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浣溪沙》教学实录
2023-03-13曹淑铭
曹淑铭
一、文本解析
小学语文教材于六年级下册增设了“古诗词诵读”板块,这一板块编选了10篇古诗词,其目的是扩充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储备并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中“背诵优秀诗文60篇”的要求。
《浣溪沙》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首宋词,成文于元丰五年,这一时期因“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打击。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浣溪沙》便是其中之一。
从词的上阕来看,作者主要描写了自然景色。其中,前两句以早春时节为时间背景,描绘了溪边刚刚萌发的兰草、干净整洁的溪边小路,展现了早春时节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但上阕的后半部分,却描写了傍晚时濛濛细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叫声,在美好景色之上平添了一抹悲伤的色彩;词的下阙笔锋突转,作者没有沉浸在哀怨和伤感的氛围中,而是精神一振,以反问开头,紧接着“门前流水尚能西”,意在说明门前的流水尚可西回,为什么要为流逝的青春年华而伤感呢?如此收束全文,给人一种激情昂扬以及荡气回肠的通透感。
在《浣溪沙》的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带领学生感悟苏轼的情感变化,体会苏轼对人生困境的看法,并深刻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哲学意蕴,让学生能够透过表层的字、词、语句探索深层内涵。
二、教学目标
●全面梳理词中的生字、生词,准确了解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节奏,直至背诵全词、理解词意。
●根据文本的内容,感受作者语言表达和景物描写的功力,并还原作者的情感变化。
●发挥想象,再现词中的意境,体会其自然景物美和画面美。
●理解作者在词中抒发的人生感悟,体会其乐观积极、豪放旷达的情怀。
三、教学实录
(一)巧妙导入,感知诗词大意
师:“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出自谁之手吗?
生:(齐)苏轼。
师:对,正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是一个精通诗词创作、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大家。特别是在诗词创作方面,他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为后代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词作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的诗词世界,领会他独特的魅力。
(教学意图:以苏轼的诗词名句为素材,编创浅显易懂的导入语,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让他们直接进入课堂、了解课题。)
师:我们知道《浣溪沙》是一首词,对于此,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1:它与诗不同,诗的句子长短大部分是相同的,而词的句子都是长短不同的。
生2:词一般会分为上、下阕。
生3:还有一些词的前面有序言。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有些词的前面有序言,这称之为小序,那你们知道小序中一般包含什么吗?
生1:有时间、地点。
生2:也可能会交代写词的原因。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那你们看看《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什么呢?
生:交代了苏轼游览清泉寺的途中看到了清泉寺旁邊的兰溪以及向西流的溪水,所以苏轼突发感慨,写下了《浣溪沙》。
(教学意图:当导入课题后,以学生的旧知为“引子”,带领学生回顾有关词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小序”这一新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明确了词的创作缘由,如此,学生在后续的阅读和学习活动中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词的情感内涵。)
师:同学们的解读都非常优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的《浣溪沙》,品味苏轼的诗词创作艺术,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要求自由朗读诗词。
●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流利地朗读诗词。
●运用“/”等简单的符号划分诗词的节奏,把握其韵律特点。
●尝试读出词人的真实情感。
师:在自由朗读时,老师听到了同学们好听的声音,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呢?(学生自愿朗读,教师抽取两到三个学生进行示范)
师:这几位同学读得非常好,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字读错了,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字吗?
生1:我觉得是“山下兰芽短浸溪”中的“浸”。
生2:我也这样认为,他们读成了“qìn”,其实这个字的读音是“jìn”。
师:对,同学们听得非常准确!
师:同学们的朗读能力都非常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朗读这首词。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这首词的句式规律,比如,上阕和下阕都是三句,每一句都是七言,同学们可以按照“四/三”的方式进行断句。
(学生齐读文本,但是在句子停顿方面仍有一些缺陷)
师:读词和读诗有所不同,老师建议你们,相邻的两个句子间要有一定的停顿,但是不宜过长,而上下阕之间的停顿可以稍长一些,同学们可以再试一试。
(学生再次齐读,相比上次,这次对停顿的处理显然更出色)
师:在朗读的过程中,你知道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吗?
