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研究

2023-04-06范祯樱

公关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民办高校新媒体

范祯樱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能够有效增强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当前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网络环境嘈杂、传播内容陈旧的问题,因此,必须优化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载体。

关键词:新媒体,民办高校,红色文化

前言

红色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加强对自我的要求,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更应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充分借助网络途径,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

一、民办高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意义

1.增强爱国心

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红色文化中涉及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物都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1]对于中国人而言,必须要有爱国心,要支持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要拥护党的领导,要遵守公序良俗,要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很多大学生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忽视对国家的热爱,甚至在网络中发布不当言论,影响国家发展,影响社会整体风气。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借助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让大学生明确中国发展至今所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让大学生明白,当前安逸稳定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必须要珍惜,必须要热爱国家。

2.树立理想信念

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决定学生未来成长成就的重要因素。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学生,能够加强对自我的要求,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充分实现个人价值;而缺乏理想信念的学生,则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影响个人发展。[2]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實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让学生为实现个人价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红色文化中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理想信念,这些文化资源是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重要基础,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3.保持健康心理

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学生的生活环境过于安逸,自小在家人和教师的呵护中成长,抗压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很容易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情绪,丧失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志品质,无数革命先烈们面对艰苦的抗战环境,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依旧坚持不懈、为国奋斗,这些精神品质能够给予学生心灵滋养,让学生培养坚毅的品格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红色文化,借助英雄人物的性格品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培养优秀意志品格,不断武装自我,不断提高。[3]

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现状

1.传播环境嘈杂

传播环境嘈杂是影响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提供发声的渠道和平台,但同时也给不良信息滋生的空间,很多错误观念不符合公序良俗、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却在网络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判断力还不够明晰,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其中,大众文化非常容易对红色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大众文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通俗性,很容易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青睐,与红色文化相比,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更容易占领舆论空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红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和影响,也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传播内容陈旧

传播内容相对较为陈旧、缺乏吸引力是影响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也是后续在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部分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时缺乏创新意识和思维,固步自封,沿袭传统的传播内容,没有贴合时代发展需求,没有创新传播理念,由此导致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相对较为单一,难以迎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获得青年学生的青睐。同时,红色文化传播的理念性过强,大多采用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很难被青年学生所接受。此外,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导致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失焦现象,难以迎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难以给予学生以精神引领和启迪,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反馈机制不健全

缺乏反馈机制是影响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时,大多是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红色文化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很容易影响学生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让学生丧失参与感,影响学生的获得感。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反馈渠道和机制,对于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状态了解不够清晰,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无法了解学生对工作开展质量的意见和反馈,无法及时调整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

4.载体单一

高校开展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载体相对较为单一是影响红色文化传播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在开展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时,大多依赖于学校官网,在学校官网上转载和刊发关于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及时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了解和学习。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为单调,传播平台相对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果和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对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重视,将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放在线下,通过思政课堂、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效果和水平,但缺乏对网络传播载体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此外,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思维,对当前新兴媒体渠道了解不够清晰,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创新,影响工作实际开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有效措施

1.优化传播主题

优化红色文化传播主题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对主题的把握必须要明确文化内涵、价值引领,明确传播内容,创新传播话语。[4]首先,应当加强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掌握。一方面,要加强对历史内涵的了解。红色文化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凝聚诞生的重要文化,包含着民族精神、革命故事、红色事迹、不朽灵魂,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诗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时代内涵的了解,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更成为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崇高的精神坐标,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同时,要加强对红色基因内涵的了解和领悟,作为文化核心,红色基因是共产党在不懈奋斗、艰苦拼搏过程中锻炼出的光荣传统、思想路线、先进本质、优良作风的精神密码,蕴含着敢为人先、服务人民的意志品质。其次,要优化传播内容。一方面要讲好红色故事,选择丰富多彩、主题突出、构思新颖的红色故事,如八子参军、半条棉被等;另一方面要讲好红色历史,对红色历史进行典型化、精准化的提炼和概括,选择合适的叙事方法和视角,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遗存的梳理和把握,要充分了解烈士墓园、革命遗物、文物文献等相关资料,这些相关资料是开展红色文化宣传的物质载体,关系到传播效率和质量。

2.增加传播受众

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时,不仅要面向学生,更要扩大受众群体,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影响作用,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要充分借助人际传播方式,有效扩大受众群。在互联网时代,要借助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通过人际传播,有效提升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和质量。[5]要积极引导学生分享个人体会和感受,通过发起讨论等方式,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扩大受众群体。要借助朋友圈等渠道,扩大红色文化的网络圈层,提高群体传播质量和效果。其次,要搭建受众参与的渠道和桥梁,加强互动和反馈。要通过发起话题讨论等方式了解线上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效了解受众对于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也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红色文化传播进行数据分析,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明确指导。最后,要对受众进行分层,有针对性提供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和途径。对于学生,可以多借助学生较为喜欢的微博、微信等渠道,开展相应宣传,也可以利用网红的引领作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渲染,有效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受众面。

3.搭建传播平台

搭建传播平台能够有效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和质量。首先,学校应当积极建立专属网站,用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学校在开设专属网站时可以参考政府相关网站,加强对网站的设计,开设专题栏目详细讲解红色故事、红色文化,提供红色文化相关资源和服务。要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线上活动,比如借助革命纪念日等特殊节点合理拟定文化议题,通过活动开展有效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仪式感和认同感。也可以开设文化论坛,及时在论坛中推送红色文化相关故事、影像资料等,可发起讨论交流活动,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其次,应当积极创建微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组织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红色文化故事,鼓励学生学习和转发,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范围。可以围绕红色文化打造网络作品,让学生们结合红色文化事迹进行加工和改编,自行拍摄微电影或撰写微小说,既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渠道和机会,又能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素材。最后,学校应当充分借助微课、慕课等形式,有效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率和质量。当前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碎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借助微课慕课,能够有效迎合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状态,有效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网络中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的打造、筛选、推荐和使用率,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4.拓展传播载体

想要有效提高红色文化宣传效果和质量,还应当要积极丰富文化传播载体。首先,学校可以创建数字化体验馆。充分借助5G等相关技术,对场景进行再生,使内容更加具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情感共鸣;充分借助“区块链”“AI”等相关技术,有效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立体性,更好展示图片、画面、声音、文字等,给受众更好的体验和感受。也可充分借助VR技术让学生和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物进行对话,获得更丰富的多维体验。[7]其次,应当积极组织红色主题宣传活动。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等,结合红色文化主题开展系列活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可以开展党建活动、主题展览会等,更好凸显红色文化宣传效果。同时,可以借助素质拓展活动,开展军事训练、乡村旅游、户外拓展等,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能够促进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当前,红色文化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传播环境过于嘈杂,传播内容较为陈旧,传播载体较为单一。因此,必须要优化传播主题,丰富传播内容,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借助新兴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更好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

本文系2021年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一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1zsszsx158。

参考文献:

[1]雷宇桥,高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优化探究[J].传播与版权,2022(07):113-115.

[2]欧阳靖瑶.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现状研究[J].公关世界,2022(12):15-16.

[3]户英杰.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J].中国地市报人,2022(06):74-76.

[4]王永进.网络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2):6-11.

[5]李雅淇,吴一二,赵恬.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浅探[J].文化产业,2022(11):13-15.

[6]夏俊华,李晓静,刘锐.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J].行政科学论坛,2022,9(03):51-56.

[7]张曼佳.新时代红色故事价值意蕴及网络传播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21):162-164.

(作者单位:晋中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民办高校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