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业务的发展研究

2023-03-27游雅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乡村振兴

游雅娟

摘 要: 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接续是我国继续支持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工作重点。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基础。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金融服务一直是我国农村脱贫发展的短板。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已成为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社会责任。贵阳银行作为全国较早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取得不俗的扶贫成效。本文以贵阳银行为例,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业务升级过程中的特色与问题所在,并给出积极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11

自2013年将实现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目标以来,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农户增收的工作取得瞩目成效。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金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起步较晚,满足扶贫需求的金融产品长期匮乏,金融服务一直是我国农村脱贫发展的短板。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扶贫工作中的生力军,创新金融扶贫产品与服务已成为其担负的主要社会责任。我国占地面积广阔、地貌环境复杂,特别是位于西南部高原山地的贵州省,受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交通条件等多重致贫因素的影响,成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作为根植于本土、服务于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业务开展早、成效明显。在配合贵州省“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中,适时完成本行金融精准扶贫业务形式与内容的升级,顺利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接续。下面将以贵阳银行为例,就城市商业银行有效带动地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效应进行相关分析。

1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立足本地的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的贵阳银行依托贵州省、贵阳市良好的区域环境,自2016年起,配合贵州省“大扶贫”战略的推进,以农村金融服务站为中心,通过实施以产业扶貧模式为主导的金融精准扶贫计划,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以产业发展带动本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为贵州省剩余493万贫困人口的如期脱贫提供了金融资金支持,扶贫成效卓越。

1.1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开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参与主体的金融扶贫模式主要有四种:政府主导型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机构主导型扶贫模式、产业金融扶贫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参与主体均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贫困户。自2017年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导向,该行涉农贷款总额从2017年的489.8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60.11亿元,占本行全部贷款的比重年均高达44%,为本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了稳定的金融资金支持。其中,为了有效发挥金融加速脱贫能效,贵阳银行通过直接支持、个人、产业、项目等多途径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来带动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本文将在上述两类贷款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该行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特点。

如图1所示,贵阳银行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随着该行涉农贷款总额的逐年递增基本呈现出增长趋势。一方面,贵阳银行从2016年开始积极探索差异化精准扶贫的新路径,配合贵州省《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先后出台了《2016年贵州省扶贫资金承接营销指引》《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普惠行动计划”指导意见》等金融扶贫方案。最终,选取产业扶贫模式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向,以“金融+扶贫”为导向,突出对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精准扶贫信贷投放,通过5229家农村金融服务站,2017-2018年两年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224.12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8.39%。2019年以来,贵阳银行围绕贵州省十二大山地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通过“基层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向涉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直接投放绿色产业扶贫贷款、引进项目资金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的升级,实现了金融资金与脱贫攻坚产业链的深入融合发展。加之,贵阳银行着手进行农金服务点工作效率的提升改造,将其数量优化为2966家,故2019-2021年三年间,涉农贷款的增速反而逐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6.24%、13.93%和9.86%。

另一方面,贵阳银行为了实现产业扶贫模式下信贷资金的精准投放,创新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助力贵州省脱贫攻坚任务。该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在2017年增幅最为明显,共增长了111.6亿元。从2018年起,贵阳银行连续三年从个人精准、产业精准、项目精准分项年均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该贷款,为全省低收入户的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由于贵阳银行从2019年新增普通公路贷款项目,促使“组组通”项目贷款的累计发放量从2018年的89.62亿元增至2019年的145.71亿元,这是2019年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2018-2019年两年间贵州省实现了249.17万贫困人口脱贫,进入2020年以后,为了帮扶最后的30.83万贫困人口,贵阳银行以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为主的项目精准扶贫贷款的支出为151.80亿元,比2019年下降了53.4亿元,这是该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回落到202.54亿元的主要因素。随着贵州省最后33个贫困县的全部脱贫,从2021年起,贵阳银行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转化为乡村振兴贷款,通过优化农金服务点、降低农户金融支付成本、创新普惠涉农信贷产品等业务升级,加大对乡村振兴新发展的信贷投入,促使乡村振兴贷款金额上升至296.16亿元,远高于涉农贷款增速,有效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对接。

