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选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及思政育人实践研究

2023-04-06姜彦武张文静

大学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姜彦武 张文静

[摘 要]为适应时代需求,新疆农业大学开设了多门公选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目前有的公选课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类型较少、课程容量有限、选课时间紧张、学生选课前对课程不了解、考核方式单一、缺少课程建设与改革等,部分学生仅是为达到毕业学分要求但并非出自兴趣爱好和拓展知识面而选修公选课。该研究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以农业机械概论课程为例,针对目前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合双线混融理论,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实践之间的全方位互动,充分体现教师授人以渔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探索培养具有工程技能和创新方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农”发展储备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乡村建设人才。

[关键词]公选课;农业机械概论;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1-0113-04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已受到师生的普遍关注和认可,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其发展有利于实现多种教学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新疆农业大学公共选修课程农业机械概论,从2020年初开始上报教务处申报授课,到本文写作时已完成5个学期的授课教学任务,选课学生累计达700余人。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拟从教学实践中的課程设置及其教学现状入手,借助“秾大云上”“雨课堂”“课堂派”等课程在线平台,依托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批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特色农业装备实验平台建设,分析目前所处教学困境,运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设定研讨主题,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选课程体系构建,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应用效果[1-2]。

一、背景与意义

高校公选课的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知识面,弥补专业课程的知识局限性,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学生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在知识体系建构中,高校专业课程的专业教育担负着厚基础而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担负着宽口径的责任,立足社会发展需求,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学校实际、学科知识教学要求,明确学科交叉融合且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打好基础[3-4]。

农业机械概论是农业工程学科中一门知识综合性强的公选课程。其注重科普性、广泛性和知识交叉性,结合新农科和新工科的契合点,以提高学习者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为目的,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以改进农业相关工程原理与技术为辅,探究农业工程装备与农业对象的耦合规律。该课程知识深度适宜、分量恰当、便于学习掌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内容的设置,尽量使其适用于农学、园艺、植保、林学、草业、农经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5]。课程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工程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为培养能够从事农业工程领域创新设计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奠定基础,对培养能够掌握工程技能和创新方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起到关键作用[6]。

二、分析与探索

新疆农业大学的公选课由教师先申请再由教务处审核批准。所申请的公选课大多是申请者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决定的,有的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匹配度较低。但公选课的开设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听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往往没能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全面实施,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

(一)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选课原则、喜欢的课程领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对公选课的期望和建议等,涉及专业背景、对课程的学习需求、个人学习风格、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力、对课程考核的建议等方面,以此调整授课计划,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应用能力。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2021—2022学年2个学期选修农业机械概论课程的全校不同专业的280名学生。教师在所建的课程钉钉群里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做到了100%回收。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选课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和满意的比例共占76.4%,不太满意的占23.4%,有0.2%的学生未做评论;学生选修公选课的主要原因依次集中在毕业学分要求(占比为96.2%)、得学分且易提高学分绩点(占比为90.8%)、受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且能增长见识(占比为83.2%)、有自己喜欢的课(占比为78.5%)。

学生的学习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价值观、学习态度、志向水平、外部鼓励等,其中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占据主导地位。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双线混融教学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做到双线有效衔接,确保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相互转变[7-8]。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实施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已经成了公选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模式要求授课者必须熟悉运用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并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支持个性多样化的学生获取知识。

1.合理运用线上教学优质平台,构建科学有用的教学体系

为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学校教务处积极推广线上教学优质平台的运用,其中重点推荐“秾大云上”“雨课堂”“课堂派”等平台实施线上教学[8]。值此契机,积极构建农业机械概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学视频、练习题库等各类教学资源;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开展农业机械概论课程教学,优化线上教学平台,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线上教学平台架起了师生之间开展知识交流的桥梁,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开展学习活动,进而将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再次对知识传递流程进行合理的更新优化。

2.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运用“秾大云上”“雨课堂”“课堂派”等线上教学平台对农业机械概论课程开展双线混融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解决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程资源,结合特色农业装备实验平台开展教育实践,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个环节衔接起来,让学生变得乐于多思多问,推动教学改革。将课程授课进行录屏录像,便于教师课后观看并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将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模式、要素、层次的划分和解析,分章节模块进行双线混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也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中,积极联络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相关一流课程团队负责人,充分利用智慧树的网络资源与农业机械概论课程线上学习资料,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未来智慧农业的认识水平。

