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特色高校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成效提升路径

2023-03-26查腾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

查腾飞

摘要:近年来高校财经类毕业生规模增量、增幅明显,但受经济下行、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市场上经济类岗位需求不升反降,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叠加“慢就业”观念日渐盛行的客观影响,财经类大学生非主要就业市场就业率不断增加,高校就创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创业工作的开展困境及成因,并以粮食特色高校中的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数据指标为分析支撑,归纳出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创业选择与个人在校数据指标的关联特征。同时,进一步探寻了粮食特色高校的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成效提升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其他特色高校的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提供新的开展思路。

关键词:就业;创业;工作成效;联动画像;粮食特色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6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0JDSZ3112);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一般课题(2021JSJYDJ02039);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DJ202126);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资助项目(JGY036)。

The innovation approach to provide effective employment and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to the graduate of economics in Universit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ain

Zha Tengfei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college finance and economic graduat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due to the economic downturn, the epidemic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mand for economic jobs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has decreased rather than increased.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vere.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increasingly prevailing influence of the delayed-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economic graduates in the non-main employment market has increasing. So the guidance departments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universities we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of entrepreneurship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 students, and searched for the cause which led to these difficulties. It concluded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 graduates choic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ersonal data in school,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nd support of the personal data indicator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with grai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d the innovation path for finance and economics students in grain-feature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entrepreneurial work, which also provided a new way for some other feature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their entrepreneurial work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tudents.

Key words: the employment, the entrepreneurship,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data feature with the employm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ain

當前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在积极行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加,标志着大批大学生进入并滞留在次要市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总体就业质量[1]。另外,学业困难学生的职场表现不佳、心理状态异常毕业生的职场不适等问题不断凸显,引发了全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广泛关注。

针对当前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能力亟待提升、就业质量急需提高的现实性问题,学者们提出要将就业意识的培养贯穿到大学整个过程,从低年级时就开始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认知、理性自我认识和合理就业期待。潘振等[2]认为,高校要建立系统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来开展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蒋利平等[3]认为高校要将就业指导渗透进新生的入学教育、4年的专业学习、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冯沁雪等[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专业兴趣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存在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高校要着力提高学生专业兴趣,从而促进毕业生的毕业落实率和就业满意度显著提升;郑晓明[5]认为行业特色高校必须时刻关注用人单位(行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和重视程度,按照行业需求优化学生就业能力,应先下大力气补齐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短板。

面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遇到的就业困境,本文拟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平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在校期间个人数据库的支撑作用,探寻粮食特色高校的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成效提升的创新路径。在此研究思路的指引下,本研究选取南京财经大学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该校是在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的基础上建立,2022年在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十位,其特色优势领域研究、优势学科建设、高质量学校发展规划与国家粮食行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及调研研究发现,在粮食特色高校中,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应充分围绕粮食专业的“特色学科发展、特色领域研究、特色项目开拓、特色技术应用”来开拓创新,力求打通经济类人才向粮食行业高效流动的通道,为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1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创业工作的开展困境及成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就创业呈现出新的特点,而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的开展方式和指导思路仍然停滞于传统的就业场景,未能因时而宜,因势而异,工作面临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

其一,“财经热”导致财经类毕业生扎堆于银行、券商等热门金融机构就业,实体企业的财经类岗位则热度不高,尤其是粮食行业相关企业的对口专业岗位招聘遇“冷”。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尚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专业素养的培养与行业要求脱节,导致了学生的就业认知脱离实际。当新生代毕业生面对传统经济类行业就业注重营销业绩、高含金量证书考试难度大、学历提升通道狭窄等现实问题时,心理落差较大,选择以灵活性就业、“慢就业”等形式来逃避。而当前的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未提前搭建好学生的多元就业场景,从而无法解决毕业生的实业企业对口岗位招聘遇“冷”的问题。

其二,“考研热”“学历焦虑”等社会思潮导致了财经类毕业生“慢就业”人数激增。学生不能正确评估国内升学的客观压力及理性认识个人的应试能力,盲目考研,时间成本高,机会风险大,甚至错过最佳的就业期。这导致了财经类高校“慢就业”、灵活就业、不对口就业的学生人数累积,并会形成无形的传播链条向低年级延伸。但是当前高校的就创业指导工作不能触及财经类学生的核心诉求,未及时运用新技术手段早干预、早识别,导致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其三,由于近年来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凸显了体制内就业的稳定性,财经类专业学生也加入了角逐体制内岗位的大军。但是由于国考、省考中的财经类专业性岗位有限、综合类岗位招考需求专业不限、各省党委组织部门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要求高等原因,就业成功率不高。但是当前以体制内就业为主要求职目标的财经类毕业生基数庞大,而当前高校的就创业工作仍然停留在“以堵为主,防劝结合”的工作思路上,收效甚微,尚未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来深入解决这一问题。

