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移运用,向读学写

2023-04-10吕万霞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阅读作文小学语文

吕万霞

【摘要】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笔者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从文体、线索、语言、迁移四个方面出发,探索“向读学写”的法宝,努力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向读学写;阅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这是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更需要教师抓住这个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是游记类作品的典范。笔者认真解读教材,把游记类文章文体特点作为教学点,挖掘适合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的写作顺序和布局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表达顺序,探究写作方法,进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实现“向读学写”。

一、从文体出发,明教学目标

游记是教材中重点介绍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着明晰的游览顺序,有着鲜活灵动的言语表达,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中写出景物的特点,展现作者的心境。作为教者,我们要关注文体,从文体的特点切入,解读文本,挖掘训练点。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文本特点,笔者直奔主题,开展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师:今天我们都是小游客!受疫情影响,让我们一起在线上游玩,好吗?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旅程吧!

师:瞧,这儿是?

生:这里是杭州西湖。

师:如此美景,你想到了哪句诗?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无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西湖的景色都是美好奇妙的。再看这四块奇怪的石头,又是什么呢?

生:这是黄山奇石。

师:黄山奇石,中外闻名。今天我们即将开启双龙洞之旅,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双龙洞在哪里吗?

生:双龙洞在浙江金华。

师:所以叫作——记金华的双龙洞。“记”是什么意思,你能组一个词吗?

生:记是记录、记载的意思。

师:《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叶圣陶爷爷游览双龍洞后记录下来的文章。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叫游记。如果我们游览了恐龙园,就可以写一篇《记常州恐龙园》。

师:小游客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学会了叶圣陶爷爷取文章题目的方法。那双龙洞都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让我们赶紧读一读这篇游记吧!

教学开始,笔者先抓住题目中的“记”让学生组词,了解“游记”这一文体后,让学生学习叶圣陶爷爷,用上“记”给文章取题目。通过这一节课的导入,让学生初识文体,学习取题目。这些教学活动都紧扣游记文体的特点,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不同文体“向读学写”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就小学阶段而言,记叙文主要让学生学会把事情写清楚;说明文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好事物或阐明道理;诗歌类主要让学生学会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游记类主要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顺序以及表达的巧妙。

二、从线索出发,学布局法宝

游记类文章一般都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记录景色,也就是我们说的“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更堪称是运用“移步换景”写法的经典之作,是学生了解游记文章的写法并迁移运用的佳作。这篇课文作者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明确,既是需要学生了解的“游踪”,更是学生来掌握“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学习方法的关键切入点。为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教学活动(学生的部分回答略):

师:叶圣陶爷爷都去了哪些地方,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语句?

师:我把这些关键语句都放在了屏幕上。现在你能聚焦关键词,说说他去了哪儿吗?

师:通过你们的回答,我明白了,作者分别游览了——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现在请你们完成课本第68页的课后练习题。

师:哪位小游客能起来向大家说一说?

生:从金华出发约5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渐渐入山,入山大约5公里来到洞口,走进去就来到了外洞,过了孔隙,就来到内洞,最后,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真棒,你一下子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都说出来了。叶圣陶爷爷就是按照自己的游览顺序来写的。清晰的游览顺序是写好游记的法宝之一。

……

四年级学生对游记顺序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字。教学时笔者借助课后习题,让学生抓住线索,初步体会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笔者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有序表达的技巧。“按一定顺序写”是本单元学习的读写融合点,是阅读与习作的“共享策略知识”;而“按游览的顺序写”则是本课中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结构性习作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览全文,探索表达手法,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当然,作者的表达手法是非常高明的。在学生梳理出作者的表达顺序之后,我们还应当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全文中感受那些描写地点变化的句子,细细体会。作者表达的高明之处还体现在课文的两条线索中:一条是学生刚才完成的路线图,另一条是从字里行间发现的——泉水的来路。叶圣陶先生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文章就更有整体感了。在教学第一课时笔者只让学生先了解第一条线索,第二条线索可以等学生学完全文后自行发现,让教学留有空白,让表达更有魅力。

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的例文,是学生练习写话、写作的一块肥沃土壤。当我们把文本中的精彩片段或谋篇布局的策略展现给学生时,要先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朗读,再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三、从语言出发,品表达之妙

新课标指出:要体会文本当中关键的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用,只有悟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才能丰富起来。关注表达就是要求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本的脉络,体会语言的精妙,领会布局的巧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语言很生动,读起来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值得学生细细品读。笔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学习写作顺序后又展开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师:亲爱的游客们,叶圣陶爷爷游览了这么多地方,你们觉得哪个景点最有意思,最与众不同啊?

师:这么多同学都喜欢“孔隙”这一部分的描写。那孔隙的意思是——

师:窄小的空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读读第5小节,不动笔墨不读书,画一画关键语句,圈一圈关键词,写一写你的感受,待会儿交流。

生1:我从“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中感受到船小的特点。

师:明明是在写孔隙,作者为什么要写船很小的特点?

生1:写船小是为了从侧面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生2:我从“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这句话读出了小船独特的进出方式,之所以有这样独特的进出方式,都是因为孔隙很窄小的特点。

生3:我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两句描写作者亲身感受的语句中体会到船很小的特点,平常我们都是坐在船上的,而这里必须要紧贴船底仰卧在船上,即使这样都能感受到山石似乎挤压过来,人一动都不能动。

师:你们可都是阅读高手!确实如此,要想把游记写好,就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要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独特的景象又要写出自己亲身实践后的感受。叶圣陶爷爷就是通过直接描写船小的特点和亲身体验的真实感受,让我们感受到孔隙窄小的特点,下面一起配乐朗读这个自然段。

……

品读文字,就要以字词句等言语材料为抓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修辞等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挖掘言语多方面的内涵特点,正如叶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读读悟其神”。在阅读中,教师既要带着学生“潜入”语言文字中,又要领着学生“走出”语言的丛林整体观望,真正触摸到文本精妙的用词。

四、从迁移出发,提习作水平

新課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习作单元应该是落实这一教学建议的重要载体。拉长教学过程,让阅读教学“走进去”,直至融为一体,互为补充。这才是习作单元教学应有的样态。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作者描写时游览顺序明了,语言表达生动,运用多种方法,是学生练习仿写的最好范文,为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教学:

师:(出示景点的图片和一句诗)今天我们一边游览,一边学习了游记的写作法宝,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还想奖励大家游玩一个地方,看看图片,读读诗句,猜猜这是哪里?

师:小游客们,你能为大家介绍“一线天”吗?介绍时既要注意游览顺序又要关注从多角度来叙说,还可以用上我们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哦。

生:顺着山势,我来到了福建著名的景点“一线天”。我抬头向上看,只看的见丝线似的天空,我想这也就是它被称为“一线天”的原因吧。我走在狭窄的小路上,感觉左右两边的山石仿佛离我越来越近,我又感觉要是自己再胖一点,准会卡住过不去。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听完后的感受?

生:他运用到了积累的句子,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写了出来,让人身临其境。

……

在习作单元的教学中,作为教者要充分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写什么”“怎么写”,用这些经典课文中充满写作智慧的语言和情感的温度,为学生的习作过程增色、增趣,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阅读教学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如果能挖掘文本,捕捉实践点,有目的地练习,就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向读学写”之花在课堂绽放,进而打造出扎实有效而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作文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