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普希金和叶赛宁文学作品中的普加乔夫形象

2023-03-28范如意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9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

[摘  要] 普加乔夫作为俄罗斯著名历史人物,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普希金是第一位研究普加乔夫起义的史学家和作家,他在历史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普加乔夫形象。随着时代发展,叶赛宁在20世纪也将普加乔夫起义作为其诗剧《普加乔夫》的主要内容,不仅继承了普希金的写作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普加乔夫形象。本文将两位作者塑造的同一历史人物进行对比,既希望揭示作者遵循的塑造历史人物的原则,也希望展现作者身处的时代对历史人物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 普加乔夫  《上尉的女儿》  《普加乔夫》  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7-2881(2023)29-0048-04

历史上有不少事件不仅引起了专业历史学家的兴趣,也引起了公众舆论的代言人——作家们的兴趣。俄罗斯作家会描写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如普希金和叶赛宁,前者是对普加乔夫起义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后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发表关于普加乔夫起义的观点,并且这些观点与前者略有不同。本文选择两人关于普加乔夫起义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即叶赛宁的戏剧性诗歌《普加乔夫》和普希金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是研究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的第一位官方历史学家。在1836年撰写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之前,他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口头史料研究,并于1834年撰写了他的另一部历史专著《普加乔夫史》,在那时,这本书是唯一一部完成的研究普加乔夫起义的专著。叶赛宁从小就崇拜普希金,在叶赛宁的文章和自传,以及在他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中,有大量证据表明他对普希金的热爱。叶赛宁17岁时写的第一部戏剧《预言家》就与普希金的诗同名,普希金“诗人即预言家”的思想已经根植在叶赛宁心中。由此可见,叶赛宁对普希金传统的继承合情合理,但他对普加乔夫形象的理解却在一定程度上与普希金背道而驰。诗剧《普加乔夫》中,叶赛宁对普加乔夫的形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塑,使这位历史人物更加贴近作者的表达需求和当下的政治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叶赛宁所塑造的普加乔夫形象也并不是历史上其人准确的历史形象,而是为文学作品服务的艺术形象。本文将两位作者塑造的同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并找出人物形象偏差的原因,发现叶赛宁继承了普希金的思想,能窥见两位作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一、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

对文学作品中是否应该出现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个问题,文学评论家观点不一。对西方古典主义作品来说,著名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充当主角的情况十分常见,热衷描绘宏大的历史事件也是这类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在此之后的历史文学作品也包含许多历史人物,其中既有虚构历史人物,也有真实的历史人物。

巴特费尔德将历史人物的塑造分为静态塑造和动态塑造。他将静态历史人物的生命比作一支蜡烛,照亮了时代的角落,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更为复杂的历史小说则是将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呈现的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所处的历史条件、他的个性发展在与人们的互动中闯入他人的命运,颠覆了所有的预测”[1]。静态塑造多出现于正史中,是描绘历史人物所处时代,叙述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的书面作品。动态塑造则更多出现于历史小说、历史戏剧中,其中的历史人物既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交互,也能与读者生活的时代发生关联、产生共鸣。普希金和叶赛宁对普加乔夫的塑造都属于动态塑造,动态塑造之所以是动态的,就是因为人物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普加乔夫的形象在两位作者笔下产生偏差的原因。

二、普希金和叶赛宁作品中的普加乔夫形象

普加乔夫作为俄罗斯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其形象既被记录在正统史书中,也出现在艺术文学作品中。《上尉的女儿》和《普加乔夫》中,普加乔夫的形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总的来说,普希金笔下的普加乔夫具有两面性,叶赛宁笔下的普加乔夫形象更加完美、立体,既具有浪漫性,也具有俄罗斯民族性。

1.普加乔夫形象的相同点

普加乔夫作为一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一些性格特点已经在俄罗斯民众心中固化,普希金与叶赛宁在塑造普加乔夫时也必定会遵循这些固有印象,在作品中表现为以下两个共同点:他都被塑造成追求自由的反抗者和受人民欢迎的领导者。

普加乔夫作为1773—1775年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在普希金和叶赛宁的两部历史题材作品中都是追求自由的反抗者形象,诗剧《普加乔夫》中,普加乔夫对更夫说:“你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快乐!但告诉我,告诉我吧,难道人民中没有严酷的武术;从自己的皮靴筒把利刀一拔,把他们捅进老爷的肩胛骨?”[2]他视地主贵族和当时的政府为敌对势力,领导起义的目的是消除一切阶级压迫。

在两位作者的作品中,普加乔夫都是受底层人民欢迎的反抗者。《上尉的女儿》中,不同阶级代表人物对普加乔夫在白山要塞的出场做出的不同的反应体现了这一点:军官和其家人们表现得惊慌失措;居民们则是捧着面包和盐走向广场迎接他们的领袖,这是一种俄罗斯民间礼仪,且一般带有崇敬和追随的意味。诗剧《普加乔夫》中,普加乔夫的出场也受到了更夫的欢迎,更夫愿意给他腾出床垫,向上帝祈祷保佑这个“率先投石块的人”。在特沃罗戈夫提出将普加乔夫亲手交给当局时,忠诚的布尔诺夫、丘马科夫等人都拒绝了提议,毅然决然为普加乔夫战死。

