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坊在医科院校翻译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23-03-27张文龙张天铸
张文龙 张天铸
摘 要: 翻译工作坊能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翻译项目当中。医学院校翻译专业若要培养出具有熟练翻译技能且兼备医学基础知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需要找到一条有别于以教师为主的翻译教学模式。为探索翻译工作坊在医学院校翻译专业课程中的可行性,在贵州医科大学翻译专业本科三年级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取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以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摘要翻译为依托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比两班的前测和后测成绩,结果表明翻译工作坊这一模式能突破传统翻译教学的局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激发其翻译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医学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28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翻译工作坊课程。最早设立翻译系的香港中文大学规定,把英汉翻译工作坊/汉英翻译工作坊设为翻译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必修科目。华东师范大学翻译教学团队改变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将翻译工作坊引入本科汉译英课程,提倡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同济大学在MTI翻译工作坊课程中打造“项目+技术”二轮驱动特色翻译教学,培养复合型高质量翻译人才。
随着国内外医学交流愈趋频繁,医学英语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无法针对医学翻译的专业性实施教学,容易出现翻译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因此,本文将翻译工作坊模式引入贵州医科大学翻译专业三年级医学文献翻译课程,探讨医学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 翻译工作坊概述及特点
“工作坊”一词是从国外翻译而来,最初为美国劳伦斯·哈普林 (Lawrence Harplin)引入到城市方案中,其实质是人们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学习与交流。保罗·恩格尔 (Paul Engle)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将“工作坊”引入翻译教学中,创建了翻译工作坊。有学者将“翻译工作坊”视为论坛,译者可以在这里一起合作探讨翻译活动。对此,学者李明也在其著作《翻译工作坊(汉译英)》中赞同此观点,并将其定义为:不同译者聚集在一起,将翻译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讨论最后得出成员都认可的译文活动。随着翻译教学界对翻译过程的不断重视,许多高校都纷纷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立“翻译工作坊”。就其教学方式而言,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负责布置翻译项目以及任务,学生不断通过各种项目翻译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并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特点为:(1)重实践。学生通过翻译工作坊大规模练习,从而了解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转换过程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将真实的翻译项目引入翻译工作坊,并且在教学中模拟真实项目的要求和规定来训练学生,让学生经历译前、译中和译后完整翻译流程,在实践中学习翻译理论,磨炼翻译技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的结果对比翻译教学模式不同,翻译工作坊采取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到整个翻译流程当中,在做中学、从学中做,帮助其在翻译过程中解决问题。(3)学习和考核方式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小组团队合作、相互交流讨论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考核可以采用课堂展示、翻译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方式。
截至到2022年9月,知网有关翻译工作坊的探讨共有540篇。其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在高职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应用。二是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三是MTI 翻译教学。然而,以“翻译工作坊”和“医学”的研究(仅6篇)相对较少,且其中主要对象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据此,本文运用翻译工作坊模式来指导医学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医学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翻译工作坊模式在其教学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该课程教学模式提供更新颖的教学依据以及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试的方法探索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升医学院校翻译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帮助学生认知多种基本的医学文体语言特征、熟悉不同体裁的医学文献和应用文体、强化翻译理论和技巧以及提升医学文献摘要的翻译能力。
2.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针对贵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翻译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甲、乙班各32人,共64人),随机抽取翻译17甲班为对照班(传统教学),翻译17乙班为实验班(翻译工作坊教学)。我院教学团队将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引入“医学文献翻译”课程,共计36学时。两班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课时和进度均相同。
2.3 研究步骤
为探索翻译工作坊对医学院校翻译专业教学的作用,本研究在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教师先通过PPT在课堂上介绍翻译材料背景知识,文体风格等,并在每个单元结束前布置约500字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翻译作业(翻译材料主要选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中文摘要部分,材料内容和实验班相同);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后,教师先逐一批改,然后挑选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点评。实验班采用翻译工作坊模式进行教学,其包含譯前准备、译中实操和译后总结三个环节(如图1)。
2.3.1 译前准备
准备环节分为翻译材料选择、小组成员分工和翻译文本分析。翻译材料主要选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中文摘要部分,教师结合大纲要求、学生语言能力和医学知识储备,采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翻译方法和策略,并配有鲜活丰富和贴近真实医疗场景的例句供学生学习体会,所选文章涵盖现代医学体系各个分科,各主题翻译材料字数约500-600字。教师将每个班分为5组,其中项目经理1名,排版人员1名,译员4名,审校2名。教师先在课堂上统一讲解翻译材料背景知识,指导各小组分析文本风格,提出翻译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在真实的翻译工作场景下,许多翻译的稿件往往是以电子文本或图片的形式传递到译员手中,为模拟真实项目,教师会以PDF格式或者图片格式将原文档下发给项目经理。排版人员使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转换成可编辑的电子文稿后,项目经理使用YiCAT在线翻译管理平台新建项目,把项目分配给译员和审校。
