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思考

2023-04-06

山西青年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受教育者幸福感

吉 菁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追逐幸福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在物质财富不断充裕的今天,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幸福需求与渴望愈发凸显出来。以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及获得幸福为核心的幸福教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领域。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的理解逐步加深。幸福不再仅仅表现为幸福感这一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而被视为人生丰盛的状态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幸福教育的内涵与建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教育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现代幸福教育,提升了学生“幸福”水平,使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突破和改变。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观

随着21世纪初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迅速传播,幸福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从心理学家的视角来看,幸福最初被认为是人的主观幸福感,表示人们对生活体验的满意度所作出的评价,抑或是人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活动中感受到的流畅感。主观幸福感几乎成为了幸福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幸福的本质也被更多呈现出来。积极心理学视角中的幸福涵盖了情绪幸福、社会幸福及心理幸福[1],涉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人生目标、社会接纳、积极关系等内容。积极心理学家将人类不同的幸福体验进行了整合,认为幸福是人生的丰盛状态和完满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新的幸福理论完美地契合了教育应促进人的幸福这一价值理念,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被迅速运用到学校教育中。

从生活意义和人性发展出发,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潜能、增加学生幸福水平的教育,旨在通过教授和传递幸福观、幸福技能、幸福体验,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幸福水平。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挖掘美好人性。幸福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追求,因此,教育应关注人的本性、人的发展,增进人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幸福理念的提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幸福像学科知识一样能够被教授和习得,让受教育者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不再停留于理论和经验层面,使真正的教育价值得以发挥。传统的幸福教育更多停留于理论和观念中,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长久性和实效性。幸福教育则致力于促进和提升受教育者的幸福水平,其将积极心理学的幸福理论、幸福测量、幸福方法运用于学校系统教育中,使幸福教育从理论走向现实。

首先,教育对象的幸福水平可以测量。个体的幸福程度能够被测量和量化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前提。幸福教育的目标是提升教育对象的幸福水平,而个体的幸福水平究竟是否发生了改变,幸福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则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予以确定。相关心理量表被运用于测量受教育者的幸福水平,并通过幸福教育实施前后的测量以反映教育对象的幸福程度的变化。其次,幸福教育内容具体可行。积极心理学家眼中的幸福被细分为若干幸福要素,这使得幸福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什么是幸福”得到具体阐释,有助于幸福教育内容体系化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更有,提升幸福水平的教育方法具有操作性。个体幸福水平的变化本质上是其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改变,而心理品质的改变不仅需要个体认知上的变化,更需要通过自身行动和练习,在实践中发生改变。幸福教育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关提升幸福水平的练习方法,例如“感恩拜访”“记录三件好事”等。这使得受教育者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切实提升自身幸福体验和学会创造幸福。

二、幸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人类社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对自然的认知到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从科技发明创新到社会发展的转型,人类常常面临挫折与困境,但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这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更得益于人类自身积极品性的不断演进,包括坚韧、乐观、自律、审美、感恩、创造力等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人们的行动更加积极,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更多的成就和幸福感,并推动社会发展。传统教育往往注重帮助学生减少不良行为,而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弥补不足、纠正缺点可以使人减少问题,取得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能够变得快乐、幸福和积极向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幸福教育则倡导挖掘和培育人类的积极品性,培育人的优秀品格,通过积极心态、积极品性的培育,促进人的幸福感和行动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为学生提供心理正能量,使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得以形成和发挥,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此外,积极品格的形成与发展亦是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的部分工作与功能不可避免会被替代。人只有发挥创造力、审美力、自控力等积极心理品质,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所超越。幸福教育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形成,通过促进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使个体获得幸福。

(二)促进学生乐观向善。儒家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同情心、怜悯心和羞耻心,能体恤他人的痛苦,会为自身的不当行为感到惭愧和内疚。儒家的性善论得到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支持。心理学家以人类婴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实验发现,人类的婴儿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上前帮忙,以完成任务。这说明人类天生具有同理心、仁爱之心、善良之心。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困难,为了应对困难,人类需要合作、分享、互助、利他等社会性行为。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善良、同情、爱心已成为人类的基因。这些基因的保存和复制使人们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这些情感使人类寻求与社会群体成员间的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人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感到幸福的重要来源。积极的社会关系为人们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因而让人们心情舒畅、行动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类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少有人在孤独中感到幸福。然而,人性之善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良环境、社会事件的影响和污染,而使人表现出恶的行为。因此,教育应发挥扬善抑恶的功能,倡导教育者主动发现受教育者天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引导受教育者向善而生。在尚善的价值引导方面,幸福教育倡导教育者正视、关注学生的善良天性,让学生发掘、发挥自己的美德与人格优势,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进而赢得幸福感;通过塑造道德楷模、传授善的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善言、善行的心灵引领与浸润中,不断向善而行。

