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究

2023-03-14汤培媛

华章 2023年8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問题,并提出了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型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新型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地进行新型技术应用探索,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不断提升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时代与学术发展的需求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知识中心,其对于新技术的响应和应用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满足时代与学术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动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在持续扩张,学者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献检索,而是期望通过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更有深度的研究视角。智慧图书馆正是为满足这种学术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推荐,更能通过算法将散落的学术信息进行有机联结,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者快速、精准的信息检索需求。而智慧图书馆则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满足了学者们在快节奏的学术环境中对于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处理需求。

(二)提升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与研究体验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在资料检索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精准地为学者提供所需文献资料,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更加丰富的关联推荐,大大提高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利用大数据分析,智慧图书馆能够捕捉到用户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如专题资源整合、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推送等;其次,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智慧图书馆也在探索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学术教学中,如模拟实验场景、历史事件复原等,为学生和教职工带来更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最后,智慧图书馆还可以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比如线上预约实体书籍、线下研讨互动等,这种无缝衔接的服务模式不仅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更使得学术研究和学习变得更为流畅和高效[1]。

(三)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效率

新型技术的引入不仅使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更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首先,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智慧图书馆能够对其资源进行智能分类、标签和索引。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所需的资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物理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书籍的流通、归还、损坏等状态都可以实时监控,从而减少了人工盘点和检查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再次,基于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智慧图书馆可以实现资源的远程共享,让更多的读者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访问和使用图书馆的资源,突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通过引入智能自助服务系统,如自助借阅、自助归还等,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减轻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与应用的不匹配问题

尽管新型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它们也常常遭受“跟风”或“盲目应用”的批评。一些高校在追求技术创新时,可能会过度引入并不完全适合其自身需求的技术,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首先,技术导入过程中的匆忙选择常是问题的根源。许多图书馆在选择技术时,更多的是基于市场上的热点或其他机构的成功案例,而非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场景。导致尽管技术本身先进,但它可能与图书馆的实际业务和用户需求相去甚远。其次,缺乏对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能力是另一个关键问题。一旦某项技术被引入,如果没有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图书馆员工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压力,导致技术的潜在价值得不到充分释放。最后,技术快速迭代和更新,也使得图书馆在技术投资上面临巨大的压力。今天投入巨资采购的设备或系统,未来可能很快就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如何平衡现有技术的维护和升级与新技术的引入,是每个图书馆在技术策略制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2]。

(二)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已从单纯的书籍资料管理变成了一个涉及海量用户数据流动的信息中心。学生和教职工的借阅记录、线上搜索记录,甚至是他们在图书馆的行为轨迹都被系统实时捕捉。虽然这为提供个性化推荐、优化馆内布局等功能提供了支撑,但同样带来了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首先,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如何确保这些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变得至关重要。恶意攻击、系统漏洞甚至内部人员的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数据被非法访问或泄露。其次,在智慧图书馆中,为了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图书馆可能会采集更多的用户个人信息。然而,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和使用规范,这些数据很可能会被滥用。例如,未经用户同意就将其阅读习惯用于商业广告推送,或是不经审查就将数据用于学术研究,都可能侵犯到用户的隐私权。最后,随着图书馆与其他学术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如何确保数据在交换和共享过程中的安全与隐私,也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没有明确的数据共享协议和技术保障措施,图书馆数据一旦流出,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三)对传统服务的依赖与过渡问题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如实体书籍借阅、现场咨询和线下研讨会等,长久以来都是学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服务形成了学生和教职工对图书馆的基本认知和期望。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很多新型服务和功能如数字资源、在线问答、VR体验等逐渐浮现。这使得图书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要维护和保障传统服务,又要確保新型服务的顺利推广和应用。首先,图书馆的预算、空间和人员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传统服务和新型服务往往需要不同的资源支持。例如,为了建设电子书库或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图书馆可能需要削减实体书的购买量或重新配置场地。这很可能会引起部分依赖传统服务的用户的反感和不满。其次,对于图书馆员工来说,他们需要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服务的熟练掌握。这要求他们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增加工作压力。最后,对于用户而言,尽管新技术可以带来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服务体验,但改变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并不容易。如何确保技术创新和传统服务之间的平滑过渡,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得到满足,成为图书馆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3]。

