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昌硕年表

2023-03-22

中华书画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任伯年西泠印社同治

1844年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1岁

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一)生于浙江湖州府孝丰县鄣吴村,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大聋等。

1853年 咸丰三年 癸丑 10岁

至邻村学塾就读。

1857年 咸丰七年 丁巳 14岁

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篆刻。其时亦攻读经史。

1860年 咸丰十年 庚申 17岁

春,随父逃难,途中失散,其后只身流浪5年。

1864年 同治三年 甲子 21岁

6月,回到故乡鄣吴,继续耕读生涯。

1865年 同治四年 乙丑 22岁

举家迁居安吉城东桃花渡畔,名所居小楼为“篆云楼”,屋前有园名曰“芜园”,书屋名“朴巢”。秋,赴安吉县补考庚申科秀才中试。

1866年 同治五年 丙寅 23岁

从施旭臣学诗。广泛临习名家书法、篆刻。

1869年 同治八年 己巳 26岁

负笈杭州诂经精舍,拜俞樾为师,习小学及辞章。辑成《朴巢印存》,共收习作103方。

1870年 同治九年 庚午 27岁

仍在杭求学。冬回故里,以课读邻人子弟谋生,勤习书法、篆刻。此时乡人称“芗圃先生”。

1871年 同治十年 辛未 28岁

来嘉兴杜文澜曼陀罗斋中为客。与蒲华订交。

1872年 同治十一年 壬申 29岁

随友人金杰赴上海,结识画家高邕之。又曾到苏州,识金石家吴云。

1873年 同治十二年 癸酉 30岁

在安吉从潘芝畦学画梅。再赴杭州诂经精舍。开始为人治印。

1874年 同治十三年 甲戌 31岁

秋,赴嘉兴,结识金铁老,后同客杜文澜曼陀罗斋,得金授识古器之法。爱缶由此始。

1875年 光绪元年 乙亥 32岁

赴湖州,馆陆心源家为司账,间或协助整理文物。

秋,刻“缶记”印。

1876年 光绪二年 丙子 33岁

居湖州,馆陆心源家。刻“道在瓦璧”印。

1877年 光绪三年 丁丑 34岁

绘画作品最早始于是年。《红木瓜馆初草》辑成,存诗6 0多首。集拓近作印为《齐云馆印谱》。刻“仓硕”“俊卿之印”两面印。

1879年 光绪五年 己卯 36岁

客吴兴。刻“人生只合住湖州”印。

编成《篆云轩印存》,携往杭州向俞樾求教,俞樾为之署端题辞。作论金石篆刻长古《刻印》。

1880年 光绪六年 庚辰 37岁

刻“铁函山馆”“安吉吴俊章”等印。客苏州,寄寓吴云处课读童子。《篆云楼印存》由吴云删削,更名《削觚庐印存》。作《芜园图》《冷香图》。

1881年 光绪七年 辛巳 38岁

返苏州。作《别芜园》诗寄托乡思。集成《铁函山馆印存》。

1882年 光绪八年 壬午 39岁

春,接妻儿至苏州定居。

4月,金俯将赠以古缶,后即以“缶”名其庐,为金书“道在瓦甓”。

刻“缶庐”“十水五石”“归仁里民”。

1883年 光绪九年 癸未 40岁

元月,因公去津沽,在沪候轮时结识任伯年。

2月,任伯年为其作《芜青亭长像》。至沪,与虚谷、任阜长缔交。在苏州与收藏家潘祖荫结交,得观其所藏历代鼎彝及古今名家手迹。

1884年 光绪十年 甲申 41岁

刻“狂心未歇”“禅甓轩”“十亩园丁五湖印丐”等印。《削觚庐印存》四卷印成,杨岘为之题跋。

1885年 光绪十一年 乙酉 42岁

刻“安吉吴俊章”“缶庐”“苦铁无恙”“苦铁欢喜”“半仓”等印。

1886年 光绪十二年 丙戌 43岁

潘瘦羊赠《石鼓》精拓,诗以答之。11月,赴上海,任伯年为作《饥看天图》。为任伯年作“画奴”印。

1887年 光绪十三年 丁亥 44岁

刻“石门沈云”“画癖”印。

在初冬一度移居上海,居吴淞、浦东等地。此年任伯年曾为写《棕荫纳凉图》。拟石涛法作山水,自题“狂奴手段”。

1888年 光绪十四年 戊子45岁

4月,杨岘70寿,作蟠桃大幛,并题长诗祝贺。为诺上人画荷,并赋长句。作巨幅红梅,并题以诗。作篆书天一阁本《石鼓文》四屏。

1889年 光绪十五年 己丑 46岁

在苏州,任伯年为写《酸寒尉像》。刻“酸寒尉印”“任和尚”印。

1890年 光绪十六年 庚寅 47岁

在苏州始识金石收藏家吴大澂,商讨学术甚相得,遍观其所藏钟鼎、玺印、陶器、货布及名人书画,为吴作“愙斋鉴藏书画印”。

