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研究

2023-03-14苏雅婷

华章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实现路径高校辅导员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形势下,青年人的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158万,比去年多了82万,这意味着今年的就业市场将承担比往年更大的就业压力。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但经多方发力、齐心协力,高校辅导员仍能够探寻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径,制定出新对策,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地进行。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辅导员;就业;工作策略;实现路径

就业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截至2023年7月,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158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数量预计比去年增加82万,这是继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又一个高校毕业生超千万规模的就业年。此外,2022年尚存部分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这对原本压力颇大的就业市场来说,其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事关高校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探索路径,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原因分析

青年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难这一现象的产生存在宏观和微观原因。从就业市场这一宏观层面分析,大学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无职场工作经验及资源,在就业市场上需较长的适应期,而用人单位培养大学毕业生这个过程需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所以,当经济形势利好、业务扩张的时候,用人单位愿意招聘大学毕业生,也愿意花时间和资源培养;但当社会发展处于经济下行阶段,用人单位面临经济收缩期时,它们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降低,矛盾便凸显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当前普遍处于复苏前期的过渡阶段,尚无太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所以,劳动力市场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加剧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造成就业形势相对严峻[1]。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面对激烈的竞争,一方面,部分应届毕业生并不急于求职,而是以旅游、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为由,在求职路上放缓步伐,于是出现了“懒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与毕业生求职期待并不完全匹配,这就导致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受阻,产生自卑、焦虑等心态。总体而言,从心态上分析可知很多学生缺乏行动,只从自身主观感受的角度,认为就业难,目前还不到时候,想再继续观望,加上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信心不强,普遍盲目追求“体制内”就业,没有正确认知公务员和编制岗位的责权利[2],在“大我”与“小我”上选择失衡,主观地为自己限定了就业范围,于是被动地等待岗位的发布。但实际上,当年可能并无合适的招考岗位抑或岗位竞争过大,因此高校应届毕业生难以成功上岸,错失了求职的黄金时期。

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心头大事”,是一项民生工程、筑基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与期盼。即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更应迎难而上,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拓宽就业渠道,多管齐下、多方发力促就业、稳就业。同样,各部门也要充分落实主体责任,贯彻落实“1+1+1”的就业跟踪模式,即“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全院教师的力量,力促高校毕业生平稳就业。

二、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策略

做好、做实高校畢业生就业工作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形势下如何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尽全力确保毕业生稳定、高质量就业;二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何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内涵,将就业指导、就业帮扶与服务育人相融合。因此,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难点,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开展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一)统筹规划,各方联动,形成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做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从学校、学院及学生个人等多个方面来制定措施和方案。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相关主体责任。各院系间、辅导员与教师队伍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完善各方主体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跟踪体系,才能更精确、更科学地进行就业追踪。这需要构建“1+1+1”的就业责任落实制,即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的就业跟踪体系,才能多方发力共促就业。其次,为使就业跟踪体系行之有效,需明确各方主体的工作职责,即由班主任把握本班的就业情况、专业指导教师负责组内学生的就业跟踪,辅导员进行末端落实就业工作,朋辈互促,家校互通,各责任主体各司其职。

针对毕业生困难群体(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帮扶,应对该典型学生开展专题研讨会,进行就业信息摸排,建立“一人一策”行动台账。第一,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可利用各种渠道为其提供实质性指导服务,例如简历制作技巧、面试礼仪与方法和就业政策讲解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辅导员应整理汇总相关工作台账,准确掌握重点关注群体的生活基本状况和就业意愿,定期与该群体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加强沟通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既认识到早就业、早锻炼、早独立的重要性,也引导学生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否则朝三暮四、挑来捡去,可能最后会落得“两手空空”的结果。第二,应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一方面,辅导员通过谈话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境和需求,在与学生谈话结束后,应对谈话记录进行梳理,将需反馈的问题及时告知家长。另一方面,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辅导员可将所收集的招聘信息以微信、QQ的方式分享给家长,让学生家长帮助学生筛选对学生及家庭有用的、可行的招聘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精确地排除不合适的招聘信息,同时也能让家长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包括岗位需求、薪资状况等,权衡利弊做出更好的选择。总而言之,通过家校合力育人,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家校合作,共促就业的局面[3]。第三,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作用。创建就业帮扶小组,小组成员每人对接十余名求职的毕业生(包括升学失利的毕业生),了解其就业意向地区、单位以及目前就业进程等信息,针对性地向就业同学推送求职信息,并对毕业生困难群体进行求职经验分享和帮助,鼓励未就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职场,踏出第一步。毕业生朋辈互助模式不仅是对学生本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互帮意识,促进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增加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实现就业辅导精细化、全覆盖的有效途径。

