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漆器人物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14吕冠阳王柯

设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视觉符号文创产品应用研究

吕冠阳 王柯

摘要:了解楚漆器人物纹样的题材内容、审美内涵及艺术价值,重点研究楚文化与现代文创产品的互融和创新设计。文章采用文献整理与分析等方法归纳了楚漆器人物纹样的题材类型,总结并提炼出楚漆器人物纹样的审美特征。以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漆奁绘画《车马出行图》为研究样本,用提取—分解—重构的现代设计手法,将楚漆器人物纹样创新应用于文创产品中。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楚漆器人物纹样艺术特点的文创产品。通过实践与分析,得出楚漆器人物纹样与现代设计相衔接的方法,从“形”“色”“意”三个层面实现楚漆器人物纹样中审美特征与文创产品的结合,为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楚漆器 人物纹样 视觉符号 文创产品 应用研究

中圖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5-0071-05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value of Chu lacquerware figure patterns,focusing on the intergration and innovative design of Chu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ubject matter types of Chu lacquer figure motifs using literatur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and refin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u lacquer figure motifs. Using the lacquer trousseau painting "Carriage and Horse Travel" excavated from the Baoshan Chu Tomb in Jingmen,Hubei,as a research sample,the article uses the modern design technique of extraction-decompositionreconstruction to innovatively apply the Chu lacquer figure motifs 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It helps to design a serie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u lacquerware character patterns.Through practice and analysis,we have come up with a method to connect Chu lacquer figure patterns with modern design,and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 features in Chu lacquer figure patterns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ree levels:"shape","color" and "meaning",which opens up new ideas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atterns in modern design.

Keywords:Chu lacquerware Figure patterns Visual symbol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

引言

楚纹样是楚艺术精神在器物上的展现,是楚人民族文化心理在器物上的投射。它记录了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心路历程,以及楚人生存活动的全貌。楚纹样是一个由高度符码化的抽象反映形式所构成的象征符号体系,以器物为媒介,在青铜器、漆器等日常生活用具中使用,表现为自然性纹样、几何形纹样或人物纹样等,将楚人的日常生活装饰得绚丽多彩、浪漫神秘。相较楚纹样的典型代表龙凤纹、几何纹等,楚国人物纹样出土的数量并不多,并非楚纹样研究的主流。目前学界对楚纹样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纹样类型或是器物类型上,如对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的研究,探讨楚国自然性纹样的造型特征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1]对几何纹的题材类型的解读及应用,[2,3]或是从某一器物着手,探讨楚纹样的构成特征及设计应用。[4]对于楚漆器人物纹样的题材类型、审美特点及现代化设计应用的研究上还抱有一定缺憾。

一、楚漆器人物纹样的题材类型

楚漆器纹样种类繁多,大致概括为三大类:动植物纹、云气纹和人物纹。它们形态各异,动感强烈,呈现出浓郁的楚国风情。人物纹在楚漆器纹样类型中占比不多,但其许多图式表现了楚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积极生活态度,这些图式的题材内容包括神话故事、神仙鬼怪和世俗生活。描绘神仙思想类的纹样多源自于楚人内心世界的反馈。如图1,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楚漆器人物纹样中,几乎集中了先秦的神话形象。在墓主衣箱上,绘有伏羲与女娲交尾形态,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信阳楚墓出土的锦瑟上,描绘了大量神兽灵异、人物与神灵齐聚一堂燕乐祭享的场面,如巫师持法器图、巫师戏蛇图、巫师戏龙图等,如图2。描绘世俗生活类的写实性纹样源于楚人日常生活场景的重现,常描绘如狩猎、水陆攻战、骑马、舞蹈等日常活动。如图3、4,长沙黄土岭楚墓的车马卮、舞女卮和颜家岭楚墓的狩猎卮均是楚人世俗生活的反映,包山楚墓漆画更是以长卷的形式表现了楚人车马出行的场景。