三、新型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一)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以引导技术应用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围绕实体资源的存储和利用,而现代技术的引入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决策新技术引入时,高校智慧图书馆应首先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以确保技术与其应用场景的匹配。这种需求导向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还能确保新技术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首先,图书馆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访问记录、搜索习惯、资源下载等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这些数据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宝贵的参考,比如:哪些资源是用户最常访问的?用户在什么时间段使用图书馆服务最为频繁?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图书馆更精准地配置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推荐等。其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对于新技术应用的反馈和建议。这不仅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变化,还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关于如何改进技术应用的宝贵意见。例如,如果多数用户表示对于某一在线搜索工具的使用感到困惑,那么图书馆就应该考虑如何优化该工具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最后,图书馆可以与学校的教育技术部门、学术研究中心等部门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将现有技术与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等活动更好地结合。这不仅可以为图书馆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持,还可以确保技术应用更加贴合学术界的实际需

求[4]。技术的进步为图书馆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但如何确保这些技术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是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通过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图书馆可以更有目的地进行技术应用和创新,确保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真正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服务。

(二)建立并完善综合数据保护机制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服务已经由传统的纸质信息转向数字信息,涉及的用户数据和学术资源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误删等风险,高校智慧图书馆必须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完整。首先,从技术层面出发,图书馆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都在加密状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窃取。还应实施定期的数据备份策略,在物理层面加强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如设置防火、防水、防震等设施,确保数据在各种意外情况下的安全。其次,图书馆应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和使用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关键数据。这需要图书馆对内部员工进行定期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数据保护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数据安全规范。再次,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如用户的搜索记录、借阅历史等,图书馆应采取匿名化处理,确保即使数据被泄露,也不会暴露用户的个人隐私。图书馆应明确告知用户其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方式,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提供给用户查看、修改和删除自己数据的途径。最后,面对不断演变的数据安全威胁,图书馆应定期对其数据保护机制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其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能够应对各种新的安全挑战。并且与其他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数据保护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整个行业的数据安全水平。

(三)保持与优化传统服务以实现双轨并进的模式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智能的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角色可以被完全替代。为了确保图书馆服务更具包容性和广泛性,图书馆可以实施一个“双轨并进”的服务模式。在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技术应用的同时,仍然维持并优化部分传统的服务方式,以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需求。首先,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是基础。数字化处理的藏书不仅可以在智慧图书馆系统中被检索,还能够与各类线上数据库、云端资料等实现互通共享,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资源视野。而智能RFID技术不仅局限于借还功能,更可以实现书籍的防盗、防损以及与智能推荐系统的联动。其次,深化传统与现代服务的结合。除了专门的人工咨询窗口,图书馆还可以开设线上咨询服务,利用聊天机器人等技术为读者解答常见问题,而复杂问题则转由图书馆员在线解答。传统的阅览、研讨、培训等服务也应与技术深度融合,如开设数字化研讨室、提供VR/AR阅读体验、在线培训和研讨等。再次,强化服务个性化与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图书馆能够深度分析每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术需求,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服务。例如,针对研究生和教师,可为其推荐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文献和资料。最后,定期反馈与评估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服务,更是为了与读者建立起深度的互动关系。除了传统的反馈渠道,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移动App等现代化手段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出调整。而对于那些提供有价值建议的读者,图书馆更可以为其提供特殊的服务或优惠,以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图书馆服务的优化中

来[5]。保持与优化传统服务的策略需要图书馆从多个方面努力,确保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既能够继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传统服务,又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以新技术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这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校要积极面对挑战,主动把握机遇,加大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智慧图书馆管理体系、提高馆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等,从而促进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4):72-74.

[2]颜昌茂.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路径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1,6(2):47-51.

[3]李丽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问题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5):122-124.

[4]彭迪,丰丙金.基于5G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19):27-30.

[5]单轸,陈雅.新技术背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2(5):48-53.

作者简介:汤培媛(1983—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交通大学,助理馆员,本科。

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数字化时代下国有大型企业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策略
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乡镇中心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略探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