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食品行业 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3-04-18综合整理王翠竹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声称益生菌食品

□ 综合整理 王翠竹

3 月4-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食品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发表了相关建议和提案,《食品安全导刊》对部分代表的建议和提案进行了整理,一起看看吧。

多项提案 为食品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孙宝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2023 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提出5 项提案,分别是“推动中国白酒国际标准制订,支持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关于多措并举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案”“如何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性,提升谣言整治力度”“关于加快解决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合法使用,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提案”“关于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建议”。

在“推动中国白酒国际标准制订,支持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提案中,孙宝国建议鼓励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遗,支持构建适应国际贸易的白酒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切实可行的对外合作机制,多渠道助力中国白酒的海外推广。

“关于多措并举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案”中,孙宝国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做文章。一方面是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集中力量攻关酿酒葡萄的种植机械化问题,降低葡萄酒生产成本。同时,加强种植配套技术研发,实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大力研发和推广自动化埋藤机和出土机、采摘机、修剪机、植保设备等,鼓励建设农机服务中心,降低葡萄生产成本;积极筛选和培育适应我国主要产区种植条件的酿酒葡萄优良品种,建立完善的良种苗木三级繁育体系;简化国外优良品种引进程序和条件。另一方面,应精准扶持国内葡萄酒产业,取消葡萄酒消费税,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将增值税税率由13%降低到9%,减轻税收负担,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如何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性,提升谣言整治力度”提案中,孙宝国表示,加大对不实信息、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法规,禁止在商业宣传及标签标识中使用“零添加”相关声称;加大对顽固谣言的科普宣贯力度。

“关于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建议”,孙宝国建议: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产业监管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强化顶层设计,着力营造健康的市场发展环境。

“关于加快解决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合法使用,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提案”,孙宝国提出5 点建议。第一,国家卫健委加快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行政审批及对外公告,并提供全面、统一的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质量规格要求及检测方法,使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可以合法生产和使用。第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快我国氨基酸特膳食品的注册审批,加快国产产品的替代速度,并保障氨基酸特膳食品供应链安全。第三,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快落实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行政许可审批,使氨基酸特膳食品企业可以尽快购买到国产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合法原料。第四,政府层面加强对氨基酸营养健康产品的研发支持力度,打造氨基酸营养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第五,加强氨基酸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特别是针对特种病患者的科普,增强全社会氨基酸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科学水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加强食品声称管理制度建设 助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

单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国民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作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食品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转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吃饱、吃好”,而是希望食品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健康作用。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食品工业加快构建营养与健康发展新格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健康价值,越来越多具有健康作用的食品不断涌现。

面对琳琅满目的功能食品,科学的食品声称与标示成为消费者认识和科学选择食品的有效工具,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声称管理制度仍待完善与加强,功能食品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目前的食品声称管理制度阻滞了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当前,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食品行业对食品功能声称的需求均非常迫切,但现有的声称管理方式并未有效规范行业乱象,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大企业不敢进行功能声称、小企业打“擦边球”夸大声称的乱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消费信心,阻滞了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

第二,支撑我国食品声称的法规制度不健全。根据国际上的通常做法,食品声称的标示内容分为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两大类— 营养声称包括营养素含量声称、营养素比较声称和无添加声称,功能声称包括营养素功能声称、其他功能声称和降低疾病风险声称。对标国际,我国具有健康作用的普通食品功能声称受限,支撑我国整个食品体系的声称制度并不健全。

第三,食品声称的具体要求待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仅列举了23 种能量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然而食品中的营养素和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成分远不止这23 种,与目前日益得到科学确证的功能性物质或成分数量并不对等。此外,《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此外,“保健功能”的法律定义也尚未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从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声称体系。食品工业健康转型是全球发展趋势,我国食品标准法规需要和国际接轨,国家政策体系应予以引导、鼓励与支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与科学界、产业界沟通,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声称管理办法》等规范食品声称的法规建设,在明确食品宣称分类、定义的基础上,实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用语的标准化,畅通食品功能声称的渠道。

其次,多方合力推进原料或成分功能声称管理。目前,保健食品的审批针对的主要是产品,功能声称也是针对产品的功能。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推动原料或成分的功能声称可谓最佳途径。建议通过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方式,推动功能明确的原料或成分进入备案原料目录等方式分步推进原料或成分功能声称管理:第一步,建立声称的规则,并明确声称的评价原则;第二步,对具有共识的原料或成分要建立功能、成分名单;第三步,明确原料或成分功能声称的范围,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体系。

最后,形成功能性成分或配料的科学共识,提升消费者认知水平,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产业界应强化科研投入,不断夯实功能配料或成分健康作用科学证据,并积极协同科技界形成科学共识,强化消费者教育,让消费者理解原料或成分功能与产品功能的区别,推动原料或成分功能研究成果产业化。

