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2023-03-28赵伟王为娟

理论观察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新时代

赵伟 王为娟

摘 要:人的需要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深刻剖析,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意蕴深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这一理论有着高度耦合性,在新时代条件下彰显了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从领导力量、保障制度、思维方式、精神世界等多个维度出发,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树立起正确的政府思维和市场思维,持续丰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引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

中图分类号:D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1 — 0005 — 05

在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跨步迈进的光辉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已成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明乎此,探究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价值意蕴,把握其本质,准确理解这一理论与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在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道上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涉及经济、政治、哲学、社会、生态、宗教、军事、国家与法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在马克思所著的卷帙浩繁的文本中,没有哪一部著作是专门研究人的需要的。但是,关于人的需要的思考却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历程的一条红线。仔细梳理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前提、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与满足途径都做出了颇具独创性的分析。

(一)揭示了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前提

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探索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大多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探

讨人的问题,到了中世纪,神学占据主导地位,人把对自身的研究扭曲为对作为自身异化的上帝的研究,直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才重新开始了对

人本身的探索,但是这一时期,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唯心主义者所研究的人都是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只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人的观念或自我

意识的“抽象的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1]费尔巴哈将目光放在了“感性的人”身上,但是他脱离了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以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仅仅指向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此费尔巴哈这里的人同样是有缺陷的。马克思弥补了这一缺陷,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并且“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论述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前提。“现实的人”的提出是马克思在构筑人的需要理论这一漫长的思想之旅中建立起的第一块界碑。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即生存于现实的自然世界中有血有肉的生物体而非存在于意识中的“抽象的人”,这一点与费尔巴哈的观点基本一致;其次,“现实的人”一定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物,人要想生存必须进行生产活动,而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便是社会关系最初的形式;最后,“现实的人”还具有世界历史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普遍多样,这就打破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人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的人。

(二)阐明了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是从唯物史观出发来分析人的需要的,与其他用整本著作系统集中阐述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散见于其多部著作中,但这种出场方式并不影响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理论,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特征。

1.客观性

从本质上讲,人的需要是客观的。首先,需要的主体是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而非以意识为基础的“抽象的人”。其次,需要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前提也是目的,并不会由于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人的需要还产生于人同周围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人同周围世界普遍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需要,这种联系的良性发展取决于需要被满足与否。最后,需要的内容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想要获得生命的延续,自然就要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而物质和精神都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具有客观必然性。

2.实践性

马克思指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4]在马克思看来,人因满足保持肉体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生产实践活动对人的需要的形成和满足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需要也随着实践交往的开展和扩大而不断发展升级。同时,人的需要的实践性特征也体现在生产决定消费上,社会生产同时决定了需要的满足程度。总之,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状况决定了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和满足,人的需要也会影响生产实践的发展方向。

3.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认为,“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5]“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6]这是因为,首先,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伴随人类始终,产生于人同周围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需要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展现出不同的内容和不同层次的要求。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人的需要,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带有明显的社会烙印。处于社会中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他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即个人需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次,人的需求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可能超越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简言之,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升级更新,需要不可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层次性

需要不仅仅是一个“范畴”或“概念”,它更表现为由不同层次的需要所构成的体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需要体系与之对应。最初,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期,人的需要多以生存为导向,主要以物质需要为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不仅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更加丰富和细化,而且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其中也包括了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要。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新的需求又会接着产生。因此,人的需要表现为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作为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能力、品格、潜能等,彻底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将人的需要体系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三)剖析了人的需要的满足途径

1.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一种手段。”[7]劳动是人的一种本性,既是人的需要,也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人是自然存在物,这就决定了人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材料,但又不能仅靠从自然中获得的现成物品来满足自身所有的需要,而要通过自己的有用劳动去改造现有的物质资料来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哪怕是原始社会中的野蛮人,也需要通过捕鱼、打猎等简单劳动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人类繁衍至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迭、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延续等等都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人在劳动中也催生出新的需要,如此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最终在劳动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生产过程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条件

“生产”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对象。生产过程一般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8]从现实的条件和情况来看,无论何种社会形态,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必须依靠多个人或者社会合力共同完成,所以生产过程不仅是满足人的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现实条件,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历经整个生产过程的通力合作,人们不仅创造并且享受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各种社会产品,还产生了各种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共同体”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场域

