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一线:小学“前法律教育”的教学策略
2023-03-13管叶青
管叶青
小学阶段是学生法治启蒙教育的初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肩负着启蒙小学生法治意识的使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前法律教育”“融合式法律教育”“直接法律教育”。“前法律教育”是指在学生尚不理解法律概念之前所开展的相关法律教育。在小学中低段教学中,规则规范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都可以算是“前法律教育”。“前法律教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但能为后续的法律教育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在小学“前法律教育”中实施“三点一线”的教学策略,即以德法融合为主线,找准德法融合的契合点、生长点、思辨点,是提升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必由之径。
一、提取“前法律”元素,找准德法融合的契合点
“前法律教育”的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体验活动为载体,选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确保“前法律教育”落到实处。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材更多地采用图文并茂的栏目化方式呈现内容,运用故事化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内容充满趣味性和感召性。仔细研读教材,可以发现不乏德法融合的契合点,即在同一情境场域既有道德教育元素,又有法治教育元素。
以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为例。本单元由“我能行”“学习有方法”“坚持才会有收获”“奖励一下自己”四课组成,集中对自信心、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主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树立不断努力的信心。聚焦到第13课“我能行”,主要是自信心的呵护与培育。值得注意的是,本课教学表面上是针对个体,实际是缓解班级同学的压力,积极地悦纳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发展学生的亲社会性,能对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单元主题的观照下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就能找准德法融合的契合点。如教学“我能行”中“我也能行”栏目的第二板块“谁会真的行呢?”时,教师就可以把培养集体荣誉感与树立规则意识教育融合在一起。
活动设计:魔镜城——正视我自己
师:我们来到大拇哥旅行第四站——魔镜城。
这个城堡好神奇,充满改变的魔力。只要你相信,它就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变化!
师:三位小朋友都想为集体争光,都代表班集体参加学校长跑比赛。他们两个人正在商量呢。
1.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视频,学生观看。
甲:要多练习才能行。
乙:我个子高、腿长,肯定跑得快。
丙:没关系,我爸爸是体育老师,到时候让他把成绩写成第一名,就可以为班级争光啦!
2.小讨论。
(1)你赞成谁的想法?
预设:赞成甲,勤奋锻炼才能获得第一。
反对丙,我们要遵守规则,不能弄虚作假。
(2)如果乙得了冠军,你还不支持他吗?
预设:不支持,凭借自己的天分可以赢得一次比赛,但是未必能始终保持,还是要勤奋练习。
此教学片段鼓励学生立志为集体争光,培养其热爱集体的精神品质。同时,又渗透遵规守纪的法律意识教育,教育学生不能因为为集体争光就破坏比赛规则,要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适度融合,探寻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法治教育路径与策略,激发小学生的法治学习兴趣,使其初步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公平意识等,正是引领学生在“前法律教育”中走向法治生活。
二、基于法治意识,发现德法融合的生长点
“前法律教育”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起点,在能感知的具体事件中初步走近法律、感受法律、理解法律,使法治教育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本位,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教学支点,使用离学生最近的教学资源,才能站稳德法融合的立脚点。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中,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空气,我能做些什么?书中出现了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一定要放鞭炮吗?坐公交车去学校更环保。在学生对两幅图进行讨论后,教师基于学校周围是烧烤一条街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教学。
“清新空气是个宝”教学片段:
师:遇到陌生人,你们敢劝阻吗?夏天到了,街边的烧烤越来越多了。(出示图片:烧烤浓烟。)
生:敢。
师:真的敢?
生:真的。
师:燒烤店的老板来了!(师头戴帽子,手中拿着羊肉串)卖羊肉串了,卖羊肉串了!又香又好吃的羊肉串!(随机选择一名举手的学生)小朋友,来串羊肉串吧!
生1:我不吃,我想告诉你,烧烤会产生很多烟,对空气是有污染的。
师:小朋友,不要多管闲事,快回家做作业吧!
生2:你这样烧烤,会产生很多污染,对我们不好,对你自己也不好。
师:小朋友,不要在这打扰我做生意,赶快走开!
生3:阿姨,如果你非要烧烤的话,你可以用电烧或者安装一个空气净化器。
师:我的烧烤才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呢!虽然你说得很好,但那个东西得花好多钱呢!