1892年 光绪十八年 壬辰 49岁

随笔摘记生平交游事迹,得二十余篇,名为《石交录》。夏,任伯年为作《蕉荫纳凉图》。为郑文焯制印数十方。

1893年 光绪十九年 癸巳 50岁

2月,在上海编选壬辰以前所作诗为《缶庐诗》三卷,又将题画诗编为《缶庐别存》。

1894年 光绪二十年 甲午 51岁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8月,吴大澂请缨赴榆关(山海关),督师北上御日。吴昌硕毅然参佐戎幕。与蒲华合作《岁寒交》图。刻“俊卿大利”印。

[清]吴昌硕 自画像 105×56cm 纸本水墨 1923年 安吉县博物馆藏释文:道吾道处梦非梦,毫添颊上心手商。嵩山阙游蟾蜍窟,武梁祠列沮溺行。虫沙历劫佛功德,鱼鲁讹字儒荒唐。杜陵诗好读秋兴,秋之高气聊饱尝。梦自写小像,醒而图之。癸亥新秋,老缶,年八十。钤印:吴俊卿印(白) 吴昌石(朱)

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52岁

任伯年为作《棕荫忆旧图》《山海关从军图》。任伯年病逝,作诗哭之并撰挽联:“画笔千秋名,汉石随泥同不朽;临风百回哭,水痕墨气失知音。”刻“破荷亭”“缶无咎”印。

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53岁

刻“泰山残石楼”“破荷”“破荷亭长”“吴俊之印”等。

1897年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54岁

作篆书小戎诗四屏。

日本河井仙郎寄篆刻作品求教。后1900年河井仙郎来投门下,攻习篆刻。

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55岁

11月7日,作常熟之行,拜谒已贬谪在家的翁同龢不值,以印章留赠。刻“苦铁近况”“鹤道人年四十以后所作”等印。

1899年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56岁

11月,得同里故识丁葆元保举,受任江苏安东(今涟水)县令,到任一月即辞官。刻“一月安东令”印。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57岁

刻“仓石”印。《缶庐诗》三编集成,俞樾作序。

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60岁

秋,临《石鼓文》全本,并绘每鼓所存文字位置。日本人长尾甲来华,结为师友。汇集1902年以前所作诗,编成《缶庐诗》第四卷,连同前刊三卷,又《缶庐别存》题画诗一卷,合为一册,印行《缶庐诗》第二次刊本。是年自订润格。

1904年 光绪三十年 甲辰 61岁

夏,杭州印人叶铭、吴隐、丁仁、王禔4人,聚于西湖西泠孤山,发起创立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吴昌硕适游杭城,极表赞同。秋,病重,幸得画友悉心诊治,始渐愈。11月,移居桂和坊19号,名其斋曰“癖斯堂”。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65岁

刻“安吉吴俊卿昌硕考藏金石书画”巨印。

1909年 宣统元年 己酉 66岁

在苏州,与诸贞壮相识,论诗极契,许为知音。诸贞壮后为作《缶庐先生小传》。在上海与高邕之、杨逸、钱慧安等发起成立上海豫园书画善会。刻“明月前身”印。

1910年 宣统二年 庚戌 67岁

自武汉赴北京游,在京跋《毛公鼎》拓本。

1911年 宣统三年 辛亥 68岁

夏,移家上海吴淞。蒲华卒,为之料理后事。

1912年 壬子 69岁

此年始以字行,自刊“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印。11月,至杭州,游西湖,并与西泠诸友宴集。

1913年 癸丑 70岁

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刻“七十老翁”“缶翁”“吴押”“无须吴”等印。

1914年 甲寅 71岁

5月,撰《西泠印社记》,篆书勒石于社中壁间。9月,日本友人白石六三郎发起,在六三园剪淞楼上为吴昌硕举办首次个人篆印书画展。冬,上海商务印书馆辑集吴昌硕所作花卉20幅,编印《吴昌硕先生花卉画册》行世。上海书画协会成立,推为会长。《缶庐印存》3集由西泠印社刊行。刻“能事不受相促迫”“人生只合住湖州”印。