深化益生菌科学研究水平 推进益生菌标准法规建设

陈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提出关于深化我国益生菌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益生菌标准法规建设的建议。他表示,在益生菌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益生菌概念使用不当、功效作用难以科学界定、产品标识不合规范等问题,致使益生菌行业的发展存在潜在隐患和风险,其具体主要表现为3 方面。

第一,“益生菌万能论”及“益生菌无用论”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一些商家过度宣传、“神话”益生菌的功能,导致消费者陷入“益生菌包治百病”的误区;另一方面,也有不实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的观点,严重夸大益生菌的危害,这些都是对益生菌功能的理解误区,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故不利于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益生菌的评价和在食品中的应用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目前,我国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共有38 个菌种,但如何界定某菌株是否为益生菌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致使我国“益生菌”概念使用不规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发布《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版)、《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等,为我国益生菌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亟须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益生菌国家标准建设,规范益生菌概念的使用,明确益生菌菌株系统性评价的流程与规范。

第三,益生菌原料备案工作暂未落地,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审批速度与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不同步。虽然我国正在逐渐推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建设,其中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注册法规取得重要进展,但该类产品注册审批正面临3 方面挑战:一是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稳定性试验周期长,导致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上市周期较长;二是益生菌菌株材料的评审是难点和重点环节,且存在重复审评问题;三是审评速度与市场需求不对应。为此,在完善益生菌相关标准法规基础上,加快推动益生菌原料备案更值得行业关注。

对此,陈卫提出3 点建议。

第一,强化益生菌功效性与产业化技术瓶颈研究,夯实益生菌产业发展的科学根基。益生菌功效的探索和评价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建议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益生菌科技的研究水平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引导行业重视益生菌功效性与菌株量效关系确证,突破益生菌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研究,让更多具有健康作用的产品服务于消费者,实现我国益生菌产业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第二,明确益生菌相关产品分类,建立益生菌国家标准。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基于益生菌的食用和应用特殊性,明确益生菌原料及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分类,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相关生产,同时为产品的监管提供依据。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以我国益生菌相关科学共识为基础,同时借鉴国际标准法规及权威指南的重要科学结论,制定益生菌菌株系统性的评价要求及其在食品中的科学应用指导的国家标准。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优化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审评审批工作,加快推动益生菌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第三,以科学共识为基础,持续开展广泛的益生菌科普教育。益生菌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是近年来国际科技界的研究热点,但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学研究”结果不等于经过长期、大量的科学研究共同证实的科学结论。为此,将益生菌科学知识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总结出来再以科普形式传递给消费者,是开展益生菌科普工作的有效路径,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重视科技界形成的共识性结论,科学引导并创造高质量的益生菌科普作品,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

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

郑思敏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和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预制菜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从餐饮行业的专业供应商蜕变为快捷生活方式的服务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2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份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重点方向,释放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将预制菜作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这无疑给正在飞速发展的预制菜行业再次注入新动力。

有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 196 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 720 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对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她指出,我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预制菜行业中缺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类较为单一、研发创新瓶颈等薄弱环节逐渐暴露,行业发展仍存在着不少痛点。一是由于预制菜行业是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虽然有关部门正在密集出台相关标准,但仍缺乏完善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不利于行业长远良性发展;二是预制菜定义模糊,处在餐饮和食品行业的边界,入行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强,造成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食品安全隐患;三是预制菜企业品牌化建设任重道远,预制菜加工厂呈现区域化、分散化和小规模的特征,缺少完善的商业经营模式;四是缺少预制菜专业研发人才,创新动力不足,中餐科技化水平进度缓慢,制约中餐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

郑思敏认为,预制菜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消费者,被视为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预制菜属于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它的飞速发展,既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现实映射,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此,郑思敏提出加快制定和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或规划、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系统性的生产管理全过程标准化体系这4 项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尽快明确牵头单位,加快制定和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或规划,制定精准化的预制菜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成熟区域的市场主体。发挥农业和畜牧业大省的基础优势,加快打造预制菜产业领军企业,培强做大一批专业化、智能化、集约化生产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或集群,实现协同发展。

第二,建议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为预制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中餐标准化等提供支持,鼓励预制菜生产企业建设专业的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和研发体系,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努力向自动化、数字化生产发展。培育或引进预制菜相关的专业投资机构,加强孵化、加速、投资力量,以促使更多预制菜赛道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科研院所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点。未来,预制菜企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品力是关键—既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营养化、方便化,又要挖掘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将地方特色餐饮发扬光大。

