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3-03-14石昊玥

华章 202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 要]随着信息与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到了心理健康的层面上。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社交媒体更容易产生网络依赖,并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本文将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背后的心理需求,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完善大学生自我认知、开展积极心理教育三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社交成为热点,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社交的主力军。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突破10亿人,用户使用率高达97.2%,其中20~29岁学生群体占比位列前三。由于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新媒体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宽广的平台,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證实了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接触网络社交媒体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情绪改变甚至强烈的心理冲突,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交现状分析

新媒体社交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开放性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在新媒体上了解知识,使知识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情绪宣泄的途径和自由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大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想法、缓解压力,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面对精彩纷呈的社交网络,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容易产生社交媒体依赖。新媒体的自由性也导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难以进行严格审核与监管,大学生涉世未深、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处于由他人监管到自主自律的关键期,容易被社交媒体上部分极端信息影响,引发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问题。

(一)社交媒体减弱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与开放性,大学生可以抛开现实因素的束缚,在社交媒体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见解,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人际联系。研究表明,社交媒体虽然可以扩展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广度,但依然无法替代现实交往,不能达到现实交往的深度[2]。社交媒体的便捷性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便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却也减少了现实社交中语言表达与情感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长时间的网络交流会使大学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难以建立起亲密关系,性格也变得内向、自闭。现实交往中的情感与非语言性的交流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阶段。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以新媒体社交代替现实交往,过多地使用新媒体社交方式会削弱大学生的语言情感表达技能与现实社交能力,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与他人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大学生在现实社交中产生了社交无能感,引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挫折感,对人际交往产生了心理压力甚至“社恐”心理。对现实社交的恐惧感让大学生更加逃离现实人际关系,转而投入社交网络寻找依靠与安慰,陷入更加依赖社交媒体的恶性循环。

(二)社交媒体引发了自我认知混乱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与互动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社交中的言语交流、符号互动、价值探讨等形式打破了线下真实自我与线上虚拟形象的界限,通过社交媒体打造的理想虚拟自我满足了大学生印象管理的需求,让大学生获得了现实交往欠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但也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自我观察与评价,是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将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机会展现的闪光点在虚拟世界中充分展现,收获他人的赞许与认同。但大学生在关注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会无意识地忽视与回避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沉溺于完美的网络之虚拟形象中,无法正确认识与区分理想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削弱自我不同方面的统合能力,难以形成清晰、完整的自我概念。

除满足个体自我展现的需求,社交媒体也是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形形色色不同群体的学习与生活圈。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大部分群体会在社交媒体上有选择性地发布有利于自身形象的经美化与夸大的信息。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被美化修饰过的信息影响,用过于积极的他人形象进行社会比较与自我评价,产生所有人都比我优秀的错觉,并因此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评价变得消极,自尊水平降低。

(三)社交媒体加剧了孤独感

孤独感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两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情感孤独是个体在人际社交中未建立起良好亲密关系的负性体验,社交孤独是指个体在建立人际关系中未能获得归属感的主观感受。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交媒体的依赖性普遍偏高,而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体验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强[3]。

社交媒体不同于现实交往,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征,可以增加交往体验,更加迅速地建立人际关系。然而,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决定了单纯通过社交媒体建立的人际关系很难具备稳定性和长久性。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倾向于展现自己积极的一面,将消极的、需要安慰与帮助的一面隐藏起来,长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交反而会拉远彼此的心理距离,让个体感到情感孤独。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展现与分享话题大多都是浅层次的生活展示与学习分享,很少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话题的碰撞与共鸣,无法获得人际关系上的归属感,容易产生社交孤独。社交媒体中的人际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浪漫美好,但却脆弱不稳定。长期依赖社交网络进行社交不仅不能缓解孤独感,反而带来了远离现实社交的孤独感,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二、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动因分析

针对社交媒体依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危害问题,部分家庭与机构采用强制戒断的措施物理隔断大学生与社交媒体的链接。现实表明,强制戒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社交媒体依赖。要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必須先分析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动因和背后的心理需求。

