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2023-03-14戴黎李光胜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教学

戴黎 李光胜

[摘 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大政治使命和实践自觉。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得以跃升。

[关键词]建党精神;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明确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政治报告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既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政治宣示和理论创新,又是指引当代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明灯。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内在要求。各高职院校应该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使命并加以实践。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手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跃升。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内在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体现着鲜明的时代价值。正是伟大建党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激励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拼搏、砥砺前行。伟大建党精神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党之情、爱国之志。

首先,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利于青年学生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生动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的历史进程。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而牺牲的英勇事迹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素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涵赋予了当代青年勇于奋斗的无限力量,成为青年学生把实现复兴的历史责任内化为勇于担当的力量源泉。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他们“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1],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言行的侵蚀,立志投身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其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2]。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百年的奋斗与付出清晰而生动地记录着我们党的初心与使命。勇于担当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校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一股力量,但由于受到社会泛娱乐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滑坡、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众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3]。

再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斗争本领。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斗争实践的开展。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伟大建党精神所蕴涵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斗争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4]。增强斗争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应对各种复杂风险和挑战的迫切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担当意识,主动以奋斗者的姿态建功新时代。

最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正是源于千百万共产党员对人民的热爱,才让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久经磨难却生生不息。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青年学生的爱国奉献情怀,有助于提升他们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新时代之光。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书写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篇章的重要课题,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既要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意义,也要正确把握相应的方法论原则,着力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一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种优秀精神形态,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丰富、发展于党的奋斗实践,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进一步指导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由此可见,伟大建党精神并非远离实践的纯粹学术范畴,更不是虚无飘渺的幻想,而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开拓相统一的核心命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建党精神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完美表达,是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必然要求。在高職思政课教学中,既需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脉络、本质内涵、时代价值等理论问题讲清讲透,又要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专业需要,引导他们在联系实际中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对社会现实的理解都需要从社会历史中找寻渊源,把握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比作“最好的老师”,多次明确指出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建党之际,是党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党的精神谱系中首要元素。对于建党精神内涵的理解,应该扎根在建党创业的艰辛历史之中,发掘、提炼、阐释建党精神的特定内涵、鲜明特色、科学价值。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与党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落脚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中,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相契合的特点。因此,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立足于当今时代,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发挥好指导现实的价值作用。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建党精神教育之际,不仅要讲授党史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培养青年学生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担当起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三是坚持时间性与空间性相结合的原则。建党精神的产生、发展、丰富都必然有其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从时间上看,建党精神的孕育和生成离不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开展,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空间上看,众多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在国内和国外相继成立,建党精神在广阔的地域中获得了共时呈现。“北大红楼精神”“渔阳里精神”“红船精神”等具体精神形态成为了建党精神在那个时期的重要体现和意象表达。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内在逻辑都要求思政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所以,高职思政课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置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时代背景之中,把建党精神的发展脉络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联系起来。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具体教学中,是高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努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第一,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强化说服和教化学生的效果。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教师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的角度,重点讲解伟大建党精神对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作用。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各项理论成果的介绍中,引导青年学生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理论问题。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通过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为信念而奋斗的故事介绍,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础,激励他们成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有志青年。在“形势与政策”课有关党史专题的教学中,应该以党史小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寻找青春共鸣,教育他们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内化成自己毕生的追求。总之,思政课理论教学要促进建党精神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并把其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切实增强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从本质上看,建党精神是一种抽象化的理论形态。若要让学生把握理论并指导具体活动,就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形态加以转化。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特点,有分类地设计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例如:充分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节日开展仪式教育,用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来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師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实地感受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学生在走向基层,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调研、“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将个人“小我”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大我”之中,切身体会基层普通党员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品读红色家书、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领悟。在实践环节,真正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结合,教师组织力与学生参与性的结合。

第三,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着包括思政课程在内各种课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积极融合信息技术可以赋予思政课更多的活力,扩大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一是利用学校网页、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学生易班平台等虚拟平台推送有关党史、党建的学习视频、理论文章等,在线设置专题栏目和专题讨论区,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相关内容,自主展开讨论交流。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学习平台,开展课堂互动,让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三是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组建班级学习分享群,思政课教师在群里向学生推荐与建党精神相关的书籍资料,指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在学习分享群中进行分享。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学习群随时解答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的困惑,打破师生交流的时空障碍。四是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开通宣传建党精神的账号,建立网上微型展览馆,立体式、全方位呈现建党百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五是利用VR动画技术手段,对建党百年的历史事件、活动场景进行虚拟再现,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品格,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六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重点开发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党史慕课资源,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先烈后代等录制党史慕课视频,用地方党史的“小视角”来映射出学习建党精神的“大主题”,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宏大事件的历史规律,确立唯物主义历

史观。

第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伟大建党精神,发挥文化熏陶作用。思政课要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必须“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5],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文化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校园环境,打造红色文化墙,创作红色文化主题雕塑,在各种校园人文景观中融入建党精神元素。通过校史宣传、校风班风教育,将建党精神融入各类校园精神标识中,发挥校园精神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心灵共鸣。总之,把伟大建党精神“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盈在校园文化软环境之中,让青年学生在可知可感中领悟精神的力量。

结束语

总之,高职思政教师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使命。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育人路径,造就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6-30(2).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3]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19(1).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1).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简介:戴黎(1981— ),男,汉族,四川犍为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李光胜(1975— ),男,汉族,安徽肥西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德阳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DY22C002)研究成果(主持人:李光胜)。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