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问题树”助力语文高效教学
2023-03-13任灵朝
任灵朝
课堂教学中,问题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有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品质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问题树”指向课堂教学中多个问题的投放,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性思考与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有效内化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树”,可助力语文高效教学,并突出学生主体性,使综合育人质量与效果得到提升。
一、“问题树”激疑,激活探究兴趣
语文课堂中,依托“问题树”进行激疑,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投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中。
(一)问题树:故事情节激疑
“问题树”的应用能否有效果,取决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为起到“激疑”的作用,“问题树”的设计可聚焦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面向“问题树”的时候,能够对文本故事产生好奇,继而主动阅读故事,深入探索。《将相和》的故事情节丰富,教师可选取其中的内容,设计“问题树”,驱动学生展开探究。
为确保学生对《将相和》故事情节有整体性的把握,教师可围绕“故事情节”设计“问题树”:
1.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
2.“将”与“相”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将”与“相”最终达成了怎样的结果?
以上问题中,第一个问题为主干,延伸出另外两个问题。学生依托问题,首先对“将”与“相”之间的故事产生了兴趣,继而主动投身于阅读中进行探索。在给学生充分时间展开阅读与探究的基础上,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对“问题树”的探索情况。针对第一个问题,有学生提到:“蔺相如面对秦王,用计谋把和氏璧完整带回了赵国。”接着,有学生说:“秦王与赵王渑池会面的时候,蔺相如帮助赵王,让秦王不能羞辱赵王。”在最后一个故事的总结中,有学生表示:“廉颇不服蔺相如,但是知道蔺相如处处为赵国着想后,就背着荆条上门请罪。”在学生简单陈述几个故事后,我据此引领学生用四个字总结几个故事,得出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条故事线。在第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也轻松得到解决。比如,在有学生提到“将”与“相”之间的故事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话讲了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还表示:“他们最后和平共处了,一起守护赵国!”通过这样一个思考、探索、表达的过程,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故事情节也有了全面的把握。
(二)问题树:人物行为激疑
语文教材文本的阅读中,人物行为永远最值得关注。“问题树”的设计中,教师若能够从人物行为处激疑,十分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人物特点的分析上,继而了解文本的内涵。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文本中人物的深度探索,设计“问题树”。《将相和》一课中,人物特点的分析至关重要,教师可从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入手,针对性进行设计。
学生在阅读文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看到了故事中的人物。教师据此设计“问题树”:
1.《将相和》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哪一位?这位人物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3.蔺相如面对秦王、廉颇,各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去应对?
4.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以上“问题树”的设计,聚焦人物行为,关注学生对文本中关键人物的分析。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提到了“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几个重要人物。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从蔺相如和廉颇中二选一。我问道:“这两位有什么地方吸引大家?”随之邀请举手示意的学生回答。其中一位学生表示:“蔺相如非常聪明!而且还不跟同一个国家的廉颇作对。”喜欢廉颇的学生则表示:“廉颇非常勇猛,可以保卫赵国,而且,他还知错就改,知道自己做错事情后,主动披着荆条认错。”之后,更多的学生对此进行了补充,使大家对蔺相如和廉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提到蔺相如对秦王、廉颇的不同应对行为时,学生也看到了蔺相如对外和对内的不同态度。以上“问题树”囊括了较为全面的内容,学生能够在交叉探究中获得对文本中人物特点的综合把握。
二、“问题树”求索,展开合作讨论
“问题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起到求索的作用,是学生展开深度阅读与探究的关键。
(一)问题树: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存在差异性,这意味着不同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教师可依“问题树”的设计,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共同聚焦于对课程“关键点”的探究与讨论,深度掌握课程知识。《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便可聚焦不同事件设计“问题树”,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提供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与人物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就要聚焦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探究。在对课文内容展开精读的过程中,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问题树”探究活动:
1.三个小故事中,大家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第一个故事中,蔺相如面对两国君主,都是怎样说的?这体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3.第二个故事中,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又为什么同意击缶?
4.第三个故事中,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这句话是自我吹嘘吗?为什么?