(一)建立社交关系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需要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由于大课堂流动座位、室友生活习惯与价值观不能完全匹配等原因,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可能并不顺利,未能建立起亲密关系。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在现实关系社交中受挫的大学生可能会在虚拟社交中获得心理上暂时的依赖与安慰,但长期用社交网络代替现实社交,反而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孤独感。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才能减少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情感表达的需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大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负面情绪的积攒越来越多,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与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情绪发泄平台。在社交媒体中,大学生可以暂时抛开身份与道德层面的束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缓解积攒的压力。但大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容易被社交媒体上部分偏激的言论与信息煽动情绪,成为不良舆论的推动者,并沉迷其中。为大学生打造健康的情绪宣泄平台,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与情绪管理的能力,才能防止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情绪的负面效应。

(三)自我呈现的需要

大学阶段处于开始关注自我形象与他人印象的敏感期。一方面,大学生渴望被他人认同,需要外界的肯定与赞许来维持理想自我的形成;另一方面,大学生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与批评,会有意识地避开负面评价的场景。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自我展示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良好的印象管理,暂时逃离现实交往中他人的负面评价,更好地展示自我,这有利于大学生自尊的培养。然而,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打造的完美虚拟形象,混淆了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别,并因此产生了“社恐”心理,只有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辅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升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

当前的社交媒体环境虽然便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但也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减少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负面影响,需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自律性,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交自信。

学校可通过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交媒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对社交媒体的敏感和反思能力,精确地认知到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变化,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监督自我,调整自我,减少社交媒体依赖。教师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提升学生抵抗网络诱惑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现自我但不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当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学校也要大力开展线下活动,增强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可通过开展社交关系专家讲座、校园人际网络的团体辅导、交往矛盾心理剧分析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困境与应对方法,提高社交自信心及社交技能。辅导员、心理委员等也要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关注,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信息指导及情感支持,在实际层面给予学生社交自信,避免网络社交依赖。

(二)开展社交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自我认知

社交媒体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但大学生也容易在虚拟与现实的切换中产生混淆与迷惑,在自我认知与行为上产生偏差。相关部门要做好网络监管工作,对信息进行严格过滤,坚决抵制不良信息,最大限度减轻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为学生提供纯净的网络环境。

高校也要引导学生积极调整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增强对虚拟世界中各种夸大、极端、不实信息的判断能力,不因过于完美的虚拟形象引发学生错误的社会比较,产生不必要的自卑心理及社交焦虑。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及其行为变化,通过班会等形式与学生探讨相关话题,引导学生理性地面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交往的不同,及时调整极端认知,选择与自己处境与能力相似的对象进行社会比较,取长补短,通过比较发现自身问题,在试错与改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观念,充实超越自我。

心理健康中心要成立朋辈互助小组,鼓励大学生合理利用同伴资源。通过定期开展线下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大学生可与同辈朋友们进行沟通交流,在模仿学习、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观察自我,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通过现实社交获得社交自信,理性应对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更好地完善自我认知,减少社交网络中虚拟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冲击,减少自我意识构建中的阻碍,完成内在与外在自我的完美融合。

(三)加强积极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不仅不能增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反而增加了孤独感。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立社交关系、进行情感表达、积极呈现自我的需求未被满足。高校要从加强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角度入手,通过积极心理课程与丰富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用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心理状态调整与情绪调节,鼓励学生以乐观态度投入到现实人际交往中,避免社交网络依赖。

高校在大力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同时,也要主动依托社交媒体建立心理健康平台,为学生提供释放自我、缓解压力的渠道,时刻关注、掌握学生动态,在学生出现社交媒体依赖时进行及时预警与干预,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动交流,并提供情感支持。

结束语

校园文化也是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在抵制社交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同时,也要积极建设充满力量的校园媒体,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大力宣传身边的正能量,推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健康向上的教学风格与生活方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乐观的、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亚,张雅洁,程慧平.大学生手机短视频过度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3):84-95.

[2]姚琦,马华维,阎欢,等.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47-1659.

[3]李倩.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介依赖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作者简介:石昊玥(1994— ),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