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进化论视角下零翻译的必要性分析

2023-03-27袁森陈琛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袁森 陈琛

摘 要: 二十多年前邱懋如提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并引入了“零翻译”的技巧,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译界专家学者们的思考和讨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可译性”和“不可译”的讨论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从文化进化论(Cultural Evolutionism)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方向,将翻译置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究“零翻译”这一技巧存在的理据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文化进化论;文化全球化;零翻译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31

0 引言

理查德(Richard)认为翻译“极有可能是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活动”(刘卫东,2001)。翻译的确是复杂且困难的,但造成这种困难不只是因为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因为不同的语言所属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笔者认为,翻译是在“解构主义”之后的“文化重新建构”。包括译者在内,专家和学者们的翻译观决定了其研究方向,也决定了他们对翻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那么翻译究竟是什么?语言的翻译和文化的交流之间有何关联?

2011年,“中译外”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外译中”(刘云虹,许钧,2016)。2012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成了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随后译界对其作品展开了一系列的翻译。在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翻译应如何取舍?在英语作为“世界语”的前提下,汉语应如何摆脱自我殖民性、提高话语权?本文将从文化进化论的角度下探讨零翻译技巧的极大优越感。

1 文化、语言及文化进化论

文化是一个绝对辽阔的领域,历年来各国学者们都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首次提出了一个较为经典的文化概念,他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1871)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董南男,2013)”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覆盖层面非常广阔。据西班牙学者斯蒂芬· 达尔(Stephan Dahl)在其報告中所阐述的,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次,深层指的是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基本判断;而表层则指的是语言层次(刘卫东,200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中最为核心的成分。语言的存活有赖于文化的支撑,而脱离文化谈语言只是一片空虚。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手段之一,也无疑成为文化之间的摩擦和碰撞。那么历来一些中外学者费尽心思钻研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和“文字和文化翻译”的划分便有了充分的依据。

文化进化论的提出有其历史因素,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而得以发展。早期的学者们提出了古典文化进化论。他们认为整个世界的文化同人类的演进一样,具有同样的组织性和规律性,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推进的。尽管不同地区的环境不同,但在物质水平、风俗习惯等方面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同时,刘卫东在《文化层次翻译观》一文中也指出,“随着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世界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还存在着文化,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的。(刘卫东,2001)”因此可以说,“文化全球化”尽管过程缓慢,但却是潮流所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红楼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越来越被外国爱好者接纳和研究,如今已译入30多种语言。

尽管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曾一度被文化相对论所批判。但是这一理论的确为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同语言之间,甚至不同文化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互通性,而不同语言之间是否具有“可译性”的问题也不攻自破。

2 翻译基本问题探究

翻译是什么?

翻译自然是语言的桥梁。人们默认的翻译指的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转换的工作;但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说,在同一种语言内、不同方言之间的信息转换以及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字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也属于翻译。当然,这一问题早已得到解决。雅各布逊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将翻译分成了三个方面: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赵明,王慧娟,吕淑文,2005)。

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德超博士曾做了题为《翻译定义新究:从亚洲视角看翻译》的公开报告。讲座伊始,李德超提出的问题——“翻译如何定义”便引发了大家的深思。李首先从欧洲词源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解释。李指出“translation”一词可追溯到古拉丁词“translatio”,意指“改变物的位置,将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地”或“将财产或权利从一人转移给另一人”(李德超,2022)。如今“翻译”一词可以理解为“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仍然保留了源语中“迁移”“跨越”等的含义。

随后,李德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释义:不同语言内等效文本材料的转移与替换。李还指出,图里(Toury)提出翻译不只是发生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文本内容的转换,更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这种观点丰富了翻译的内涵,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李德超,2022)。

那么,翻译作为语言沟通与交流的手段,其目的究竟是为了“求同”还是“存异”?笔者的答案当然是“存异”。俗话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本着以“译”存“异”的原则,不同语言之间,甚至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

翻译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的,尽管很多经验不足的译者往往将翻译实践的完成先于翻译理论的定位,但这种翻译实践终究是在某一翻译策略或者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使不然,翻译也绝不是胡来乱来的,总要有所依据,有所承载。东西方的翻译理论之所以存在差异,可能与译者们的翻译实践有关。毕竟“一千个译者就有一千个理论依据”。之所以这么说绝对不是因为翻译没有标准可言。历来国内外学者把“忠实”和“通顺”当作翻译的基本标准和原则。但在不同的人眼中“忠实”和“通顺”是没有标准的。以贾影在《“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一文中提到的例句为例:“I noticed that you used “walked” in the park instead of “walk” just now, but it can not be true.(贾影,2002)”不同的译者观点不同。有人将其译为“我注意到你刚才用了过去时而不是现在时,但这根本不可能”;又有人将该句译为“我注意到你刚才说昨天去公园散步而不是今天,但这根本不可能。(贾影,2002)”前者遗漏了“走”的含义,后者添加了“昨天、今天”的概念,都视为不妥。这也是贾影认为语言之间存在“不可通约性”的原因。笔者也无法准确翻译。但尽管“汉语中没有时态变化”(贾影,2002),但却可以通过“ 着zhe 、 了le 、 过ɡuò 、 仍rénɡ 、 还hái 、 已yǐ 、 未wèi ”等字词来表达事件发生的时间性和顺序性。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不同文化之间尽管有差异,但其发展历程总是相似的。从文化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英汉之间的差异是可以化解的。