(二)提前研判,积极引导,实时掌握

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需提前开展,从大一新生入学时抓起,提早研判,因势利导,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现状,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和就业动态,展示历届学长学姐的优秀就业典范,通过“讲好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这样做既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从学长学姐的求职经验中获取经验,还可以利用学长学姐的优势,在最后一学年,争取为他们提供企业内测的机会,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除做好就业形势提前研判的工作之外,辅导员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就业观。培养“四有”新人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4]。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来说,积极的就业观念是顺利求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可以放大就业政策效应,增强措施效果。在此指导下,辅导员也应利用主题班会课正确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开展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以及到欠发达地区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特别是思想上积极上进的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主动到部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相融合,努力使个人的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

契合。

在进行毕业生就业的摸底工作时,为更好掌握毕业生毕业去向实时动态,辅导员应建立学生工作台账,实时更新以及掌握毕业生的意向就业城市、岗位和期望薪资,并充分做好人文关怀,主动了解学生当前的就業状况和心态,积极组织上述毕业生参加各种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或是结合该类学生的专业背景,联合部分企业推送“专人专岗”,实现“点对点”推送招聘岗位,实现精准以及有效帮扶。

(三)以生为本,精准帮扶,分类指导

在新形势下,高校亟须转变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以“以生为本”为宗旨,“一生一策”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学专业和就业需求,分门别类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并根据招生计划的内容及专业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就业保障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5],力促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所以说,辅导员“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与体现。

在就业工作的落实上,“以生为本“即从整体出发,辅导员需要把握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的匹配程度,同时也需专注个体,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就业需求,由面到点,做好、做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需探索具有个人风格以及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当代大学生普遍为社交媒体的追捧者,辅导员们应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宣传,助力高校毕业生平稳就业。例如,辅导员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这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为其进行简历制作指导以及传授面试技巧等,为毕业生简历进行润色修改,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求职状态,增强自信心。此外,辅导员需对学生的毕业去向意愿进行划分,要做到学生信息摸排准确,以便更好地开展“一生一策”精准帮扶,为其排忧解惑。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扶之前,要对帮扶对象建立台账,了解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其就业意向城市及岗位、实习经历、获奖荣誉等信息,掌握每一位学生当前的就业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

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辅导员应做到:第一、对于主动求职的学生,辅导员们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其所学专业,掌握其就业意向、目标岗位,拓宽就业岗位搜索渠道,广泛搜集招聘信息,为其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也应主动询问学生目前是否存在求职困境,帮助学生获取有针对性求职信息,提高求职成功率,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和指导,如心理疏导、求职礼仪等;第二、对于拟升学的学生,应关注其心理,定期沟通其备考进度,及时推送省考试院发布的相关考纲和考试信息,鼓励其积极备考,并邀请往届优秀学长学姐分享经验;第三、对于被动求职的学生,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求职进程以及生活情况,辨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之外,也应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及指导,并推送相关求职技能讲座,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就业理解社会、奉献青春和创造价值[6]。

结束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它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更注重高质量发展,新兴行业以及业态不断涌现,就业市场充满潜力,这将会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出更多机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投入就业市场中。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需要时刻绷紧促进大学生“就好业”这根弦,始终把高校毕业生放在主体地位,从就业措施的落实以及转变大学生的心态着手,为青年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不落下一个人,不丢失一次帮扶机会,努力实现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赞歌。

参考文献

[1]徐方舟.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路径初探[J].就业与保障,2022(10):172-174.

[2]夏利波.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懒就业”破解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9):23-27.

[3]陈国良.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稳就业”对策研究: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1):10-13.

[4]薛文辉.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新西部,2018(26):119+126.

[5]李超.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3):121-123.

[6]丁建范.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2):90-92.

作者简介:苏雅婷(1994— ),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实现路径高校辅导员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