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实施的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

2023-03-31刘向东蔡启辉

中小学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

刘向东 蔡启辉

摘要当前中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流程不清晰、机制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出现流于形式、效果欠佳等突出问题。广东省深圳市鹽田区梅沙未来学校以教学云平台为抓手,探索出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学校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混合式教学的十步流程,通过抓实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性机制,有序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教学云平台;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3)02-0057-04

注释:① 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浸润式体验式德育十二节: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校本实践”(课题批准号:2020ZXDY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字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主题式学习等多元学习方式不断创新涌现,尤其是受后疫情时代的叠加影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突破线下教学模式的局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就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新命题。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未来学校基于“梅沙教学云平台”,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流程,探索出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本文仅从以下三方面呈现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1]由于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等特点,混合式教学对软硬件环境都有更高要求,也给学校教学实施带来新的挑战。通过文献梳理以及针对师生和家长的问卷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很多中小学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由于教学流程不清晰、师生操作不熟悉、平台使用不顺畅、机制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混合式教学出现流于形式、效果欠佳等突出问题。

1. 缺少统筹规划和流程设计,导致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

目前中小学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平台有很多,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缺少统筹规划和流程设计,而各学科教师又受限于各自的思维方式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得混合式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甚至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有些学校采用线下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隔周交替的方式,但是却没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线教学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针对学生在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能够对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或者通过项目和案例来提高学生“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的能力,因而也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缺少管理保障和技术支持,导致混合式教学效果欠佳

一方面,由于缺少管理保障机制,教师设计在线教学的时间与精力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教师缺乏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为保障线上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线上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微课录制,以及制作在线测试习题和学习单、设计讨论话题等各种教学资源,而学生在线学习遇到难题时也会随时向教师求助,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得很多教师不愿再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设计线上教学的内容。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专门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培训研修较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些中年教师本就属于“技术小白”,自身也缺乏再提升的主动意愿,往往会因技术不熟练而导致平台使用不顺畅,由此影响其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热情,也会降低在线教学的效果。

此外,受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及自觉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即使面对相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收获也会相差较大。

在线教学具有资源丰富、学习时空灵活、可选择性强、动态化等优势,传统课堂教学则更能够实现合作学习、交流互动等功能,基于此,混合式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在线教学与线下授课的优势,实现“1+1>2”的教学效果,这对组织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基于前期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混合式教学的十步流程,同时通过把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序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1. 设计十步流程,明确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框架

第一步:精心设计课堂前测,精准把握学生学情。为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而精心设计趣味性强、有吸引力、开放性的课堂前测。教师可以通过前测结果分析寻找教学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知与未知的临界点在哪里……[2]比如:数学科组在开展《百分数的认识》混合式教学时,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然后通过“梅沙教学云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得到结果报告。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百分数并具备一些粗浅认知,但是对于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却似懂非懂。针对这样的前测结果,教师在线下课堂中就要针对“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这一难点开展教学。

第二步:紧扣教学重难点,定制学习任务单。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单,并发布在学习平台上,同时为学生推荐网上学习资源,包括自制微课、名师微课,以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圳教育云平台等网上资源。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时,要注重资源的创新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尽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借助这些任务单,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学习步骤与具体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方向开展自主探究。

第三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聚焦学科核心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教师推荐的资源后,在线上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可以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回顾与反思。但此时的问题应该比课堂前测中的问题更深入、更接近学科本质,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学生提出的“为什么(a+b)×c会等于a×c+b×c而不是a+b×c?”这个问题,就是本学科的知识重点,是一个有价值的核心问题。

第四步:汇总学生困惑,梳理代表性问题。教师汇总学生的问题后,去粗取精梳理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理清这个代表性问题后,往往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得到了突破。比如:语文科组开展《只有一个地球》混合式教学时,学生在线上提出了“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地球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有的问题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有的则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教师据此梳理形成“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主干性问题,以此统领整节课的教学,同时这样的提问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五步:线上分组研讨,开展问题探究。学生针对前面梳理出的代表性问题,在线上展开分组探究。仍以《只有一个地球》混合式教学为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同时也找到了其他几个小问题的答案。

第六步:形成线上学习报告,找准教学基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做好线上答疑及考核,并生成学生的学习统计报告。比如:开展《只有一个地球》线上学习后,云平台生成了线上学习报告。据此,教师了解到学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对于“说明方法”掌握不足,便可将此作为线下教学的重点。

第七步:衔接线上学习经验,优化线下教学设计。此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在线上学习后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已经有所了解,也就是有了新的教学起点。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在线上教学的“彩纸”上继续描绘、巧妙设计,基于线上学习报告进行线下教学设计。

