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整本书
2023-03-13温娟娟
温娟娟
小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一个关键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阅读鉴赏”板块和语文学习系列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板块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推进青少年读书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实施方案,许多省市也出台了实施计划。这一切对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如何切实推进青少年阅读活动,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本设计以教师指导五年级小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整本书为例,总结探讨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与有效途径与方式。
一、阅读活动背景
我们课题组开展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是在县城小学和农村乡镇小学同时进行的。为了把握小学生真实的阅读现状,课题组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活动,诊断了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发现,县域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要求。新课标对小学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有明确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个学段,课外阅读总量累计起来在145万字,但小学生的实际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个标准,令人吃惊!我国第20次全民阅读活动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与成年人对比,我们课题组梳理的结果是,县域范围小学生纸质图书阅读量为人均1.78本。县城小学略高于农村小学。
什么原因导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偏低呢?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应试教育观念作祟。教师、家长等不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认为与考试成绩关系不紧密。上课、刷题是许多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常态。在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隔代监管,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是农村一些小学,经费紧张,图书资源严重匮乏,师生借阅图书面临诸多困难。
三是学生所在村落或社区无法提供公益性阅读条件与环境,学生无书可借、无书可读。
四是部分小学生对课文阅读缺乏兴趣,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处于被动状态。
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科学有效指导。
六是学生贪玩电子游戏、手机,浪费了时间,挤压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上述情况是造成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正确对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式,切实改变现状,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二、阅读准备
(一)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指导小学生阅读整本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制订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阅读计划,按计划指导学生分阶段完成小学六年的阅读任务。没有计劃,学生和家长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对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会感到茫然。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实施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者,不仅要参与读书计划的制订,还要进行广泛阅读。教师不读书而去指导学生阅读,其指导效果无法保证。
(二)筹备课外阅读文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求学生阅读,学生手头必须有书。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小学生,所在家庭的藏书量十分有限。要求学生读什么书,教师要了解学生手头的资源情况。农村小学的图书室,藏书量也很有限,同一本书的数量大多在5~10本,根本无法满足一个班级同一时空的阅读要求。因此,准备足够量的阅读书籍对师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做法是,在学期初公布本学期阅读计划,以便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我们要发动多方力量筹备书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经常用四种方式筹备书籍:借阅学校图书;发动家长购买书籍;跨年级与学校借阅;教师提供,这样能基本满足全班学生的读书需要。
三、阅读指导过程
(一)介绍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的做法是,了解作品,阅读作品,介绍作品。以《伊索寓言》为例,这本书很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
1.制作书籍简介卡片,了解作品概况(见表1)
《伊索寓言》的中译本较多。我给学生推荐介绍的是由王江梅翻译,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的版本。这本书由作品、名师导读、名师案语、名师点金、学习拓展和知识精练等六部分组成。其最大特点是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及思考方向给予了充分引导,很适合阅读方法还不够熟练、阅读经验还不足的小学生阅读。
2.讲述精彩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说谎的猴子》是《伊索寓言》里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猴子因撒谎被海豚弄下海淹死了。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生1:我讨厌这只猴子,它不该说谎话。
生2:我喜欢海豚,它善良、有智慧,也很勇敢。
生3:猴子的经历告诉我们,撒谎是要受到惩罚的。
生4:猴子虽然聪明,但很愚蠢。它因为撒谎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教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伊索寓言》这本书中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大家喜不喜欢这本书?
学生:喜欢!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读完整本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了解作品,熟悉作品,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完作品,欣赏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介绍作品并推荐作品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环节。)
(二)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重点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伊索寓言》,全书19万字,选编了60篇寓言故事。花多长时间才能读完整本书?我和学生商量制订了阅读计划。考虑到此书编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筛选,我要求学生最好读完60篇故事。对于学困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要求读完40篇故事。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5~6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结合校情与学情,我制订本次阅读计划,目的是督促全班学生根据班级阅读计划,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完成一次阅读计划,提升班级整体阅读水平。有明确的阅读计划与要求,也避免了学生读整本书的盲目性、随意性,有利于完成阅读重点任务与目标,如概述故事与概括能力培养、摘抄优美语句词语与语言积累、分享读书心得与表达主见等,具体的阅读实践关系到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
(三)督促检查阅读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或班主任布置了阅读任务与计划后,还要对阅读活动进行检查。另外,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1.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完成情况。读完一篇故事,读书笔记上呈现的内容是否包括来自阅读文本的精彩语句、优美词语;概述故事情節,心得体会。
2.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看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了每天的阅读量。对阅读速度比较慢的学生提出意见与建议。
3.让读书优秀的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让读书优秀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影响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获得某种启发,从而注意完善自己的阅读过程。
表3是五年级一名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供学困生学习借鉴。
(四)分享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倡导学生读整本书,营造读书交流的氛围,以此来推动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把课外阅读推向高潮。班级或学校层面举办课外阅读分享交流活动,有助于推动阅读活动,提升阅读质量。分享交流课外阅读成果,是对课外阅读质量的一种评估与验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的做法是这样的:
1.进行小组评选,每个小组评选出2~3名学生参加班级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利用读书时间,召开班级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各小组推选出的代表依次发言交流读书成果。
3.评委打分,评选出“读书之星”,予以表彰奖励。
4.指导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为下一步阅读活动提出要求。
5.在班级群展示“读书之星”读书笔记及发言视频,引导家长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四、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反思
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又要重视课外阅读,倡导小学生阅读整本书是深化阅读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紧密团结,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组织小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培养他们爱读书、读整本书的好习惯。
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家长和教师要更新观念,重视课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学校和社会要为学生阅读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让他们不再为无书可读而苦恼;完成阅读任务与目标,教师层面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方法指导,搭建交流平台,要把读课外书、读整本书活动推向高潮。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西关小学)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