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帮助“三困学生”解决心理危机的个案研究
2023-04-06郑伟
郑 伟
济宁学院,山东 曲阜 273199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00后”大学生承受着学习、就业、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形式也渐趋多样化,更容易诱发心理健康危机[1]。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从细微之处多观察,与学生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案例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的某“三困”学生的成长之路进行分析,通过多方力量协调努力,最终帮助该生解决心理危机,实现个人成长成才。
一、案例简介
小南(化名),22岁,大四学生。该生来自农村,为当地的贫困家庭。该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同学们交流。在学习上较为懒散,自制力差,大学期间经常出现旷课的现象。辅导员多次与该生谈话,其行为规范明显提升,但是学业成绩提高不明显,几乎每学期都有挂科,按照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该生已经连续两次学业预警,面临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风险。另外,找工作屡屡碰壁,多次求职无果,导致焦虑、失眠抑郁、萎靡不振,甚至出现自杀想法。因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在与辅导员老师的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老师初步判定该生有抑郁倾向,并协助该生与咨询中心联系,经心理测试,该生为轻度抑郁。
二、案例问题分析与措施
(一)原因分析
鉴于小南的现状,其目前出现的情绪不稳、失眠多梦、非常焦虑、产生自杀想法的根本原因是学业成绩差,就业难。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身原因
一方面该生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个性又敏感多疑,案例发生后,笔者积极推荐该生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并经过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沟通,该生属于轻度抑郁。表现为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低沉失落,情绪极不稳定,思维迟缓、躯体上也出现了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症状;另一方面该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并不是他所擅长的专业,在与该生的交谈中,该生提到自己是被调剂到这个计算机专业的,自己高中时数学等逻辑性稍强的专业成绩就差,来到大学后,高等数学、计算机专业课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导致缺乏学习兴趣,加上本身缺乏相应的自制力,经常旷课,导致大学四年学业成绩差,不断预警不断挂科。
2.家庭原因
一方面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导致该生性格发生变化,总感觉比别人低人一等,遇事情敏感多疑多变,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差,自闭;另一方面父母以务农为生、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当孩子遭受学业、就业困惑甚至是心理危机时,家长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给予帮助。
3.社会原因
一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大学生承受着社会竞争的冲击和压力。单从就业上来说,就业总量上,据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整体压力比较大;加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病毒感染仍然肆虐全球,发展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措施
1.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启动危机干预预案
凡事防患于未然,面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在与该生第一次谈心谈话后,笔者立即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向学院领导汇报,并将目前的处理办法向领导反馈,听取处理意见。根据领导指示,学院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干预预案,并开展相关工作。在做好学生安抚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老师联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并安排班委、宿舍舍友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谈心——明确问题,打开希望之门
笔者作为倾听者,耐心、细致地听他讲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苦闷,积极表示同情、关心,与其产生共情,进一步取得他的信任,让他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2]。因此,对于其自制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从“外力”上,加强纪律管理,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计划清单;从“内力”上,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多引导该生将自己的学业问题归因到自己没有努力学上面,鼓励其学习上要加大投入,刻苦努力,并切实行动起来,做好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争取课程顺利过关,顺利毕业[3]。另一方面,同时积极联系校心理咨询中心,帮助该生进行转介工作,使他得到更专业的干预、帮助。
3.扶贫——建立贫困档案,争取多方资助
该生家庭属于贫困家庭,经济本就不宽裕,加上农作物价格下滑,更是雪上加霜。在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后,作为辅导员,笔者积极与学院领导汇报,鼓励该生积极申请国家助学金、大学生求职补贴,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4.扶智——结对帮扶,攻克学业大关
该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业的压力。为加强学习帮扶,作为辅导员,笔者主动和相关任课老师交流其学习情况,和任课老师形成合力,对其上课、学习情况加强督导。同时安排学习成绩优异的党员、班委、舍友形成“帮扶小队”,对该生进行“结对帮扶”,加强对其上课的监督和课后的学习辅导。
5.扶志——认清自我,积极就业
通过开班会以及一对一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给小南传达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敦促小南总结自己大学四年,清楚认识自我,合理确定就业方向,提前准备简历、学习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做好求职准备。在做好求职准备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利用24365等网络求职平台、招聘会和亲朋好友推荐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招聘信息,积极进行求职面试,争取求职成功。
