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初探

2023-03-14温冬梅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实施方式实施原则

[摘 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中华茶文化传播的良好平台与载体。把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要选取茶文化中与心理健康相契合的内容,并保持趣味性、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可举办趣味讲座,并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各类英语竞赛、各种英语社团活动及校园英语角活动。对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师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积极解决。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施原则;实施方式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各类英语竞赛、各类英语社团及校园英语角,这些形式有效补充了第一课堂的不足,笔者基于自己指导英语竞赛和英语社团活动的经验,认为把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关于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这个主题的研究和论文数量较少,在知网上只有三篇。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师陈军认为,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引入茶文化可以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广西警察学院教师文燕探讨将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构建原则与实施方法[2]。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陆勇探讨茶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构建的意义及具体的构建策略[3]。本文在陈军、文燕和陶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指导英语竞赛和英语社团活动的经验,探讨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二、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一)中华茶文化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地位

2020年9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汉译英的主题是“茶”,2021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汉译英的主题分别是“龙井、普洱、铁观音”。可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指导委员会对中华茶文化十分重视。

(二)中华茶文化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的地位

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决赛赛题是“The Symbol of China”(中国的象征)。陈书扬同学以“中国的象征——茶”巧妙破题,发挥出色,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

(三)中华茶文化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比赛中的地位

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比赛指定用书中,含有丰富的与茶相关的故事。参赛选手通过讲述中华茶文化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四)学习中华茶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学习中华茶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学习如何通过品茶来放松自己、调节情绪和提高专注力。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醒他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五)学习中华茶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茶源于中国,传于世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的追求。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融入中华茶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与传播中华茶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中华茶文化知识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六)学习中华茶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华茶文化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华茶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礼仪和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中华茶文化不仅是关于饮茶的方式和技巧,还包括了茶的历史、传统茶艺、茶道精神等方面。学习中华茶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沟通技巧等。通过中华茶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原则

(一)选取中华茶文化中与心理健康相契合的内容

将中华茶文化中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出来,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去。中国是茶树的起源地,也是诗的王国。因此,茶诗在历史上不断涌现,成为中华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茶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平和从容的人生观,这在茶诗中体现尤为明显。

例如:白居易在《食后》中写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4]”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作江州司马之时,当时白居易正遭遇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低谷,情绪非常低落。在情绪低落的日子里,白居易与茶为伴,饮茶就是白居易度过人生低谷的不二法门。通过饮茶,体会生活的惬意闲适,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醉心于茶事的白居易,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茶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不过喜,不多虑,不怨天尤人,活出长短任生涯的洒脱。

再如苏轼在《种茶》中写道: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5]”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轼被贬到岭南蛮荒的惠州,这首诗写的不只是茶树,更是苏轼自己。松林之间生长出一株野生的茶树,长在杂草之间,长势不良,但并没有枯死,仍然顽强地活在茨棘与蒙翳之间。这株茶树实则是苏轼自己,在朝堂上被人排挤。茶树生在松林,才子处于朝堂。茨棘与蒙翳,指的是朝廷里的奸佞小人。但歷经磨难,屡次被贬,苏轼的赤子之心不改。他的职场生涯坎坷不平,苏轼总能在忧患面前一笑置之,对待生活饱含热情。

现在emo已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罹患抑郁症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酗酒或沉迷游戏都是消极应对抑郁情绪的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通过学生朗读中英文茶诗、教师解读茶诗、师生共赏茶诗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健康、安全、积极的方式来疏解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将茶文化融入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针对更多高校中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实践过程。

(二)保持趣味性,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

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时,要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增强第二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将与茶事相关的高品质视频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针对视频设置任务让学生完成。笔者以被央视点名表扬的电视剧《梦华录》为例进行阐释。笔者选择《梦华录》第十六集中时长约十分钟的斗茶片段作为教学素材,针对该片段设置两道抢答题:1.茶汤巷老板和赵盼儿分别使用什么茶叶和茶具进行斗茶?2.宋代斗茶的三个标准是什么?针对该片段设置一道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题目:赵盼儿在斗茶比赛中获胜,你认为这个结果合理吗?并阐明理由。学生进行阐述后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茶汤巷老板使用的是北苑先春茶,趙盼儿使用的是钱塘径山茶;茶汤巷老板使用泉水烹茶,赵盼儿使用雨水烹茶。从茶叶和水的选择上,很明显茶汤巷老板更胜一筹,北苑先春茶是贡茶,从采摘时节上属于明前茶。根据陆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原则,茶汤巷老板使用泉水胜过赵盼儿使用的雨水。貌似赵盼儿胜之不武,但赵盼儿胜在技艺高超,在点茶环节赵盼儿进行了茶百戏的表演,因而赢得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该环节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又能普及宋代点茶知识,尤其是茶百戏,现代咖啡拉花的鼻祖就是茶百戏,通过讲解可以让我们建立文化自信。