2.3.2 译中實操
译员和审校在YiCAT领取任务后,可根据小组安排实现先译后审或译审同步。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记录下翻译策略和遇到的困难,运用YiCAT平台质量保证功能,自我核查并修改译文初稿中存在的低级错误。审校需要检查初稿中搭配是否准确、上下文是否有逻辑漏洞、术语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存在机器翻译痕迹等。翻译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从时间和翻译质量两个方面对项目进行监控,和指导教师保持及时、有效沟通,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2.3.3 译后总结
各组项目经理依次在课堂上介绍本次项目基本流程,对译文最终稿进行自我评析,介绍翻译策略和方法,分享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收获的心得。其他组员可以对展示组的译文提出建议,相互交流翻译中的心得。教师会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医学文献摘要翻译特点,适时传授医学文献摘要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还会对该组译文进行点评,指出各小组在项目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翻译热情。最后由各小组撰写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评分占比为:小组自评占3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分占40%。
3 项目结果分析
3.1 翻译成绩测试对比
为评估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翻译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成效,笔者在开课初期和结课时分别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前测与后测。测试内容为约500字的人文医学类英汉语篇翻译,难度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翻译水平,时间为60分钟,评分标准由教学团队拟定。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前测数据显示,两班的平均分值十分接近。对照班75%学生处于70-89 分段(中等及良好水平),25%的学生处于60-69分段(及格水平);实验班69%学生处于70-89 分段(中等及良好水平),31%的学生处于60-69分段(及格水平);两班均无优秀水平分段学生。数据总体表明两班的学生成绩有一定的离散程度,翻译能力略有差异,且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分布略低于对照班。
表1的后测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的翻译工作坊课程教学后。对照班,平均成绩提高不到2分,且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基本不变,甚至有4人成绩滑落到了中等水平。而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和高分分布情况较前测都有了明显变化。平均成绩提高了5分左右。优秀率也有显著提升,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有3人。在成绩分布上,取得中等、良好及优秀分数的学生增多。及格分段的学生只有2人。总体来说,后测时实验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和翻译能力大致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较前测得到了一定提升。
上述结果来看,经过翻译工作坊教学实践,实验班学生对翻译技能、翻译流程的掌握和解决翻译困难的能力都明显高于对照班。
3.2 翻译工作坊教学反馈及成果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看法,笔者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就翻译工作坊教学课程设置而言,学生每天(工作日)在翻译工作坊实践上花费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比分别为90.12%。88.04%的学生认为该翻译工作坊实践强度适中。因此,学生对该翻译工作坊的教学安排持肯定态度,其满意度占比为98.91%。并且,61.96%的学生认为翻译工作坊教学实践内容和院校医学特色翻译专业相关性强。43.48%的学生认为学习课程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强,50%的学生认为相关性一般。此外,超半数的学生分别认为该课程的收获进一步加深行业职业了解以及提升了以医学特色的翻译专业能力。
贵州医科大学翻译工作坊成立三年来,累计承接各类翻译项目十余项,翻译实践量超过20万字,其中翻译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摘要100余篇。总体来看,翻译工作坊能调动学生对翻译,特别是医学翻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整个翻译项目流程的认识,为其日后进入翻译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研究表明,翻译工作坊模式在医科院校医学文献翻译课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该研究有效地将课堂和翻译实际项目进行结合,通过模拟真实翻译环节,让学生熟悉项目管理流程。此外,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翻译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利用翻译工作坊模式,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突破了传统翻译教学局限,有助于提升医学文献翻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医学翻译技能,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医学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靖之.香港的翻译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03):3643.
[2]张春柏,吴波.从翻译课堂到翻译工作坊——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2):7073.
[3]李梅.信息时代的“项目+技术”二轮驱动特色翻译教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5):99101.
[4]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04):3236+95.
[5]吕亮球.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J].上海翻译,2014,(04):4851.
[6]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London: Routledge,1993:7.
[7]李明.翻译工作坊(汉译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2.
[8]金圣华(Serena Jin).“翻译工作坊”教学法剖析[J].翻译学报,2000,(4):6779.
[9]Szczyrbak, M.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Business and Legal Translation to Polish Undergraduate Students[J/OL]. http://www.skase.sk/Volumes/JTI03/pdf_doc/Szczyrbak.pdf,2008-04-21.
[10]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2009,(06):3441+9293.
[11]崔艳华,郭晓青.高职高专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8):6366.
[12]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9142.
[13]董洪学,张坤媛.云计算学习平台下MTI翻译语应用能力[J].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167):5661.
[14]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上海翻译,2010,(0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