第八步:融通线上线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面对线上已自学过基础理论知识、带着不同疑问来上课的学生,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内需为动力,紧紧围绕学生线上学习所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九步:追加课后检测,进一步掌握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进一步追加课后检测,了解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掌握情况。如《百分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出示课后检测题:“你了解类似50%这样的数吗?”“你能说说这个数表示的意思吗?”“你能试着写出一个像这样的数并说说它的意思吗?”等问题,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十步:对比分析前测后测,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前测与后测的学习数据对比,教师最终梳理形成整节课的学习报告。比如:我们通过对《百分数的认识》课前课后检测对比发现,前测反映出的学生对“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这一难点掌握不好的问题在混合式学习后有了很大提升。

2. 抓准关键要素,三环节推进混合式教学实施

基于上述教学流程有效、有序推进混合式教学实施,需要抓实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

其一,课前—借助学习平台自主探究,为线下课堂奠基。学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首先要借助一些学习平台先行探索的线上教学经验,丰富线上学习资源,提供优质的线上教学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从而为后续开展线下课堂教学奠基。例如:数学科组开展《有趣的推理》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向学生发布了3~5个探究性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有趣的推理”微视频,并阅读相关文本。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进行在线检测,教师在此过程中注重加强指导、查阅分析学生学情,从而提高了线上学习的实效。因为有了线上学习的基础,学生在线下课堂的学习中思维更加活跃。

其二,课中—师生在线下课堂协作共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师根据线上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线上学习情况发表见解,通过师生互相追问以及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享展示等线下教学活动,学生逐步走向深度学习。与此同时,教师点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的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发挥了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学生在线下学习中进一步突破重难点问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比如:美术科组开展《跟画家学画画》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在线上分享了诸多画家、名画及技法等资源,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对大概念有所了解;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画家与名画、技法,自主绘画并分享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其三,课后—借助前后检测数据对比,为学习效果循证。线上课前检测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而混合式教学活动后的课后检测也非常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后检测题目时,尤其要设计一些对学生思维有启迪的拓展性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借助教学云平台的课前与课后学习效果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比较牢固、哪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点,这是传统线下教学很难做到的。比如:语文科组在开展《两小儿辩日》混合式教学时,课前检测显示学生能够将文言文自主翻译成现代文的正确率为33.3%,而混合式教学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文言文翻譯成现代文的方法,正确率达到97.0%。学生对于两小儿的观点和依据等的认识正确率分别由51.1%、40.0%上升到100%、97.7%,由此可见这节课是有效的。

为更好地实施混合式教学,学校不断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性机制,为师生的教和学保驾护航。

1. 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其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我们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分工协作、高效流畅”的原则,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课程教学中心骨干、信息网络中心骨干组成的领导小组,强化和规范岗位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混合式学习管理制度、混合式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经费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机制,保障了混合式教学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二,健全经费保障,提供软硬件支撑。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混合式教学的经费投入,给每个班级配备了教学一体机,并对“梅沙教学云平台”的软件系统进行开发与维护,加强混合式课程与教学资源包的建设等,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针对线上教学平台在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操作系统不稳定、与学校教育接轨不强、学生操作界面不清晰、部分菜单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学校管理者及时跟进,联系平台公司持续对接优化,切实解决教师使用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升教师使用的便利度和满意度。比如:我们协调平台公司及时调整视频墙显示比例,很好地满足了教师授课时掌握整班学生状态、与学生实时互动的需要。

2. 提升技术素养,强化应用基础

其一,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提高学生技术操作能力。学校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多元方式,面向学生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内容包括平台使用、PPT制作、表格处理、资料检索等,为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例如: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梅沙教学云平台”的使用方法,语文、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师一起采编故事、设计漫画,制作了云平台使用的卡通版操作视频。孩子们在欣赏漫画故事的同时学习云平台的操作方法,既兴致盎然,又很有实效。

其二,理实结合提升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混合式教学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学习环境、学习行为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更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切实提升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首先,促进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实现教师角色由掌控者向引导者、合作者、开发者的转变。其次,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鼓励教师站在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角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教学资源、建立学科信息资源库。最后,大力开展面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并注重根据实际问题为教师定制解决方案手册,以此促进教师逐步提高平台操作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何守刚.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中小学管理,2022(6):56-58.

[2] 薛楠.前測—让数学课更有实效性[J].教育学文摘,2021(9):25-26.

[3] 沈庆贺.混合式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培训,2021(4):33-34.

(编辑 李汕塬)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素养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浅谈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对策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