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多维资料,让古典诗词的解读更厚重

2023-03-23孙宜强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临安陆游隐喻

孙宜强

古典诗词,言简意赅,是诗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写就的。阅读古典诗词,不能始终局限在诗歌本身,广泛而多维地关联资源,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给予学生相应的资源补充,才能对古诗形成立体化的解读。林升的《题临安邸》是一篇典型的政治暗讽诗,质询、愤慨的讽刺下,蕴藏着真诚而浓郁的爱国情怀,更需要借助于多方资源加以补充、印证。

一、联系互文资源,增加诗歌感知的黏合力

统编版教材中的“古诗三首”,并不是各自为政的单独个体。三首诗有相同的主题内涵和情感体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编者在编排顺序上也是匠心独运。教师要善于捕捉古诗在教材中的不同顺序,借助彼此之间的联系,将前一首诗的教学终点,作为下一首诗的教学起点,既有效地过渡到新诗的教学,更在无形之中将“古诗三首”串联成为有机整体。

统编版五上《古诗三首》的先后顺序分别为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以及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作为“古诗三首”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诗篇,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教师就可以从上一首诗《示儿》入手,将其他诗篇的资料,作为开启学生走进本首诗的着力点。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复习导入环节,组织学生背诵《示儿》,并说说陆游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他内心最大的期盼是什么,继而将诗人陆游弥留之际对“王师北定中原”的企盼,再次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诗人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但陆游日盼夜盼的“王师”究竟在干什么呢?陆游所盼望的“北定中原”,究竟会不会实现呢?正当学生一筹莫展、无从回答之际,教师相机揭示并板书:诗人林升和诗题“题临安邸”,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或许此时大家无法回答的问题,都能够从这首诗中寻找到答案。

纵观这两首诗,都写于南宋时期,都以金国进犯,北宋灭亡为历史背景,都展现了诗人强烈而真诚的爱国情怀。但有所不同的是,诗人陆游以“未见失地收复”而死不瞑目,而林升则是对达官贵人的腐败奢靡进行痛斥和讽刺,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表达出来。正是基于这两首诗如此紧密的异同和联系,教师以“示儿”为因,将“题临安邸”视为其“果”,巧妙地借助于学习“示儿”所预留下来的问题,作为开辟“题临安邸”研读的钥匙,可谓顺其自然,又浑然一体。

如此一来,同属于“古诗三首”的资源,就又成为了彼此互文的资料。借助这样的关系,学生不仅能够更为精准、深入地理解故事,更增强了两首诗之间的黏合力,实现了1+1>2的教学妙用。

二、拓展信息资料,增强诗歌理解的佐证力

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也具有极强的跳跃性,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类似于《题临安邸》这样的政治隐喻诗,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洞察其蕴藏的深意。为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先给予学生广阔而自主的空间,自行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题临安邸》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完全可以凭借教材中的注释和诗歌的上下文自行解决,但教师在组织交流和点拨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所涉及的三个地名:临安、汴州、杭州,并相机出示宋朝时期的行政图,标注这三座城市的位置;随后,拓展这三座城市的资料,让学生形成最直接、最感性的了解。关注这三个表示地名的词语,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理解这首诗的知识障碍,同时借助于杭州与汴州的遥远距离,从直观视角感受失地的广阔,继而联系《示儿》感受北宋亡国的悲惨和耻辱。

其次,组织交流前面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不妨以“西湖”为原点,出示与西湖相关的文字资料、美景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对西湖的自然景色、人文气息、文化内涵进行多维介绍,继而感受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楼外楼”的繁华以及“山外青山”下峰峦叠嶂的自然美景。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关联政治隐喻诗的内核,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并借助名胜古迹西湖和诗歌中的三个地名,从此入手将简洁的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未尽之言和盘托出,将诗人林升意欲表达的信息,全部输入到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

三、介入历史资料,增强诗歌暗讽的冲击力

正所谓“意在诗言外”,政治隐喻诗尤为如此。受到当朝政府管辖,很多诗人真正表达心中所想,都不能直抒胸臆,而是采用隐喻或者寄托的方式,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为自己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寻找一种安全的庇护。这一类诗歌教学,就不能将学生的认知仅仅游离于表层信息上,但如何实现由表及里地深入?靠着教师硬性地逼问,不仅显得机械,严重时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寻找一个可行而巧妙的切入点。对于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而言,学生的深度感知与解读,最大的缺失则是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