生:苏轼在清泉寺游玩的途中看到了向西流的溪水,这勾起了他的回忆,引发了他的思考,所以他写了《浣溪沙》。
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苏轼写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我们要继续探究诗词的内容。
(教学意图: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升。而以朗读为桥梁,也拉近了学生与诗词作品的距离,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二)聚焦意象,还原诗词意境
师:“情动而辞发”是古诗词创作的基本理论,只有产生了情感,词人才能写出真挚动人的作品。一般情况下,当词人看到了某些景物、某些触动人心的场景后,他们会将其迁移到古诗词中。那么,在创作《浣溪沙》这首词时,苏轼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或者场景呢?是什么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呢?接下来,请大家默读文本,找一找词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默读文本,寻找词中的自然景物)
生1:有“兰芽”“沙路”“暮雨”。
生2:还有“子规”“流水”。
师: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征?
生:“兰芽”是短的,“沙路”是干净整洁的,“暮雨”是簌簌落下的,“子规”正在啼叫,而“溪水”是由东向西流的。
师:那么,当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后会形成怎样的画面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1:小山坡上有一个清泉寺,沿着清泉寺向下走,有一条脉脉流淌的小溪。小溪旁边满是刚刚萌发的小草,它们在水中晃来晃去。岸边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林中有一条安静、整洁的小路,站在林子中,可以听到簌簌落下的雨滴,它们滴在松树上,发出了悦耳的响声。
生2:小溪中的兰草开始冒头,它们在溪水的助推下来回晃动。从清泉寺往下走,是一片树木茂密的松树林,林间的小路异常洁净,给人一种幽静之感。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杜鹃鸟发出了一阵啼叫,此时词人站在小溪旁,看到了由东向西流动的溪水,不禁心生感慨。
师:听了同学们的叙述,老师仿佛看到了词中的世界,我相信同学们也产生了如临其境之感。
(教学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词中的自然景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逐一提炼词中的景物,将多个个体串联为一幅美好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明确了诗词的意象,也还原了诗词的意境。)
师:词人并未直接描绘杜鹃的啼叫声,你们猜一猜,杜鹃的啼叫声是怎样的呢?
生1:我认为是愉悦、欢快的。
师:为什么呢?
生1:从教材中的插图可以看出,此时小溪、清泉寺和松林都是一派宁静,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下,杜鹃应该是愉悦的。
生2:我赞同他的想法,而且苏轼描写的景物十分美丽,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杜鹃鸟自然会很开心,当它们开心时便会发出愉悦的叫声。
生3:我跟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杜鹃的啼叫是伤感、哀怨的。因为我曾经读过一些诗句,这些诗句中子规鸟的啼叫声都是十分哀怨的,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等。
生4:杜鹃一般生活在茂密的树林中,当它们啼叫时,往往会在树林中荡出回声,所以我认为,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杜鹃的啼叫声一定是哀怨、绵长的。
师:同学们都从独特的视角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么,无论认为杜鹃啼叫的声音是愉悦的还是哀怨的,都请你们带着感情再次品读词句。
(教学意图:在此环节中,以杜鹃啼叫作为教学主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尊重学生的意愿。)
(三)知人论世,探求诗词情感
师:有些同学认为苏轼笔下的杜鹃啼叫是欢快的,有些同学认为是哀怨的,这是因为你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接下来请阅读与苏轼相关的材料,然后再来解读诗词。
(出示PPT,展示有关苏轼的资料,见图1)
师:看了苏轼的相关资料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我觉得杜鹃的啼叫不是欢快的,而是哀怨、忧伤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身处在逆境中,苏轼的政治理想破灭了,面对眼前的美景,他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很有可能会陷入哀伤的情绪中。
(大多数学生赞同这一观点,并补充了见解)
师:除了子规之外,还有一处也暗示了苏轼的心情,你们觉得是哪里呢?
生:我觉得是“萧萧暮雨”,结合以往读过的古诗词可以知道,暮雨为暮春时节的雨,这便为整首词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师:那么,从子规到暮雨,再到作者看到向西流的小溪,作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
生:一开始苏轼的心情是愉悦的,但是看到眼前的景色,苏轼开始变得哀伤,而到了最后,他又看淡了人生中的困境,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师: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到,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词的下阕,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苏轼的情感变化和真实想法。
四、教学反思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以逐字逐句的讲解为主要方式,注重教师的讲,忽视了学生的读。针对这一弊端,本节课做出了相应调整,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课堂的导入阶段,以學生熟悉的苏轼诗词名句为导入语,意在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将成功的学习经验迁移到诗词解读的过程中。又如,在解读“子规”“暮雨”等重要意象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开放式的思考支架,引领学生探究意象的深层意旨。
但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有不足,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时间过长,导致课堂的节奏稍显拖沓。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着重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道南小学)
编辑: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