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3-17陈克英

关键词:实施方式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陈克英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思考和实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整合依据 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07-01

引言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正确认识并且践行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与老师进行课下交流,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努力下,情感教育一定会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

相对比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显现的非常明显。同时也唯有将这种特点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够实现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首先,情感性。相对比理科性质的学科,语文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情感。语文的情感性,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发挥出教育学的积极性重返体现出来。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陶冶学生心灵,促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继而实现教学效果。其次,形象性。语文情感教育需要技法和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描绘行的教学语言将学生脑海中相关的形象激发出来,最终促使学生的形象变得更为活跃。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后,审美性。审美性其实就是指语文情感教育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现美育及功能,可以呈现出一种美妙的神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整合的依据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都为教师的“个人演讲活动”,在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只能沦为课堂知识的接收器,被动地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照单全收。加上教师往往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对其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当代小学生沦为了语文学习的奴隶,提到语文学习,就打不起精神。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方法之一。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能够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又能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当前的情感教育并不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施情况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小学生正确情感观的树立。

2.语文学科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只要是有关于学生意志与情感的活动,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需求产生影响。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精神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还要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情感教育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在语文课堂上加强情感教育,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感动与感染,获得学习的动力。倘若教师不重视情感教育,只专注于知识的单一传授,对学生的情绪与困惑置之不理,那么就会拉远与学生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三、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

1.培养学生情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服务于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没有情感上的触动,教师就没有办法晓之以理,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使情感与教育双重结合,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学习中的闪光点,体会成长中的艰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在《和时间赛跑》一文,文章描写外祖母去世后主人公的伤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和音乐,为学生朗读课文渲染气氛,酝酿学生的情感,在主人公和太阳赛跑时,教师可以加快语速,模拟场景,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融进文章,情感得到释放。在情感教育实施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机会,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进行语言激励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逐渐呈现出个体独特性,教师可以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吸引学生的语文注意力,在实施情感教育中综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语言激励,指导学生正确地克制自己的负面情感,发挥情感中积极的一面。教书和育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3.发挥人格魅力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处于教学的引导地位,有着指示标的作用,学生只有先认可老师,才能更好地跟随老师学好知识。情感教育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创新教学理念,消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亦师亦友,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4.拓展思维空间

情感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感悟文章主旨,领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对《自然之道》一文的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文章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试问学生如果自己是文章中的小幼龟是希望获得帮助,还是靠自己的努力爬向大海,进一步提问如果文章中的主人公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如何处理。这样,教学充分活跃了学生的大脑,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拓展思维,升华感情,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5.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加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情感教育就必须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授《白杨》时,在课本中父亲和孩子的对话的内容,通过深挖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或者人物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知道,课文是表达了父母无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边疆的同时,还要求自己的孩子继承他们的心愿。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被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埋下伏笔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参考文献:

[1]周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07).

[3]李红霞.探索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40).

猜你喜欢

实施方式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