[学

者 ][教

师 ][以学生

为中心 ][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

解析 ][教学模式

要素划分 ][教学要素

层次划分 ][研究思路 ][有效学习 ][关联学习 ][教学活动

知识传播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要素 ][效果 ][渠道与内容 ][主体与客体 ][特征 ][交互学习 ][学习场景 ][评

价 ][方

法 ][内

容 ][内

容 ][平

台 ][应用效果与对策建议]

图1 农业机械概论课程教学总体框架图

(三)开展多元化考评

完善公选课教学管理措施,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监督体系是提高公选课教学質量的有力保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应该对公选课进行有效管理,制订课程教学管理办法。选修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基础不同,课程考评可以采用线上客观题回答、随堂小测验、课程作品制作、成果展示等不同形式,平时成绩由平时表现、随堂测试、课堂发言、口头汇报、小组合作等多维度考核结果构成,并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知行合一,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在传统的公选课教学模式下,思政育人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政育人内容单一、思政育人效果不佳等,而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思政育人得到了更好的实践。“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教师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农业机械概论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并合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针对课程思政教育与未来农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挖掘“知‘三农、悟农耕、增新技”的思政元素案例。作为农业大学要特别重视引导大学生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培育其心系“三农”、情牵“三农”、行为“三农”的赤子情怀,比如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机械化水平提升快,教师可在这方面挖掘大国工匠课程思政元素,并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的中国工程院陈学庚院士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进一步深层次地培育学生对民风淳朴、青山碧水、鸡犬相鸣、竹篱茅舍下的农村绿水青山的眷恋之情,培育学生踏踏实实为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的情怀。倾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加快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农业专业人才服务于新疆地区,改变当前学校存在的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的人才培养问题,将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的普及和推广,巩固脱贫攻坚战果,服务于乡村振兴[9-10]。

三、实施效果评价

在推行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开展双线混融教学,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听讲,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在线学习,运用得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在思政育人方面,双线混融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思政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具体实施中,该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该教学模式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定期测试、作业评估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表1为线上学习资源发布次数和学生平均完成度统计数据。

针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学习成绩比较、教师自我评估等。其调查结果显示,96.0%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并认为其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学生课程成绩分布如下:及格(60—69分)占27.1%,中等(70—79分)占30.0%,良好(80—89分)占21.4%,优秀(90分以上)占14.3%,参加考核的在中等及以上成绩的占据多数,剩余7.2%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参加考核的不能给课程最终成绩。以上数据说明实施这个教学模式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期终的教学质量评价中给这门课程的分数为93.24。

四、结论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产物,也是实施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切实做好公选课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本研究进行高校公选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及思政育人的改革探索,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学习解决复杂农业工程学科问题的新理念新方法,满足了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以及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农业机械概论公选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针对公选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采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实践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晋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J].商业经济,2023(6):191-193.

[2] 姜彦武,吕全贵,史增录,等.少数民族班应用型农机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2):68-70.

[3] 张振凯,付佳璐,熊学斌.课程思政视域下双线智融教学模式探究:以“金融学”课程教学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22,8(9):106-109.

[4] 张乾熙,徐青,李诗诗,等.“金课”理念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5):3-5.

[5] 唐玉洁,李阳,徐明霞,等.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3):137-139.

[6] 张玉华,顾春华,马前锋.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51-53.

[7] 姜彦武,史增录,张文静.“互联网+”时代混合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工科专业限选课中的实践研究[J].大学,2021(11):58-60.

[8] 刘双.思政课教师教学胜任力对教学效果影响研究:基于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34(12):32-37.

[9] 陈弘,吴波.新发展格局下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路径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5):79-85.

[10] 安美忱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2):136-141.

[责任编辑:林志恒]

[收稿时间]2023-06-08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XHXM2021058);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23HHSY21)。

[作者简介]姜彦武(1989—),男,甘肃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农业机械。

猜你喜欢

公选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