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劳动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2023-03-23纪海龙宫振兰
纪海龙 宫振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渗透劳动文化,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强化“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在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学习“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引导“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程,审视中华传统劳动文化,分析有机渗透的主要目的,梳理有机渗透的基本内容,创新有机渗透的有效策略,旨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整体衔接,自然共生。
一、有机渗透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主要目的
(一)完善语文课程育人体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劳动文化,能够强化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语文课程特性,优化树立观念、培育精神、塑造习惯与品质等语文课程目标,细化生活类劳动、生产类劳动、服务类劳动等语文课程素材,健全语言育人、思想育人、情境育人、实践育人等语文课程育人方式。以中华传统劳动文化为载体,全面纳入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元素。从强化特性、优化目标到健全育人方式、吸纳五育元素,逐步完善语文课程育人体系。
(二)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因为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成为渗透劳动教育的首要之选,中华传统劳动文化成为渗透的主要内容。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劳动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淀语言材料,丰富语用体验,提升语文思维;培育劳动观念,传承劳动文化,磨砺劳动品质。
二、有机渗透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程视域下,中华传统劳动文化可以分为三项内容:劳动思想、劳动人物形象、劳动人物言语。
(一)劳动思想
劳动思想是人们对劳动的理性认知,是传统劳动文化的核心部分和有机渗透的首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蕴含劳动幸福、劳动道德等思想。
1.劳动幸福思想。
第一,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幸福是什么》强调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传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幸福要靠自己努力的道理。劳动能够回答“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第二,劳动带来闲暇娱乐。《剃头大师》引领学生初步体会传统的服务性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池上》以追踪式镜头捕捉儿童在大自然中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闲逸画面。劳动中蕴含享受闲暇时光、利用间歇娱乐的思想。第三,劳动制造玩具趣味。在《竹节人》中感受手工劳动的价值,学习自制玩具的创意。在《陀螺》中一睹陀螺大战的风采,反思精益求精的玩具制作和趣味体验。聚焦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渗透“竹马冲淖去,纸鸢挟风鸣”的手工艺价值。
2.劳动道德思想。
第一,儿童必须承担劳动义务。《夏日田园杂兴》呈现了“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景象。《芦花鞋》里的青铜虽然年幼,也要与大人一起做鞋、卖鞋。劳动不仅是成人的职责,更是儿童的义务和权利。第二,劳动成果要体现劳动者的良知与自重。《李时珍》采集的药材中蕴含采药者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搭石》的石板中蘊含乡亲们实实在在、默默无闻的劳动习惯。第三,劳动者要具备担当意识。《羿射九日》《女娲补天》中的射日、补天等劳动反映出“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担当意识和“寒星荃不察,以血荐轩辕”的牺牲精神。
(二)劳动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透视人物情感与品质,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劳动人物形象按照悲喜色彩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乐观人物形象和悲苦人物形象。
1.乐观人物形象。
第一,忧民同劳的领导者。《朱德的扁担》突出了朱德同志吃苦在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形象特征。《邓小平爷爷植树》突出了邓小平爷爷认真、专注的特征。第二,丰收的普通劳动者。《葡萄沟》在收葡萄、晾葡萄干的过程中刻画了愉悦的劳动者。《田家四季歌》描绘了“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的乡村画卷。《过故人庄》通过再现“笑歌轻雷动,把酒话桑麻”的生动场景,折射了满足、欢喜的人物内心。第三,勤快的乐观劳动者。《父亲的菜园》通过细致描述父亲开荒、填土和育肥的劳动过程,执着、勤劳的形象跃然纸上。《清平乐·村居》巧妙拼接大儿锄豆、二儿织鸡笼、三儿剥莲蓬的劳动画面,突出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农业家庭群像。上述课文中虽然含有现当代人物,但都具有中华传统劳动人物形象特征,值得深入分析。
2.悲苦人物形象。
第一,被剥削的底层劳动者。《蚕妇》作者通过敏锐观察和合理联想,再现了深居僻乡、艰苦求生、劳而无获、泪流满面的养蚕妇女。《悯农》以大地丰收、万子归仓为背景,反衬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普通农民。“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相关课文通过与“遍身罗绮者”的反复对比,深度刻画了被剥削的底层劳动者。第二,荒诞劳动者的醒世众生相。《守株待兔》的农夫不经过辛勤劳作,妄想天上掉馅饼。《揠苗助长》的农夫违背植物生长规律,以盲目劳动拔高禾苗。《刻舟求剑》的楚国人不能根据事态变化适时采取劳动。这些看似荒诞的劳动人物形象发挥警醒世人的重要作用。
(三)劳动人物言语
劳动言语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劳动和语文的直接交集。根据内容多寡,劳动言语可以分为一是内容较多的诗歌和童谣,二是内容较少的谚语和家训。