馬克思在向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理想蓝图的同时,也批判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认为人类迄今所经历的社会形态都只是满足了特定历史阶段、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共同体中的人的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人的需要不断升级更新,原有的共同体日益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但是,无论是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共同体,还是基于道德价值抑或宗教信仰的充满空想色彩的共同体,都是满足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各种需要的载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9]马克思指明了人类的最终解放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生存发展最理想的状态。从社会形态来看,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生活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中,人的需要在这里得到了真正满足。换言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满足始终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实现场域。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在耦合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具有高度耦合性,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赋予其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其生存发展的前提和目的都是围绕“需要”展开的,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劳动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0]唯物史观也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自然也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理应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彰显的主体始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显而易见,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强调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11]七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军事、外交、国防领域,还是在文化、体育、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和衷共济,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美好生活”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

(二)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彰显了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明显的比较特征,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终点,永远呈现为一个动态持续的进程。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论断,揭示了实践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会不断催生新的需要,这体现了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和发展性。从横向上来说,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指个人层面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包括国家与民族层面的“中国梦”需要。从纵向上来看,在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渴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要,以往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软需求”逐渐上升为刚需。人民不仅在民主法制、文化文艺、公平正义、环境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在发掘自身潜能、发挥个人优势、展现个人魅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这种变化在马克思划分出的人的需要的层次范围的基础上,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细化,体现出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发展性。追根溯源,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以新的时代价值。我们必须坚持在共同参与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大力培育文化自信,在文化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新时代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美好生活需要依靠人民的劳动来满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生活品质、丰盈生命底色、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持续,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手段即人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手段,也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表现,在劳动这一真正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不但满足了个人的需要也使自身得到了发展,这时人便成为人自身。换言之,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是目的本身。马克思还指出,在未来理想社会中,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可见,只有人类的劳动活动,才能从根本上全面保障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提升人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新时代新征程,如何理解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成就人民的美好生活,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就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重要论断引发亿万同胞共鸣。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劳动逐步实现了自身的需要,也通过劳动满足了他人的需要,劳动本身就表现为一种幸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要努力奋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同心同向同行。

三、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享受到了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也获得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但是,当前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获得满足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亟需解决的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树立正确的政府思维与市场思维,不断丰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坚守初心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之所以能够冲破黑暗迎来曙光,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政权,从此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了盼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勇于奋斗的中国人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至此,中国人民对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期待。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在党的带领下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言以弊之,中国共产党以其不惧困难、不畏牺牲的恒心和毅力始终是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带领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美好生活也就变成了镜花水月。

(二)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福利状态的发展性角度看,我们能够想象到的美好生活有两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即是无产阶级所期望的免予匮乏的生存状态;第二层次是人的社会机会呈最大化获得形态,发展潜能被持续挖掘。”[12]这是现今国家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所能提供给民众的理想的福利状态。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构建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和模式以及反映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也覆盖到社会中的广大平民,但是从根本上看,这只是出于安抚民众的策略考虑,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营造一个相对和谐安全的社会假象以维护和延续其统治地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同于西方国家人口基数小、人口密度低、国土面积狭小,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密度较高且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可能行得通,中国必须构建符合自身国情社情、根本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表现为构建更加系统稳定的包含教育、住房、健康、保险、救助、补贴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公民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建立包括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在内的从政府主导型转向社会合作型、从风险治理型转向创造美好生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树立正确的政府思维与市场思维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求市場承担起资源配置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合理调节以最大程度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这就要树立起正确的政府思维与市场思维,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一,必须坚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仔细梳理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若干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不难发现,每一次危机过后,就会有一种经济理论被批判甚至推翻,然后新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而争论的焦点无外乎在经济社会中,市场与政府的权限如何划分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应该强调市场的万能性,将政府的权力降到最低限度;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以政府调配为导向弱化市场效能。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割裂了政府与市场间的有机联系。其实,市场与政府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手段,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应相互结合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张力,将自由灵活的市场与高效有力的政府有机统一起来。其二,要充分重视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过程中必须高扬起企业家精神。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冒险、合作、诚信,兼具家国情怀并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新时代的优秀企业家应该具备上述精神品格,这是中国企业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为自身利益而罔顾国家人民意愿的资本家在精神层面的本质区别。

(四)不断丰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程度,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上,更表现在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民众的思想道德觉悟水平上。也就是说,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够在更深层面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构建和重塑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一,必须深化理论创新,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开创新境界、取得新胜利、迈向新高度,同时不断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第二,必须优化宣传传播方式,尤其注重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后真相时代”的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主观真相”、“人造真相”和“未知真相”层出不穷、真伪莫辨,面对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案例俯拾即是的情形,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与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渗透做坚决斗争,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构建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第三,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日常习惯,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同时彻底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離的个人主义、极端主义和享乐主义,构筑起展现民族团结奋斗拼搏的精神高地,铸就融入民族灵魂与人民血脉的精神家园。

〔参 考 文 献〕

[1][2][3][7][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501,162,724,571.

[4][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514.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345.

[1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12]王治东,陈学明.美好生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1.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新时代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