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引领下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2023-03-11张运芝罗玲袁春兰梁露文赵静蒋维张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护理学传染病思政

张运芝 罗玲 袁春兰 梁露文 赵静 蒋维 张函

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结合护理学科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传染病护理学,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中实施价值引领,实现全方位育人[1],以促进护理学生更快适应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因此,本文从传染病护理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深度挖掘传染病护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把立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使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1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理念和重要意义

1.1 传染病护理学的课程定位

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由内科护理学分化衍生而来,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3],内容包括传染病的管理、隔离与消毒及各种传染病的护理,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护理能力、职业素养、科研思维。

1.2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理念

课程思政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良性互动,发挥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因此,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就是把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其本质是“立德树人”[5],既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又注重育人育才育德,也就解答了本课程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1.3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大学是高校护理专业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引领的知识传授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6]。从“立德树人”角度呈现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掌握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将卫生应急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实践“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总之,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7]。

2 发挥教师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诠释匠心育人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课程思政与教师的职业理想、责任担当、道德操守、业务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发挥出教师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环节能否有效地把本门课程所蕴含的情感与道德元素进行课前准备、并在授课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展现[8]。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9],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主动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重视课程思政,提高课程融思政、思政寓课程的教学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内容,具备深入挖掘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第二,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形成强烈的职业荣誉感[10],以此为内推力,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以奉献的精神执着追求教育事业,提高专业认同感和价值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11]。第三,运用知识储备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善于发现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第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同时提升学术影响力。

3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教育理论、学科特点,在分析学生特点、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12]。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 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是指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13]。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们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学习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和批判性思维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以“立德育人”为教学中心,既传道受业解惑,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素质、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学术诚信[14],从而顺应新时代我国医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3.2 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

有学者认为: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课程中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公正、友善、爱国、爱党、爱心、感恩、助人、诚实、诚信、责任、担当、拼搏、敬业、用心、努力、法治、乐观、奉献、积极、人生观、世界观、向上、拼搏、敬业、负责、立德修身、艰苦奋斗、尊师重道[15]。因此,本文围绕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发展历史、当下时政和社会热点等进行课程思政,思政元素主要为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精神、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等6 个类别,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接受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3.2.1 人生价值观

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世界上颇负盛名,不仅仅是因为他在面临简陋恶劣的实验条件和资源匮乏的问题时,不畏艰难困苦发现了霍乱弧菌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法,更是因为他心怀“科学造福于人类”的伟大思想,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为传染病的控制和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应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通过讲解2017 年长沙106 名大学生感染艾滋病事件,并结合近5 年我国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数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意识到洁身自好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3.2.2 理想信念

通过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以及经过70 年的努力我国成为全世界第40 个彻底消灭疟疾的国家,由此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2.3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学习青蒿素治疗疟疾时,讲述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带领团队成功研制青蒿素的事迹以及对中国中医药学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3.2.4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2.4.1 改革精神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传染病已不再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然而,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呈现“新病不断出现,旧病死灰复燃”的新形势,其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2016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大健康、大卫生的观念。因此,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适应新时期的传染病防治体系,加大政府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投入,以专业性的科研政策引导传染病研究的发展[16]。

3.2.4.2 时代精神

通过介绍传染病暴发的历史事件和为传染病诊治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对人类生命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是如何与传染病作斗争并最终达到防治效果直至灭绝某些传染病的过程。如我国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带领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让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多次的实验研究,使“丙肝可治愈”成为现实。由此引导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要敢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2.5 道德修养

一开始接触传染病护理学,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不愿意去传染病科或感染病科实习,甚至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因此,可利用课前、课间休息时间播放聚焦乙肝、丙肝的微电影《成全他们的普通之事》,课后组织观看电影《最爱》《费城故事》等,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产生共情、理解和包容,在日后生活和临床工作中能正确对待传染病和传染病患者。另一方面将护士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学生们感受到护理职业的崇高与伟大。传染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对于医生做出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护士做出准确的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面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时不能回避或嫌弃,要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同时告诫他们作为医务人员,要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更要具有同理心。

3.2.6 法治素养

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时,不仅给学生讲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各项措施、传染病的分类和相关政策等,还需要带领学生一起深入浅出地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哪些,以及严重后果,从而明确公民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们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3.3 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0]。目前,讲授法是我国护理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17]。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线上线下相混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采用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与乙肝病毒感染者相处,引导学生正确时认识乙肝,消除歧视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组织学生穿医用防护服,并坚持10 min,使其深切体会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坚持工作时的痛苦与艰辛;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的时候,思考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大条件是否具备,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使其认识到护理工作也需要抽丝剥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使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传染病总论和各种传染病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更能很好地把握“盐溶于水”的规律(思政是“盐”,课程是“汤”),从而避免“汤无盐则乏味、盐太多则变味”的误区[18]。

综上所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传染病护理学专业人才。当前全国高校正处于探究课程思政的初级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传染病护理学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考,逐步完善提高。作为高校,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工作应从护理专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着手,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教学氛围;作为专业教师,应注意紧跟护理领域发展前沿,积极发挥育人育才的功能和职责,吸取其他思政课程的成功经验,重视课程思政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将《传染病护理学》打造成为护理专业课思政课程中的“精品课程”。

猜你喜欢

护理学传染病思政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