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泡泡提示语” 落实语文要素

2023-04-11施红华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泡泡自然段习题

施红华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泡泡提示语”,助力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建情境,展开学习。“泡泡提示语”的叙述方式大多是陈述句,只有少量的疑问句,叙述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讲解知识、点拨学法、提供策略、启发思考、总结方法五大类,多种呈现方式使“泡泡提示语”在疑惑之处拨云见日,在关键之处推波助澜,在需要之处驱动任务,具有提示、导学、归纳、总结、拓展、评价等多种功能。“泡泡提示语”小身材、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其价值,巧妙利用其优势,助推语文知识的结构认知,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例,具体阐述巧用“泡泡提示语”落实语文要素的路径。

一、领悟型提示:在共鸣中达成语文要素

领悟型“泡泡提示语”常见于课文的重点段落中,泡泡中的三言两语就将某个知识点简明扼要地显示了出来,明确指向语篇内容的理解,成为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王瑶馨:《巧用“泡泡”提示语让语文要素“软着陆”》,《小学语文》,2023年第6期,第75—77页)。学生阅读“泡泡提示语”以后,极易受到启发,由此展开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观潮》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这一自然段右边出现了“泡泡提示语”:“读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潮水来时的样子,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这也就是提示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不只是用眼睛看文字,还要开动脑筋,不仅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的样子,还要想象描写的声音,“还原”真实情境,使课文中的文字“活”起来,如同身临其境,观看到真实的大自然的壮观情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观看过钱塘江大潮,课堂上通过教师播放的录像对大潮来临时的景象有了一点感受,再通过朗读课文来想象汹涌而来的滔天巨浪和惊天动地的声响,真正地体会到了潮水涌来时的壮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泡泡提示语”让学生在阅读时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既能看到样子,又能听到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感。在《走月亮》第6自然段中出现的“泡泡提示语”,“读到这里,我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就提示学生在阅读时还可以调动嗅觉,“闻”到味道,由此想象果园里雪梨、火把梨、紫葡萄挂满枝头的丰收在望的情景。

《普罗米修斯》课文后的“阅读链接”讲述了古时候燧人用小木棍来钻一棵名叫燧木的火树,发现了生火的方法。文中出现“泡泡提示语”:“我从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不同的神奇。”提示阅读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一篇的理解,还应通过比较来深入理解。学生顺着这个提示,发现两个神话故事中都讲述了火的来历,但取火方式各不相同,体现出不同的神奇。由此明晰无论是外国的神话故事还是中国的神话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点——神奇,使该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落到了实处。

二、总结型提示:在概括中明确语文要素

总结型“泡泡提示语”主要出现在交流平台板块中,功能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对学习重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泡泡提示语”以学习伙伴的交流对话呈现出来,将语文要素具体化(李祥兴:《巧用“泡泡提示语”,课堂教学提效率》,《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11期,第65页)。

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内容,语文要素也是紧紧围绕“连续观察”而展开。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细致观察的方法,但是连续观察除了细致以外,还要持久地、耐心地观察,这的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在整个单元结束之际,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说说《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中印象深刻的句子。比如,在学生说出“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句子时,用课件出示这个句子。要用红圈显示句子中使用的工具——前足、大颚、后足、后腿;用蓝圈显示动作——扒、搬、踏、推、铺;用浪线显示修饰词——钳子似的、强有力的。如此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准确生动呢?在学生的交流中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第一个“泡泡提示语”:“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同样的方法,在学生交流到其他句子时恰当地出示“泡泡提示语”中的第二句,“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和第三句“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让书中的学习伙伴一起参与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从而明白只有细致观察才能看到细微的地方,只有持续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

三、发现型提示:在思索中探究语文要素

发现型“泡泡提示语”大多出现在课后习题和“词句段运用”栏目中,提示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要有侧重地进行思考,获得发现。课堂教学离不开思考,“泡泡提示语”的及时出现,使学生的思维在习题的解答中得到了及时的链接,成为“顿悟”的桥梁(匡彩云:《例谈“泡泡”提示语的开发与运用》,《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25期,第70—71页)。

