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2023-03-17罗婷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

罗婷婷

[摘 要]广西是全国第四批进行“三新”改革的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文章从研究背景、实施路径、具体实例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读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6-0037-04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所民族高中,生源结构具有民族多样性特点,学生除了来自汉族,还有来自壮族、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资源较匮乏,受本民族语言的负迁移影响,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存在一些困难。多种因素导致部分本地学生从小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进入高中阶段后,他们更是因词汇欠缺、语法薄弱、基础不牢等,难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实施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的意义

实施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高中英语读写融合的教学方式,整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重组单元语篇内容,根据学情设计具有针对性及普遍性且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习活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不同单元主题语境的文化背景,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实施路径

(一)学情诊断

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高二年级“史政生”选课组合班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质。

1.学习兴趣方面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英语知识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储备,对英语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学生愿意表达、敢于表达。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富有活力,对第一次接触的英语主题语篇有探索的欲望。

2.原有知识与现有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单元话题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有效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部分学生理解和整合知识、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观点以及批判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

3.发展预期

学生通过研读英语语篇,开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层学习活动,能体会到语篇的魅力,能创造性地运用实践类活动探究主题的意义,将读与写融合发展,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制定基于学情的教学实施计划

1.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要能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教学目标应能反映出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活动、收获了什么知识、提升了什么素养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还要考虑其特殊的学情背景因素。

2.学习活动的设计

《课标》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即英语学习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在进行读写融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组织时,应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使学生的活动实现从基于英语语篇、深入语篇到超越语篇的质的飞跃,帮助学生搭建写作脚手架。

3.评价的设计

《课标》强调,进行教学评价是实施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改善教师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评价,使评价能够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评价的方式可以包含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也可以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个体自评等对教学进行有效检测。

三、“Listening to how bodies talk ”读思课教学实践

“Listening to how bodies talk”出自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4的讀思课,为单元读写课积累话题词汇与表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语篇的体裁是说明文,主题语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子主题“跨文化沟通、包容与合作”,目的是探讨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1.内容和主题[what]

本单元的话题是“肢体语言”。阅读语篇通过介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等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不同与共通之处,帮助学生理解“肢体语言”这种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在交流方式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能够合理运用以及理解肢体语言,判断交际对象的情感和意愿,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2.作者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why]

作者从肢体语言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从地域文化差异的角度解读肢体语言,鼓励学生体验肢体语言的社会交际性、地域文化属性和得体性,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遵循的SMART原则,即学习(Study)、掌握(Master)、接受(Accept)、尊重(Respect)、包容(Tolerate)。

3.语篇结构和语言特色[how]

本文是一篇“总—分”结构的说明文。作者从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和同一种肢体语言的不同作用三个方面,采用提出中心句并举例论证的方式进行说明,使学生理解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特征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习兴趣方面

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学生经过高一学年的英语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储备,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加大,愿意表达、敢于表达。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富有活力,对第一次接触的话题(跨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原有知识

学生在已学习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 3 “Diverse cultures”话题中,已理解多元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际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经验积累,能够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特点,掌握相关话题的词汇。学习选择性必修教材后,读思课成为单元起始章节,需要学生迅速调动已学知识来促进新阶段的学习。

3.现有能力

进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材的学习阶段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系统的培养,能够在所给语篇的语料中感知和注意、梳理和获取、分析和判断、内化和运用,并有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提升迁移创新能力。授课对象为偏文科的选科组合,英语学科素养较高。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运用已学的词汇对生词、新词进行释义,积累相关话题词汇和短语。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根据已有线索提出在不同国家运用肢体语言的建议。

3.学生能够通过寻文线索推测作者意图,形成阅读策略。

4.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身所处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实际,批判性地思考肢体语言的多种用途,理解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文化异同。

(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了如图1所示的开放性学习环境。

1.物理环境

多媒体智慧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齐,桌椅分组摆放便于小组学习,黑板清洁度高,有电子白板和电脑支撑信息化教学,物理环境良好。

2.虚拟环境

多媒体智慧教室配备有可供联网的希沃白板,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模态语篇资源,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精准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计时器限时阅读或音频分段听读,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阅读学习活动,通过绘制思维地图(桥状图)直观地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不同意义。

3.人文环境

(1)文化熏陶:教室板报张贴肢体语言相关图片与介绍。

(2)师生关系:教师关爱学生,学生热爱教师,师生关系融洽。

(3)社会情感支持:学生观看关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肢体语言短视频,广泛了解文化的差异性特点。

教师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学生可以开展学生交互、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的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主题语境自然导入,激活学生已有认知

【教学片段1】Activity 1:在Lead?in环节的感知与注意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假设一名外国友人到柳州游玩,因不会柳州方言而在交流上存在障碍,请你通过他的肢体语言猜测他想表达的意思。在本环节中,两名学生上讲台扮演外国友人和柳州学生进行“你来比画我来猜”的游戏,要尽可能多地演绎和猜测出肢体语言的含义,其他同学集体计数,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本环节创设的情境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

2.以读促写,為学生搭建输出脚手架

【教学片段2】Activity 2: Read for main ideas and structure——获取与梳理活动

Students predic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and figure out the layout of the text.

