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PM视角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探讨
2023-04-19刘学民
刘学民
发现等差数列求和的规律不难,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但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有一定难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中和中职教材的推导方法都是技巧性很强的“错位相减法”,这个方法需要在求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那么为什么要乘以公比q?乘以其他数可不可以?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教材和教师直接“告知”的,学生没有按照层层递进、知识建构的方式得到求和公式及推导方法,这样就产生了思维断层。学生既难以深透掌握公式,又难以提高探索能力。HPM(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视角是在数学教育中,通过数学历史的运用提高教育水平。研究发现,在本章教学中,如能基于HPM 视角,对教学内容再整合、教学方式再设计,教学效果就会明显不同。
一、前期准备
首先,分析学情、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很容易把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其中有积极因素,可因势导利,但二者求和公式的推导有本质不同,这就要求学生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错。
其次,查找相关史料。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师生快速准确查找相关图片、视频、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资源,使HPM理念的实践具有可行性。经仔细筛选,所使用的史料如下:
1.公元前3000年成书的苏美尔计数泥版(编号MS3047)背面刻录的5个简单数序列,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等比数列。
2.约公元前1700年,巴比伦泥版上的问题:以20%的年息贷钱给人,何时连本带利翻一番?
3.公元前1650年,埃及纸草上僧侣文记录的问题:有房七间,每间有猫七只,每只猫每日食鼠七只,每鼠每日食麦穗七株,每株麦穗含麦七粒。问房屋、猫、老鼠、麦穗、麦子总和多少?
4.13 世纪初,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1170~1250)在《计算之书》中的问题:“七妇去罗马,每妇牵七骡,每骡负七袋,每袋装七块面包,每块面包配有七把小刀,每把小刀配有七个刀鞘,问妇女、骡子、面包、刀、鞘各多少?”
5.公元4世纪左右的《孙子算经》(卷下)有一名题:“今有出门,望见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几何?”[1]
二、教学方式选择
1.以重构式为主。HPM 视角下数学教学方式有多种,如重构、点缀、附加等,等比数列求和方式的探索在数学史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古代贯穿至近代,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其发展历史重构教学内容,故此项教学以重构为主要方式,其他方法如点缀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等在教学中也有所体现。
2.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具体流程是:首先,教师搭“脚手架”,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概念框架,可以运用累加法、因式分解公式、错位相减法等。其次,创设情境,复习回顾等比数列,列举古文明中的等比数列最终都会归结于求和,并提出问题,利用古印度中的国际象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让他们了解等比数列问题历史悠久。通过与等差数列的比较、复述概念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等比数列的内涵与外延,接着进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阶段。再次,通过新增更多的求和方法,如拼凑法、因式分解法、比例法、解方程法、错位相减法等,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推导,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学深学透。并在教学中引入相关史料,如埃及《莱茵德纸草书》上记录埃及人用递推法推演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2]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九卷命题35的证明方法,[3]让学生尝试运用前人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是多种方法的比较,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思考:公式中存在的是q ≠1,如果q=1,那这个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结合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
三、HPM视角下的教学策略
数学是逻辑严密、抽象、简洁的一门学科,但有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数学,他们认为数学只是定理和计算,抽象、深奥、枯燥、刻板,是数学家玩的智力游戏。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快乐的学习。HPM 理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注重数学知识的历史文化向度,借鉴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消除学生逻辑证明的枯燥感,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数学发现的乐趣。
(一)复习等比数列,陈述古文明相关记载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古代文明记载的等比数列相关图片、视频及资料说明,从两河流域神秘的楔形文字到恒河流域深奥的吠陀梵文,从埃及《莱茵德纸草书》记载的财产之和到齐鲁大地惠子与墨子的尺棰取半之争,等比数列的悠久历史从古代四大文明中可见一斑。随着数学的发展,等比数列的概念不断完善,知识不断丰富,成为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类函数模型。[5]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出以上古代记载的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及通项公式,再引导他们发现这些历史记载,最后归结于求它们的总和。
(二)联系历史和生活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片段1:播放一段拉面师傅做拉面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介绍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教师就此视频提问:拉面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拉伸、捏合,如此反复几次,就拉成了很多根细面条,多数师傅拉伸8次,手艺高超的能拉伸10次,此时的面条细如发丝,经过8次和10次分别可以拉伸出多少根面条?
片段2:视频展示国际象棋相关资料,通过国际象棋具有数学文化背境的故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并许诺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在棋盘的64 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 粒小麦,第二格放2 粒,第三格放4 粒,后面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 格。国王令人按西萨的要求去做,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教师提问:为什么国王如此吃惊?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并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即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这个故事流传广泛、颇具吸引力,很多国家的教材都通过它引入等比数列求和。
(三)逐步深化问题,引导学生推导公式
为了能让学生自主推导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教师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问题1:等比数列求和能不能借鉴等差数列的求和方式?S64=1+2+22+23+……+263,我们应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问题2:借鉴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推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属于什么推理模式?是否科学准确?
问题3:教师启发提示,因等比数列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两倍,如果把S64=1+2+4+8+……+263变形为1+1+2+4+8+……+263-1,逐项相加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得到:1+1=2,2+2=22,22+22=23,发现首项加上1后,每前两项相加都会等于后一项,这样中间的计算过程都可以忽略。
解决问题3后,让学生总结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和方法。通过在求和式子最前面加上一个首项,并在末尾减去它,其和不变,这样拼凑出前两项和等于后一项,教师步步深入,趁热打铁,并抛出以下问题。
问题4:如果公比不是2,那该怎么计算?如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0天一共能截取多少?50、100天又能截取多少?