2.普加乔夫形象的不同点

普希金和叶赛宁身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作家,代表着不同的阶级。两位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普加乔夫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叶赛宁对普希金塑造的普加乔夫起义故事是不理解甚至批判的。本节将集中表述两位作者笔下普加乔夫的不同之处。

2.1扁平性与浪漫性

《上尉的女儿》中,普加乔夫形象较为扁平,他粗暴且残忍,文化水平低下,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哥萨克形象。在普加乔夫给白山要塞写的招降书中不难看出,写作者用词粗鄙,其中还不乏简单的语法错误。普加乔夫自信且自大,缺乏对下属的管理能力,任由下属搜刮无辜民众的财产。普加乔夫的形象在《上尉的女儿》中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群众,在作品中没有出现任何他与农民的交流,与身为贵族的格里涅夫交流最多。

叶赛宁使普加乔夫看起来更吸引人,他赋予了普加乔夫梦幻般的特质。诗剧《普加乔夫》中,这位叛军领袖有一个浪漫的灵魂,作者在描写其粗暴特质的同时还赋予了普加乔夫智慧的特点,确定了他与自然的某种联系。普加乔夫和农民们心连在一起,村庄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他心系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在叶赛宁笔下,普加乔夫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因为他关心的不仅是夺权,还是“卷心菜畦的浪花”和“鹽味的土壤”。

《上尉的女儿》中,普希金轻描淡写地用格里涅夫之口说出了普加乔夫的末日,普加乔夫的起义军全军覆没,他被当局抓住后执行死刑,死前对格里涅夫点了点头,可见作者对普加乔夫的死感到漠然。而在叶赛宁的诗剧中,普加乔夫是一个果断而坚定的人,并且非常善良,甚至宽恕了向当局出卖他的同伴。他到最后也不愿意相信起义已经被粉碎了,他想相信那些“第一批叛逃者”,甚至想再次召集人民发动新的攻势。诗剧结尾处的普加乔夫是一个对自己失去的权力、青春和生命感到遗憾的人,毫无疑问作者表达了他的深切同情。

2.2 非自然性与自然性

《上尉的女儿》中,普希金是这样描写普加乔夫的:“所到之处都无人管理,地主们躲在林子里,叛匪的团伙四处作恶;各个部队的长官自作主张,任意赏罚;这片广阔的地带上,处处烽火肆虐,情况非常怕人……”[3]对普希金来说,普加乔夫起义是凶残暴虐的,是俄罗斯人的创伤。然而,叶赛宁却不这么认为,诗剧《普加乔夫》中多次出现了小熊这个意象,首先出现在普加乔夫的自述中,后出现在丘马科夫试图说服人们背叛普加乔夫的对话中。普加乔夫表示他的心像只温暖的小熊,在他熊窝一般的胸中翻滚,熊是独特的俄罗斯文化编码,每个文化编码都带有一定的语义负荷,代代相传且被母语者自动掌握,他们不需要解码就能理解其意义。熊这一意象大量出现在俄罗斯成语和格言中,其有笨拙有力的特征,是俄罗斯广阔森林的居住者和守护者,也是自然的象征。俄罗斯人将熊与力量联系在一起,并且希望自己被赋予这种“熊性”,普加乔夫将自己的内心比作温暖的小熊,是为了表达其内心的情感,也赋予了农民起义的合理性。

三、普加乔夫形象产生偏差的原因

在塑造人物时,历史小说家的任务艰巨,他必须在小说中实现两种世界观的共存,还必须避免人物的现代化。但是,作者描绘遥远时代的人时,又必须用作者所处的时代标准来衡量人物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人性本质。历史人物在不同作者笔下产生偏差的原因可以分为作品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其受作品体裁、情节设置的限制影响,外部原因包括其受时代背景、作者身份的影响。

1.作品内部的原因

普希金的长篇小说与叶赛宁的诗剧在体裁上有本质区别,作者对普加乔夫的人物层次定位也影响了对其的描写,这都是作品内部原因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

长篇小说作为篇幅较长的文学体裁,本身就存在塑造时间和理解时间的分叉,这两个时间段分别属于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因此长篇小说的作家倾向于不把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得过于绝对,以避免时间差带来的误解。《上尉的女儿》就是这样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格利涅夫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普通贵族的儿子,被父亲派往要塞服役。在作品中,他对塑造普加乔夫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格利涅夫与普加乔夫的第一次会面在小说第六章才出现,到最后宣判死刑的草草结束都是为了贴合长篇小说的未完成性。小说中不存在对普加乔夫同伙们的描写,也缺少普加乔夫是如何落入当局手中的描写,表现了普希金作为第一位研究普加乔夫的史学家的保守性和作者希望避免长篇小说的时间差带来误解的愿望。

