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意义与实践思路探析

2023-03-14王莉莉聂爱蝉

华章 2023年9期
关键词:发展意义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

王莉莉 聂爱蝉

[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智慧养老产业已然成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回应国家政策新要求、持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虽然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养老需求不断增长、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但仍面临着产业发展欠缺规范、产业运作尚不成熟、产品服务供需错配、数据资源共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亟需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市场环境、调整供需结构、破解信息孤岛等方面出发,探索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有效实践思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发展意义;实践思路

如今,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全球人口大国,也是全球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应对“银发浪潮”,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三五”规划纲要均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强调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求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1]。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智能时代悄然而至,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深刻改变着老龄群体的养老方式,还孕育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智慧养老产业,这对于有效应对国内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意义重大,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有助于借力“银发群体”对养老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实现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既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又催生了全新消费领域,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意义

需求决定供给,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加剧,养老产业需要利用技术赋能,完成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服务效能的稳步提高。智慧养老产业是将最先进技术成果全面应用于养老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兴养老产业,其不仅与当前技术社会发展步调高度一致,还是高效应对国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有效举措。

(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弥补劳动力短缺

隨着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有效劳动力群体将大幅缩减,劳动力也将持续老化,加上家庭人口规模的持续缩小、国内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劳动力短缺问题已成必然,这将对产业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通过智慧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破解有效劳动力紧缩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还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对于有效缓解老龄化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回应国家政策新要求,培育经济新动能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加剧,养老俨然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倡导养老产业要不断朝着技术设备智能化、理念模式现代化的智慧方向发展。如此背景下,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无疑是对国家政策新要求的积极回应,也是激发消费新增点、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必然选择。

(三)持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增强老年人幸福感

当前国内为老服务存在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老年人找不到服务商,服务商也找不到老年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为了缓解因双方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通过技术赋能消除“信息孤岛”问题,解决供求对接不畅的情况,以此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如此方可持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2]。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自2012年起,历经倡导、试点等多个阶段,已然步入全国推广与高速发展时期,短短十年间,智慧养老产业市场格局已基本确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然而,整体来看,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政策支持逐渐加大,但产业发展欠缺规范

虽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用以指导及支持产业规范发展,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但整体来看,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顶层设计缺乏、规范欠缺等问题,加之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智慧养老行业标准体系,也未形成现代化服务终端体系,这无不影响了涉老企业的深度技术协作与市场开拓,更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产业运作尚不成熟

作为顺应时代趋势、护航“银发群体”安享晚年生活的高科技产业,智慧养老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然进入全面爆发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然而,与产业高速发展相匹配的产业链市场运作方式尚未成熟,多数仍延续的是传统“企业运营+政府买单”的模式,由于智慧养老产业投入资金大、需要较长的回本周期等特点,这影响了社会资本的介入与支持,造成单一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情况无法适应智慧养老产业的扩张需求等问题,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相关产业亟待推进构建一套与区域实际相契合的产业运作模式,以缓解相关企业运营压力,这是该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

(三)养老需求不断增长,但产品服务供需错配

总体而言,涉老市场诉求主要取决于银发人口的规模,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涉老市场需求不再单一地停留在日常护理层面,而是对高层次精神需求与保健康养等方面产生了更多需求。但随着银发群体对更高层次需求的持续增长,养老诉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个性化等特征的同时,智慧涉老产品及服务供给却远未满足银发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存在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产品服务技术含量较低、供给服务品类少、内容不丰富以及价格虚高等问题,加上老龄群体自身受传统观念、身体状况、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数字鸿沟问题,对智慧涉老内容认知度及使用能力不足,这使得供需错配问题愈加突出。

(四)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但数据资源共享困难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涉老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全面引领与基础支撑的重要功效,这些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智慧养老企业、科研机构等在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的攻关,促进了核心技术持续创新与涉老服务平台的持续推进,为涉老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并非依靠单一部门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产业间的通力合作以及医疗、服务、卫生、人社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对接与数据共享,但长期以来,以部门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模式造就了严重的信息壁垒问题,部门间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加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中数据标准不一、信息整合困难,这使得平台功能零散无序,难以发挥集成效应,继而导致智慧养老产业发展难以实现规模效益[4]。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实践思路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技术赋能优势,引领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创新,必须以高标准、高质量、新方法、新技术为依托,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涉老产业发展新思路。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与服务标准

