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2023-03-23李文秀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阿Q文体小说

李文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是体现语文学科特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对话活动,而问题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全程,所以,教师提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需要提问什么、应该怎样提问、如何设计优质提问,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一)利于学生总结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水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高阶思维,有效的设问能够推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是有方法的,学生学会了在阅读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总结规律,热爱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认真备课,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了解课文和知识的情况下,才能提出优质的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带领学生寻找文本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一种积极的教学氛围。

(二)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

教师提出的优质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用创设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优质的提问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而是有很多的答案,学生经过深度思考,思维会更加发散。在得到教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性的评价之后,学生兴趣会逐步提高,经过优质设问形成的正强化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

(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环境

一个有针对性且注重时机的优质提问会营造更为积极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基于课本及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聚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活跃思维,学生会更加关注文本,提高上课的参与度。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而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活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二、当前阅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过分信任语文教材教参书,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只是根据参考书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提问。语文学习参考用书在对文本解读上浮于表面,缺乏更深度问题的思考,没有针对性,对课文的解读明显单一枯燥,缺乏多样性。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要了解学生个体,还需要对学校总体学情、班级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没有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就不能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作用。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只是一味地参照教参的教学流程,部分教师在听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没有对此进行恰当的评价,而将教参的答案读一遍,努力地想拉回“主线”。对小说怎样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和小说语言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进行探究时,阅读教学中明显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以知识为主,以典型试题为主。枯燥且过多的任务性提问会使学生厌倦阅读和语文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乏特色。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没有一个重点又或者所有的都是重点,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诸多负担。

(二)问题没有代表性和深度的探讨性,教学片面化

部分教师提出的是比较生硬、封闭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没有从课程本身出发,没有根据学生理解问题的难易规律进行设计。往往是一提出问题就要求学生作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部分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所提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太高或是难度太低都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阿Q正传》时提问学生:阿Q是一个要求革命,但又落后、不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吗?学生就会缺乏思考,直接回答是或否。高水平的问题不多,就会导致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不能得到发展。

本单元涉及到多种文体,由于受教材篇幅限制,经典中长篇小说大多是以“节选”的方式进入学生视野。没有深入探讨性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更多是对特定情境下的性格特点的理解,使得小说教学片面化。诗歌教学则更多是“贴标签”,答案唯一。譬如部分教师在提问《再别康桥》时,盲目贴标签,认为是一首单纯的怀念康桥的诗,就不太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散文教学往往被细化为若干零散的知识点,学生只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而缺少对于美感的领悟。部分教师在教学戏剧时做单一的阅读和讲解,使得学生的情景体验不足,对课文的理解也不全面。静态的台词与动态的情景,不能很好地完成转化,使得对角色的对白和环境理解不到位。

(三)知識零散分散,缺乏“主问题”的引导

有些教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时,缺乏“主问题”意识和系统整合观念,导致设计出来的问题是分散和零碎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没有设立教学支点,所提出的问题难度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随意发问、不预设问题,而是通过逐句、逐段讲解的方法带领学生解读文章。譬如《阿Q正传》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赵太爷的大儿子、王胡等人的性格是如何表现的?但只有“主问题”和基本的重要问题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盲目地回答碎片式问题且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无关的繁琐问题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脱离文本,直接就谈《阿Q正传》里的精神胜利法也是不对的,会陷入知识的桎梏。

(四)不能很好地处理单元教学,单元课文不能衔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有四种文学体裁,如果对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不能精准提问,就会造成小说是小说,诗歌是诗歌,其实各文体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高中语文教学常采用单篇教学的形式,课文与课文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断裂的,课与单元缺乏联系,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部分教师仅仅根据单元要求对同一文体进行比较阅读,忽略了其他问题之间的联系。

三、有效提问的具体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10”中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阅读做了如下规定: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正常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有七篇课文,四种文体,不同文体下都有学习提示。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对本班学生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由此教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设问。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本单元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单元,涉及多个任务群,任务群的要求是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阿Q正传》一文时,单元的研习任务是要求理解鲁迅创作阿Q的动机,那从全文哪里能看出来?巧妙地设置有趣的问题,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关注重点,有的放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有足够的课时保证学生独立阅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弹性时间,避免时间不够用,学生的充分思考也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进行提问。

