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竹简《老子》第九章校注及其哲学启示
2023-04-19王晶
王 晶
(海南大学 人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1993年10月,简本《老子》甲组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与之同出的《老子》尚有乙、丙两组,总共三组。三组文字包含有今传本八十一章中的三十二章内容,共2046字。《老子》一书是道家经典。在古代中国,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并驾齐驱,二者几乎浸透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研究道家思想发展脉络是认识古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门径。如欲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展开深入研究,无疑当从元典《老子》着手。
一、《老子》“版本”:从世传本到战国简本
《老子》一书,今所见最早的世传本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旧说为汉文帝时人的河上公所作《道德经章句》,一个是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据高明先生研究,这两个传本实际均为魏晋传本,后世遂由这两个传本形成两大传本系统(详参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序》)。所以在研究道家思想中,这两个传本是人们主要援据之本。
问题在于,这两个传本抄定于魏晋,距离《老子》成书的春秋末期已有六七百年,而且汉字经由战国期间的“异形”,战国末期的隶变,《老子》祖本由古文传到魏晋的今文,由于误识、误改、抄夺、错简、重编等因素影响,不少地方已乖离祖本,人们在利用这两个魏晋传本去研究和阐发老子思想时,肯定有据讹立说从而做出一些乖离老子思想本真的阐释。如两个世传本之“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句,实际战国简本作“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伪虑”和“仁义”,“季子”和“孝慈”相殊千里,若据“仁义”“孝慈”以阐释老子思想,岂不是对老子原初思想的一种歪曲?但是在无法得见《老子》祖本的情况下,人们当时只能据传本立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二传本之外,北齐时曾于项羽妾塚得一“古本”《老子》,傅奕加以校订,成《道德经古本篇》,然亦因种种原因,今所见传本经文已乖出土时之真貌。1972 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老子》甲、乙本,这两个传本均为汉传本,与河上公和王弼二世传本相较,在文字上自然要保持更多原貌,但由于它们均属用“今文”过录的传本,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在没有比它更早的古本的情况下,它对于校勘河上公本与王弼本的价值是自不待言的,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从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简本《老子》,比帛书本更早。李学勤、裘锡圭、李伯谦和彭浩等先生认为墓主下葬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那么这些竹简的抄写时间,理所当然要更早一些。从这一认识出发,学者推断简本《老子》的抄成时间当约在战国中期,这样,简本《老子》就成为迄今所见最接近《老子》祖本之本,且其用战国古文写成,文字未经用隶书改换,以之校勘其后诸本,研究《老子》原貌,比帛书本更有价值。基于此,作者力图对战国简本《老子》进行校注,这有利于重新考订《老子》的原貌。《老子》一书虽然字数不多,但内涵极其丰富,由于篇幅所限,所以不能在这里进行全部校注。本文仅校注其第九章,并在简文翻译的基础上加以简析。
