学习高效实现,并让雨课堂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时一定程度上注意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七年级(下)Unit 6 Outdoor fun为例,研究教材内容发现,无论是本单元最初两个卡通角色的对话,还是后续相关环节的编写,都有一种很强的角色感,也就是学生在自然学习时,会有一种潜意识的角色代入的想法。学生的这一想法对英语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当学生有意识地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价值才会在学生的运用中体现出来。当学生进行角色代入时,实际上就是他们走入英语学习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往往会有获取知识并表达的欲望,也就是学习动机。实践表明,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而这时就是实施个性化学习的最佳时机。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抓住预习和课堂学习两个环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为自身进行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构夯实基础。
就这一单元而言,在学生预习时,教师重点抓住本单元引入时的四幅插图(这是牛津译林版教材编写的重要特色)。在图片中,埃迪(Eddie)与霍波(Hobo)在对话,内容包括:
Hurry up,Eddie.I’m tired.This bag is too heavy.
Hobo,carry it for me.OK.
You complain too much.The bag isn’t that heavy.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这段对话前面表征一定的事实,最后一句则富含一定的哲理。教材在编写时原本就有借助单元之初的这段引入来点题的考虑,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时,从学习心理规律中的首因效应出发,组织学生对这段内容进行充分的加工。也许有教师会说:这个内容如此简单,学生能进行怎样的加工呢?事实上,这个时候雨课堂就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借助雨课堂,将课本上的静态图片改成具有一定交互功能的动画,起初在借助微信向学生推送时没有对话内容。这时,学生通过对动画的观看,就会自然产生帮助动画人物进行配音的想法,并且想法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正是个性化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就让他们自由配音。学生的配音多姿多彩。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鼓励。事实证明,当学生得到鼓励后,他们的学习动机会更强。在学生借助雨课堂的相关功能反馈自己的预习结果后,教师可以将预设的内容再度推送给学生,体现教学的互动特征。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满足有很好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雨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比如,教材中的Grammar A是Using can,could and may,其中有:
1.We use can or could to talk about ability.We use can to talk about present ability and use could to talk about ability in the past.
Millie can speak good English.
Shirley cannot ride a horse.
The old man could swim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2.We use can,could or may to ask for permission.Could sounds more polite than can.May is formal.
— Can I borrow your bike,Millie?
— Yes,you can.Here you are.
—Could I smoke here?
— Sorry,I’m afraid you can’t.
—May I use your mobile phone?
—Of course you may.
这段内容实际上是通过理论讲解与实例解析的方法让学生认识can、could、may的用法。在具体组织并实施教学时,方式可以更灵活一些。借助雨课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可以成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助力。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握,判断他们在这一知识的学习中可能有怎样的个性化需要。通过研究与梳理发现,有些学生会自发地将can和could归作一类,而将may看作另一类;有的学生则会从中文含义的角度判断三者都有“可以”的意思,但这三者一定有自己的运用情境。基于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认识,雨课堂可以发挥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然后形成对这三者进行准确辨析的能力。
面对这一作用判断,教师注意到雨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全景的数据驱动,并且可以创新师生互动的形式,于是就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事实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电脑终端,然后用弹幕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课堂红包表达自己对接收的有针对性的资源的赞赏;教师可以借助随机点名等功能,让学生将自己个性化学习的结果呈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处于身心俱佳的学习情境中,个性化学习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如此,学生就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个性化学习模式也就体现出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三、雨课堂视角下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核心素养指向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使命。当英语教师致力于个性化学习模式打造时,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真心努力应服务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雨课堂视角下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必须有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其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当教师带着显性的核心素养培育意识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自然就会成为教师进行分析与设计的依据,如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必须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让他们能够形成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的相关策略,并在一定的主题引导下进行语言活动。初中生的英语学习会自发地表现出发展自己语言能力的需要,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借助雨课堂给他们营造更为宽阔的学习空间,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这一空间内更加自由地运用英语语言,从而发展语言能力素养。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带着发展核心素养的意识研究雨课堂的相关功能,那么在借助雨课堂进行个性化学习时,这些功能得以体现的过程就成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于是核心素养的指向就会更加明确。
总而言之,个性化学习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韩文君2021)。基于雨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打造个性化学习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