(二)有研讨性的问题设计

文章体裁特征各不相同,诗歌、散文、小说和话剧都有自己固定的修辞手法,可以据此提问,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学生能够拥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唯一”的答案。问题具备研讨性,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文章类型的不同就会形成多种提问思路和阅读方法,尤其是本单元是一个多种文学体裁并存的现当代文学单元,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基于文体特征设问。阅读教学要以文体来确定教学方法,提问承担推进阅读教学进程的重任,自然也应当遵循文体特征。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学习材料设计问题,做到据文体设问,依文发问。

1.小说教学提问策略

小说是一个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的文体。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令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他们或是主角或是配角,都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从一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缩影。部分教师依据小说的三要素为中心进行教学提问,三要素教学法可以使用,但不能滥用,要注重小说的整体性、小说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和价值观念。每篇小说都有特殊性,更要在教学上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描写的相关部分进行提问。譬如《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在这部诗化的小说中,湘西世界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性美如何体现?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同一个单元,相同文体要求也不同,譬如本单元可以对《阿Q正传》和《边城》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作者的手法、小说的形式与技巧、作者笔下的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教学的重点除了分析人物性格,还要品味语言特色,基于此提出的有研讨性的问题设计就能形成积极回答问题的课堂氛围。

2.诗歌教学提问策略

詩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语言短小凝练、押韵,遵守格律且极富音乐美和结构美。教师如何根据诗歌的特点进行设问,引发学生无限想象的审美空间,进而对诗歌学习产生广泛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本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再别康桥》都是现代诗歌,而现代诗歌在格式和韵律上都更为自由。因此,现代诗总是通过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营建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也要依据教学目标设问,理解诗中的形象和情感,品味诗歌语言和表达形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注意将内容、手法、语言、情感在提问中体现出来。提问的方式要灵活,针对学生的回答要精讲点拨。在对《再别康桥》进行提问时,就可进行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柳树为什么是金色的?有没有在其他诗中看到这个词?“青荇”“水草”“金柳”等在其他的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只有通过对诗歌情感的多元性的把握,全方位的解读,学生才能真正思考,丰富自身情感体验。

3.散文教学提问策略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散文主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三要素是“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不仅可以问散文的中心观点,改掉某一处可不可以,而且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某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更要分析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特殊表达,进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就可以对“路”这一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意象进行提问分析。教师要熟悉文本,在提问时要回归文本,回归自由,使阅读减少功利性。

4.戏剧教学提问策略

戏剧是指以动作、舞蹈、语言、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歌剧、话剧等。话剧是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表演,戏剧的三要素是戏剧冲突、舞台说明和台词。戏剧教学涉及到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概括、冲突和语言品味。教师在提问时就要突出话剧的特征,根据话剧的特色来引导学生质疑或回答问题。教师提问的重心应该放在品味戏剧语言、解读戏剧矛盾上。紧扣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设计提问,鼓励学生从中分析人物形象。教师还要注意剧本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理解当代话剧。因此在提问时就要着重提问关键问题。譬如《茶馆》中秦仲义与庞太监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话如何表现的?一些人物说话的言外之意,康六和刘麻子说:“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省略号所代表的康六未说完的话是什么?对白和旁白的任务和功能,语言潜台词也需要掌握,可以通过提问表现出来。

(三)设计主问题引导,大小问题相互衔接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主问题的引导,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标题、重难点等进行“主问题”设计,以此为脉络来指导学生阅读全文。教师在提问时要紧扣文本内容、关键字词、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进行更高阶思维的提问。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基础为切入点展开教学,紧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写作路径设问,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问题和问题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以《阿Q正传》为例提问:“阿Q 精神”是什么呢?怎样看待精神胜利法?这两个问题都可以是主问题,且两者都有联系,主问题之下又有分问题。大小问题相互衔接,问题和问题之间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文本,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单元学习要克服提问碎片化

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主旨、手法、情感等,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提问不能只针对一个部分、一篇课文,而是要围绕整个单元。这个单元可以是教科书规定的单元,也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大单元。教师要对课内文本整合,进而提出问题,不能浅尝辄止,问题跳跃混乱,而是要让学生根据问题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旨在将碎片化的语文学科知识及跨学科交叉知识进行统整,以规避重复性教学,为师生开展和谐的教学活动提供恰切的学习情境,保障学生实现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本文所分析的单元里《阿Q正传》《边城》《茶馆》都是节选的文章,但是他们也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师要提出优质且有效的问题,学生才能够理解文本,课内带动课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提问不仅联结着教科书和课程标准,而且也会令师生之间建立起亲密关系,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提问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更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始终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活动。针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能够避免无效重复的知识讲解,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启迪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阿Q文体小说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阿Q和老A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文体家阿来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