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紧紧围绕“提问”编排内容,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不晓得提什么问题,盲目地为了完成“提问”任务而“硬逼”自己去提出的问题,也都是浅层次的问题。因此,教材在该单元的第一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习题2中列举了一份小组问题清单,这些问题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再读一读习题2旁边出现的泡泡提示语:“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仔细分析习题中列举的三个问题,可以发现第一个问题“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是针对课文的第11自然段至第21自然段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是针对课文的第16自然段提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则是针对全文提出来的。比较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学生都认为针对全文进行提问比较难,这就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难点,课堂上重点指导提问的方式。比如厘清故事的前后情节,列出五粒豆的经历,提出:“五粒豆中到底是谁最了不起?”抓住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差异提出:“题目中的主人公是五粒豆,可是课文重点写了第五粒豆与小女孩的故事,是不是偏题了?”还可以从小女孩的前后变化提出“小女孩的脸上为什么会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呢?”然后让学生再阅读课文,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针对全文进行思考的问题,在思索中深入探究语文要素。

四、建议型提示:在尝试中运用语文要素

建议型“泡泡提示语”大多出现在习作板块中,以学习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如何写好作文的建议:从写作的题材方面,从写作的方法方面,从写作的辅助手段方面等。这些建议有利于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要素写出精彩的习作。

第四单元习作内容是“我和过一天”,这是在学习神话故事以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设想自己和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位人物相处一天的情景。学生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和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相处,肯定是精彩的、紧张的、刺激的、快乐的……该如何选材呢?在学生习作思路受阻时,让他们观察教材中关于孙悟空和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的插图,再读一读图片中出现的三个“泡泡提示语”:“我想跟你去龙宫看看。”“我想和你去打妖怪。”“跟我去参加运动会吧。”前两个泡泡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提出“去到神话或童话人物的世界里”的建议,第三个泡泡是从“”的角度出发,提出“去到我的世界里”的建议。在一起做什么呢?當然是做有意义的事,三个“泡泡提示语”提出的建议有:去龙宫观光、去打妖怪、去参加运动会。这些事要么是“神话或童话人物”擅长的而“我”不擅长,如孙悟空熟悉龙宫,而“我”没有去过,对龙宫里有哪些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要么是“我”擅长的而“神话或童话人物”不擅长,如运动会上“我”是小主人,而孙悟空从来没有参加过运动会,“我”可以向他介绍运动规则,等等。“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泡泡提示语”中的建议使学生明确了写作思路,尝试运用语文要素去构思故事情节。例如,想象和葫芦娃过一天,“我”可以带葫芦娃去儿童乐园乘坐摩天轮、过山车等现代化游乐设备,而葫芦娃则在发生火灾险情时消防车无法进入狭窄通道时发挥特异功能,从口中喷出水柱扑灭大火。这样的一天,是“我”和葫芦娃都感到愉快的、有意义的一天。

五、方法型提示:在迁移中夯实语文素养

方法型“泡泡提示语”往往出现在需要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习题练习中,通过仔细分析习题,提炼出其中的方法,让学生及时进行迁移运用,拓展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夯实语文要素。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出现“泡泡提示语”:“读了这些例子,我也会长话短说了。”什么是长话短说?引导学生对三个不同色块的句子进行比较,看看每个色块中的上下两个句子有哪些变化?表达效果是否相同?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个色块中上面一句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描写,把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而下面一句只写出主要意思,没有进行详细描述,显得简洁明了。再分析把长句子缩写成短句子的方法,可以发现三组句子方法各不相同:第一组是采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提取主干,省略了具体描述的部分;第二组是将直接引用的话语改为转述的话语;第三组是在充分把握长句子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而成的。那么长句子好还是短句子好?学生思考片刻,达成共识:两种句式各有长处,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使用长句子,使人听懂故事情节;在简要复述课文的时候应该使用短句子,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使人在短时间内就听懂故事的来龙去脉。“长话短说”实际上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简要复述课文”的一种方法,在学生学会长话短说的方法以后,可以选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迁移。比如,《纪昌学射》中的第2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长话短说修改为:“纪昌回家苦练眼力。”只需几个字就把这件事给讲得清清楚楚。还如第八单元习作中出现的“泡泡提示语”:“我积累了很多写心情的词语,可以用在这次习作中。”也是在提示学生平时应多多积累优美的词语,并分门别类写出来,这样写作时就可能文思泉涌,而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囧态,这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方法之一。

“泡泡提示语”虽然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并不起眼,但确实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枢纽。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它在落实语文要素中的重要助推作用,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巧妙使用“泡泡提示语”,使其成为完成学习任务、落实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泡泡自然段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秋天
巨型泡泡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和鱼一起吐泡泡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