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3-03-28刘晓霞孙立强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刘晓霞 孙立强

摘 要:目前,高校在进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基于此,本次研究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含义,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并结合行业用人需求,对现有的信息安全专业体系和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产教融合 信息安全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利[1],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信息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随着各种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日益增多,信息安全管理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信息安全专业得以创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信息安全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信号与通信、侦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该专业旨在培养拥有理论研究、安全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与很多传统专业不同,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的很多专业技能都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获得,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时加强实践操作的比重。

目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4],包括合作机制不合理和校企合作形式过于形式化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以产教融合为背景,探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进程。

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模式的实施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发布的人才培养改革要求,培养拥有丰富信息管理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考虑到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属于高效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除进行基础文化教育外,该模式需要先确定具体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严格的教学程序[5],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向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传输知识,以达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6]

当前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教学制度、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不够成熟。目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三种:宽口径培养、产学研培养和相近专业微调培养。

宽口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提供信息安全专业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产学研培养模式强调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经验,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相近专业微调培养模式则是在已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增加了一些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以满足学生对信息安全学习的需求。

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必要性分析

(一)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来年学校招生的生源质量。同时,学校的生源质量也会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专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需要从提高专业的就业质量入手。因此,高校应该考虑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以确保最终培养出的人才素质符合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来实现。一旦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切实推行,可以深化高校与市场的对接,并有效改革当前的教育体系,提升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质量。这有助于高校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品牌。同时,产教融合的应用有利于合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实现因地制宜地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则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实践机会,这导致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引入产教融合的理念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得到了明确。实践创新教学环节使学生得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能。这有助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综合能力,并增加就业竞争力。因此,产教融合的理念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职场的挑战。

(三)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人才市场结构可以看出,高专业技能人才短缺,这既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其是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在创新研究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地方企业与高校之间应该互相扶持。企业可以帮助院校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并吸纳这些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解决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对于希望实现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企业来说,结合自身需求,在寻找合作的高校时制定独特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教学方案,将能够获得高校持续输送的人才资源。因此,产教融合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未来的人才培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产教融合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提供经过专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机制、深化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改革、设计个性化信息安全教学形式、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分析如下。

(一)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高校在引入产教融合理念后,可建立一种校园和企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其中包括教师合作机制和实践共建、共享机制。[7]

教师合作机制是指高校的教师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通过校企教师的合作,可以及时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实践共建、共享机制是指在校内搭建信息安全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学校可以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参考企业的信息安全处理模式,对专业学生进行模拟培训。同时,急需信息安全人才的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提供公共的培训课程室,定期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进行业务介绍和培训。这样学生既可以提前接触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又能够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如信息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项目。该项目由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与辽宁省某高校合作建立,其中研究中心充当企业方,为实训基地提供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实验手册,而学校方面则负责提供基地建设场地和设备。在该基地内,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更好地掌握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以上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实践环境和企业资源,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助于加强学生对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满足未来产业信息链的发展需求。

(二)深化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改革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应针对当前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和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实现院校教学课程与企业的深度对接。[8]

首先,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需要进行深化改革。这包括调研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了解行业需求趋势和技术要求,根据调研结果设置合适的专业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在融合各个专业时,学校需要派遣调研人员到企业中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和招聘要求,使学校内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就业需求相符。[9]综上所述,专业课程的建设融合需要同时考虑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的需求。学校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专业设置情况,建立起符合行业需求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产教融合的目标。专业设置融合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学校将首期的调研资料应用到专业设置过程中,并取得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的专业设置建议。接下来,企业层面则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行业人才要求,提供专业设置融合方面的建议。高校可将两方面的建议相结合,动态调整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随后,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努力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在课程设置融合的过程中,根据现有教育资源和以企业的职业技能要求为参考,整合现有课程内容,并细化出具体的教学项目。[10]专业课程建设的融合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课程建设融合示意图

(三)设计个性化信息安全教学形式

为了应对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繁杂性和学生难以接受所有理论知识的问题,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可以设计一种个性化的信息安全理论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

“1+X”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可以将网络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等职业技能证书作为阶段性教学目标,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考取证书来衡量其熟练程度,并与学历证书相结合,以此来决定学生的毕业情况。

在新型教学形式下,可以将信息安全教学课程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课程,用于教授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第二类是模块课程,训练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第三类是个性化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设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专业技能。为了保证个性化信息安全教学形式的有效实施,需要融合需求侧的结构要素,并开展创新特色化课程。在人才培养期间,学生将体验从学生到学徒再到员工的转变过程,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四)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在引入产教融合理念进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后,实践教学部分变得十分重要。为此,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科学、全面地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来负责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并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学校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有效沟通,学校与企业建立一致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统筹规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工作。双方需进行深入交流,监督巡视双方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以此调整实践环境和时间来创新教学方案。

为了落实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指导中心来监督学生实践训练的完成情况。在建立学生实践指导中心时,可以参考网状管理结构逐级划分管理层。最上级的指导中心负责发布高校信息,在交流网站上与缺乏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企业进行对接,并通过网络协同来部署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工作。最底层的指导中心是学生实践指导中心,负责审核和检查学生实训基地,并将所需的实践岗位信息汇总发布,形成互通的实践资源,完成人才培养实践创新。

除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在校外进行实践教学。高校可将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初级技能的学生安排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学生根据实习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在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后,为保障教学时间环节的总课时数,可将创新实验和實训实战的教学比重增加到60%。从产教融合的理念出发,高校应充分考虑到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多样化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机制,并且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在实践和项目中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表现的考核,发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并据此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和培训,确保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实效性。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高新技术普遍应用,人们面临的信息泄露风险越来越严重。尤其对于企业而言,信息风险可能会对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时就需要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介入。由于当前产教融合还未充分应用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在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系列操作措施,包括改进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专业课程、设计个性化教学形式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以期通过这些举措,提高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闫桂勋,王超.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科技中國,2022(10):54-59.

[2] 梁本来,余姜德,冷令.基于1+X证书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2(5):170-172.

[3] 宋晓峰,韩鹍,倪林,等.学科竞赛和专业认证联合驱动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2(4):1-4.

[4] 田俊峰,何欣枫,刘凡鸣,等.两大课堂互动互融的信息安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23-29.

[5] 张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网络安全训练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1(35):41-43.

[6] 杨美红,赵大伟.基于科教融合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1(35):150-153,157.

[7] 王秀英.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27):214-216.

[8] 杨晔.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21(6):6-8.

[9] 赵鹏程,刘紫静,于涛,等.新工科背景下核安全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21(3):41-43.

[10] 张路桥,李飞,王祖俪,等.多方合作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合于地方高校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1(4):163-166.

基金项目: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基于产业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信息安全类专业为例”(2022ZD0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