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探究

2023-03-14董天丽何华杰韦永吉王芳琳

华章 2023年11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

董天丽 何华杰 韦永吉 王芳琳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与民生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智慧,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承载着一个社区或村庄的文化记忆,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成了重要的议题。文章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蓝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进行探究,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南州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加乡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使乡村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具备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提升居民对乡村发展的认同和参与度,并可以促进乡村的社会融合和文化交流,加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助意识。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传承与保护

非遗传统蓝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促进乡村社区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蓝染,作为布依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保护和传承蓝染文化,可以使乡村社区的居民更加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提升对乡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1]。保护和传承蓝染文化还可以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随着文旅兴州战略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乡村,寻找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独特的乡村风情。蓝染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旅游和创意产业潜力。通过传承和创新蓝染技艺,可以开发多元化的蓝染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蓝染文化作为布依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通过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乡村社区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同时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蓝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旅游和文化产业

在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蓝染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点、民俗村落等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传统蓝染文化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其独特的染色技术和纹饰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通过将蓝染文化打造成旅游项目,并将其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相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片乡村,感受和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

结合旅游项目,可以建设起一批具有特色的民俗村落。在这些村落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蓝染艺术的展示和体验,还能够了解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结合方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还为当地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将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点、民俗村落等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这一独特的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旅游与文化产业应该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教育与培训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培训,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导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可以确保这些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年轻人是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将这些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2]。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就业培训,对于乡村居民来说,也是一种就业机会的拓展。以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非遗传统蓝染文化为例。该地区有悠久的蓝染传统和技艺,通过培训当地居民掌握相关的蓝染技能,开展蓝染制作和销售工作,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新的就业途径。这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培训,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导年轻一代的学习和传承,培训当地居民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以及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可以为乡村振興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活力。

(四)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蓝染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传统蓝染技艺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与现代产业相结合,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销售额和盈利能力。蓝染文化可以结合科技,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将传统蓝染图案数字化,开发出多种应用,如电子设备壳、印花面料等,拓宽产品的市场范围。蓝染文化还可以与服务业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传统蓝染技艺需要手工操作,培养蓝染师傅等相关人才,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扩大收入来源。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非遗传统蓝染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其与现代产业、科技和服务相结合,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也能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途径

(一)文创产品设计

文创产品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转化,打造出独特的艺术品、手工制品或创意商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设计师可以融入现代元素,用创新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随着手工业市场的发展,蓝染作为一门传统技艺逐渐迎来兴盛。蓝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染色技法,通过使用天然的蓝靛染料和手染技艺,制作出具有独特纹样和浓郁文化特色的织物。蓝染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准备材料、设计纹样、涂染、晾晒等[3]。这种复杂的手工制作过程赋予了蓝染产品独特的价值和魅力。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蓝染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游客们通过购买蓝染制品,既能够带走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又能够支持当地的手工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蓝染文化也被融入新兴的文创产品中,如手机壳、手提袋、围巾等。通过蓝染的独特纹样和文化内涵,为这些产品赋予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蓝染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发扬蓝染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还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将蓝染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中,不仅有助于传承非遗文化,还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为乡村带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二)纹样创新

纹样创新是一种艺术和设计创意的表达方式,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图案来为产品增添视觉效果和吸引力。在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的今天,纹样创新成为设计师和厂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产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和创意灵感。对于传统的画蜡纹样、蓝印花布图案和扎染随机图案的传承和更新尤为重要,通过增加其现代性和艺术性,可以使蓝染更能融合现代服装与家居的搭配,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要增加这些传统图案的现代性,可以在保留其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4]。例如,通过调整图案的颜色和线条,使其更加鲜明和有活力,结合当代设计的理念和流行元素,为传统图案注入新的生机与灵感,要增加这些传统图案的艺术性,可以引入更高级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与当代艺术家合作,可以借鉴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将传统图案与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传统图案的内涵,也可以为传统手艺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提升传统图案的现代性和艺术性,可以使蓝染等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欣赏。这样一来,乡村振兴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现代人带来更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三)工艺结合

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蓝染文化,使其走进市场,可以将蓝染纹样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时尚感的新型产品。可以将蓝染纹样与刺绣技法相结合,制作半立体纹样的蓝染刺绣香囊,通过在蓝染面料上运用刺绣技法,可以赋予平面纹样立体感,增加蓝染成品的层次和观赏性。蓝染刺绣香囊不仅可以作为实用的香袋,还能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在家居环境中展现蓝染文化的魅力。可以将蓝染纹样与卡纸相结合,制作贴布绣作为装饰画。通过将蓝染纹样转化为卡纸模板,可以精确地展示纹样图案的美感,并结合刺绣工艺,将卡纸上的纹样填充为绣花,使得装饰画同时融合了蓝染和刺绣的魅力。这样的装饰画既可以作为家居装饰品,又可以成为送礼的独特选择,展现了传统蓝染文化的精致和时尚。通过将蓝染纹样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既能传承和发扬传统蓝染文化,又能创造出更具时尚感和创意性的新型产品。这种创新的尝试不仅可以让传统蓝染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还能够为蓝染工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更好地走向市场,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体验。

(四)艺术领域

为了开拓新型产品,并使蓝染工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需要改变材料载体,将其与蓝染特征和文化内涵相结合。拼贴绘画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将蓝染与拼贴艺术相结合,可以展现出靛青与雪白的碰撞,创造出独特而有艺术感的作品。拼贴绘画以其质朴与自然的风格,以及混合不同材料和颜色的方法,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靛青的深蓝色可以与雪白的素材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同时展现出蓝染特有的纹理和图案。这样的作品将蓝染的特征与日常生活融合起来,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展示了新的审美价值[5]。乡村振兴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而蓝染作为传统工艺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通过改变材料载体,将蓝染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开拓出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型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蓝染工艺的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蓝染传承创新

可以将蓝染教学领域的课程设计策略分为中小学、大学生、社会成人三个大类,以传播与保护蓝染文化,同时进行精神传承和理论更新。针对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可以针对蓝染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工艺进行课程设计。通过蓝染技艺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蓝染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使其成为蓝染文化的传承者。对于大学生阶段的教育,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专业培训和课程。通过专业的导师指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蓝染的制作技艺,了解蓝染的传统及现代应用,并创新融合其他艺术形式,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对于社会成人,可以开设蓝染文化课程和讲座,通过专业人士的教授和分享,向大众普及蓝染文化的知识,提高社会成人对蓝染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可以实现对蓝染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成人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结束语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乡村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习惯等。通过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保留乡村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使乡村成为文化传统的守护者。这不仅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能够提升乡村地区的文化吸引力,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不仅具有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通过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乡村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多重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向全面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元玉,邹开军.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遺”民间绣活传承和发展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10):5.

[2]袁咏琪,仝菲.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长白山乌拉草编为例[J].旅游纵览,2022(11):3.

[3]李信煜,宋欣.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以湖南汝城县香火龙为例[J].文化产业,2022(19):139-141.

[4]欧阳倍祥.乡村振兴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泽板龙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青年时代,2020,71(22):93-94.

[5]黎回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研究[J].明日,2018(8):34.

作者简介:董天丽(2001— ),女,汉族,贵州黔西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何华杰(2001— ),男,苗族,贵州铜仁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韦永吉(2001— ),男,水族,贵州三都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指导教师:王芳琳(1971— ),女,布依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基金项目:2022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黔西南州为例”。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