二、楚漆器人物纹样的审美透视

(一)“自然本真”的稚拙美

楚漆器人物纹样中不论是动植物纹抑或是人物纹都自然而然地采取了平涂、设色的造型方式,通过简化和变形转换成一种近似原始艺术的视觉符号,将事物本身的秩序简明扼要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既展现了一种自然本真的稚拙感,又将以最简单的纹样结构传递出自身丰富的心理感觉。这与儿童的绘画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儿童绘画中,儿童总是能以最简单的图形去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真实的心理感受。同时,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绘画中,各物體中大小形状之间的比例是能够准确把握的,但儿童往往赋予某些物体以主观价值或印象,正是由于这种主观价值或印象作用,才促使儿童把某些事物画得过大”。[5]如图5,曾侯乙墓的漆衣箱上,绘有一幅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画面中绘有两株枝干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大树的枝端都开出光芒四射如太阳般的花朵,两树的顶端都站立着一对神兽,树下有一射手持弓戈射,一只体形硕大的鸟正中箭下坠。在这幅画面中,不论是动物、植物亦或是人物造型的描绘都十分简洁明了,同时下坠的大鸟在画面中心显得尤为醒目,对比树上站立的鸟来说,下坠的鸟体形明显更大,其原因应是楚人意识到这一部分的场景是其着重突出的内容,赋予这只鸟以主观价值,因此对其进行夸张处理,将抽象的力量转化为具体形体的扩大。通过这样一种儿童般“自然天真”的视觉思维,用稚拙的平涂手法和艺术化的夸张处理,去传递内心的真实情感,歌颂后羿射日、为民除害的丰功伟绩。

(二)“五色杂陈”的和谐美

在大量的楚漆器中,可以发现楚人“贵赤重黑”的色彩审美倾向,楚漆器装饰多以赤、黑二色为基调,黑漆为底,赤漆为绘。但楚人的色彩主义并不是一味地只追求于赤、黑二色的组合。观察现有出土的楚漆器人物纹样,楚人在描绘日常生活的画面或是神仙传说的画面中都有追求斑驳浓郁的色彩效果。在楚漆器人物纹样的色彩中大量施以朱红、绛红、深赭、翠绿、浅绿、土黄、金、银等色,用不同的色彩形成丰富多彩的视觉语言,华丽斑驳,艳而不俗。尽管色彩多样,但楚人极其注重画面的和谐统一,不论多么复杂的色彩搭配都能利用黑色的调和性达到和谐的美感。如图2的长台关漆瑟绘画,画面以黑漆为底,赤色用于人物主体,饰以黄、白、橘色的服饰色彩,呈现富丽、浪漫、诡异的视觉效果。如图4的《车马出行图》以赤色和黑色为基调,用黄、赭、绿、金、白等色加以点缀,虽画面人物服饰、车马等处用色繁多,楚人却利用黑漆底所具有的调和性,将众多饱和色调调和在一起。虽五色杂陈,但又出奇和谐,展现了楚人独特的视感。

(三)“生机勃勃”的运动美

无论是哪一类楚器物造型,运动都是其形象的主要调性。昂首举尾的龙、轻灵升腾的凤、蜿蜒盘旋的蛇、一跃而起的鹿在楚纹样中运用得十分广泛,还有藤蔓卷舒、花开叶动、繁星闪烁等,不论是动植物纹或是几何纹都在表现一种运动美感。楚漆器中的人物纹样也亦是如此,包山楚墓《车马出行图》中的人物姿态各异,有昂首端坐、俯首倚立、策马扬鞭、飞速奔跑等处于运动状态之中,整幅画面除了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对人物服饰、周围环境的描绘也在遵循这一动感,在柳树、人物衣摆、旌旗等处都描绘了随风拂动的运动效果,几乎都是以流畅的曲线来强调流动飘逸的特点,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运动美,使画面奇迹般地充满生气与活力。颜家岭出土的狩猎卮中以曲线构成的鸟纹、云纹为边界线,这些富有动势和韵律感的曲线穿插在写实画面之中,动感极强,给人以生生不息、运动不止的感觉。还绘有一圈人物狩猎、双鹤的图像,两猎手分执箭戟围捕林中犀牛,一猎手在后持箭待发,其紧张气氛呼之欲出;犀牛双脚腾起,似有向前奔突之意,还有双鹤觅食、两野猪据地而斗、一人牵犬出行,一凤一鹿奔腾跳跃。几乎画面中所有的动植物、人物、花草藤蔓、树、云等都是由生动流畅的曲线构成,形成绚丽、神秘的动感效果。透过这些极富生命律动的表象,传达出楚人的宇宙观和事物的本质,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一种深层的生命意识,凝结了原始心理体验的生命气息和生活情绪,是楚人乐观开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的视觉形式显现。