1.2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效应分析

实现金融扶贫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精准”,贵阳银行基于长期服务本土农村的经验和全覆盖的网点下沉优势,始终把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作为信贷资金精准投放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助力脱贫致富成效显著。下面将对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业务在持续推进与发展中的不同投向效应进行分析。

由表1可知,贵阳银行从制定大扶贫战略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农村金融服务与渠道建设作为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首先,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整合扶贫项目产业链各方资源来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贵阳银行自2017年把产业扶贫模式作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心以来,针对贵州省各贫困县不同的生态农业特色,在引入2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的基础上,通过“龙头公司+基地+农户”“银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投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仅2018-2020年三年间累计投放扶贫产业子基金(包括绿色产业)370.11亿元,有效带动当地6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有效地释放贫困人口的潜在生产力,扶贫成效突出。

其次,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更好地承接来自外部地区的市场资源,得以提升贫困地区生产力。因此,贵阳银行从2017年持续对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项目提供精准金融资金支持。2017-2019年三年间累计发放“组组通”及普通公路贷款145.99亿元,帮助贵州省全境建设乡村公路80720公里,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解决了当地辣椒、蔬菜、水果、生态家禽等山地特色产品销售运输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补足物流运输等流通环节的短板,通过全产业链条的优化以带动贵阳银行供应链金融扶贫模式的良性发展。

再次,贵阳银行自2016年开始推行金融精准扶贫“普惠行动计划”以来,从多维度入手推动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渠道建设,通过扩大自身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覆盖面来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获取性,从而达到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直接作用。一方面,贵阳银行从2017年根据扶贫需要通过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项目资金的投放力度,顺利完成5229家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建设,形成覆盖全省近50个贫困县的有效金融联动网点;另一方面,贵阳银行积极建设“线上+线下”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针对贫困户推出“爽农贷”和“爽农存”两大类共12种扶贫金融产品,既通过全覆盖的农金站为贫困户提供助农取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社保缴交等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又依托农村电商为贫困户提供现代化物流和商品信息交易服务,以“农村电商+农村金融”“政务服务+农村金融”等普惠金融模式,降低了贫困户的金融交易成本同时提升了便民金融服务获得感。

此外,贵阳银行在不断探索创新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过程中,持续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工作。从2017年对农金站负责人开展定点帮扶培训到2021年的金融人才下沉,该行通过结对帮扶对贫困县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既实现了贫困户的有效增收脱贫又帮助当地农户提升了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了扶贫信贷资金的“滴灌效应”。

2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特色与问题分析

2.1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特色

贵阳银行近年来在本土农村扶贫金融市场的优势突出,特别是积极探索的“扶贫再贷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联贷模式更是特色所在。扶贫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引导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投放低成本长期涉农信贷资金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贵州中心支行在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方面,探索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匹配自有资金”的金融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再贷款在 66 个贫困县、16 个深度贫困县的全覆盖,再贷款政策效果显著提升。贵阳银行自2016年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资金向“三农”倾斜以来,截至2020年末累计申请扶贫再贷款16.6亿元,通过杠杆作用带动本行202.54亿元精准扶贫贷款的发放,有效帮助本省近900万贫困人口的顺利脱贫,放大了金融政策实施效果,有效提升了金融信贷资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质效,履行了社会责任。

2.2 贵阳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进入2021后扶贫时代,贵阳银行将乡村振兴纳入本行“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绿色金融支持中,依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1) 单一化的产业扶贫模式导致信贷质量恶化。

贵阳银行把“金融支持产业、产业带动扶贫”作为核心原则,依托全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站,通过驻村结对帮扶可以精准地把控扶贫信贷的对象、需求规模,以产业扶贫模式为核心有效带动贫困县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实现双脱贫。但贵阳银行2018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35%,远低于贵州省银行业的平均水平;自2019年加大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投放量以来,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2021年末上升至1.45%,远高于本省1.29%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產业扶贫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向具有行业优势的龙头企业、农投公司或村集体合作社发放贷款带动周边贫困户的就业以实现脱贫致富。一方面,产业扶贫涉及单个项目金额巨大,主要依赖于龙头企业等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为了短期内实现脱贫速度,贵阳银行又通过简化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优先确保扶贫项目贷款的审查审批与发放,加之扶贫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必然导致扶贫信贷风险管控的全面性、审慎性不足,信用风险加大。

