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柳琴戏常用武场锣鼓经

2023-04-06徐飞

剧影月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锣小锣柳琴

■徐飞

早期的柳琴戏前身即“拉魂腔”,仅用一副梆子击打节奏,后来摆地摊演唱时,为了吸引观众,演唱前敲击小锣或大锣,演唱中间也要敲一阵,以活跃气氛,但没有成套点子,人少的就只用大锣或小锣,而且多由弹奏柳叶琴的人员兼打。其方法是,在一个丁字架的横梁上,安放一个脚踏梆子,两头分悬大小的两面锣,演奏者怀抱柳琴,右手食指套锣锤,中指套拨子(即一节竹筒),左手持小锣板,手脚并用,左右开弓,打完一阵,抓起柳琴就弹。这就是所谓的“怀抱柳琴帮着腔,脚蹬手刨锣鼓响”的由来。民国初年有前辈艺人他们从京剧中学来的锣鼓经,如〔单边抱、双边抱、水底鱼、四面净〕等,试着为“拉魂腔”伴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使“拉魂腔”的打击乐大大前进了一步。

而柳琴戏的常用锣鼓经是从无到有,除少量自己独有的锣鼓经外,大多是从京剧、梆子戏等兄弟剧种中而来,经过长期使用,已经有所变化,尤其是武场铜器的音高、音色及演奏技法,与其他兄弟剧种略有不同,从舞台节奏的角度,人们通常会说锣鼓是戏剧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绝大部分戏曲都把锣鼓作为舞台节奏支撑的基本要素,因为锣鼓是为演员的表演服务的,戏剧演员对锣鼓的感受和认识是与生俱来的。每位演员从入门之初,学走台步起就离不开锣鼓的节奏,老师在教学生走老生、花脸的台步时,通常会念“仓才才才,台才才才”的(大锣圆场),教武生台步时则念(起霸)、走边,练习走圆场,多半以[急急风]的节奏,就是一个山膀、云手,最后也要念“八大仓”,才能完成亮相。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手段(即表演各种方式)可以用“唱、念、做、打”四个字来基本概括,锣鼓也可以按这四类表现手段来做基本的分类,每一个锣鼓点都有它的作用。但又有不少锣鼓点却是“一点多用”的,而且不少锣鼓点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变化打法。

戏剧锣鼓在舞台上得起到什么作用呢?主要有连接唱念、身段伴奏、烘托气氛及贯穿节奏。三个层次的关系从外及内,从表象到实质,直到“贯穿”全剧的节奏,把全剧的节奏用锣鼓点贯穿得流畅而不俗,张弛有致,这就是戏剧锣鼓的最高境界。

下面就列举柳琴戏几个自己独有的锣鼓经例证:

1.“缩头鳖”是柳琴戏传统常用锣鼓经。多用在中速唱腔地过门前。

2.“慢唱锣”也叫传统开唱锣,多用于剧中人物上场时慢速唱腔前,也可以用于唱段之间过渡和连接。

3.“快唱锣”柳琴戏的传统开唱锣鼓,多用于人物上场的快速唱腔及唱段的过渡和连接。

4.“撂崖子”也叫红绣鞋,是柳琴剧传统的唱腔加武场,多用于旦角在幕后上场前第一句,多用于散板。

5.“散板头”

6.“硬四锣”是柳琴戏传统常用锣鼓经,多用于人物上场及人物传令、呼叫的调度。

7.“导板”多用于情绪较为紧张、愤怒的唱段。

8.“三锤头”适用于紧打慢唱,也叫紧三锣、梆子头。

以新沂市柳琴剧团为例,在解放后的建国初期,乐队的文场都是无谱伴奏,锣鼓的作用仅作为“开场锣”,相当于是招揽观众,剧中很少规范、系统的运用锣鼓。大约在六七十年代,随着八大样板戏地成功搬上银幕,全国戏剧团掀起了学习京剧的热潮,各剧种都学习和借鉴了京剧的锣鼓来配合演员身段表演方式、烘托人物的感情。那时的“锣鼓经”已形成了固定规范的演奏模式,和鼓、板、大小锣、钹䥽、堂鼓等音响组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打法,并有严格的记谱,一般用仓、才、台、扎、大等字分别代表大锣、小锣、钹、手鼓、板鼓等作为音符记谱,在戏曲乐队伴奏乃至整个戏曲演出中,均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发挥重要的艺术作用。