生4:你要是再这样烧烤,我就报警了。
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烧烤浓烟”这一情境,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景,巧妙地展现情节冲突,充分地助力学生探讨,其实就是基于学生发现的视角。在前期与学生的交流中,许多学生提到楼下烧烤店对其生活的困扰,说明学生对这种空气污染源有过深刻的体会。这一情境的创设,唤起了学生的回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交流、思考。但是,在学生劝阻烧烤店老板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只从感性的道德层面去进行劝阻,显然不能说服老板,只能陷入僵局。这正是学生法治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机,教师适时出示相关环保条例,让学生去寻找可以用到的条例,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法治教育的距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法治思维,能有效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
师:看来,烧烤店的老板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请看这是相关的环保条例,请同学们读读、找找,拿出依据来告知老板要依法办事。
生讨论、寻找,教师相机总结。
师:是的,当我们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这种违法行为。不仅警察会管,我们还可以拨打专门的环保举报电话:12369。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关注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将道德与法治教材融会贯通,充分链接学生的生活實践,再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的体验与认知,这样既站在了教材的理论高度,又落实到法律实际运用的实处。同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创编,不断研究课内外相关的课程资源,将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选取适合的、优质的资源及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三、指向法治思维,激起德法融合的思辨点
“前法律教育”不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条文,而是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初步渗透学生心中,逐步体现在日常行为中。法治思维就是符合法治精神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以合法性为底线,以公平正义为核心,重证据和依据等。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处理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冲突点,在课堂中创设有价值的认知冲突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思辨、具体实践,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三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中,教师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师:能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玩耍真是幸福的事情,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可是有一位小姐姐她却不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地上学。
(出示课本上的诗歌《女孩》)
师:读了这首诗,你心中是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这位小姐姐不能上学,很可怜。
生2:我觉得她家里一定很穷,付不起学费。
师:不能上学仅仅是可怜,是因为付不起学费吗?(出示资料袋)
学生分小组学习、了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平等性。学生还了解到在我国的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的偏见,一些女孩子被迫辍学。这首诗歌就是她们内心的独白。
师:如果你能见到他们的父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孩子不上学就没有知识,就学不到本领,将来就不能过上好的生活。
生2:受教育是平等的,女孩子上学和男孩子上学一样重要。
生3:爸爸、妈妈不让孩子上学,是违法的。
师:同学们,受教育是这些女孩应有的权利,她们想上学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片段)
这一环节的教学,如果只从“同情失学女孩的不幸,谴责父母的不公平”方面去引导,只是落实了道德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法治思维的视角展开反思:为什么不让女孩上学?义务教育法的原则是什么?不上学损害了谁的利益?……法律是用规则来维护和尊重人的权益。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时,其实就是学生的法治思维在生长。道德教育从价值层面向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那么法律教育则确定并细化了这种行为的底线和具体要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特别注重在课堂中设置“冲突”,深化学生对课程主题的认知,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机会,营造浓厚的思辨氛围,让学生在充足的探究空间里积极体验、分享感悟、乐于探索、善于思辨。
教材呈现的多是一些虚拟事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望身边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3课“当冲突发生”为例。校园里的冲突也很常见,不少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其中包括同学值日不负责任,自己心爱的物品被他人随意借用,被同学起绰号嘲笑等,自己或是选择忍耐,或是愤而反击,或是坦诚劝告。就这个话题,教材上有这样的提示:“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可以发现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利、责任、义务。如值日不负责任的学生未尽到自己的义务,随意拿走别人心爱之物侵犯了同学的权益,给别人起绰号也是一种侵权的表现。教师从法治思维形成的角度展开教学,不仅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也更好地落实了“前法律教育”。法律教育的重点是培植学生的法治意识,回归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所要达到的价值观等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四、总结
“前法律教育”是法治教育的起步期,面向的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说教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教师需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多种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整理与提升法治生活认知,体悟法律价值,找到道德与法治的融合点,从道德视角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并与学生的行为实践相结合,培养其法治意识。在“前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需立足学生视角,回归学生生活,基于法治意识的培养,指向法律思维的生长,从教材中提取适切的前法律元素,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感悟,围绕道德与法治融合这条主线,找准德法融合的契合点、生长点、思辨点,使法治教育变得更鲜活、具体、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