6.沟通——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在大三学年,因为小南学业挂科、学费欠费等问题就和家长电话沟通了数十次。家长对他的学习成绩表示很失望,但是对于他的学业也望而不及。电话中,家长多次谈到支持老师的工作,希望老师严格要求,对该生多帮助、多关注。每年的寒暑假,笔者也会提醒家长,在家多监督学生的学习。大四开学初,学院对存在毕业危机的学生拉清单,该生在名单之列,需家长进校面谈。首先,笔者邀请学院教学秘书详细介绍学校学分制办法,并向家长通报该生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学分分数和未修够学分分数,并告知相应的补救办法。其次,笔者积极鼓励该生和家长,面对现有的成绩,不要气馁,只要努力还有机会。并帮助该生主动与重修专业课老师联系,做到毕业前修够学分,争取顺利毕业。最后,与家长探讨学生未来的就业出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学生大胆走出去,过好就业关。与小南(化名)家长取得联系,将学生的目前情况如实告知家长,请求家长配合。通过恰当方式将他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委婉告知家长,使家长从情感上给予他精神支持。考虑到他病情的程度,建议家长来校带领他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在家长未到校前,笔者与班内班委及寝室室友对其陪伴、照料,确保小南(化名)的人身安全。
三、工作成效
通过对小南同学的关注、教育、引导,该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不及格科目的补考逐步通过。毕业后,积极应聘,目前在一家电商公司做技术服务。偶尔,在QQ上聊天,谈及大学,该生一方面感谢学院的老师们、同学们对自己学习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深刻认识到大学期间自身的问题,例如懒惰。在目前的工作中,能够认真工作,不断摸索职业发展之路。通过这件事情,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如下:
(一)以生为本,情系成长。亲其师,信其道。对待学困生,辅导员要“敞开怀抱去拥抱”,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使其感受到辅导员始终与他们同在,并随时能够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二)积极关注,善用共情。学困生一般会比较自卑和敏感,如果班级同学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在班级当一个可有可无的“隐形人”。如果他人不接纳,学生的转变是很难的,只有积极关注,接纳这个学生的一切,通过学校、家长、朋辈的合力作用,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引导学生逐步扣好每一粒散落的扣子。
(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在生活的点滴中积极关注学生、用心去感受他们、和他们共同成长,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
(四)持续跟踪,助力成长。作为辅导员,面对学困生,应该陪伴花开。学困生帮扶不是通过几次谈话就能立竿见影,长期帮扶才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彻底走出困境,要像温水泡茶一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成效。
四、工作建议
(一)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作为辅导员要走近学生、贴近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用心关爱学生、陪伴学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二)构建学生心理监督网
充分发挥舍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学生心理监督网。学生干部身处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告知辅导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里。对于特殊重点的学生,与家长保持经常性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根据学生的成长经历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开展经常性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三)坚持育人为本,精准职业定位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成长成才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生活中关心学生、在学业上指导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牢记本职工作使命,坚持育人导向,真正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四)关注学生心理,提高职业敏感度
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各种问题、面对各种困难,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可能无法自愈,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作为辅导员应该提高职业敏感度,在平时工作中细心观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于情绪状态异常的同学提高警惕性,及时了解、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
(五)协同多方力量,共同育人助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辅导员工作包括方方面面,涉及范围广、包含内容多,当遇到学生问题时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寻求领导的帮助,可以更好地指引工作的方向;寻求班委的帮助,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寻求家长的帮助,可以知道问题的本质,寻根究底,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真正解决。
五、案例启示与思考
该案例是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在处理心理抑郁学生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早摸排、早建档、早发现、早干预
心理问题是内在的、潜藏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会组织新生做心理测试进行筛查,针对筛查结果,辅导员要认真核查评估筛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加强跟踪,主动接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一旦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帮助,提高心理问题预防的实效性。
(二)及时做好情绪稳定工作,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
辅导员需要及时关注抑郁学生,通过谈心谈话,微信、电话、QQ交流等形式,提供各种关心帮助,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关注、关爱,最终让学生对辅导员敞开心扉。使内心放下戒备得到释放,心理逐渐走向正常。
(三)加强家校共情管理,积极引导,共助抑郁学生走出阴霾
心理抑郁学生问题的解决,除了学校,更需要家庭层面的介入,家长要努力建立充满支持的家庭环境,家长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及时提供学生重要成长信息,及时参与校心理咨询师或者正规心理医院制定抑郁学生的专业治疗方案。通过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积极改善心理抑郁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其回归正常生活。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对学生在校的健康成长及正常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