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机能实验学》的探讨

2023-03-11徐志华徐茜蔡瑞平张璐杨智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机能器械医学生

徐志华 徐茜 蔡瑞平 张璐 杨智航

“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与现有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使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未来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仁心仁术”缺一不可,正如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所言:“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在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应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适当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欣欣向荣的中国,努力肩负起时代所赋予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品学兼优的医学专业人才。

1 《机能实验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实验课程,生理学主要讲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过程,病理生理学以病理状态下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为侧重,药理学则讲述药物作用下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作为3 个科目的融合学科《机能实验学》在医学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通常以小鼠、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变特定条件,构建疾病动物模型→模拟疾病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探讨发病机制→应用药理学知识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记录疗效并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等环节,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将各学科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课程坚固理论基础。同时,实验过程中3~4 名学生为1 组,小组成员有效分工协作、充分参与实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机能实验学》是本校临床、口腔、麻醉、影像、预防、精神等多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覆盖面广,将“课程思政”引入到《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在传播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同时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对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机能实验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2.1 在讲解不同实验动物捉拿、麻醉、固定的过程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整个医学,只有经过实验的火焰,才能成为它所应成为的东西。”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身”,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推动人类生物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理应得到医学研究者的尊重和善待。动物实验对于医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熟悉生命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生命奥秘是必不可少的。动物实验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公认的科学原理,还要符合国内外伦理常规,实验动物的应用及处理必须既有充分理由,又要全面、客观的评估实验动物所受到的伤害和应用者的收获,将科学和伦理有机的统一起来[4]。在《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身作则,将实验动物操作规范详细传授给学生,示教不仅要向学生展示漂亮的结果,还要将实验操作过程做的完美,符合动物伦理,要求教师态度要认真、严肃,讲解要细致、全面,操作步骤应严谨、规范,从而减少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造成的恐惧和痛苦,强调对实验动物要有责任感,杜绝不必要的刺激(如:家兔实验应先麻醉后固定四肢)和伤害(如:家兔麻醉时注意保护耳缘静脉),采取痛苦最少的方法(如:蟾蜍实验应首先破坏脑组织)处置动物,强调麻醉时应呵护实验动物,禁止无意义滥养、滥用、滥杀实验动物的行为,在结束实验动物生命时保护其尊严;并向学生简述“4Rs 原则”(即替代、减少、优化和责任感)以及动物福利原则(基本权利),提高每只实验动物的利用率[5]。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伦理学知识,强调对实验动物生命的维护和尊重,加强实验动物伦理福利的宣传,培养学生同情心,并以敬畏之心对待实验动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2 在讲解实验原理时融入新闻热点或先进人物介绍,弘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例如:讲解“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失血性休克及其治疗”实验项目时,补充血容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同样也是贫血、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方法[6-8]。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血库新鲜血液存量不足[9],很多患者因无血可用不得不延期手术,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郭明义,一名普通而不平凡的公路管理员,20 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 万毫升,相当于人体10 倍的血液总量,55 本鲜红的献血证好似他的血液在无数需要人的血管里流淌,每一滴都火热滚烫,这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蛙心收缩性影响因素的观察”项目时,讲解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稳定的理化环境,细胞外液离子浓度的相对稳定对蛙心活动,甚至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Na+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离子。身体缺钠会感到头晕乏力、心率加快,长期缺钠易患心脏病,严重缺钠容易造成脑水肿、脑疝甚至死亡。在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四面封锁,部队中食盐短缺,许多战士因缺盐全身浮肿,虚弱不堪,“送盐到部队”成为最紧急最危险的任务,很多送盐的群众被敌人发现后吊死在路旁的树上,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小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聂槐妆机智巧妙地将盐水浸在棉衣里,躲过了敌人的盘查,将盐衣送给了红军,解决了用盐的燃眉之急,保住了不少战士的性命,然而在第三次送盐返家时引起敌人怀疑而被残忍折磨杀害,牺牲时年仅21 岁。为国捐躯,成仁取义,多少英勇用血肉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当代青年应踏着英雄的足迹,砥砺前行。在实验讲解过程中结合新闻事实、先进人物事例,让学生们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无数先烈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解放,如今幸福的生活是烈士们的向往,如今的繁荣昌盛是先辈们梦想的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应该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通过我们的付出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患者的人生命运,以此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医者仁心、守护生命的人文情怀。

2.3 在讲解器械使用及养护时融入岗位职责意识

医学生在学习《机能实验学》阶段尚未接触临床,对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并不熟悉,实验教师应规范准确的讲解相关内容,通过示教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手术器械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有助于缩短今后临床入科时的培训周期及提高培训质量。受实验条件和教学经费所限,多数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课程中用到的手术器械都需要重复使用,而器械损耗的很多原因与器械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大的关系[10]。教师应在实验开始前逐一介绍实验器械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降低器械的损坏率;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器械使用的错误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结束后应指导学生清洗、整理、保养实验器械,延长使用寿命[11];强调临床工作中,未充分消毒的器械会增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12]。同时,手术器械(尤其是小器械,如:血管夹、螺丝钉)和物品(如:棉球、纱布等)不清点登记极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科学、规范、优化的器械清点,不仅能有效提高清点效率,还可以防止术中的异物遗留体内,保障患者的安全[13]。教师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指导学生充分参与,规范操作,更能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处理实验器械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责任心,加深对未来岗位职责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2.4 指导实验操作时,融入科学史话,弘扬科学家精神

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通过一系列基础实验逐步锻炼出来的,有些难度较大的操作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失败率(如:动脉插管、减压神经分离)。当学生有知难而退或者妄自菲薄的表现时,教师在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的同时,可以巧妙引入一些伟大科学家的逸闻趣事或科学史话,弘扬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科学家精神。例如:因为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童第周教授初到比利时留学时,受到了不少歧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通过刻苦钻研,成功完成了青蛙卵外膜的剥离,解决了所在团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并在1963 年,将金鱼的囊胚细胞核植入去核的未受精卵内,首次得到了克隆鱼[14]。屠呦呦团队经历了190 次失败后,才在第191 次实验中获得了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高达100%的青蒿素乙醚中性提取物,为团队后续发现疗效更好的双氢青蒿素打下了坚实基础[15]。通过类似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新中国有今日之强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不怕失败和困难的努力奋斗,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祖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诸多如童老这样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怀着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洪流,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血献给了祖国[16]。年轻一代要继承前辈的爱国奋斗精神,甘于牺牲的风险精神、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弘扬科学家精神,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3 《机能实验学》课程思政的收获

3.1 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大幅提高

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内涵,教学团队的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梳理了《机能实验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收集思政素材,撰写课程思政案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验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经过挖掘的、与课程相关的、内在的爱国主义、生命伦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等内容,并在实践改进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7],在信息传播迅速,文化交流环境复杂的大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用真情实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的人生和职业发展,通过课程思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使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生活和实践中脚踏实地,激发出蕴藏在学生灵魂深处的爱国、理想、正义、道德等正能量。在教学与思政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将教书与育人融合为一体,引领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同时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所提高。

3.2 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积极转变

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积极争取机会锻炼动手能力,操作过程认真且严肃;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能够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协作解决;动物标本制作的成功率大有提高,且实验结果准确完整;实验耗材使用更加节约,实验动物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实验报告书写认真并能够进行结果的自我反思。

4 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高质量医学人才,还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改革完善,并且与时俱进的累积经验,使课程思政更具有学科针对性,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讲好有温度的课,培养出更具优秀素质、仁心仁术的医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机能器械医学生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健身器械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动态管理探讨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