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全方位落实思政育人路径探析

2023-03-14单林山张豆豆

华章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思政职业院校

单林山 张豆豆

[摘 要]职业院校的学生客观上来说入校成绩相对较差,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又重技能训练、轻人格养成,这就导致外界对职校学生形成了成绩差、纪律不好、不努力的刻板印象。要想真正改变这种负面评价,必须要从专业建设本身入手,将课程思政真正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试从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近年来在教研教改工作中的经验与反思,浅析职业院校如何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辅导员团队建设和学校制度四个层面,全方位地落实思政育人新理念。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會体育;课程思政;专业建设

自从2014年上海市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探索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部于2020年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文指出“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究其原因,在于德、智、体未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体育未能充分地开展。接着他又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3]。”从人的发展角度,两种观点其实一脉相承,都重视不同学科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兼具智力与体力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天生就能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在集体社会中如何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在社会体育专业课堂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是保证“五育并举”、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困境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尚显不足

主要体现在教案、课堂组织、第二课堂三方面。首先是教案中较少体现与专业高度相关的职业素养内容,这就导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难以形成对某一行业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心。其次,课堂组织管理方式较单一,缺乏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与方法,学生在千篇一律的重复活动中,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度不够,与学生的交集仅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更深入地互动、了解。学生因此无法得到充分的实践指导,体现不出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有偏差

主要体现在纪律性差、“躺平”盛行、对专业课的重要性认知不够三个方面。第一,上课过程中学生普遍服从性较差,缺乏一定的尊师重道、求知务实精神。第二、课堂参与度较低,集体观念不足。第三,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但缺乏精益求精的追求,不肯踏实苦练。

(三)辅导员对于本专业学生缺乏有效的价值观引导

辅导员队伍对学生重考勤管理、轻思想教育,重人格感化、轻严格要求。在日常活动和课堂上,只要求学生能到即可,缺乏对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远大理想抱负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了“人到心不到”的不良学习习惯。

(四)学校缺乏配套的学业预警与日常行为规范惩戒措施

教育事业不应该只是发一张毕业证那么简单,更应该严把毕业生质量关。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发出学业预警。同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一些明显反复扰乱课堂纪律、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要及时通报批评与重点教育。只有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明确了、严格了、能真正实施了,教师、辅导员队伍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而不是虚张声势,最终徒劳一场。

二、形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困境的原因

(一)教师队伍结构组成尚不合理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目前有22位全职教师,学历结构方面,硕士学位10人,占比45.5%,硕士生比例偏少,且体育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更少。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18人,占比82%,青年为主、中年为辅,整体队伍很年轻。但另一个方面却是入职三年以上的教师仅有8人,不足三年的14人,占比高达64%。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2人,占9.1%;中级职称0人,占0%;初级职称2人,占9.1%;职称结构极不合理。同时,具有双师素质型资格的教师4人,仅占18.2%。

技术职称是反映专业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能有效产出、结构合理的高、中、初级职称比例是1:3:1[4],呈橄榄型,这样才能保证队伍中老、中、轻人才不断代,同时又有活力完成各项任务。而目前的师资结构造成对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深度不够,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稍差,把握最新教学方法、理念的能力有所欠缺。职称结构不合理、急缺“双师型”教师,是新教师入职时间短、人数多形成的客观事实,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学生对社会发展环境与自身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认识不足

自从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从而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高房价、高物价的产生[5]。现在,持续几年的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本来对毕业生的就业有很好的机遇,但又恰逢积压几年的毕业生一起涌入就业市场,导致各行各业就业内卷严重[6]。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6—24岁青年失业率偏高[7]。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毕业生自身能力水平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因此对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学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来说,他们从两个方面还未感受到这种压力。其一,从初、高中刚刚升学到大学,对社会就业没有太多概念,其日常活动范围大多限于校内,衣食住行花费也都由父母供给,所以还对各行各业充满憧憬。觉得毕业后工作好找,在校内就无忧无虑、我行我素,缺乏一种脚踏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做人的态度。其二,有部分同学比较关注社会发展,但却被目前的各种负面社会现状所影响,从而误入歧途,选择了“躺平”。有人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后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更无法实现人生自由,索性就选择了自我放弃。

(三)辅导员队伍人员配置有待优化

一般来说,女性辅导员性格相对温柔、心思细腻,对待年龄相仿的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可能多以语言教化、人格感化为主,而缺乏一些威严的形象震慑。再结合生源质量的客观现实,学生可能比较活泼、不易管理。这就使得一些辅导员较难“镇得住”学生,以致个别学生无所顾忌,进而影响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比如,航海专业的辅导员队伍中,男性所占的比例就相对较大,其整体学风、班风自然也较好。在实际工作中,社体专业辅导员队伍中女性较多,大部分过于体现母性的温柔,不对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严加管教,只要人到就行,缺失一定的父性权威、严格管理。这就导致学生缺乏一些无畏、拼搏、坚忍、认真的意志品质。