二、战国简本《老子》第九章校注
战国简本《老子》第九章简文如下:
【说明】此章简文见于今传本第二章。
【校注】
(1)智:帛书本及今传本并作“知”。下句同。“智”同“知”。、:帛书本及今传本并作“美”。,《说文》“妙也”,“妙”不见《说文》,段玉裁以为此字当作“眇”,“眇也”谓微小之意。考《广雅·释诂》:“妙,好也。”“好”即“美”意,如非字谓,则古文以为美字。简文正用作美。“”简文字形作,“”作,《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美”字形作,引《古尚书》“美”字形作,与简文合,知、为美字古文。也:帛书本及今传本无。亚:帛乙本同简本,帛甲本及今传本作“恶”。今传本“恶”前有“斯”。亚,《说文》:“丑也。象人局背之形。”《段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后世字音字义分化,遂只写作“恶”。
(2)善:今传本“善”后有“之为善”。此:帛甲本作“訾”,帛乙本及今传本作“斯”。按,“訾”用作“此”。“訾”从“此”得声,二字古音相近。“此”“斯”音义皆近。其:帛书本及今传本无。已:帛书本作“矣”。“已”“矣”音同义近,皆为语助词。
(3)王本、景龙本句首有“故”字,帛乙本自句首残四字。又:帛甲本及今传本作“有”。按,“又”通作“有”。“有”字见西周及战国,如“有疾死于”。“又”“有”上古同隶之部匣纽,古音相同,甲骨文即以“又”为“有”,西周初“有”字从“又”分化出来,为求其简便,仍常用“又”表“有”。亡:帛甲本及今传本作“无”。之:前后六句中“相”字上,帛书本、庆明、景福、庆阳、磻溪、楼正、室町、彭耜、傅、范、高翿、孟頫本均有“之”字,帛乙本第一处残,下五处均有“之”字,王本、河上、景龙本无。也:帛书本有,王本、景龙本无。下四句同。
(5)耑:帛书本及今传本作“短”。按,“耑”通作“短”。“短”字见战国,如睡虎地秦简122“辩短长”。“耑”“短”上古同隶元部端纽,音近可通。型:帛书本作“刑”,景龙本作“形”,王本作“较”。毕沅曰:“‘形’,王弼作‘较’,陆德明亦作‘较’,并非。古无‘较’字,本文以‘形’与‘倾’为韵,不应用‘较’又明矣。”刘师培曰:“案《文子》云:‘长短不相形。’《淮南子·齐俗训》曰:‘短修相形。’疑《老子》本文亦作‘形’,与生、成、倾协韵,‘较’乃后人旁注之字,以‘较’释‘形’,校者遂以‘较’易‘形’矣。”马叙伦曰:“‘较’,各本并作‘形’。《说文》‘荆’之古文作‘’,则古文‘形’或亦有作‘’者。‘爻’旁与‘’字之‘爻’旁相同。或《老子》本作‘’,传写脱成‘爻’,读者以为义不可通,加车成‘’,后世‘较’行‘’废,因为‘较’字矣。”①转引自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10页。按:“型”“刑”假借作“形”。“型”字见战国,如信阳楚简一·〇一“则型至”。“刑”字亦见战国,如随县七五“刑之轮”。“形”字晚出,许慎《说文》收此字。“型”“刑”与“形”古音相同,故可借作“形”。《孝经》:“形于四海。”郑玄注:“形,见也。”即显现。
(7)音:帛甲本作“意”,与“音”形近而误。圣:帛书本及今传本作“声”。“圣”用作“声”。
(8)先:帛书本、遂州、顾、强本作“先”,王本、景龙本等诸今传本作“前”。“前”与“先”音义皆近而易字。墮:帛书本作“隋”,今传本作“随”。按,“墮”“隋”通作“随”。“随”字见战国,如《古玺汇编》0263“随”。“墮”“随”皆从“隋”得声,三字古音相近。随,《说文》:“从也。” 也:帛书本作“恒也”,今传本无。高明注:“……帛书甲、乙本……最后有‘恒也’二字,今本捝漏。它是对前文诸现象的总概述,指明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是永恒存在的。有‘恒也’二字则前后语意完整;无此二字则语意未了,似有话待言之感。再如经文本韵读,‘生’、‘成’、‘形’、‘盈’、‘恒’协韵,语尾无‘恒’字,则失韵。”③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31页。按,简本之出,证其论说非是。“恒也”为后世所增;无“恒”并不失韵,“生”“成”“形”“盈”协耕韵,“和”“随”协歌韵。