叶赛宁的诗剧《普加乔夫》基本按照农民起义兴起到失败的时间线写成,诗剧的开头是1773年普加乔夫出现在雅伊克镇,正是在这个镇里,他产生了组织农民起义的想法。作者的创作手法决定了其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特点。作者塑造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的手法理论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作品体裁会限制其对创作手法的使用。诗剧《普加乔夫》中,作者受体裁限制,和《上尉的女儿》相比缺少了环境描写和身势描写。叶赛宁为了押韵,尽量只用角色的话语来塑造角色,文本中没有任何舞台指示和剧幕介绍,与普希金的历史小说相比,剧情的连贯性较弱。诗剧中的普加乔夫形象塑造多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更夫、加尔梅克人和普加乔夫共谋者的角度对普加乔夫本人进行描写。《普加乔夫》作为诗剧,本身充满了诗意的表达,就连苦役犯赫洛普沙的话语也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象征,更不用说普加乔夫本人的台词,这是体裁对提升普加乔夫形象浪漫性的积极影响。

《上尉的女儿》中,普希金选择将普加乔夫塑造成次要角色,符合上文中巴特菲尔德对历史人物的要求,而在叶赛宁的诗剧中,普加乔夫不仅出现在作品标题中,也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作为次要人物,普加乔夫形象在《上尉的女儿》中并未得到充分描写。对普希金来说,《上尉的女儿》首先是一部历史作品,然后是一部日常作品。由此可见作者并没有想要深入全面地展现普加乔夫这个人物的目标,这位哥萨克首领只是一个次要人物,只在与主人公彼得·格利涅夫有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叶赛宁的这部诗剧是一部关于农民起义领导人的悲剧,在塑造普加乔夫形象时,叶塞宁塑造了一位感受到人民愿望的领导者。对叶赛宁来说,普加乔夫起义展示了所有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对不公平和阶级压迫的反抗。诗剧《普加乔夫》的中心人物是普加乔夫,正如叶赛宁自己所说的那样,普加乔夫几乎是个天才,他的同伴中许多人都是杰出人物。除了普加乔夫,剧中几乎没有角色重复,每一幕都有新面孔出现,这一点体现了人民领袖形象在作品中的主要地位,突出了普加乔夫的主角地位。

2.作品外部的原因

文学作品的现实本身是可能的现实之一,它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包含其他的可能性,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现实已经发生了,理论上没有也不可能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作者描写历史人物时受到的限制,他注定要根据已经确定的历史场景做某种行为。但与此同时,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人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语言创造能力,表现为作者可以用历史人物表现自身的观念。

普希金在《上尉的女儿》中写道:“愿上帝保佑,别让你见到这场俄罗斯的叛乱吧,他毫无意义,她惨不忍睹。”[3]这场“俄罗斯的叛乱”是普希金作品《上尉的女儿》和《普加乔夫史》的核心事件,是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贵族眼中的普加乔夫起义的确毫无意义,贵族出身的普希金当然也不例外。对普希金来说,这场农民起义既是俄罗斯的不幸,也是所有参与者的罪过。作者从这次失败的起义中并没有看到俄国人悲惨生活的出路,他只是凭直觉感受到它的不合理性,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原因是国家体系对人民的压制。很显然,这部作品体现了普希金作为贵族的保守性,当然,这也和19世纪俄国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有关。

叶赛宁的诗剧《普加乔夫》于1922年发表,在发表之前,他也曾像普希金一样实地考察雅伊克地区,阅读历史文献。叶赛宁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民诗人,特别强调了英雄的使命感对群众的重要性,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表达了农民对普加乔夫起义的看法。人民难以想象君主制以外的任何政府形式,但相信有可能出现一个善良的沙皇,他们认为反抗地主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普加乔夫就将是这样一位沙皇,他完全可以夺取王位。许多人知道这位彼得三世是个冒牌货,但还是追随他,因为他们憎恨压迫者。这也体现了叶赛宁对出现一位农民领导人的渴望。

四、结语

对普希金来说,普加乔夫的形象具有两面性:他是一个没有文化且无情的恶棍,也是一个为了建立公平正义而进行勇敢反抗的反抗者。叶赛宁诗剧中的普加乔夫完美得多,他是俄罗斯农民的解放者,是一个英雄,代表了俄罗斯民族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两位作者的作品虽然没有为读者提供完整的关于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历史的客观事实,但这些文学材料是研究知识分子史,探寻社会历史意识形成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 Butterfield H.The Historical Novel[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2] 叶赛宁.叶赛宁诗选[M].顾蕴璞,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3]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M].智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特约编辑 刘梦瑶)

作者简介:范如意,苏州大學,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
《史记》中传记人物悲剧性之对比呈现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初中历史人物教学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构建
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人物说史
在教学中该如何创设历史人物的教学案例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嫪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