3 零翻译的必要性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天然差异是事实,毋庸置疑。但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语言差异将会呈逐渐缩小的趋势,零翻译将“众望所归”。本节将列举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这一趋势的合理性。

贾影在上述文章中探讨了北京故宫牌匾上的题字“无为”的翻译。“无为”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思想,是老子对古代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是希望君主“顺天时,遂民意”(百度百科)。贾影指出导游随口将“无为”译为“do nothing”,这显然是不对的。经查阅,有道翻译的译文是“inaction”;DeepL的譯文是“do noting”“laissez-faire”“effortlessness”和 “the Daoist doctrine of inaction”;百度翻译的译文是“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由此可见,尽管这种中国特色的哲学境界承载了包括经济、社会等因素在内的内容,但却是能够与西方文化对话的。2002年《凤凰周刊》第33期曾刊载文章《中国给了我“天使般的行文”》,其作者是英国人克里斯(Chris)(克里斯,2002,转引自《CATTI指定二级笔译教材》)。克里斯描写了自己如何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汉语的过程以及介绍了自己追随老庄、拓荒隐居的故事。除此之外,克里斯还在文章中提到了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和阿瑟·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前者将中国部分唐诗译成英文,取名Cathay(《中国》也译为《华夏》);后者是英国汉学家,译作包括《论语》和《猴子》(节选自《西游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自有其道理可言,能够吸引克里斯这样的外国友人也体现了其魅力所在。同时,这一现象在文学界绝不是个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文化全球化的一个基本趋势。而对于贾影所提到的“中国人既希望个人能够有所作为,对社会国家做出贡献,但又同时追求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境界,这种独特的心态在西方文化中是很难找到的,对于西方人来说也是无法理解和不能接受的,(贾影,2002)”这便是最好的反驳,文化的“不可通约性”也成了无稽之谈。那么,继续回到翻译的问题讨论中来,既然老庄的“无为”之学是可以被国内外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何不直接以“零翻译+注释”的方式译为“Wu Wei(the Daoist doctrine of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于是“任何所谓‘不可译’难题都可以通过解释而得以解决,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译文较为拖沓冗赘。(赵明,王慧娟,吕淑文,2005)”

4 结论

作为译者,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的趋势,也应该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零翻译在这一潮流之下应运而生,为我们解决一些翻译基本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加适用、新颖的技巧来推动翻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南男.文化进化论思想探析,黑龙江大学,2013.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402&filename=1013237116.nh.

[2]龚晓斌.“零翻译”的文化反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8184. doi:10.19563/j.cnki.sdzs.2008.05.020.

[3]贾影.“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 中国翻译,2002,(04).

[4]克里斯.中国给了我“天使般的行文”. 凤凰周刊,2002,(33).

[5]李丹.零翻譯可安身于移译——兼与彭利元教授商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05):120127.

[6]李丹,黄忠廉.零翻译类型考.山东外语教学,2012,(02):9397.doi:10.16482/j.sdwy371026.2012.02.018.

[7]梁新彧.探讨零翻译词对汉语语言与文化的影响. 汉字文化,2019,(24):118+120.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9.24.063.

[8]刘明东.零翻译漫谈.中国科技翻译,2002,(01):2932. doi:10.16024/j.cnki.issn10020489.2002.01.009.

[9]刘卫东.文化层次翻译观.中国科技翻译,2001,(04):4650. doi:10.16024/j.cnki.issn10020489.2001.04.015.

[10]刘云虹 & 许钧.如何把握翻译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创造性?——关于翻译本质的对谈. 中国外语,2016,(01),95100. doi: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16.01.013.

[11]彭利元.零翻译非翻译——兼与译界同仁商榷. 中国翻译,2017,(05):8691.

[12]彭石玉,周丹.网络热词的零翻译策略.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1):124127. doi:10.13914/j.cnki.cn431453/z.2020.01.020.

[13]赵明,王慧娟,吕淑文.关于零翻译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25130.

[14]周舒婷.咒语的影视翻译技巧探究——以 “急急如律令”为例.海外英语,2022,(07):4648+50.

[15]朱纯深,张峻峰.“不折腾”的不翻译:零翻译、陌生化与话语解释权.中国翻译,2011,(0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