鉴于此,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历史性资料,以消弭学生体悟诗人内心真实世界和意图的差距,不妨还从诗歌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入手,利用“杭州”和“汴州”所分別代表的内涵,帮助学生搭建解读的反转推手。教师拓展的资料,主要介绍了北宋定都汴州,但随着金人进犯中原,屡次抵挡不住,只能灰溜溜将都城从原本的汴州迁往杭州。由此,历史上的北宋王朝灭亡,开始了南宋的历史,但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并没有知耻后勇,而是一度沉迷于歌舞酒色,完全将北宋王朝惨遭灭亡的教训抛到九霄云外了。此时,历史性资料的拓展和介入,犹如为整首诗的深入解读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但教师不能让学生一读了之。否则,拓展资料就成了资源信息的堆砌,而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这把金钥匙,就需要找准钥匙孔。

资料拓展、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借助于资料与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探寻隐喻诗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就可以通过质疑,形成以下的思考着力点:“杭州”和“汴州”分别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这些人要将“杭州”看成是“汴州”呢?借助资料,解决了学生内心的认知困惑之后,教师就可以尝试走进诗人内心的真实话语体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此时,学生的认知思维就有了向着诗歌深处不断漫溯的动力:有的学生感受到王公贵族们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有的学生则从“直”字感受到诗人言语之中对达官贵人如此生活状态的不满……此时,学生的认知尚处于感性和肤浅的状态,教师需要趁热打铁,为学生搭建认知性的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零散的认知进行蓄积、提炼和发酵。比如此时此刻的林升,究竟要表达什么呢?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看成诗人林升,将诗人心中的不满、愤慨以及对达官贵人的痛斥语言,完全写下来。

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以突破从“表”及“里”的认知转变为抓手,借助于资料的介入、阅读以及整合运用,不仅唤醒了学生的移情体验,更搭建了集中、深入表达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意识向着隐喻诗句的深处漫溯。

四、拓展辅助资料,增强诗歌反转的信服力

隐喻式的古诗,包含着表层和内核两个不同的层面。这两个层面既有所区别,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既不能将这两层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也不能胡子连着辫子,以完全等同的方式“一网打尽”。教师要从学生解读文本的基本规律入手,从表层逐步进入内涵,然后再回归表层的品读体系。两次关注“表层”,绝不是机械的灌输,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带着获取的全新经验,逐步向着关键性词句突围,要能从表层意思中,借助于辅助性资料,揣摩出全新的价值意蕴来。

比如重新回读开篇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已经把握了这两句诗“政治暗讽”的用意,即把握了基本的理解方向:中华民族原本地大物博,但这与你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有什么资格享受呢?你们在西湖胜地歌舞升平,难道内心不觉得有所亏欠吗?你们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啊?这句诗中的“歌舞”,原本是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象征,学生可以罗列出一连串的词语:载歌载舞、轻歌曼舞、狂歌醉舞、朝歌夜舞、莺歌燕舞……但裹挟着拓展的资料,此时此刻,南宋政府的“歌舞”,便不再美好。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歌舞”两个字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想象政客们各个喝得伶仃大醉、吃得脑满肠肥的画面。

随后,交流后面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迁移前面两句的学习经验,尝试探寻其背后意蕴,感受其中“暖风”“游人”“熏”“醉”等关键词语的本真之意。比如此时的“暖风”,已经不再是自然界中的温暖之风,而是在南宋政府高层人士中所弥散的奢靡之风,是丧失斗志、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之风。此时的“游人”,也绝不是游览风景的客人,而是这首隐喻诗所暗讽的对象,即南宋政府的政客、达官贵人等。此句中的一个“熏”字,极其传神,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动词的策略,感受“熏”字对人们全身心的影响,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他们丑态百出、意志消沉的场景。最后的一个“醉”字,教师可以先拓展辅助性资料,如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中的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同样都是“醉”,辛弃疾作品中,老两口因为优美的环境、和谐的生活、儿子的懂事乖巧听话而沉醉,“醉”得甜美、“醉”得惬意……对比之下,这句诗中的“醉”字,则是:烂醉如泥、纸醉金迷、醉生梦死、酩酊大醉。

最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回应一开始的问题,当“陆游盼望着王师平定中原”时,诗人心中的“王师”们究竟在干些什么呢?教師就此开展类群诗篇的互文诵读。教师先出示并模仿诗人的情感诵读《示儿》中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但是,此时此刻,“王师”们在干什么呢?随后相机组织学生诵读《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师再出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已经望了一年又一年了,此时此刻的“王师”们又在干些什么呢?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诵读《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由此一来,学生透过政治暗讽诗的表面语言,看到了一群酒囊饭袋和行尸走肉,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慨、不满和悲哀。纵观整首诗的教学,教师巧妙地将各种资源的拓展,与教学环节和体系有机融合,成功解构了政治隐喻诗的内涵,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常庄小学

猜你喜欢

临安陆游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初夏绝句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