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问题培养模型意识

2023-03-13张馨月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3期
关键词:手帕植树蘑菇

张馨月

教师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一课教学为例,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尝试运用该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模型意识的目的。

一、多维整合分析,提炼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既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核心任务。聚焦核心问题,既是指引学生正确学习方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认为应通过教材的问题、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教材的问题是根本点,是对数学本质理解的知识性问题;教师的问题是着力点,是指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积极思维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是切入点,是指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针对新知提出的本源性问题或疑难问题。

教材的问题:在苏教版教材中,一改植树问题中建构“点与段的关系”模型为“找规律”,着重让学生在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基础上发现并理解“看头尾”法比较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的规律。这样以“一一对应”的思想来帮助学生建立“点段”模型,从而解决植树问题。

教师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间隔现象?进而从这些生活现象中构建出数学模型。

学生的问题:本课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生活中的间隔现象,学生虽然比较熟悉,但未经过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数学化”的过程。他们思考问题的重點聚焦在生活中的间隔现象究竟有什么规律?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笔者提炼出核心问题:间隔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二、呈现核心问题,感知“植树”模型

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感知数学模型,是培养数学模型意识的基础。

呈现教材78页的插图(见图1),提出核心问题: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小兔子在草地上跳着舞,小小的手帕在空中迎风飘扬,小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红蓝相间的花朵竞相开放。图中的小兔与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一只兔子,一朵蘑菇,又一只兔子,一朵蘑菇,这样排列下去的。

生2:可以把一只兔子和一朵蘑菇看作一组,一组一组地出现。

师:是的,像这样两只兔子间隔着一朵蘑菇,两朵蘑菇间隔着一只兔子,相间排列,就叫作“一一间隔排列”。

三、聚焦核心问题,建构“植树”模型

(一)观察情境,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特征

师:再次观察图片,你还能发现什么吗?

生1:手帕和夹子是一一间隔排列,一个夹子,一块手帕,这样排列下去。

生2:木桩和篱笆是一一间隔排列,一个木桩,一个篱笆,这样进行排列。

师:的确,这两组物体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特点吗?

生3:两边的事物是相同的。

师:咱们来具体看一看。

此处重点学生表达:前面是(  ),后面是(  ),中间是(  )。在第一组图形中,前面是兔子,后面是兔子,中间是蘑菇,因此,兔子为两端物体,蘑菇排在中间把兔子隔开为间隔物体。学生仿照说一说另外两组中的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

师:同学们,你们能比一比这三幅图里两种物体的数量吗?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填写表格1,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4:两边的比中间的要多1个。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生4:第一组图中,兔子8只,蘑菇7个,所以兔子的数量要比蘑菇的多1个;第二组图中,夹子10个,手帕9个,所以夹子的数量要比手帕的多1个,同样,第三组图中,木桩13个,篱笆12个,木桩比篱笆的数量要多1个。

师:能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4:我发现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间隔物体的数量多1个。

(二)比较归纳,探索两端相同的间隔排列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多1”呢?

学生自主思考,但大部分学生都是从数量上给出了“多1”的结论,却无法说清楚缘由。为此,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图2和图1,并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图2中的一只兔子对应着一朵蘑菇,兔子和蘑菇的数量同样多,但图1中最后一只兔子没有蘑菇对应,所以兔子比蘑菇多1。

教师利用课件隐去了图2中的蘑菇,只留下兔子,如图3所示。

师:这幅图又有了变化,现在只剩下兔子,但兔子与兔子之间出现了什么呢?

生1:出现了间隔。

师:看一看兔子之间的间隔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2:兔子和蘑菇本来是一一对应的,但最后一只兔子没有了对应,所以,兔子比间隔数多1。

生3:可以把空着的地方想象成蘑菇,这样就跟图2的情况一样了。

师:那图1中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

师:一个物体有规律地摆放,也可以当作物体与间隔之间的一一对应。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当兔子和蘑菇依次摆放,当它们完全对应时,兔子和蘑菇的数量是相等的;当不完全对应时,只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兔子,兔子的数量就要比蘑菇的数量多1。

师:图1中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

生1:第二组中,排列的两端都是夹子,中间间隔物是手帕,所以,由于两端物体要比中间间隔物体多1,所以,夹子的数量比手帕多1。

生2:第三组中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多一个,木桩是排在两端的,所以就多了一根木桩。

师:像图1这样晒手帕,晒15块手帕需要几个夹子?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你能不计算就得出结果吗?

学生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并运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植树”模型的初步构建。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完善对间隔排列的兩种物体数量关系的认识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上述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

学生提出电线杆、锯木头、种树等生活现象,在分享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间隔排列中“一一对应”的分析方法。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数字、图形或字母创造一个“一一间隔排列”吗?

学生自主创造,完成表2,并小组分享自己的成果。

学生从表格中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它们在数量上只有两种情况,可能多1,也可能相等。

(四)迁移升华,构建“植树问题”模型

1.对比分析,厘清点、段

从间隔问题“物与间隔”上升到植树问题中的“点与段”,首先需要学生厘清点与段的概念。

问题1:30米的一段公路,每5米一段,一共分为几段?

问题2:30米的一段公路,每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可以种几棵树?

对于问题1,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30米长的小路,每5米分成一段,可以分为6段。但有少部分学生得出了如下答案:30÷5=6,6+1=7。

师:为什么会选择用除法进行计算呢?

生1:每5米一段。

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

生1:是将这段公路进行平均分。

由此可见,生1将平均分的问题等同为“植树问题”,这也是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时经常犯的错误。

对于问题2,大部分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最后给出的答案是:30米公路,每5米种一棵树,可以先把30米分成6段,由于头尾都要种树,所以需要加上1棵,即6个间隔种7棵树。

师:你们觉得问题1和问题2有什么异同之处?

生2:相同点:都是30米公路。

生3:在计算时都要做除法,30÷5=6。

师:那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生:问题1只需要做除法,而问题2还需要进一步做加法计算。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树是种植在段与段相交的点上?

师:那么一段有几个点呢?两段有几个点呢?三段?四段呢?点与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发现在平均分的除法里面,点比段多1。

2.迁移运用,强化模型运用

习题1:沿河岸的一边共栽了50棵柳树,每相邻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  )棵桃树。

习题2:池塘一周种了100棵柳树,还要再种上一些桃树,和柳树一一间隔排列,那要种多少棵桃树呢?

习题3:五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2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要建立的模型即: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头尾相同则数量相差1,头尾不同数量相等。整个教学过程,基于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从中经历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1.“植树问题”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难点就在于:为什么要在“间隔数”的基础上,或者“+1”或者“-1”,又或者“不加不减”?为了让学生能厘清这个主要的难点,笔者的设想是:以核心问题为驱动,利用具体事物帮学生理解“间隔”,初步学会根据全长与间距求出“间隔数”,最后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植树的方式决定了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对应关系。

2.植树问题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主要体现在由解决基本问题的“线”转化到能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面”来研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相似的现象,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模型来解决,从而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手帕植树蘑菇
植树
花花草草染手帕
植树真快乐
手帕游戏1、2、3
烧不坏的手帕
植树鸟的来信
爆图团
蘑菇
穿透杯子的手帕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