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陷阱·双刃剑

2023-03-13刘永莉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3期
关键词:双刃剑法治信息

刘永莉

为避免初中学生受到网络负面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知网络改变社会的情况,知晓网络发展速度以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事实,以此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其知晓信息时代到来应怎样做。

本文以人教版“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为例,阐述网络在生活中是如何成为双刃剑的,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在逐步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强化核心素养,提高综合认知能力。

一、教材分析

“網络生活新空间”是关于网络生活的课程,其充分地展现了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发展、文化传播、科学技术革新等领域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对“改变·陷阱·双刃剑”的论述,逐步引导学生认知互联网的重要性,能知晓如何正确运用网络。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一般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对社会发展中的规则理解得不够全面和透彻,既不懂法,又不懂如何利用法,因此未能建立法治意识。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把教育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上,而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素质的培养却不够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强化,实现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所以,初中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制订针对性教学策略,使其形成法治意识,在未来发展中能认知事物的本质,并针对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遵守网络规则的责任意识,理性运用互联网,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使学生形成正确参与网络生活的意识,进而合理地运用网络正确、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2.知晓网络是把双刃剑,能辨析网络上的真伪与美丑,并能主动分析问题,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运用网络传播正确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能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了解互联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了解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了解网上流言的危害性和预防对策,了解网络成瘾的危险与防范方法,了解网络信息被泄露的危险和防范对策。

2.难点

了解网络成瘾的危险与防范方法,知晓网络信息被泄露的危险和防范对策。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的视频。本次会议于2023年7月18日在北京经开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以“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千行百业”为主旨,以“论坛会议+特色活动”为主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活动线上直播。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数万名嘉宾、上千家单位和上百家媒体。

教师:是什么把这些人聚在一起的?从这份资料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在分歧中寻求一致,在协商中寻求合作,在协作中实现双赢,展示最新互联网科技和应用,展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

之后教师出示课题:网络生活新空间。

(二)引入教育主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相较于教师,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更具优势。若教师仅依赖自身经验进行教学,恐难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亦无法使其充分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网络双面性的认知,这既是本课程的核心要点,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公民应承担的责任,此时教师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理论。

教师:矛盾的主次方面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有两个方面,就像是一个硬币有两个面一样。让我们对其进行验证吧。我们以网络为题目,请同学们找出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1:老师,网上购物能做到在家就能买到你想要的物品。

学生2: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线上见面,解决了距离问题。

教师:是的,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便利性。网络还可以实现线上学习,查阅学习相关资源,查找各类信息……但是各类信息都是正面的吗?

学生1:目前网上出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网暴”。

学生2:网上不仅有一些正面的信息,还有一些负面的信息。

趁此时机,教师提出:在互联网上,负面的力量不断增加,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学生:如果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慢慢被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所取代,那时,也许每个人都会被笼罩在网络负面影响的阴霾中。

经过几番辩论,学生逐渐认识到,网络确实有它的优点与缺点。

教师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了小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方面,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多彩;另一方面,网络中虚假、无用、多余的信息同样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受伤。由此可见,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设计意图:根据“在特定的情况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会互相转换”的原理,引导学生对“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进行反思,促使其意识到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增强自己身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但是,教师此时并不需要把深奥难懂的哲学理论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其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把这些原理深入浅出地说出来,提升认知能力。)

(三)借助案例引导,加强理解

以个案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事物本来道理的认知和掌握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只是照着课本或者单纯地讲为何,很难使学生对道理产生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加强其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等。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实际的事例,以故事为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探究,进而更好地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探究事件的本质。

本课程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教师可搜集一些网民遭遇网暴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你如何看待网友的质疑?

学生1:这些人在网上留言不负责任,恶言恶语中伤他人。

学生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网上发表评论時,我们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妄下言论。

学生3:那些人对网络信息不负责,对别人说的话也不负责。

学生4:当我们在网络上留言的时候,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切不可随意发表意见。

教师:你会在这些视频下方留言吗?

学生1:我会鼓励主人公,不要在意外界网民的看法,勇敢地做自己,让他强大自身内心,为其提供精神支持。

学生2:我会让主人公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能够传达出正面的情感。

教师追问:这些网络暴力案例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提示我们不要随便在网络上乱说,要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趁机点评:是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家要更加主动、更加理性,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信口开河。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其一,让学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负面评论。其二,让学生以局外人的角度进行网上评论,促使其从深层思考中意识到,在网上发表评论要慎重。而教师也借由这则个案将知识与道理进行融合,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真正让学生感知到积极向上的重要性,提升其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四)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

言之有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道理能活跃在话语中,使话语更加生动且可信,以此滋润人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展相应的教学空间。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拓展学生思维。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种体验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互联网的识别能力和对互联网的科学使用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别。

学生1:图1的信息一定是错误的,上面说人的智商和身体的重量相关,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教师鼓励:的确如此,你找得非常准确。

学生2:图2是私人网站上的,所以不太可靠。

教师:哪些是网络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信息呢?

之后学生在讨论中得出:反动言论、诈骗信息、色情信息等违法信息,网络暴力、拜金思想等违背公共道德的内容,还有那些没有经过验证、缺乏科学依据的网络谣言,都是不良信息。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学生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谨慎的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趣味的体验活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起来,这样学生自然能内化知识点,知晓哪些是不良信息以及辨别网络信息的重要性,体验更加深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要把生活的道理说得生动,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广阔的视野下、在开放的空间里学习对与错,把实用性与学理性相结合。)

六、教学反思

在信息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还能约束其自身行为。因此,为使学生有效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安全上网、规范上网,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身为着手点,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探究,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知到网络的弊端,进而强化自身道德认知。但是在本节课中,教师虽然融合了案例,但是教学过程探究性不足,未能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据此,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进行深入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逐步进行问题探究和思维探索,使其了解课程本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宁县宁江初级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双刃剑法治信息
“行高人非”还是“见贤思齐”?职场上行比较对员工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订阅信息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功性与神采——书法教学中的双刃剑
展会信息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民间借贷:经济领域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