学生通过梳理语篇脉络布局,提炼语篇结构,推断语篇体裁,对说明文体裁有了初步认识,语篇脉络布局图如图2所示。

Activity 3: Read for paraphrase——分析与判断活动

Students find out the word(s)in paragraph 1 to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art.

①“what people are thinking”can be replaced with                        .

②“the way people stand, hold their arms, and move their hands”can be replaced with                       .

学生能在第一段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对文本隐含意义进行解释和归纳,为后续运用已学的单词对生词进行释义做铺垫,思维训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教学片段3】Activity 4:Read for differences——获取与梳理活动

Students read to find out the body languages, meanings and countries from paragraph 2~5.

桥状图是八大思维图示之一,能帮助学生分析、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进行串联和归纳,使学生能够用具象的图示理解抽象的事物,是可视化的语言学习工具,该语篇第三段内容讲解桥状图如图3所示。

【教学片段4】Activity 5: Read for similarities——获取与梳理活动

Students read and act out the body languages which share the same meaning related to paragraph 5.

学生细读语篇,能够找到世界上具有相同意思的肢体语言并演绎出来。教师追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齐读、默读、听读等方式分段精读语篇,以填表、绘制桥状图等学习活动训练思维能力,提升信息查找能力、生词释义能力、隐含意义推断能力,习得阅读策略。在比较“眼神交流”“OK手势”“点头摇头”“见面问好”等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意义及“睡觉”“饱腹”等肢体语言的共同意义时,学生了解了说明文体裁的写作特点,联系自身所处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地区的情况,树立尊重、包容等正确看待文化差异的价值观。

3.读思结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5】Activity 6:Read for different uses——获取与梳理、批判与评价活动

Students read paragraph 6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smile?

Q2: What can a smile be used to do?

Critical Thinking:

Q3: Do you smile only when you are happy?

I also smile when                            .

I smile a fake/bitter/embarrassed... smile when...

(The answers will be various.)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肢体语言“微笑”的不同作用,再结合自身经验思考“只有开心时才微笑吗?”,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环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发散性地、批判性地思考除开心之外的其他情绪下微笑的情况,并学会用含同源宾语的完整句式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Activity 7:Students form the awareness of dealing wit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ppropriately and follow the SMART principle.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行为,鼓励学生体验肢体语言的社会交际性、地域文化属性和得体性,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学会使用SMART原则,即学习(Study)、掌握(Master)、接受(Accept)、尊重(Respect)、包容(Tolerate),见图4。

以上的教学片段2至教学片段5属于获取与梳理、分析与判断、批判与评价活动,而本环节侧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设计的学生课堂学习、课堂练习等活动均形式多样化。第二段学习“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相关知识,通过填表活动训练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第三段通过绘制桥状图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第四段通过点头和摇头的差异比较、见面问候的比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五段学生在理解课文后用肢体语言展示意义,完成知识内化与运用活动;第六段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训练批判性思维。每个段落的设计和处理均环环相扣,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集中解决了理解肢体语言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意义、相同之处和多种用途,通過寻文线索推测作者意图,形成阅读策略,进行差异对比、平行对比来体验和获得相关知识并绘制桥状图,能够运用同源宾语句型表达意思”等重难点。

4.迁移创新,解决真实问题

【教学片段6】Activity 8:Transfer and Innovation——想象与创造、内化与运用、批判与评价活动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that a French friend Emma will come to visit Liuzhou and need some advice on body languag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to offer advice and act it out.

教师通过创设“为法国友人Emma提供到访柳州的肢体语言建议”情境,训练学生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结合实际,突破语言障碍,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得体地进行表达。这是开放性的口头作文,答案不唯一,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观点表达,使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迁移“肢体语言”的相关知识,进行想象与创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在本环节中,学生能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肢体语言”相关知识,向Emma提出合理的来到中国柳州需要注意的“肢体语言”使用建议,解决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将口头作文写成建议信并进行同桌互评,完成本教学阶段的“读写融合”学习。

总而言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进行“三新”改革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从少数民族地区学情出发,合理制定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抓手,将“读”和“写”的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螺旋式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责任编辑 黄 晓)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读写能力融合发展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2ZJY13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