其四,在高等教育现实场景中,实践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导致财经类毕业生的实践短板,毕业后创业比例极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探索局限于经济类领域,以调研性课题项目为主要的承接载体,实践经历也局限于银行证券类业务型岗位、财务技能岗位等,普遍缺乏管理思维的培养环节和科技转化的应用场景。就创业工作的开展思路一直桎梏于传统的专业技能提升维度,为学生搭建的就创业场景过于单调,不仅客观上造成了创新与创业活动相分离的不利局面,这客观促成了财经类毕业生对创业活动的心理疏远。

2 粮食特色高校的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联动画像

为分析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特点与就业去向的关联,探讨学生样本的就业联动画像,本文选取南京财经大学金融专业1 271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并将样本学生的学习力度量指标、就业指标、家庭经济状况指标、心理指标(新生普查)等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刻画不同就业去向的財经类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2.1 学生样本的就业状况及学习力度量指标提取

学生样本的就业去向为:国内升学303人,占比23.83%;国外升学145人,占比11.40%;体制内就业(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基层项目)39人,占比3.06%;体制外就业为884人,占比69.55%,其中375人进入金融对口或强相关企业就业,409人进入非金融相关企业就业、灵活就业、慢就业或创业。

在学习指标的选择方面,根据“学习力(the power of learning)包括获取、分享、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生长的能力[6]”的研究观点,本文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力水平可以直接采用课程成绩来度量。利用SPSS 16.0软件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法分析学生样本在校课程成绩,得到KMO值=0.960>0.7;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01,说明样本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4个特征根大于l的因子,转轴方法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方差解释量为85.661%。结合实际情况,将抽取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高阶专业课程学习力因子、数理类课程学习力因子、基础类专业课程学习力因子和思政类课程学习力因子,后续将因子得分作为学习力度量指标纳入分析,见表1。

2.2 学生样本就业联动画像

通过将样本学生的学习力度量指标、就业指标、家庭经济状况指标、心理指标(新生普查)等数据进行联动分析。

2.2.1 选择继续深造与就业学生的指标差异

使用卡方检验探索得出不同性别的毕业生是否深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性别变量作为协变量,通过协方差分析和分层卡方检验可知,选择继续深造与未继续深造的学生在高阶专业课程、数理类课程、基础类专业课程和思政类课程的学习力指标与CET-4成绩、CET-6成绩和计算机二级成绩等级存在差异(P<0.05);在困难等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为1.933,P=0.586>0.05),在SCL-90总分均分(T=2.031,P=0.043)与强迫症状因子(T=2.063,P=0.039)、人际关系敏感因子(T=1.979,P=0.048)、焦虑因子(P=2.492,T=0.013)及精神病性均分(T=2.099,P=0.036)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到,毕业生中女生继续深造的概率大于男生(OR=1.607,95% CI 1.25~2.05,P<0.000 1),继续深造的学生高阶专业课程学习力(OR=1.627,95% CI 1.418~1.865,P<0.000 1)、数理类课程学习力(OR=1.641,95% CI 1.423~1.891,P<0.000 1)和基础类专业课程学习力(OR=1.328,95% CI 1.156~1.525,P<0.000 1)度量指标和CET-6成绩指标(OR=1.002,95% CI 1.001~1.003,P= 0.003)均高于未继续深造学生。

2.2.2 国内外继续深造学生的指标差异

国内升学与国外升学的学生的性别(卡方值为0.059,P=0.808)和SCL-90总分均分(卡方值为0.883,P=0.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困等级(卡方值为24.221,P<0.05)、CET-6成绩(T=3.39,P=0.001)和高阶专业类课程学习力差异指标(T=5.54,P<0.0001)、焦虑因子(卡方值为2.157,P=0.032)和恐怖因子(卡方值为2.394,P=0.017)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国外升学的学生的高阶专业课程学习力指标(OR=0.998,95% CI 0.996~0.999,P=0.005)和CET-6成绩(OR= 0.61,95% CI 0.493~0.755,P<0.000 1)均低于国内升学的学生;国外升学的学生贫困等级低于国内升学的学生(OR=0.481,95% CI 0.324~0.715,P<0.000 1)。

2.2.3 体制内单位就业与非体制内单位就业学生的指标差异

体制内单位就业与非体制内单位就业学生的性别差异(卡方值为0,P=1.000>0.05)、贫困等级差异(卡方值为2.093,P=0.553)、各项学习指标(P>0.05)及SCL-90总分均分(卡方值为1.785,P=0.075>0.05)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在抑郁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为2.017,P=0.044<0.05)。进一步由回归结果可知,体制内单位就业的抑郁得分低于非体制内单位就业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7,95% CI 0.138~0.978,P=0.045)。