四、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路径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结合自己举办讲座,指导英语竞赛和指导社团活动的经验,提出以下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实施方式。

(一)举办趣味讲座

在校内开展趣味讲座,笔者所在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直具有鼓励教师举办全校讲座的优良传统,每学期都会有若干线上线下并行的讲座,笔者曾于2021年5月面向全校师生举办过主题为“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国际推介”的讲座,受到广泛好评。

在讲座中笔者设置了趣味抢答环节,回答正确的学生获得茶包奖励。设置的题目举例如下:1.英语中茶为何翻译成tea?2.红茶为何翻译成black tea?3.黑茶用英语怎么翻译?4.对比茶百戏和咖啡拉花。5.比较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针对第1题,笔者展开阐释,“tea”这个词借的是闽南语中茶的发音“dei”, 17世纪,荷兰人是亚欧之间最初的茶叶贸易商,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厦门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到欧洲,引入英国,在英语中发音变成了“tea”。

关于第2题,红茶是西方人根据茶叶的颜色进行翻译的,红茶发酵后颜色深黑,因此英语翻译成black tea;第3题,为了与红茶以示区分,黑茶翻译成dark tea。

针对第4题,笔者展开阐释,茶百戏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形式,将泡茶的过程转化为一种视觉盛宴,通过泡茶的方式展示茶叶的质量、色泽、香气和口感。咖啡拉花技艺是1988年由美国人大卫·休莫在西雅图自己的小咖啡馆创造发展而来,是一种在咖啡表面上绘制图案或形状的技艺。通过在奶泡或牛奶上倒入咖啡,咖啡师可以使用特殊的技巧和工具,创造出各种花纹、心形、叶子等艺术图案。咖啡拉花只是注重在咖啡上创造艺术图案,而茶百戏注重展示茶叶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还承载了茶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茶百戏强调自然、平和与和谐的美,追求茶的本真和纯粹。

针对第5题,笔者进行了展开阐释。提到茶道二字,很多人会联想到日本,但茶道的概念源于中国,早在1200年前的唐朝,便提出了茶道的概念。最早提及茶道的书籍是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最早提及茶道的诗歌是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日本茶道更注重表现形式,中国茶道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茶室,有一张茶桌也可以;没有茶桌,有一把茶壶也行。中国的茶道不拘泥于表现形式,更注重内心的感受。

(二)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各种英语社团活动中

具有感官体验的情景式活动是效果较好的活动,例如在英语戏剧社给学生播放《唐顿庄园》《傲慢与偏见》里英式下午茶的片段;给学生播放《清平乐》《红楼梦》里点茶品茶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英式下午茶与中华茶艺的对比分析。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经典片段表演,模拟还原饮茶情境。

带领英语晨读社的学生朗诵中英文茶诗,进行英文茶诗英译汉与中文茶诗汉译英训练,教师进行点评并讲解茶诗翻译的技巧。

(三)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各类英语竞赛中

可以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各类英语比赛当中,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跨文化交际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笔者于2021年4—7月指导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双创比赛,项目名称“‘喝茶去好茶看得见——大学生的首选原叶茶包”,该项目获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在指导比赛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团队赴福建云霄县茶园实地考察,向项目组的学生传播和讲解中华茶文化知识。同时让项目组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喜好与需求,以微信小程序“种茶去”为线上基点,借助“云种茶树”等方式,打造属于“喝茶去”的年轻茶文化爱好者社群。该项目既能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唤起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热情,又能助推乡村振兴,顺应“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6]。

(四)将中华茶文化融入校园英语角活动中

校园英语角为师生提供了灵活广阔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角传播中华茶文化知识,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茶园,亲自体会采茶,茶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播中华茶文化。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融入茶文化是很好的尝试,笔者详细阐述了将中华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实施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融入茶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资方面,授课教师缺乏丰富的茶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目前线上有很多优质的慕课资源可供教师参考与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军.茶文化在英语第二课堂的拓展创意及效果评价[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5):88-90.

[2]陆勇.茶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构建策略[J].福建茶叶,2021,43(6):134-135.

[3]文燕.融入茶文化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构建[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1):29-32.

[4]白居易.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5]曾枣庄,舒大刚.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21.

[6]杨多杰.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温冬梅(1979— ),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实施方式实施原则
素质教育应着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体育比赛式教学模式探究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拓展延伸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