1.诗歌和童谣。
第一,如歌如泣的农事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劳动者以“歌诗”的形式唱说劳动内容,抒发劳动感受,应和劳动节奏,疏解劳动疲乏。《诗经》中的《周南·芣苢》是一首典型劳动诗,其译文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采到手中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拣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第二,口耳相传的劳动类童谣。“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春节童谣》以数日子的形式介绍了传统节日里的特色劳动。《剪窗花》中“我学奶奶剪窗花”,剪出喜鹊、鲤鱼、胖娃娃等传统文化象征,也反映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2.谚语和家训。
第一,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谚语。统编版教材中的谚语一般收录于语文园地。有的是农用谚语,比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二,先贤家长对子孙的劳动教诲。《落花生》中父亲借由一场劳动,表达“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寄托。《父亲的菜园》中父亲把豌豆全都翻进泥土,原因是“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两位父亲的家训分别传达出恰切的劳动哲理:做有用的劳动者,善于利用劳动规律。二下“语文园地五”选取了《弟子规》中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以三言形式教育儿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有机渗透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要在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势,创新有机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灵活融汇,凸显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
1.古为今用,保持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先进性。
首先,中华传统劳动文化要与现代劳动观念、劳动品质相结合。以教学《夏日田园杂兴》为例,一方面,了解古人“昼出耘田夜绩麻”的劳动项目,体会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劳动义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劳动意蕴的古今演变:从男耕女织到男女平等,成人的劳动分工更加公平合理;从种瓜、采蓮到参与志愿服务,儿童的态度、品质更加热情高尚。其次,中华传统劳动文化要与现代劳动形式、劳动工具和劳动精神相结合。以教学《端午粽》为例,传承纪念屈原的传统文化之外,教师可以组织打印3D粽子、制作祈福香包等综合性活动,形成真实有趣的语言运用生活情境,增益学习语言和体验劳动的兴趣与手段,在任务群中创新传承求索的问道精神、竭忠尽孝的正义气节、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
2.外为中用,激发中华传统劳动文化共生力。
《蜜蜂》记录了法布尔为验证蜜蜂辨认方向能力而做实验的事情。师生在品味实验思维、精准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劳动品质。同时,衔接同一册的《赵州桥》《纸的发明》等课文,对比发现中西劳动文化的侧重点:西方文化侧重科学手段,中国文化侧重经验技术,两者共同强调创造性智慧的意义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教学《普罗米修斯》时,可以与《女娲补天》形成组文阅读,开展中外对比。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劳动中含有大胆冒险的色彩。女娲炼石补天,劳动中含有勤劳踏实的意味。经过对比和融合,师生感悟了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和勇敢坚毅的劳动品质。基于中华传统劳动文化主题,广泛征引外国文化中的相近内容,形成组文教学或采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寻求共性,包容差异,深化理解,激发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共生力,进一步提升以文化人的效率。
(二)有序渗透,优化劳语融合的实际效果
1.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发“劳以自理,劳以自立”主题的课文。
溯源《弟子规》中“置冠服 有定位”等中华传统劳动文化,通过教学《小书包》,懂得自己整理和收拾东西的道理。通过教学《大还是小》,体会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自豪感,产生提高自理能力的愿望。
2.针对中年级学生,开发“耕以致富,读能荣身”主题的课文。
通过教学《芦花鞋》,发现传统手工劳动创造财富、改变一代人命运的作用。通过教学《西门豹治邺》,感悟西门豹事业有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实事求是的劳动精神和破旧立新的管理智慧。
3.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发“无私奉献,振兴中华”主题的课文。
溯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衔接现当代背景的课文,从《清贫》中学习方志敏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甘守清贫、一心为公的劳动精神。从《丰碑》中学习军需处长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和严以律己、吃苦在前的劳动品质。
理解、坚守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母语课程的关键目标,强化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幸福感、行动力和发展学生全面素养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深入渗透中华传统劳动文化,在工具性教学中赋予实在的人文关照,才能对语言文字作出有意义的探讨,实现真正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并在体悟并传承劳动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语文育人的根本理想。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项目编号:DHA20036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华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