1915年 乙卯 72岁

春,游杭州西湖。11月,吴隐辑吴昌硕各体书法及绘画作品,编成《苦铁碎金》四册,由西泠印社石印行世。《缶庐印存》四集亦同时付印。任海上题襟馆书画会名誉会长。杭州西泠印社闲隐楼(也称“题襟馆”)落成,作《闲隐楼记》。

1917年 丁巳 74岁

2月,为西泠印社撰书联:“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刻“西泠印社中人”“吴昌硕大聋”等印。

1919年 己未 76岁

重订《缶卢润格》,云“倚醉狂索买醉钱,聊复尔尔曰从俗”。秋,为沈曾植刻“海日楼”印。是年《缶庐印存》八卷编成。

[清]吴昌硕 数竿修竹 123.4×40.6cm 绫本水墨款识:数竿修竹不受暑,一片软红难入门。二语不知出自何人,偶录之。缶。 岁寒抱节有霜筠,野火烧山未作薪。莫道离披无用处,犹堪缚帚扫黄尘。己未冬,吴昌硕年七十有六。钤印:仓硕(白) 破荷 (白) 吴俊(朱) 吴俊卿印(白)

1920年 庚申 77岁

夏,隶书书《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

8月,至沪献艺的梅兰芳由袁寒云陪同前来拜晤并请教绘事。为沈曾植作《海日楼图》并题诗。日本东京文求堂继刊《吴昌硕画谱》。长崎首次展出吴昌硕书画,长崎双树园刊行《吴昌硕画帖》。为上海西泠印社吴隐“潜泉印泥”定润格。

1921年 辛酉 78岁

与上海西泠印社社员义卖筹款赎回将被卖到国外的浙东出土汉碑《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由西泠印社建石室永久保存。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慕吴昌硕行谊,造吴昌硕半身铜像,转赠西泠印社,印社补雕石刻下半身,成为一盘膝造像,置于印社龙泓洞中,称“缶龛”。刻“恕堂”“我爱宁静”“同治童生咸丰秀才”等印。

1922年 壬戌 79岁

3月18日,赴杭州,西泠印社同人置酒为吴昌硕寿。吴昌硕策杖来游“缶龛”,躬为营度。

夏,丁辅之辑吴昌硕近年来诗画精品,编成《缶庐近墨》一集,由西泠印社刊行。刻“老夫无味已多时”印。沈曾植卒,以诗哭之。

1923年 癸亥 80岁

5月,丁辅之辑成吴昌硕近作为《缶庐近墨》第二集,仍由西泠印社刊行。八旬寿诞,友人弟子庆寿,嘉宾云集,盛极一时。为梅兰芳画梅一帧。潘天寿拜谒。

1925年 乙丑 82岁

生日,画墨梅一帧,并题七绝两首。商务印书馆辑集先生70岁以后所作画16帧,题为《吴缶庐画册》,以珂罗版精印问世。

1926年 丙寅 83岁

作长歌劝诫勉励持画求教的潘天寿。

9月,西泠印社辑成《吴昌硕花果册》影印问世。大阪高岛屋第二次展出吴昌硕书画,刊印出版《缶庐墨戏》第二集。

1927年 丁卯 84岁

3月,荀慧生拜入门墙。避兵乱至余杭。率儿孙辈同游超山,饮宋梅下,指报慈寺侧、宋梅亭畔坡地为身后长眠之所,嘱儿辈遵之。

夏,住杭州西泠印社观乐楼。

11月3日,作兰花一帧,并题以诗。翌晨即中风不起。6日,吴昌硕逝于沪寓。■

[清]吴昌硕 西泠印社记 纸本 1914年释文: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钝丁至赵悲庵数十余人。流风余韵,被于来叶。言印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庵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所,名曰西泠印社。社地与梅屿、柏堂近,风景幽绝,集资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堂舍花木,位置点缀,咸得其宜。于是丁君辅之、王君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者日益众。于甲寅九月开社,份份秩秩、觞永流连,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印之别。刓玉范金,间以犀角、象齿。逮元时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钝丁诸人,尤为浙派领袖。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由来矣。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玺汉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概。尝观古人之印,用以昭信,故曰印信。上而诏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不重之。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为伪。印之与书画,固相辅而行者也。书画既有社,印社之设,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猜你喜欢

任伯年西泠印社同治
真乃居谈艺札记“西泠印社”鲜为人知的由来
傅云其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在神不在貌
——从任伯年到徐悲鸿”展
四水同治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卖假画获良机
西泠印社:老字号文化品牌的IP化之路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进德修业—李刚田捐赠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