问题5:公比是3的等比数列能不能用拼凑法求和?比如S10=1+3+32+33+……+39,应怎样计算?
教师可以提示:我们的目标是把数列各项拼凑成能按一定规律连续相加,试试在前面加上,最后减去。单独的一个例题学生很难发现规律,为了让学生找到拼凑数与公比的关系,教师继续举例并提问。
问题6:公比为4 的等比数列,S10=1+4+42+43+……+49,应该拼凑哪个数?若公比推广到q,应怎样拼凑?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教师很自然地提出本节学习的终极问题。
问题7:如果把这个等比数列换成一般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应该是什么?
学生导出:如果{an}的公比为q(q≠1)则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通过他人的启发、引导、指导和帮助可以达到更高层次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晰的认识,着眼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同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能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解问题,为此,应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设计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相加,引导学生解决后,再提出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如何求和,进而在首项不变的情况下,把公比变为3、4等,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发现规律,得到公比为q、首项为1 的等比数列求和方法,最后将首项修改为一般常数,进而推导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此教学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水到渠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沿着历史足迹,探求等比数列求和方式的发展
复习初中所学因式分解公式:a3-1=(a-1)(a2+a+1),a4-1=(a-1)(a3+a2+a+1)
问题1:以这两个公式为基础类推,a5-1 如何分解?推至一般情况,an-1(n∈N+)如何分解?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得到a5-1=(a-1)(a4+a3+a2+a+1),an-1=(a-1)(an-1+……+a2+a+1),发现上面的式子可变形为,这是公比为a,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
问题2:如何将上述发现变换成首项为a1,公比为q的前n项和?
展示《几何原本》图片,介绍欧几里得生平事迹及《几何原本》文献价值与传播意义。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几何原本》是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古希腊数学发展的顶峰。《几何原本》不仅是欧洲数学的基础,还对几何学、数学和科学的未来发展、对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几何原本》主要内容是几何学,还涉及数论、无理数理论等其他课题,对知识体系的创建率先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这一方法后来成为建立知识体系的典范。
问题3:在《几何原本》第九卷《数论》的命题35中,欧几里得从比例的角度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果众数成连比,那么第二个数减去第一个数的差比上第一个数,会等于最后一个数减去第一个数的差比上各项之和。”且让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述此语句并证明。到此阶段,等比数列求和就不那么困难了,有多种方法解决,但为了引导学生推出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可以结合数学发展史设计如下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问题4:等式Sn=a1+a1q+a1q2+……+a1qn-1,从第二项起提出一个公比q,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马上可以得到:Sn=a1+a1q+a1q2+……+a1qn-1=a1+q(a1+a1q+a1q2+……+a1qn-2)。
问题5:如果括号内的加数中加上一个a1qn-1,再减去a1qn-1,则此等式可变成什么形式?
学生得到:Sn=a1+q(a1+a1q+a1q2+……+a1qn-2+a1qn-1-a1qn-1),此时,多数学生没有发现变化后的等式有什么奥秘,还在困惑为什么这样做;有少数同学会想到把等式右边括号中的前n项相加,用Sn代入,若学生还不能想到,教师可以把括号中的前n 项和圈起来,提示等式既可以右边代左边,也可以左边代右边。学生恍然大悟,得到教师指出此方法为方程法,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此方法最简单。但有学生指出,此方法虽然简单巧妙,但不够直观。教师指出,以此法为基础,稍加变化,会得到一种更加直观、简洁的方法。
问题6:把求和等式分别减去首项和尾项,会得到如下两个式子:
(1)式和(2)式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推出求和公式吗?
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得出:Sn-a1=q(Sn-a1qn-1),将等式稍作整理,得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教师指出,此方法是法国数学家拉克洛瓦在《代数学基础》中首次提出,被称之为“掐头去尾法”,其实质是方程法的一种简洁变化。时间来到近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数学家发现更简单的求和方法。
问题7:请同学们观察如下两个等式:
学生发现(1)式右边去掉首项,(2)式右边去掉末项,其他项都相同。多数学生能马上想到把这两式相减,得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时,教师指出这就是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
教材中求和公式的唯一推导方法是“错位相减法”,由于学生自己推导这个方法有一定难度,若没有相关知识的铺垫,平铺直入,学生思维会产生断层,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也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前期要先学习其他方法。众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启发下自己找到问题答案,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育法提出,教师要像产婆一样,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引导其自己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本次教学中,教师运用拼凑法、比例法、方程法和“掐头去尾法”作为“脚手架”,层层深入,完美剖析了错位相减法中“减”的妙用,在探求其他方式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本次的学习过程如同攀登高山,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跨越层层阻碍登上顶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少”是教师用语要精炼,宣讲的内容要“少”,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规则、理论和模式;“精”则是要求学生学得深入、细致,能理解科学的本质,终身受益。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由简单的模仿和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知,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及综合能力。
最后,教师要特别提醒,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q不能等于1,如果q=1,怎么求和?学生通过探究找到答案:如果q=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母为零;如果q=1,此数列不是全为零的情况下,就同时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常数列,可用等差数列或者常数列的求和方式。
融入历史文化的数学教学很有吸引力,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升其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构筑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印证了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和数学文化的多元性,让数学课告别枯燥、沉闷,成为精彩纷呈、灵动飞扬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