三、楚漆器人物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中的价值体现

(一)生活价值:审美性与实用性的融合

生活价值是设计重要的价值类型,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设计最基本的价值是实用性,审美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产生,并超越实用表现为精神性的艺术形式。在生活价值中,艺术性的审美反映出人生活的丰富充实,一件设计作品只有具有了审美价值,才能使设计的实用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6]楚漆器人物纹样在调性上有着更多和谐的色彩组合和天真的自然气息,在纹样形态上对运动美的崇尚又无一不向我们透露着中国古代关于“圆”的哲学思想,极具强烈的东方美学特点。

在现如今的消费市场环境中,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文创产品皆是以传统文化符号审美性与现代产品设计实用性的完美融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6,以《车马出行图》为灵感设计的服饰品系列将画中的作奔跑式的人物、翱翔的大雁等元素进行重组再造,将原始纹样中的运动美、稚拙美借助针织品表面类似浮雕艺术的凹凸结构表现,使平面的楚漆器人物纹样变得立体化,让原本单调的图案更加有层次感,同时针织品的保暖性也能给予产品最直接的实用价值。既能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使用上的双重享受。

(二)文化价值:识别性与趣味性的互动

设计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习俗、使用习惯、思维结构,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文化使设计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设计的风格和审美,具有自身的识别性。楚漆器人物纹样是楚民族精神集体表象的产物和综合文化的体现,其纹样造型结构存储着楚人的纯真与浪漫,是楚民族的“固有性格”,是使楚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内因。楚漆器人物纹样独特的识别性使其与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联结,触发或唤起消费者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真切体会到纹样所处的特定时代。如图7,楚漆器人物元素手机壳的设计将纹样与潮流时尚结合碰撞,在变形的过程中保留了原始纹样的人物服饰特征,具有可识别性的同时又增添了现代视觉元素,呈现出现代设计的趣味性。该系列利用楚漆器人物纹样本身的造型结构作为手机壳的图案元素,楚文化识别性强且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既提升了楚漆器人物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又唤起现代人的文化感知,实现消费者自身的情感满足。

(三)经济价值:个性化与本土化的互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目前很多传统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地域性文化元素识别性特征较弱。[7]楚漆器人物纹样中呈现出的原始艺术跃动、稚拙、怪诞的造型特质和活力、纯真、浪漫的艺术精神都是楚纹样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将这种个性化的造型特质与艺术精神转换应用于文创产品中,使其延伸发展,设计出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让每个产品都能成为“地域文化符号”。[8]在如今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现状中,楚漆器人物纹样所代表的地域文化能为本土品牌形象建立良好的辨识性,增强本土品牌的影响力和文化认同感,既能使外来游客直观地感受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为本地游客带来情感归属。建立起消费者对本地特色品牌的良好信任,加深品牌消费人群的认可度,打造当地特色商品经济,使本土品牌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四、楚漆器人物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实践

将传统纹样转化于现代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手法是复杂且广泛的,以实物为载体的文化符号常采用具象提取或抽象变形的方法表现,借助载体间接地传达符号背后的含义。楚漆器人物纹所表现出的“和谐”“稚拙”与“活力”,传递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将楚漆器人物纹样融入现代创意设计手段进行提炼再设计,在保留楚漆器人物纹图式韵律的同时,延续楚人的精神与想象,催生出具有现代美感的文创产品,具体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创新设计。

