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育人视域,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2023-03-13谢舒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作业设计

谢舒静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要从关注学生人格成长、关注学生素养提升以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创新语文作业形式,开放学生作业时空,真正把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育人视域;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1-0087-03

高质量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改善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基于学科育人视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进行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要关注人格成长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站在学科育人的角度,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精神建构与成长。

(一)依托文本,指向立德树人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以此为目标进行设计。

1. 以美育人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蕴含着许多美的因子,有语言美、情感美和艺术美等。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从美育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文本中蕴含的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后,教师设计多种体验美的作业:(1)图文结合,读准美食的名称;(2)说说这些美食都是用哪些烹调方法制作的;(3)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家乡美食,自己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制作方法是什么。这样从感知美到发现美,让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为学生精神、人格的生长提供丰富的滋养。

2. 以文化人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体现传统文化或者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这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本着以文化人的目标,精心设计作业。如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中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表现了作者与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后,结合课文主旨以及内涵,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时,让学生结合“阅读链接”中的内容进行思考。链接阅读后,学生发现正是因为母亲太思念家乡,所以在母亲的眼里,不管什么都是自己家乡的好。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因素,并依此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起到以文化人的教学作用。

(二)依托文本,指向语言建构

语文作业设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 所以教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是语文作业设计的应有之路。

1. 培育学生言语智慧

语文教学不能停留于字词理解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依据语文课程特点,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作业设计,以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如六年级上册的《丁香结》一文,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教学后,教师可以此来设计作业:“这句话隐含着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是对文本的补白和深化,也是对文本语言、情感的内化,使学生的言语智慧与思想得到升华,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甚至能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能只从听、说、读这些基本层面进行作业设计,而要从思维发展方面进行思考。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田忌赛马取得了胜利,齐威王不服气,想要明年再比一次。那么,田忌与孙膑会如何应对下一次比赛呢?他们又会为比赛做哪些准备呢?请你编一编“新田忌赛马”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作业设计要突出素养养成

发展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并将其置于典型任务与语境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融会贯通、迁移运用。

(一)指向核心素养

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寻求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情境创设,提出任务,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1. 设计拓展任务

语文学科育人视域下,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还要基于学生个性经验和综合思维,引导他们在对具体任务的推理、判断中形成新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拓展任务设计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设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读四大名著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名著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课外。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阅读经验与方法的迁移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 设计情境任务

育人视域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内隐性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应突出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依据语文课程内容,从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及学科认知情境出发进行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采取现场连线的方法,拨通了班内一位学生父亲的电话。这位父亲对这位学生说:“虽然爸爸对你很严格,平时对你做的什么事情,也没有给过你多少好话,这不是说你做得不够好,而是爸爸希望你能做得更好。爸爸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能够更进一步,拥有选择美好生活的权利。希望你能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教师借机引导学生:“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吗?父爱如山,默默无言却意味深长,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瞬间呢?用你的笔把自己对父亲的爱写下来吧!”这个真实体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热泪盈眶,并从与父亲的对话中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期望。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情动而辞发,想到了自己与父亲相处时的快乐瞬间,自然会文思泉涌,写出许多具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凸显了情境对优化学生作业设计的作用。

(二)指向双线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同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人文主题的统领性和语文要素的集中性。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观照单元“双线”目标,并依此制订精准的目标,促进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

1. 关注人文主题

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的作业设计可以分为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作业内容指向人文主题的认识与深化,使单元学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升作业的练习效能。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单元整体定位于让学生对我国的民风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依据单元不同课文定位各自的教育价值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人文主题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各具特性。 如《北京的春节》,可设计这样的作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更多地区过春节的习俗,并说说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又如《腊八粥》,可设计这样的作业:“你吃过腊八粥吗?说说自己家里是怎样制作腊八粥的。”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感受更加深刻。

2. 关注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从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来看,许多练习都与单元语文要素互相呼应。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把课后练习与单元语文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单元合力,真正使语文要素目标在课堂上得到落实。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因此,设计单元作业时,要围绕“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进行。如对《猎人海力布》一课,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以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把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内容讲一讲;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上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又如《牛郎织女(一)》一课,可设计这样的作业:“结合课后练习二把课文中的情节补充完整,并和同学们演一演;先和同学交流课文中让自己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再说说自己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中有没有让你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再如《牛郎织女(二)》一课,结合课文结尾,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想象一下,牛郎、织女会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一写,并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的作业设计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从读、写、交流、讲等方面阅读学习。在集中性、整合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民间故事的特点,而且习得了创造性复述课文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不能仅仅注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背诵课文或者理解课文内容等方面,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为培养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设计实践性作业

教师把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实践性作业,可以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获得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如学习五年级下册《清贫》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等实践性作业;学习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后,教师布置设计一份家庭旅游路线图的作业,即让学生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路线图,并与爸爸妈妈交流自己的旅游路线设计。设计这样的作业,需要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

(二)设计综合性作业

综合性作业是指引导学生多元掌握知识,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作业。教师以问题引领设计综合性作业,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后,教师布置搜集中华神话故事人物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中华神话英雄人物大穿越”为主要活动形式完成作业。这个作业涵盖了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活动策划与执行以及小组合作等多方面的内容,打破了传统以字词识记、积累背诵为主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设计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作业突出选择性,体现人文性,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性作业可以由教师推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性作业的设计,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显著的效果。例如,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后,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学生自主设计的作业有:配乐朗诵;模拟表演地球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的不同状态;写一份保护树木不要乱砍滥伐的倡议书;设计一则保护植被的公益广告等。教师把学生自行设计的作业投影到大屏幕上,由大家自主选择作业。这种自主性作业的设计,把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的作业形式中解放出来,凸显出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原则,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应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以立德树人为最终教学指向,注重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学生特点,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借助作业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勇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训练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Z2):57.

[2] 沈奕雯.小学低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6):62-65.

[3] 谭艳辉.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8):60-61.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统编语文教材作业设计
“要素·活动”式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实施的一种路径
生涯启蒙与学科整合之旅
借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之新变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统编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