在对以上“问题树”展开探究的阶段,各小组也纷纷在更深度的阅读中进行讨论。比如,学生在纷纷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故事的基础上,循序开启对“问题树”中其他问题的讨论。围绕第一个小问题的讨论,有学生标出课文内容,表示:“蔺相如跟赵王说,秦王如果不肯交城,就完整把和氏璧带回去。”小组其他学生接着说:“面对秦王,就说如果强逼自己,就带着和氏璧撞碎在柱子上。”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有胆有谋的人。第二个故事中,小组讨论中认为:“秦王让赵王鼓瑟,是在羞辱赵王,所以蔺相如才逼秦王击缶。”那么,秦王为什么会同意呢?是因为蔺相如表明秦王不击缶,他就跟秦王拼了,并且廉颇还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第三个故事中,大家的看法似乎就有些不一样。某个小组中,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不把廉颇当回事,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是因为廉颇总是找机會羞辱他,所以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二)问题树:辨析讨论问题
问题本就具有讨论性,所以为突出“问题树”的求索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辨析性较强的问题,诱发学生展开讨论,积极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认知。在此基础上,“问题树”的应用便可起到极具针对性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将相和》中,有很多可供学生辨析讨论的问题,教师可精心选取,精准设计,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并有效内化知识。
学生在合作探索“问题树”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合作交流的环境,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辨析性较强的“问题树”,如下:
1.发挥想象,如果你是蔺相如,自己能够完成哪个小故事?
2.完璧归赵中,如果秦王没有制止蔺相如的行为,可能产生怎样的后果?
3.渑池会面中,秦王如果坚决不击缶,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4.负荆请罪中,如果廉颇没能听到蔺相如所说的话,又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
以上问题都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很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在各小组辨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引领。比如,有小组在变换角色后,都认为自己可能只能完成第三个小故事,做到不跟廉颇正面冲突。而在其他三个问题的讨论中,大家皆有自己的看法。完璧归赵中,有学生表示:“蔺相如说不定真的会带着和氏璧一起撞柱。”但也有学生认为:“蔺相如那么聪明,说不定还有别的方法。”渑池会面中,有学生认为:“蔺相如不可能为了颜面挑起两个国家的战争,应该不会对秦王动手。”也有学生认为:“秦王既然相信了,就说明蔺相如肯定有这么做的可能。”负荆请罪中,有学生提到:“廉颇如果听不到,肯定还会继续为难蔺相如。”有学生对此反驳:“蔺相如可以主动找别的方法让廉颇知道,因为他肯定清楚廉颇是个怎样的人,所以结果还是一样的。”尽管看法不同,各小组也都尽力说清楚自己的感受,这不仅创造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三、“问题树”巩固,有效內化知识
“问题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起到巩固作用,并帮助学生有效内化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在设计“问题树”的过程中,使问题具备巩固的作用。
(一)问题树:检查学习情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问题进行检查,无疑是最有效、最直观的一种方式。精准设计“问题树”,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将相和》一课需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所以“问题树”应围绕两方面设计,起到检查与巩固的作用。
在学生经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依托“问题树”,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领学生自觉查漏补缺。可呈现问题:
1.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尝试把小故事进行简化。
2.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都是怎样的人,从哪些语言和行为能够看出来?
以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第二个问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特点的认识,语言和行为能够为人物特点的总结提供解决思路。在学生思考与总结后,我邀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分别聚焦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能力中等、学习能力较强的几位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两个问题,把握重点情节,指出人物特点总结的来源点。中等能力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问题,但在总结上不够全面。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中,有学生能够完整把握故事内容,但在简化上过于拖沓,没有重点,也有学生无法顺利简化,但能够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在人物特点总结上,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特点,但在语言和行为表现的句子上呈现不够全面。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也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问题树:引领迁移思考
“问题树”的设计除了要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外,也要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思考,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通过创新设计“问题树”,使其具备迁移性,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将相和》中,教师便可以从蔺相如与廉颇相关的其他历史故事入手,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对两个角色的认识。
在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问题树”引领学生迁移思考。教师可提供与蔺相如和廉颇相关的小故事,并作适当简化,使学生能读懂,如《力劝赵孝成王》《廉颇卸职与三个村名》,然后再出示“问题树”:
1.这两个故事讲了什么?
2.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和廉颇的哪些特点?
3.这两个故事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跟《将相和》里的蔺相如、廉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读到了两个新鲜的故事。在故事总结中,有学生提到:“蔺相如都已经病重了,看到赵王起用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带病劝说,但赵王不听,最后惨败。”有学生介绍第二个故事时,说道:“赵王起用赵括,替代廉颇。廉颇说的话,赵括不听,一气之下便决定卸任,但想到赵国,想到百姓,又非常犹豫。”在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的探究中,学生进一步迁移知识,并进一步体会到蔺相如和廉颇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依托“问题树”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自觉投入对课程问题的探索中,有效获取知识。但是,要想切实发挥“问题树”的最大效果,仍然需要教师深入阅读文本,精准设计问题,以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兴隆乡小川学校)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