(一)“形”的提取与再设计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将纹样直接吸收嫁接在文创产品中,有利于保持原始纹样的形态。[9]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对纹样单一的直接提取应用已经逐渐不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文章以包山楚墓《车马出行图》中的人物纹为样本,对纹样的结构进行具象提取,能更为直观地展现纹样图式的结构单元,再根据纹样基本结构单元的特征进行变形重组的二次创造。如表1,产品先选取了画面中飞奔、对话、出行三个主题元素,对其纹样线稿进行提取,再将提取后的线稿进行打散、简化、重组、重构。这种设计的核心在于“以形写神”,通过灵活再现传统客观物象的神韵,创造出超越传统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艺术形象。[10]在文具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中,根据文创产品的外形特点,将具象提取与抽象变形两种设计手法碰撞与迭合。如图8-a,在两款胶带的设计中选择了纹样直接应用的方式,原始纹样造型中人物站立与奔跑式的姿态以胶带的外形实现循环重复的构成,既能直观地展现《车马出行图》中人物的造型、审美特点,又能给使用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乐趣。

如圖8-b、图8-c、图8-d,在台历和笔记本文创产品中,皆用人物纹样抽象变形的方式进行二次设计。图8-b保留了《车马出行图》中人物的服饰特征,再用现代扁平化插画的设计手法,对原有人物纹样的面部及四肢进行相应的减法处理,简化人物造型,将原有的面部轮廓、四肢用圆形、长方形简化表达。在背景图案中将楚人出行的场景与武汉的地标性建筑融合,营造出楚人驾马游武汉的趣味性场景。

由于被提炼重组后的造型多是几何形态,为避免呈现的效果过于呆板化和形式化,将变形后的图案结合现代字母元素与拼接手法,增添了设计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图8-c中将原始纹样人物简化后,提取人物头部造型,将楚人对话的场面以两张面部重叠,用现代趣味插画的拼接形式重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图8-d将楚人奔跑的画面提取简化,并对“楚”字样作艺术化处理,设计成具有纹理感的规则拼图状,将变形简化后的人物穿插于“楚”字组合而成的拼图中。这样的设计组合让楚漆器人物纹样穿越千年风霜与现代设计审美联系在一起,赋予传统人物纹样新的设计形式。

(二)“色”的复原与再运用

色彩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语言,能够激发人们的心理联觉。多元的色彩搭配会给人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简洁朴素的单色调产品,能让现代人在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小憩之所。在日常生活中,色彩对人们视觉神经系统的刺激是最为显著的,所有物象皆是从自身颜色吸引人的眼球,其次是样式,最后被使用者感知的是表面的细节以及触感。[11]楚人对赤、黑的喜爱,更多是基于生理基础的作用,赤与黑强烈的视觉对比能够带给人一种反差感,往往更吸引人的注意。《车马出行图》以赤色和黑色为基调,用黄、赭、绿、金、白等色加以点缀,展现了楚人对色彩整体统一性的熟练把握。楚人在色彩表现方面的独特视感,凝聚着楚人丰富的情感意识和乐观的生命意识。在对《车马出行图》的色彩复原提取过程中,如表2所示,因发掘报告图片与博物馆数据库图片的色彩区别较大,故作了两类复原色加以对比。同时,如表3所示,将《车马出行图》中的原始纹样复原色和根据流行趋势提取的流行色运用于二次设计的人物纹样中,根据文创产品的特点选取最优的色彩效果应用于产品中。

如图9,以楚人对话场景所用色彩为灵感,选择博物馆拍摄图复原色和现代流行色两种色彩方案运用于袜子系列设计中。在图9-b的复原色应用色彩方案中,将原始纹样的橘红色与黑色提取,橘红色与黑色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庄重、沉稳、神秘的色彩感知,两种色彩搭配尽显和谐之美,且两种颜色对比强烈,更易引起消费者注意。在图9-a的流行色应用色彩方案中,以现代流行饱和度较低的蓝粉组合,加以橘色、浅棕点缀,虽用色复杂,但利用黑色的调和性加以中和,并借鉴复原色中的冷暖色对比,使产品处于和谐统一的色彩体系中。将传统复原色静谧深沉的心理感觉替换为热情活力的高明度色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产品效果,既有高明度的色彩冲击也有古朴典雅的低明度系列产品,以便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

