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引领下高职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2023-03-14雷霖

华章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摘 要]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升文化素养、培育高尚人格、树立正确“三观”等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建设存在思政教育流于表面、教育主体的德育意识不强与能力不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只有从质量评价标准、师资队伍、思政元素和评价体系入手,推进课程思政引领下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改革创新,才能永葆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的活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思政元素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因而,高职院校应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除了思政课程外,最重要的阵地就是人文类公共基础课,包含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诗文鉴赏、普通话、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推进此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能让学生通过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在了解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推进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即“课程”与“思政”有机结合,它并不是指所有课程都要讲授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要求非思政类课程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全面梳理思政元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参照课程教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教学为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信念”的人才,而非徒有学识的物质主

义者。

就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是当今时代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途径。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按照思政教育的原则和要求赋予课程新的活力,梳理教学内容,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政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求高职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品行,充实自我,丰盈内心,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文化修养、厚植家国情怀。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育植根于思政,以课堂教学为手段,以思政资源的挖掘为前提条件,核心是教师,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是“授业解惑”,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才是“传道”,故在高职院校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育不尽如人意。

(一)部分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育流于表面,缺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衔接和融合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多数公共基础课都引入了思政教育内容。但由于公共基础课教师往往缺乏系统性的思政培训,在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内涵上视野不足、深度不够,无法有效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入衔接融合;在专业课程中对课程思政的介绍引导往往泛泛而谈,尤其缺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衔接和融合,让学生觉得大而空;没有根据学生需求,挖掘专业对应的职业文化,缺少职业精神的融入讲解。

(二)教育主体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德育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存在认识误区,缺乏德育意识。很多非思政课程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应该由专业的思政课程教师进行引导和塑造,其他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是专业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培养,侧重理论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部分学生存在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急功近利等现象。

2.部分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德育能力不高,影响了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开展,无法发挥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三)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缺少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源,还需要建设大量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四)缺乏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运行评价体系

完善相关制度,将课程思政教学运行评价体系融入到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才能真正推进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

三、课程思政引领下高职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学创新路径

在课程思政引领下,如何推动高职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修炼内在品质,要从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思政元素和评价体系入手。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提高高职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第一,教学管理部门在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如普通话课程把“热爱中华民族共同语”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大学语文课程把“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这样,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授课时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智慧课堂以及教学资源库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增强“价值引领”指标,引导教师主动作为。第二,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要担负起建设落实的责任,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

划[2]。例如,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传统、精神理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在揭示普遍規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通话课程则要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热爱中华民族共同语,增强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自豪感,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明确自身对推广国家共同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要加强考核,督促落实。首先,依托教学督导小组,严格审核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再通过常规教学检查、推门听课、教学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评学等措施监控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其次,及时把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对没有严格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计划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教师进行谈话提醒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二)打造高素质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团队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增强教师德育意识、提升德育能力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一是跨部门跨学科跨层级组建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三全育人落地。例如,大学语文课程团队构成中,除了语文教师外,可适当加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而教师也应适当轮岗,在熟悉本职教学工作岗位后,定期兼任班主任工作,让团队教师从课堂之外的途径多了解学生。总之,通过“课程联合”“部门联合”“教辅结合”“校校联合”,实现思政资源共享,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

二是围绕相应课程的思政目标与课程标准,提升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师思政素养。第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令教师从心底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明确自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第二,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训,结合人文类公共基础课实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使教师具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与素养,掌握思政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引导性和实践性[3]。第三,引导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师强化自我学习意识,利用一切机会与平台丰富自身的思政素养,具备课程思政反思与发展能力,同时找准思政教育与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契合点,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与人格完善提供支撑。

(三)深挖思政元素,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首先,明确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德育方向。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树立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进行创新、传承与发展。例如,大学语文要发挥自身多重育人优势,强化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与良好品行培育。如通过学习“四书”的优秀篇章,引导学生体会“士不可以不弘毅”以及人与自我、自然、社会之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正确相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诵读学习《战国策》《左转》等篇目,让学生学会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培养学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又能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的美好品质[4]。

其次,要做好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明确人文类公共基础课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环节的具体思政要求,找准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授课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如:大学语文课程对诵读篇目(包含中外优秀古诗文)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语感,也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政治认同感、文化自信及健全人格;普通话课程对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作品(如“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支教教师许玉辉的故事)的研读,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央视文化栏目《探秘中国汉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五千年》等,可以作为普通话课程的课外学习资源,除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所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挖掘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5]。

最后,要拓展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做到思政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6]。营造校园内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等途径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各种自己熟悉的方式(如微博、短视频平台)对公共基础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化、精品化、专业化的提炼与总结,引导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进行正向的传播与引导,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

(四)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运行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运行评价体系,旨在改进不足、提升育人效果。從教与学两个方面看,一是要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结合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确立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指标。具体来说,这个评价体系应该能够评估学生在情感、价值和态度观方面的表现,如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到情感的共鸣,是否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二是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之外各方面的素养,如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等,并具化为某一项能力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通过考查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等维度的能力提升情况来考核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在评价实施过程中,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以过程性成长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以学生描述性评价为主,等级区分性评价为辅[8]。

总之,建立、落实并不断完善课堂思政教学运行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师主动作为,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结束语

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质量评价标准、师资队伍、思政元素和评价体系入手推进课程思政引领下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改革创新,才能增强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的吸引力与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J].中国电力教育,2020(6):6.

[2]董志强,方蕾,孙曦浩.在课程思政引领下实现公共基础课教学内涵式提升与发展[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24):107-109.

[3]杨大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21.

[4]于欢.以思政教育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山西日报,2023-08-29(10).

[5]王新生,张欣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2):34-42.

[6]陈姣,李琛.“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J].才智,2022(9):61-63.

[7]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102.

[8]孙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39-40.

作者简介:雷霖(1981— ),女,汉族,四川岳池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高职院校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AZYJG2023-30);主持人,雷霖。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