第四,建议完善系统性的生产管理全过程标准化体系,这是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预制菜产业所涉及的一二三产都应完善相应的生产标准。尽快出台相关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科研创新 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魏立华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奶业科研创新的支持,提升奶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奶业产业链长,覆盖一二三产业,要想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魏立华提到,建议增加奶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加强合作,在奶牛育种、牧草种植等奶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帮扶和支持力度,促进奶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君乐宝启动“科学战略”,着力构建科学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研发实力,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卡脖子”环节加强科研开发。此前,君乐宝一直以科学布局全产业链,仅在牧草种植和奶牛养殖方面就投入约80 亿元,并在原有世界级牧场、世界级工厂、世界级合作伙伴、世界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世界级育种和世界级研发,升级为“六个世界级”模式。特别是,君乐宝采用国内外同步自主育种模式,加快实现奶牛育种关键技术自主突破,逐步降低对国外种源的依赖度。君乐宝位于美国的全资子公司爱森科技,现拥有19 头优秀种公牛,其中有5 头种公牛进入全球前200 名,育种水平达到国际前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 年我国要实现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形成。魏立华表示,奶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建设农业强国、健康中国的关键产业之一,君乐宝以科学营养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精准的健康升级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成为中国营养健康乳制品企业领先者”的愿景。

为此,君乐宝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进行品类创新,推出全能产品矩阵:优萃有机奶粉,让小宝宝先吃上有机食品,上市两年在国内有机奶粉市场销量领先;旗帜婴幼儿奶粉是国内首批通过新国标产品配方的奶粉,荣膺全球科技创新大会奖金奖。在君乐宝等企业的带动下,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2016 年的30% 左右增长到2022 年的68% 左右,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外,君乐宝酸奶产品逆势增长,尤其赢得年轻人青睐,低温酸奶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三;悦鲜活鲜奶连续3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进入鲜奶市场第一阵营。

作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乳企,君乐宝始终把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并争取与利益相关方和全社会共赢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君乐宝形成了“田种草、草喂牛、牛产奶、粪还田、沼气发电”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仅一个万头牧场每年就可发电1 000 万千瓦时以上。

此前,中国做出“2030 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双碳、绿色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对奶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更多要求。魏立华在建议中提到,建议鼓励企业在节能减排、粪污管理、低碳产品、低碳产业链等方面加强投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奶业。

“通过‘六个世界级’模式打造世界级的好牛奶、好奶粉,用科学营养为不同年龄段国人提供精准的健康升级解决方案。”魏立华表示,未来,君乐宝将以科学战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用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全产业链布局、科学的营养标准、强大的科研实力,解锁大自然的鲜活营养,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

尽快修订酱油和食醋产品标准 确保调味品安全

唐俊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

“2021 年, 我 国 酱 油 年 产 量达778.15 万 吨, 同 比2001 年 增 长72.9%;食醋年产量达460 万吨,同比2001 年增长76.9%。”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在提案中展示的一组数据。

近20 年来,我国酱油、食醋产业快速发展。但在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的质量安全始终难以完全被公众认可。这样的尴尬缘何而来?唐俊杰认为,根源在产品标准的完善和落地执行上。

2021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明确提出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配制生产酱油;食醋是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酸性调味品,食醋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冰乙酸等原料配制生产食醋。

唐俊杰表示,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在酱油中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在食醋中添加冰乙酸,但目前酱油生产企业普遍使用大豆提取物(酶水解大豆蛋白)、酵母抽提物(酶水解酵母蛋白)等增加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提高酱油的理化指标;食醋生产企业普遍通过以酒精为原料生产的高浓度乙酸来增加食醋中的总酸含量。

针对酱油、食醋产品的现状暴露出产品标准及其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唐俊杰举例解释说:“现行有效的《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酿造食醋》(GB/T 18187-2000)是在2000 年修订的,且部分指标比1987 版标准有所降低,如今很难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她还表示,长期以来,酱油、食醋产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消费者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合规生产的企业反而因成本过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部分企业为了生存,被迫使用食品添加剂配制生产酱油、食醋产品,或直接以酒精为原料生产高浓度乙酸后“配制”食醋,大大增加了监管及执法的难度和成本。

为此,唐俊杰建议尽快修订酱油、食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她说,“相关部门要牵头尽快梳理、制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鼓励协(学)会、行业专家和代表性企业参与论证,使产品标准更加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实际情况。要在标准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大对违规企业及经营者惩处力度,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高额行政和经济处罚,直至终身禁业。”

唐俊杰还表示,要加强对媒体平台的监管,发挥行业协(学)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她建议,标准修订完成后,要及时加大宣贯力度,并通过科学普及调味品知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无论何时,食品是永远绕不开的重要话题。每年两会,食品行业各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和提案,既藏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藏着社会发展的密码。相信随着政府监管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我国食品工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向前。

猜你喜欢

声称益生菌食品
国外保健食品类似产品功能声称管理及对我国食品声称管理的启示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欧盟批准一项关于乳糖醇的健康声称
中国益生菌网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