(11)勿:帛甲本此句残,帛乙本及今传本作“物”。“勿”假借作“物”。:帛乙本作“昔”,今传本作“作”。按,“”疑为“作”之繁文。“昔”通作“作”。“昔”上古隶铎部心纽,“作”铎部精纽,二字同部,心、精旁纽,古音相近。而:王、范本“而”前有“焉”。弗:今传本作“不”。:帛乙本作“始”,敦煌甲、遂州、傅、范本作“为始”,王本、景龙、易玄、邢玄、景福、楼古、磻溪、孟頫、楼正、彭、徽、邵、司、苏、吴等诸今传本作“辞”。按,“”“辞”通作“始”。“始”字见战国,如《古玺汇编》0330“始”。“”从心司省声,“司”上古隶之部心纽,“始”之部书纽,二字同部,心、书邻纽,古音相近。“辞”上古隶之部邪纽,与“始”同部,书、邪邻纽,古音相近。毕沅曰:“古始、辞声同,以此致异。”劳健曰:“《说文》‘辞’籀文从台作‘’,夏竦《古文四声韵》引石经‘词’作‘’,古《孝经》‘始’作‘’,盖二字古文形本相近。”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页。可知“始”作“辞”盖音、形俱近而致。也:帛乙本及今传本无。
(12)弗:今传本作“不”。王本、景龙本在“为而不恃”前有“生而不有”句,简本、帛书本及其他诸传本无。志:帛甲本同简本、帛乙本作“侍”,今传本作“恃”。按,“志”“侍”通作“恃”。“恃”字见战国,如侯马盟书310“敢有恃”。三字皆从“士”得声,古音相近。
(13)成:帛书本、景龙、敦煌甲、遂州本作“成功”,王本、傅、范等诸今传本作“功成”。竹简整理者因此疑简本脱“功”字。按,考之竹简此句句式“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而”前一字,“而”后不算虚词,皆为两字,似当无“功”字为是。且“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三句“而”前后的主语应一致,皆为万物。而:帛书本、王本、范、吴、焦本有,景龙、遂州、傅等诸今传本无。弗:帛书本、王本同简本,景龙等诸今传本作“不”。居:敦煌甲、遂州、傅、范本作“处”。“居”“处”义同而易字。帛书本“居”后有“也”。
(14)天:帛书本及今传本并作“夫”。“天”应是“夫”之误写。唯:河上、磻溪、彭、傅、范本作“惟”。“唯”“惟”在此皆为语气词。弗:帛甲本脱“弗”字,帛乙本、王本同简本,景龙、易玄等诸今传本并作“不”。居:傅、范本作“处”。也:帛书本及今传本无。下句同。
(15)弗:帛书本同简本,今传本作“不”。“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的主语仍是万物,此句译为既然万物不以“成”而自居,也就无所谓离不离开“成”的问题。喻圣人顺自然而动,不居功,也就不会有得失之感。
三、译文及哲学启示
通过对战国简本《老子》第九章的校注,综合各方家的高见,该章简文可翻译如下: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东西就出现了;都知道善的含义,不善的也就出现了。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互呈现,音和声相互应和,先和后相互随从。因此圣人不任意妄为,以身为范。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停留在开始阶段,万物自然生长而不自恃,万物有所“成”而不以此自居。万物不以“成”自居,也就无所谓离不离开“成”的问题。
统观战国简本《老子》第九章简文可知,前两句讲辩证统一的自然哲学观。第三句、五句和六句讲的是由此类推出来的入世哲学观(第四句是插入的比喻句),也就是圣人正确治理社会、治理天下的方法,即顺其自然,这里的圣人可解释为有道德有智慧的统治者。那么由此也可以生发出第三层含义就是:从处世哲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种道德和智慧,用它来与人相处,在日常处世中活学活用辩证统一的思维,做到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换言之,老子以美与丑、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先与后等互动相生和辩证统一的自然哲学观启示世人:由于人与人之间须相互依存才能存在,因此即使是圣人也须以身为范,不能任意妄为。老子进一步认为,万物生长有其自然规律,由此推理,国家运行和社会治理也须顺其自然,一旦违反万物所“成”之道,将会遭到“不成”的反噬。这无疑暗含着规劝和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