为了解决智慧涉老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关键是要立足顶层加强规划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与服务标准,形成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针对涉老产业自身的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要推进其长远稳健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产业的立法工作,制订专门的法律法规,用以指导政府政策扶持全面落地。同时要在已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立足国内老龄群体的现实需求,充分借鉴美国、德国等先进经验,做好智慧涉老产业发展的标准制订、平台开发、体制机制改革等,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政策红利,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实践中;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出台配套监管、评估机制,加强涉老产品及服务的品质评估与监查,确保制度与标准的规范运行,同时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金投入门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多元支持等不同方式,大量吸纳社会资本,助力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化演进[5]。

(二)优化市场环境,打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针对产业运作尚不成熟的问题,一方面,各地要结合区域特点,通过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加快谋划特色养老项目,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介会,广泛吸纳各行业及企业投资建设,形成集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康养旅游、涉老医疗、涉老金融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引导各行各业规范参与、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智慧养老龙头企业,并拉动小微企业、上下游公司的联动发展,形成智慧养老产业经济共同体,保障智慧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从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的制造、流通与消费三大环节出发,既要面向老龄群体生活、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差异化层次的需要,提供智慧穿戴设备、家居用品、医疗服务等,又要利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商超机构,全面集成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畅通营销渠道与网络,还要结合下游老龄群体需求反馈推动上游产业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链,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形成与全景式产业链精准适配的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6]。

(三)调整供需结构,着力弥补老年人数字鸿沟

针对供需错配问题,各地要结合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划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调整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使供给产品及服务朝着简单适老化、智慧高端化方向演进,既要以“尊老”为基本原则,利用老龄化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全面考量老年群体的技术平台操作能力与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以此开发和匹配适用于不同层次老龄群体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大幅提升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除此之外,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要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矩阵全面渗透智慧养老观念,并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支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简化技术流程、降低使用门槛,普及人机交互思维,开发更加适老化的产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技术获得感,提高其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意愿,对于特殊困难、失能失智的群体,则应加快制订与其基本安全需求有关的涉老智能服务清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保障其能够支付和使用服务产品[7]。

(四)破解信息孤岛,促进数据信息汇聚与共享

各地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统一管理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支持将各省、市、县、街道、村等子平台数据信息全面统整,以此支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实时抓取、动态记录养老需求,完成数据在各级平台的递进传播,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智慧养老服务数据汇聚共享,有效破解信息孤岛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协调智慧养老产业所涉及的各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各部门的权责清单,并设立合作与监督机构,为智慧养老产业的多部门协同推进与多产业互促发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要加强对老年群体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利用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推进“可信互联网”建设,加强数据保密,确保老年群体的隐私信息能够在平台上安全、可靠地交换,同时要从人才开发、评价体系、专业教育、市场培训等方面出发,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8]。

結束语

在“银发浪潮”的冲击下,养老资源的分布失衡、老龄人口的空巢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养老压力。近年来,无论在涉老科技政策,还是智慧养老产品服务方面,我国均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为了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智慧养老要始终坚持“尊老、敬老、服老、智老”的基本原则,面向“银发群体”的丰富性、多层次、全方位养老需求,以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为抓手,持续优化和调整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的供需结构,通过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高水平、高质量服务为标准,优化智慧养老服务质量,为持续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泓灏,郭颖.智慧养老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1):179-181.

[2]孙晴,毕康民.数字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3(2):8-11+32.

[3]李诗婷,李岳,陈家健,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22(8):34-36.

[4]程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8):75-77.

[5]纪竞垚.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支撑[J].老龄科学研究,2022,10(2):68-77.

[6]李珂心,吴智慧,叶永珍,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背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J].家具,2021,42(4):11-15.

[7]吴雪.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态势、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7):1-9.

[8]张博,韩俊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4):125-128.

作者简介:王莉莉(1977— )女,汉族,江西高安人,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

聂爱蝉(1978— )男,汉族,江西高安人,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教育。

猜你喜欢

发展意义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和路径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新时期杂技舞蹈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