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路径探究
2023-04-19宋成鑫
宋成鑫 郑 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2021 年4 月29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作为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的作用愈加凸显,乡村振兴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被提到新的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战线开启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高校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责任,大学生肩负着时代使命,要成为“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三农”情怀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情感、勇担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高校教育目标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独特的战略价值,高校培育大学生“三农”情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
一、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需明确基本要求
高校要拓展专业知识与“三农”融合深度,强化学生的“三农”情怀,加大服务“三农”的行动力度,提高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度;以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国家、民族,为学生打下情感和知识基础。大学生是“三农”情怀培养的主体,其培育目标并非要求所有学生都投身乡村建设,不同院系、学科方向对培育“三农”情怀的要求也不能“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所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要树立对“三农”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三农”情怀,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农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资源流入社会,不论是流向农村还是城市,都必须厚植“三农”情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国家民族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第二个层面,对于涉农、涉林专业重点领域和院校大学生,既要着眼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又要注重大国“三农”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高校既要抓住“三农”情怀培育覆盖全部学科的大方向,又要注重梳理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三农”情怀的内涵要求,高校各学科在培育方向上各有侧重,在“三农”情感培育层次上有所差别。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乡村振兴相关研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以培育学生“三农”情怀为切入点培养家国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高校大力扶持农学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涉农涉林高校要加快新农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用现代科技手段赋能农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引导学生在“爱农民、爱农村”的基础上实现“懂农业”,愿意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同时,在培育大学生“三农”情怀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深入农村、投身实践,理论结合实际对于学生学习“三农”知识、塑造“三农”情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上,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开展乡村建设的合作项目,促进学校与农村交流合作,改善乡村就业环境,提高乡村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需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
“三农”情怀培育要融入“三全育人”理念。“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体现了高校育人系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形成“三层三段三课堂”的培育体系。“三层”是“三农”情怀培育主体的三个层面,以农林学科和专业为首要、高校教师为关键,覆盖全员的培育体系,形成学科、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层次;“三段”是理论学习、劳动实践、汇报总结,形成一套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及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育流程,按照认识的线性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三农”情怀的养成;“三课堂”是思政课堂、专业课堂(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考察实习等)的梯度培育,拓展育人场景。高校通过构建完整的“三农”情怀培养体系,深入融合“三全育人”理念,一方面延伸了“三全育人”的内涵,另一方面深化了“三农”情怀的培育力度。
培育“三农”情怀要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到高校“三全育人”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目标一致,形式互补。显性教育以最直接的方式传承,使对象得到有形的教育,是培育“三农”情怀的主渠道。不论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养成,都离不开显性教育的主力输出作用,强化显性教育是“三农”情怀培育效果的保障。用“三农”知识打动学生,用“五史”教育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宏大叙事的历史厚重感,隐性教育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使对象间接内隐地受到影响。“三农”情怀培育不仅是知识学习,更是情感培育,隐性教育具有针对性、愉悦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三农”情怀培育的重要方式,应在课堂任务、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确定统一的“三农”情怀培育方向,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涵养。
三、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需融入“大思政”理念
高校要强化“大思政”理念,将“三农”情怀培育贯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提出了新要求。在“三农”知识的学习和情感培育上,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发展对“三农”、对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相衔接;在服务“三农”的就业导向上,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就业要倾向“三农”领域,农林专业学生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投身农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同样需要教育、医疗、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人才,需要多领域、宽口径人才用实际行动建设乡村、建设中国。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客体的广泛性需要借助“大思政”理念。首先,要加强思政课中学生主体性建设。不同专业、教育背景的学生差异性较大,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学生主体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三农”领域设置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培育学生“三农”情怀的同时不失学理性。其次,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中融入“三农”情怀培育,拓宽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领域。在思政课程中善用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国际比较,[3]可以开设线上、线下或混合式的通识课、选修课,结合“五史”讲授农业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乡村发展建设的经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乡土文化等。在课程思政中深入挖掘“三农”元素和思政元素,做到二者相互促进。最后,将“三农”情怀培育拓展到网络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选择性较强,因此,网络思政建设要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引导性、趣味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等形式深化“三农”情怀培育。文化思政要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深挖校本文化,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发掘乡土文化,这是“三农”情怀的文化根基。让“三农”情怀的培育成为黏合剂,加固高校立德树人体系。
四、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需与“三农”实践相结合
开辟乡土课堂,落实实践育人。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是劳动实践,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劳动绝不仅仅是维持人生存的手段,劳动创造人,更是人的“类本质”。从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看,物质资料的生产,即劳动实践,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劳动实践中,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才能能动地探寻自己的现实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理论学习,还需要深化实践教育,落脚基层,开辟“第二课堂”,在劳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体性推进。[4]高校可以开通参与性广、吸引力强的大学生驻村实习的“三下乡”渠道,从社会视角体现学生主体性。不仅是农林学科的学生,要尽量覆盖全体学生,使他们在下乡实践中既服务农村,又锻炼自身。比如师范生,有条件的可以深入村镇学校进行“三下乡”活动和教学实习。大学生下乡,服务乡村振兴,既帮助了乡村建设,又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对乡村建设和学生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结合家国情怀,教师在实践中要加强理论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观察,积累直接经验,认真总结,理论联系实际,以亲身经历深化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以此为依托加强“三农”情怀、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培育。正是在“三农”情怀的培育过程中,学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强化了德育;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考能力,强化了智育;劳动实践增强了身体素质,强化了体育;形成了服务“三农”的文学艺术产品,强化了美育;巩固了实践基础,强化了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