(三)引导学生阳光向美。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当人们看到自然、人性、文化中的美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并产生幸福感,进而激发出积极的精神力量。崇尚美是人的天性,在人类繁衍进化的过程中,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喜欢美好的事物已成为人类的生存基因。星辰大海、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让人心驰神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为同样令人心怀感动。发现美、体验美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使人积极成长、全面发展。审美能力让人与人工智能相区别,并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学生通过学习如何识别美、理解美、判断美,怀着阳光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验美带来的愉悦情感,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进而产生感恩、尊重他人等积极品质。在实践中,幸福教育引导学生记录美的事物,如自己喜欢的音乐、绘画、得到的帮助等,从中品味、欣赏美和体验幸福感;引导学生理解美的价值,做到以美化人。

三、幸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品质获得发展,并在精神上不断变得丰盛。因而,幸福教育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一)为学生传授幸福知识

幸福教育要引导学生成长为幸福的人。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人对事物的认知影响其情绪情感、行为动机、行动方向。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改变是个体心理品质与行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错误的幸福观念将直接导致个体误入歧途,无法真正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幸福教育首先要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对幸福的正确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亦是幸福教育的实施路径。教师通过为学生讲授幸福理论、传授幸福技能促进学生理解幸福内涵,形成正确幸福导向,进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这将为学生体验幸福情感、创造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为人生发展提供幸福动力。最直接有效传递幸福知识的方式是开设幸福课,幸福课的开设,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设计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运用不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以促进学生幸福为主要教学目标,系统完整地为学生讲授幸福知识。幸福教学使幸福作为知识被传授、被学习、被获得。幸福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教育目标,而被细分为不同的幸福元素,再转化为学生的幸福技能、幸福观念,从而促进教育成为获得幸福的手段和途径。

(二)加强幸福体验实践

对于人类而言,幸福状态不是幸福追寻的终结目标,幸福应是整个人生不断追求和历经的过程。而要达到和维系自身幸福水平,个体需要起而行之。仅有幸福知识的学习而没有身体上的践行,只能使人产生“昙花一现”般的幸福感,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让幸福伴随左右。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品质如同人的肌肉一样,如能得到适度的训练,则可以不断提升和加强[2]。心理练习、实践活动、人际互动都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一段时间的练习和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可以创造或采用多种实践活动方式,将知识、艺术、文化的学习与幸福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幸福。例如:组织学生种植、认识、保护校园植物。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到植物学、环境保护的知识,又逐步形成了公民责任意识和喜爱劳动、自我控制等积极心理品质。此外,可在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中融入幸福教育。悠扬的旋律、精美的美术作品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净化心灵,提升幸福感。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和谐、健康发展起到催化作用[3]。

(三)营造幸福教育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因素经过个体内部认知的转化进而影响个体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个体的判断、评价、观念、行为方式在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并在脑中留下印记,甚至成为人格中的一部分。当个体处于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时,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压力、紧张、不和谐的环境则让人产生焦虑、抑郁、退缩等消极情绪,从而降低个体的幸福水平。学校教育环境中有两大环境因素影响学生的幸福心理形成。一是班级社会环境。班级社会环境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班级氛围对班级成员所形成的社会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管理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交往风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班级气氛,进而对学生形成不同的心理影响。例如,具有群体凝聚力和积极学习氛围的班级环境,将给学生带来安全、满意的班级学习氛围。在这种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学生对班级生活容易形成较高的幸福体验,并引发积极的学习动力。二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中的文化因素、文化风貌对浸润其中的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现出学校文化氛围的特征,并形成相应的幸福体验。因此,可通过增加班级和校园文化中的幸福教育因子,在不同的班级环境、校园文化场景中嵌入幸福元素,提升学生的幸福水平。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受教育者幸福感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