2.2.4 金融方向就业与非金融方向就业学生的指标差异

金融方向就业与非金融方向就业学生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學意义(卡方值为0.07,P=0.791>0.05),金融方向就业学生与非金融方向就业学生的高阶专业类课程学习力(T=2.833,P=0.005)、思想政治类课程学习力(T=-2.372,P=0.018)、CET-4成绩(T =-2.246,P=0.025)、CET-6成绩(T=-3.273,P=0.001)和计算机成绩等级差异(卡方值为7.622,P=0.022)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金融方向就业学生的高阶专业类课程学习力(OR=0.742,95% CI 0.637~0.864,P<0.000 1)和CET-6成绩(OR=0.001,95% CI 1.000~1.002,P=0.699)均高于非金融方向就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计算机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金融方向就业的学生计算机成绩为优秀的概率高于非金融方向就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30,95% CI 1.224~12.617,P=0.021)。

3 粮食特色高校中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成效提升的创新路径

针对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联动画像中呈现的群体特征及高校就创业工作的现实困境,本研究认为高校要充分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发展平台,让就创业工作高度融入到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事业中。对于粮食特色高校而言,要注重建立长效的促进机制,夯实财经底色,突出粮食特色,努力将财经类专业特长注入到粮食专业建设中,让粮食特色品牌擦亮财经类人才的多元背景,形成“特色交互、多元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就创业工作格局。

(1) 发挥粮食特色“大思政”的领航作用,拓展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外延和内涵,拓宽财经类学生的就业视野,建立粮食和财经相关学院协同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共同体。学生择业观的形成非一蹴而就,往往受到家庭观念、个人规划、社会认知及专业理解等混合因素的长期影响。因此在校期间要用好思政教育抓手,一方面加大学生的方向引导力度,另一方面化“无形”为“有形”,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形成“就业自觉”。例如,通过与粮食行业的各级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地实践让财经类大学生们融入“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建设中;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粮食安全”的专项项目实践,通过跨学院合作,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打造粮食领域和财经领域交互的思政领航专家队伍,讲好“毕业生最后一课”,从专家的视角解读国家基层计划、地方基层计划,引导倾向于体制内就业的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锻炼成长。

(2) 发挥粮食特色高校的工科底色和技术性人才优势,引入现代数据技术来提升就创业工作成效。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可以充分依托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的优势,开发建立具有独立特色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创业数据库,在低年级时即可依托数据分析进行就创业工作的管理决策,将就创业工作前置。例如,动态监测学生的普查心理指标,尤其关注有统计学差异的抑郁因子,引导和鼓励高阶专业课程学习力优秀、计算机成绩等级较高和CET-6成绩不错,但抑郁状态风险较高同学同步做好金融对口或强相关就业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准备工作,提升就业成功保障;筛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高阶专业课程中等、CET-6成绩一般且心理承压能力不强(普查的焦虑、恐怖因子得分较高)的同学,可以重点帮助其对接校内外的国外深造资源,帮助其提升深造成功率。

(3) 发挥粮食特色高校的项目平台优势和科学研究特长,结合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特点和智力资源,在资源整合视阈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造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圈,突破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相互脱节的瓶颈,落实就创业工作的能力培养任务。例如,打破专业、学科和学院的限制,通过项目制、创新创业营或特色班等形式,建立跨专业交互的长效机制,让财经类人才融入到粮食相关学科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运用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要创新创业类活动及赛事,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搭建多学科协同的粮食科技型创业项目运营平台,将创业实践活动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等[7]。在共同体的建设中,一方面要注重拓宽财经类大学生就创业能力的提升通道,促进财经类大学生由专业技能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发展;另外要拓宽多专业学生合作发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场景,例如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推动,引导财经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充分参与到粮食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中[8],不仅能推动财经类专业“创新教育”向“创业教育”迈进,更能助力有创业兴趣和创业意向的财经类大学生成长为能力全面的优秀创业人。

參 考 文 献

[1] 史淑桃,李宁.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1,29(6):119-124.

[2] 潘振,方长春.面向大学生就业的高校信息资源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9):109-112.

[3] 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64-66.

[4] 冯沁雪,曹宇莲,岳昌君.专业兴趣会影响就业质量吗:基于2009—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21,37(4):56-64.

[5]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6] 张雪娇.大学生的学习力及提升途径[J].教育评论,2010(1):26-28.

[7] 黄皓玉.粮食安全方向创新创业项目推进策略研究:以财经类院校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4):40-42+105.

[8] 曾新洲,李怡.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7(4):54-57.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保定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