(2) 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数智化”转型不足。

由于普惠扶贫模式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受众群体具有普遍性,扶贫缺乏精确度。因此,贵阳银行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侧重于基础金融设施与渠道建设。截至2021年,不论是农村金融服务站“金融+社保”功能的升级优化,还是“扶贫金融+政务服务”模式的探索,包括围绕“爽农贷”“爽农存”系列产品的品牌打造与创新,仍是以提升小额取款、便民缴费、社保缴交、余额查询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可得性为主。而贵阳银行从2018年通过互联网终端、手机银行、IPAD等服务渠道创新的“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的线上线下模式,也仅限于拓宽帮扶贫困县初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金融科技在渠道拓展、场景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业务价值并不高,数智化转型不足。

(3) 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缺乏专业性。

持续的教育投入可以提升人力资本,有助于金融脱贫工作的开展。贵阳银行自2016年以来一直把交通基础设施、县域医疗与教育项目作为基础设施扶贫的重点,但教育精准扶贫始终以推进惠民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为目标。该行2019年推出的“教育助力贷”是为了解决贵州省因学致贫的问题;而以农村金融服务站为窗口,通过金融夜校、上门拜访、现场宣传会等多形式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以普及反洗钱、反电信诈骗、账户安全管理等日常金融知识与法律常识为内容,以提升农户金融服务得利性、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为主旨。由于贵阳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始终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很难培养并扶持新型职业农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创业就业,阻碍了产业扶贫模式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到“后扶贫时代”造血式扶贫的升级转换。

3 推助金融精准扶贫升级的对策分析

基于贵阳银行已经把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贵阳银行应充分发挥作为本地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通过驻村帮扶的下沉工作人员对乡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测评,一方面,依托农金服务点助推涉农龙头企业、农投公司的信用信息共享,将涉农企业信息通过接口方式录入“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引入“政策性担保机制”“风险补偿基金”“商业保险”等方式,以降低直接贷款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广东省“青春贷”“红茶贷”的先进扶贫经验,借助已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通过“PC端+手机App”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贫困户个人征信信息数据库,以“信息采集+信用評分+信用培植”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信用与扶贫信贷的联动,培育乡村信用环境,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信用保障。

3.2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打造乡村数智化服务与管理平台

贵阳银行应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把优化数据与科技的基础架构作为重点投入。一是结合贵州省“一县一业”特色产业规划,下沉农村地区零售金融服务,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爽农诚易贷”系列品牌的网络融资产品,实现与“三农”群体新扶贫资金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在与本土同业金融机构交流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宜农科技合作,通过“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的推广扩展自身场景产品内容,深化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乡村振兴服务新模式的发展。三是通过优化调整农金服务点的布局结构,一方面实现“金融+社保”功能一体化的网络建设,保证社保业务与金融服务在乡村的深度全覆盖;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数智乡村、数智产业和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实现普惠金融模式的升级优化。

3.3 强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探索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支持体系

一方面,贵阳银行应该继续通过全覆盖的2892家农金服务点加大对金融扶贫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强化关于仓储物流、农产品深加工、金融基础知识等专业技能的宣讲培训,以提升脱贫群体的基本素质水平,以更好地实现“造血式”自我扶贫的转变。另一方面,贵阳银行应该坚持人才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通过持续优化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在精准扶贫项目设计、吸纳劳工等方面吸引返乡创业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就业创业,通过培育与扶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方式充分激发农村群体的内生劳动力,以实现脱贫户的持续稳定增收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宁.金融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7128.

[2]王裔红.贵州省A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

[3]娄飞鹏.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建议[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04):912.

[4]吴磊.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1,(10):7984.

[5]段中林.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22.

[6]贵阳银行2017-2021年年度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EB/OL].https://www.bankgy.cn/.

[7]贵州省2018-2022年金融运行报告[EB/OL].http://guiyang.pbc.gov.cn/guiyang/.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湖北省生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