柳琴戏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把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即管弦乐器,武场即打击乐、其中武场主要由鼓、大锣、小锣和钹四类乐器而组成,称为武场四大件。在武场四大件中,每类乐器,再细分为多种不同大小的乐器,每件乐器亦有特定用途,但通常不会同时应用。此外,为了节省人手、乐队通常需要兼顾演奏一件以上的乐器,就武场四大件来说,由鼓、大锣、小锣和钹组成。

鼓包括单皮鼓、堂鼓和大鼓。由于单皮鼓和手板由同一乐手敲击,故将这两件乐器合称板鼓,而打鼓的乐师被称作司鼓,单皮鼓的声音清脆短速,善于表达活泼跳跃的节奏。堂鼓通常用于战争、升堂或起更的场面,当它与其他打击乐器配合使用时,亦可用来衬托水战、行船、暴风雨雪等环境气氛。大鼓声音比较雄壮,适用于战争场面,可以加强气氛,而司鼓则兼任指挥的角色。通过左手檀板,右手以鼓箭击单皮鼓,通过眼神、手势、箭姿来指挥乐队的起止、快慢、轻重,带领整个乐队配合演员在戏中的抑扬顿挫,并起到掌握舞台演击节奏的作用。而大锣声音强烈洪亮,多被用于衬托武将的上下场、战争及配合突变情感的场面。因为小锣的音色清脆文雅,且带有诙谐色彩,故多被用于衬托文人、女性及丑角上下场以及配合各种小动作。钹包括铙钹、鼎钹、齐钹和小钹,亦有不同大小,其中铙钹和小钹在柳琴戏中常用,多与大、小锣配合演奏,其中小钹通常是配合文场演奏欢快的曲子中加用,起到节奏效应。

“锣鼓经”演奏是戏曲的主要标志之一。有些戏曲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没有唱腔,如京剧《三岔口》,但没有哪一出戏没有锣鼓的演奏。总而言之,锣鼓在戏曲演出中是重要的艺术要素,有戏曲就有锣鼓,没锣鼓就没有戏曲。锣鼓与戏曲,已经相依相生,相辅共成了。

“锣鼓经”可以起到起领、决定板式、快慢、强弱、终止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它归为唱腔、念白、身段、武打和程式化动作五大类。如唱腔类:导板加回龙(帽子头)即演员幕后唱一句后转演员上场,并配合演员的身段、定相、后转上板演唱。而大锣一击,则是最常用的配合念白的锣鼓,可以用来配合各种语气的念白变化,大锣归位,适用于引子、定场诗等念白程式的前面,也可用于重要的念白段落之前以引起注意,如用于自报家门等。住头,用于加强语气,也可作为念白、小段落的间歇,也可以用于唱腔的结束。四击头是演员亮相所用,是身段类锣鼓声中最常用的,也是武打类锣鼓常用的。急急风是武打类锣鼓声中最基本、最常用、打法变化最多的锣鼓。主要结构就是“仓仓仓仓”,两军对打时还加上堂鼓甚至大堂鼓,用以配合演员的身段,是戏剧锣鼓声中气氛最激烈的锣鼓点。程式化类:起霸(由各种锣鼓经组合的锣鼓点),如《挑滑车》中的高宠。

综上所述,戏曲“锣鼓经”不仅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更是戏曲的灵魂与神髓,可以说没有锣鼓不成戏,有了好的锣鼓,戏曲会更为精彩。总之,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是整台戏剧节奏的支柱,用于点染戏剧色彩,烘托舞台气氛,具有极大的音乐表现功能。作为戏曲人,真心希望戏曲的明天越来越好,未来更辉煌。

猜你喜欢

大锣小锣柳琴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京剧打击乐中小锣的舞台展现和整体配合
浅谈川剧表演中小锣伴奏的艺术特点
大锣演奏中的乐感和技术表现
野人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浅谈京剧打击乐中的大锣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校园的意义
李方村的大锣笙舞 彝族火把节的另一种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