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差异:筑牢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基石

2023-04-16潘馨榕

教育界·A 2023年7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小学低年级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习,要将整本书作为主餐,而单篇短章只能作为辅料。”[1]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对整本书的阅读却关注甚少。作为具有独立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人经历和阅读状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落实整本书阅读指导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个体差异;整本书阅读;小学低年级

作者简介:潘馨榕(1990—),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习惯于以单一的篇章阅读为主,而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不足。为此,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扭转学生“只读文,而不读书”的状态。笔者基于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设置理念,浅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路和策略,旨在通过整本书阅读指导在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中播撒阅读的种子。

一、链接教材:从统编版教科书中挖掘整本书阅读元素

(一)与教科书融合,凸显整本书指导的体系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就曾经指出:“统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每一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快乐读书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快乐读书吧”栏目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与教材的编选内容和教学要求紧密相关,都设置了与年段要求相匹配的阅读主题,指向了学生共同的阅读兴趣,旨在从教学初始就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品位的發展和阅读素养的根植。

同时,所有的“快乐读书吧”都放置在每册教材的前端,它既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续,同时也起到巩固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范围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二)与兴趣点融合,凸显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所推荐的书籍,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涉及各种题材。因为要契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这些书目不仅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比如,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就推荐了《“歪脑袋”木头桩》《小鲤鱼跳龙门》《一只想飞的猫》;二年级下册则推荐了《七色花》《神笔马良》等。这几本书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和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趣味性十足,学生一拿到书就爱不释手。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书籍的独有魅力,从而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意识。

(三)与差异性融合,凸显整本书阅读的适切性

为了推动整本书阅读的高效落实,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还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小栏目。这些栏目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中所介绍的阅读策略和具体方法也非常丰富。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以“读书真快乐”为主题,重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则以“读读童谣和儿歌”为主题,重在引导学生开展主题阅读,积累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养成和同伴分享阅读感受的意识;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的重点在于阅读童话故事,旨在使学生懂得从整本书的阅读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并养成爱护图书的意识和习惯;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则关注儿童故事的阅读,以期让学生学会从整本书的目录中检索信息,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册数有不同的阅读侧重点,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要遵循教材编者的编排用意,明确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向,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论证辨析:个体差异化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指导价值

(一)尊重个体差异,推动阅读场域的构建

著名的多元化智能理论表明,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2]。每个学生由于先天素养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所积累和形成的原始经验和认知规律自然也就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阅读的状态也会明显不同。如果整本书阅读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始终采用大一统的指导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的阅读偏好和阅读方式,在关注每个学生阅读个性的基础上,让他们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顺应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点、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指导,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周期相对较长,为了避免只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问题出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阅读指导。比如,有的学生侧重视觉层面的阅读,教师就可以重点聚焦插图和细节,丰富其阅读视觉体验;有的学生更多借助于听觉系统阅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听录音等不同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有的学生喜欢与同伴分享,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阅读交流,在班级中构建阅读共同体,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顺应风格差异,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到35%的学生能够记住课堂教学传递信息的75%;而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够记忆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这是因为,有的学生习惯于借助语言形式接收和处理信息,而有的学生则乐于以图表的形式来储存接收到的信息。这些认知特性的不同,就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时需要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比如,开展《 “歪脑袋”木头桩》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朗读”“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我要向你推荐”等“说一说”活动,为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开展《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不妨组织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参与“我来做导演”“班级小剧场”等活动,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开展《一只想飞的猫》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插图,或是填写学习单,一起制作阅读分享卡,通过文图对照的方式,为视觉型读者提供相应的阅读体验。

三、践行策略:尊重差异,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深入践行

(一)调整认知,树立尊重差异的阅读指导意识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做的不是消除存在的差异,而是要在尊重的基础上顺应差异,并根据差异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从“快乐读书吧”中的“快乐”二字不难看出,栏目的基础性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走进阅读之旅,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很多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对书籍充满了好奇,常常会主动阅读,他们不仅对书籍中的图片感兴趣,同时也因为阅读而兴奋不已。这种难得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低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非常珍贵。

例如,在阅读《神笔马良》时,很多学生对马良的神笔非常感兴趣,教师便可以在关键处或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引导他们自行阅读剩下的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抓住那本书与其他书籍的关联处,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这本书时获得的体验感,实现从一本书向另一本书的阅读迈进。

(二)把握本质,确定基于差异的整本书指导原则

差异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基于学生实际整合处理好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事实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设计“快乐读书吧”和选择推荐书目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不同发展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给出了必读推荐和选读推荐两种选择,给予教师和学生自主性选择权利,以顺应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内容选择上的差异性。虽然低年级小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语文学习,但时间还不够长,教师的指导就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特质,设计出富有层次性的内容,在尊重学生认知和选择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弹性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教师可以以《我喜欢书》中酷爱读书的小猩猩作为整本书的阅读导入,让学生逐步了解小猩猩,让其在无形之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而对于一些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设计贴近他们认知水平的活动,比如和小猩猩一起去挑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挑选书目,并学会安静地挑书、看书,养成爱护书籍的意识,并在阅读结束之后重新将书籍放回原处。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籍选择。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心智和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二年级后的学生识字量丰富了,除了可以阅读一些简单的绘本,还能够阅读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在“快乐读书吧”的基础上,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书籍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关注过程,践行顺应差异的整本书指导策略

开展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时,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教师应该基于书籍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多维、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保持学生的阅读持久性。

比如,教师组织一年级学生阅读童谣集时,就开展了“童谣诵读会”活动,有的学生根据童谣创编了动作,有的学生以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登台亮相。在多样化的诵读展示活动中,学生不仅内化了阅读所得,还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要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积累和内化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猜测和追问”过程中懂得如何阅读。这不仅能够强化阅读效果,还能为中高年段的整本书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开展《七色花》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先运用“猜一猜”的方式,出示书籍的封面、插图和目录,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猜测,比如可以根据封面内容,猜测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可以紧扣书籍的名称,猜测故事的主角是什么人……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从原本被动式学习的角色,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者。

随后,教师可以出示书籍中的精彩片段,一方面是为印证学生的猜测,另一方面则是为学生提供“问一问”的思维着力点—将“问”放置在“猜”的前面,就是让学生在“猜”的思维运转状态下,将对整本书的理解、期待延续到整个阅读过程中,以深化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性效益。

(四)落实评价,制订关注差异的整本书指导标准

不管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的表现和差异有多大,他们都希望得到表扬、认可和鼓励。因此,开展基于差異化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时,教师就需要借助评价的方式,确定整本书阅读标准,构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模型。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实到阅读指导层面,而对于评价则很少问津,即便有所关注,也基本上是不痛不痒地走个形式。事实上,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着“埋头拉车”,同时还需要“抬头看路”。

评价是整本书阅读指导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如,可以采取建立“班级阅读树”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评价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树枝”上的每一片“叶子”,代表学生所读过的每一本书。学生可以在纸质叶片上标注自己的姓名、书目名称、作者姓名以及一句话的阅读感受等关键信息。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阅读成长袋”。这是独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阅读轨迹汇集地,能够全面反映每个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长轨迹,其中包括学生阅读时的照片、绘制的插图、阅读感受以及参与阅读汇报时的照片。学生可以定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长袋,教师还可以邀请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和方法。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充分认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重要性,从传统理念下“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整本书阅读的推广者和点灯人,带领学生快乐地读书、高质量地读书,一起去探寻书本中的奥妙和精彩。

【参考文献】

[1]田希刚.运用三大策略,优化低段阅读教学[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6):20-21.

[2]曹丙娟.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1(20):62-64.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小学低年级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