(四)学校还暂未形成有效的学业管理制度与学生课堂管理办法

法制、法治,有法才有制,有制才有治。目前,学校层面虽有关于在校学生学业管理的制度和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但在施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从学业角度讲,有部分学生不在乎成绩如何,反复扰乱课堂纪律。如果不对此类现象从学业管理制度上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整个班的学生都会养成这种畸形的认知。从课堂管理角度讲,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不依赖于课堂管理制度的约束,但是对新教师来说,学生课堂管理办法同时又是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这份文件不仅能很好地指导新教师该用什么标准管理学生,还能在学生违反相关纪律后,有法可依地进行惩戒,做到公平公正、及时透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管教违反纪律的学生时,部分学生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甚至向教务处投诉教师管理粗暴、搞区别对待。最终不管是教师和学生哪方有问题,无疑会使教师凉了一颗热诚的心,使学生更加肆无忌惮。

三、破解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多措并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能力

1.定期举办教研教改会议

针对新进教师教学经验欠缺、课堂组织能力稍差的特点,定期开展老、新教师“集中听评课”教研活动,同时积极召开“教学主题研讨”教改会议,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共性和棘手问题。比如,传统室外体育专业课和公共体育课教学手段较单一,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针对此问题,要及时确定“深挖体育游戏,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教学研讨主题,并在随后的研讨活动中,讨论并选定一些优秀的体育游戏。之后将其灵活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2.集体制订课程标准与实施进度,定期检查教案

针对同门类课程较多、经常有不同的教师上同一门课的情况,应组织所有教师一起参与课标和实施进度的制订,既保证课标的可行性与严谨性,也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性。针对教案撰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缺失的特点,要定期开展教案检查、抽查活动,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应教师沟通,督促其完善课程教案,认真重新学习学校有关教学的各种规定。

3.鼓励教师进实训室,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

针对专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建设深度不足的现状,要结合教师实际,鼓励、引导住校教师在课下多进入各专业实训室训练。在教师自我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与学生的交集,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接学校各种社团,带本专业学生承担起指导各体育类社团训练的工作,全方位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

4.合理报送招聘计划,补全师资结构短板

在报送招聘计划时,应统筹分析,找出急缺的專业方向以及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根据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现状,再结合社会就业人员组成等要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用最短的时间组建一支以硕士生为主,博士和高水平本科生为辅的教学、科研团队,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各种教育、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二)全程融入育人观念,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开齐、开足选修课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旧课程体系难免与企业用人标准有一定脱节的背景下,要增设各个项目的选修课,并适当增加课时。应专门安排有参与校外企业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同时参照企业用人标准,重新构建一套能全方位锻炼到学生技能、口语表达、人际交往和教学能力的课程体系。个别校企深度合作的项目,也要邀请企业人员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日常教学,以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挂钩。同时,在课堂上要按照实际企业工作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完整地体验、模拟工作环节,培养学生对各行各业的正确认知,纠正其眼高手低的习惯,完善其相关行业职业素养。更要反复操练,做到精益求精,保证进企业就能上手,缩短过渡期。

(三)优化辅导员人力结构,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建议适当提高男性辅导员的比例,确保辅导员队伍中存在一定的“父性权威”,使学生养成对辅导员、教师、家长的敬畏之心。在此基础上,要多开主题班会,尤其是针对“躺平文化”的批判、“人生理想”的实现和“爱岗敬业”的追求等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弘扬正能量。

(四)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业管理制度和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办法

学校层面有了明确、可行的制度,二级学院就能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管理,而不是被动地纵容。同时,明确的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也可使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摆脱无法量化的“经验”式课堂组织能力,而采用可操作的相应标准,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这样既使得学期成绩公开透明、可量化,也避免了师生之间偶尔产生的冲突,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结束语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体。只有构建起一套完备的体育课程专业体系,并做到课程思政全程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出的毕业生才能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但是教育育人的宏伟目标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单靠一个专业就能实现的,这离不开在今后的工作中,社会体育专业全体教师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追求,更离不开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睿媛.课程思政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2023,22(3):16-22.

[2]新华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04-20)[2016-1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赵德宁.从《体育之研究》透析毛泽东体育救国兴国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6):5-9.

[4]葛万龙,王国华,李翠,等.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52-54.

[5]黄志基,石涛,易成栋,等.城市更新抑制房价快速增长了吗?——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实践的实证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16[2023-04-21].

[6]付悦.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的内卷化及其破解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3(2):41-46.

[7]国家统计局.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良好[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23-04-21)[2023-04-18]网址: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4/t20230418_1938706.html.

作者简介:单林山(1993— ),男,汉族,河南项城人,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艺术体育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健康与运动康复。

张豆豆(1992— ),女,汉族,陕西长武人,泉州海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课程思政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