(三)“意”的延续与再表达

文创产品是基于特定的文化主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开发应用。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表现了不同地区文化演变的状态,有建立文化认同、丰富视觉效果的重要作用,也具有文化指向的作用。[12]楚漆器人物纹样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符号,蕴藏了楚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包山楚墓《车马出行图》作为先秦艺术中全新的世俗生活题材,在漆奁的盖圈上以长卷的形式展现了楚人金秋郊游出行的场景。全图有随风摇曳风的柳树、腾跃奔突的犬豕、振翅高飞的大雁、缓缓而行的骏马,无一不向人们展现着楚人外出游玩的悠闲自在,整幅画面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运动节律,充满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楚人在自己特殊的民族历程中粗犷奔放、生机盎然的生命力,以及在那个时代特有的乐观与朝气,如图10、11。

好的文创产品设计在取其“形”的同时,也要延续其“意”。“形”上保留人物纹样中“自然本真”的稚拙美和“五色杂陈”的和谐美,在“意”上,延续“运动美”中蕴含的愉悦、乐观、积极的情感色彩。如图10,在本款行李箱设计中,将楚人出行图景与今人出行工具联系起来。行李箱是现今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所需的基础物品之一,而楚人外出游玩悠闲自如的画面表现了楚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与出行必备的行李箱完美结合,通过行李箱上楚人出游场景的呈现,本款产品设计想传递出平安出行、旅途愉快的美好寓意,希望消费者每一次的旅途都如千百年前楚人出游时的场景一般充满生命与活力并且轻松愉悦。图11的运动手环设计中选取了楚人出行作奔跑状的那一刻瞬间动势,充满朝气与活力,将楚人对运动美的崇尚与现代人的运动物品结合,将这种飞扬流动、意气风发的律动以环圆形手环表现呈现出来,达到“形”与“意”的统一,既与文创产品造型相适配,又传达出楚人乐观开朗、奋发向上、活力四射的精神状态,也是对楚漆器人物纹样中“意”的延续和再表达。

结语

楚国漆器人物纹样题材丰富、造型独特、寓意深远,是一种地域性视觉文化符号。通过探究楚漆器人物纹样的审美内涵和价值体现,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出楚漆器人物纹样以“形”“色”“意”三個层面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将楚漆器人物纹样的审美特点融入当代的文创产品中,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有助于传承和提升楚漆器人物纹样的应用价值,让传统纹样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金项目:

1.湖北省时尚艺术研究中心招标课题 楚国礼仪服饰文化研究(IFA-2021-03);

2.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荆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的机制研究(2021GA032)。

参考文献

[1]茅麟. 楚文化中的凤鸟图像研究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侯伟,齐铁军.浅析荆楚传统几何纹样的题材样式与特征[J].艺术科技,2019,32(1):60.

[3]刘婷婷. 楚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2.

[4]林偲彦. 浅析楚漆器装饰纹样与审美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5):133-135.

[5]托马斯·L·贝纳特,旦明译. 感觉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6]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7]韦艳丽,周璇,赵志杨.旅游文创产品叙事性设计研究[J].设计,2021,34(1):8-10.

[8]程辉.文创产品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方法——以海宁为例[J].设计,2018,298(19):96-99.

[9]闫帅杰,张超,杜启明.布依族服饰视觉元素在丝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设计,2021,34(1):14-17.

[10]陈倩.唐代团花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6):311-316+322.

[11]赵全宜,熊山珊.荆楚漆器色彩搭配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化妆品玛丽黛佳为例[J].设计,2019,32(13):26-28.

[12]刘燕.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J].大观,2019(11):7-8.

猜你喜欢

视觉符号文创产品应用研究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浅谈标志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浅析九江双蒸酒酒标设计的视觉符号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城市宣传片在对外传播的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